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糖尿病与心脏病有什么关系?
答:以前认为,糖尿病和冠心病不是一回事,是两个疾病。但是最近这几年看,这两个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有几个根据:第一,现在发现突发的糖尿病,就是刚得的糖尿病,其中有46%已经合并了冠心病。第二,有糖尿病的患者10年之后的死亡率跟没有糖尿病但是有过心肌梗塞患者的死亡率是相同的。这样一来,国外的专家就认为,包括现在国内的专家也认可这个观点,糖尿病和冠心病有同等的危险性,它俩的危险因素是一样的。所以,糖尿病跟冠心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问:冠心病是不是糖尿病的合并症?
答: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一个等危症。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就是它可以引发血管病。糖尿病有80%的病人都死于冠心病,这就充分说明了糖尿病侵犯血管以后,能够导致血管的硬化、狭窄,最后导致心肌梗死、脑中风等情况。
问:为什么有些长期糖尿病患者没有心绞痛的感觉?
答:糖尿病前期就开始缓慢损害心血管了,同时长时间的糖尿病可以合并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也可以引起支配心脏的神经末梢发生病变。这种神经病变对于病人来说更危险,因为心脏病的疼痛对人体有一个保护作用,它疼了才知道去看病,假如说在这之前一点感觉都没有,一旦有一次很严重的疼痛,那有可能就是心梗。医学上有一个名字叫做无痛性心肌梗死,就是由于神经末梢受损害以后,患者的感觉迟钝了。
问:为什么许多糖尿病病人都会合并冠心病?
答:糖尿病是一个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病人血糖高以后,就会损伤血管内膜。内皮细胞损伤以后,血液当中的有害物质,包括血脂、血小板就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上,导致管腔狭窄。
第二,糖尿病病人血小板功能有障碍,就是凝血功能增强。这样就容易导致血栓,血栓以后堵塞血管就造成心梗。
第三,糖尿病的病人大部分有血脂增高。血脂增高以后,就沉积在动脉壁上,导致动脉硬化、动脉狭窄,再加上血液粘稠、血小板的凝性增强,三种因素综合起来,最后导致冠心病、心梗。
问:患者的血管发生变化后,有什么典型的症状?
答:随着年龄增大或者危险因素增加,血管壁会逐步增厚,血管的弹性下降,僵硬度增加。这样内皮细胞损坏以后,就会有血脂沉积。随着糖尿病的持续作用,血管腔会越来越窄。一般情况下,当血管狭窄70%的时候,这个人活动的时候就能产生一些心绞痛的症状。如果这个病人的狭窄大于90%的时候,即便没有活动也有心绞痛的症状,到最后形成血栓,把血管堵了,就导致了心肌梗死。
问:检查血管病变的方法有哪些?
答:目前早期发现血管病变的检查方法有几种。比如说冠状动脉造影,这是一个介入疗法。还有一些新的简单无创的办法,叫螺旋CT。另外还有一种新的方法叫血管病变早期检测,这个方法也非常不错。
三种检查血管是否健康的方法:
方法一:检测全身血管状况。做这项检查时,就像量血压一样,只要把袖套套到你的手腕和脚腕上就可以了。
目的:这是项测量动脉僵硬度的检查,它通过脉搏波的传导速度,来检测动脉僵硬程度。另外它还可以判断下肢动脉是否通畅。
方法二:检测全身大中型动脉。在做这项检查时,只要把这个夹子夹到手腕上,再把两个像电极一样的东西,一个放在颈部,另一个放在大腿根部就可以了,检查的结果已经通过电脑显现出来。
目的:这项检查是反映大中型动脉的弹性,它可以预测冠状动脉有没有狭窄,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方法三:检测颈动脉。颈动脉是给大脑供血的重要通道,了解它是否健康十分必要。做这项检查时就好像给颈动脉做了个B超,颈动脉的僵硬程度如何,是否狭窄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检查出来。
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检查方法,优点第一是无创;第二是早期发现,在弹性下降,僵硬度增加的时候就可以检查出来。它的意义就在于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在动脉出现僵硬度增加,或者轻度狭窄的时候,就采取积极治疗。
问:现在内分泌科医生,会建议糖尿病病人去做血管的检测吗?
答:肯定会的,糖尿病的患者一旦住到我们科里以后,我们给病人做两个检查,第一就是看看你的血糖状况,就是先把血糖控制好;第二就是评价这些人血管病变的情况,即所谓合并症的情况。
问:什么样的人需要做这三项检查?大概要隔多长时间做?
答:基本的原则是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以后的女性应该做。因为这两类人群冠心病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增加。另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病人都建议去做一下检查。一般隔3~6个月做。
问:做血管检查为什么有一个年龄的限制?
答:因为40岁左右的男性,大部分工作压力比较大,运动量比较少,吸烟、饮酒的情况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他体内已经孕育着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问:对于糖尿病的病人,各项检查指标应该控制到什么水平?
答:血糖控制好坏的三大标准:
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6~7毫摩尔/升
餐后2小时血糖<8毫摩尔/升
糖化血红蛋白<6.5%
血脂控制目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毫摩尔/升
甘油三脂<1.79毫摩尔/升
血压控制目标:130/80毫米贡柱
答:以前认为,糖尿病和冠心病不是一回事,是两个疾病。但是最近这几年看,这两个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有几个根据:第一,现在发现突发的糖尿病,就是刚得的糖尿病,其中有46%已经合并了冠心病。第二,有糖尿病的患者10年之后的死亡率跟没有糖尿病但是有过心肌梗塞患者的死亡率是相同的。这样一来,国外的专家就认为,包括现在国内的专家也认可这个观点,糖尿病和冠心病有同等的危险性,它俩的危险因素是一样的。所以,糖尿病跟冠心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问:冠心病是不是糖尿病的合并症?
答: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一个等危症。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就是它可以引发血管病。糖尿病有80%的病人都死于冠心病,这就充分说明了糖尿病侵犯血管以后,能够导致血管的硬化、狭窄,最后导致心肌梗死、脑中风等情况。
问:为什么有些长期糖尿病患者没有心绞痛的感觉?
答:糖尿病前期就开始缓慢损害心血管了,同时长时间的糖尿病可以合并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也可以引起支配心脏的神经末梢发生病变。这种神经病变对于病人来说更危险,因为心脏病的疼痛对人体有一个保护作用,它疼了才知道去看病,假如说在这之前一点感觉都没有,一旦有一次很严重的疼痛,那有可能就是心梗。医学上有一个名字叫做无痛性心肌梗死,就是由于神经末梢受损害以后,患者的感觉迟钝了。
问:为什么许多糖尿病病人都会合并冠心病?
答:糖尿病是一个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病人血糖高以后,就会损伤血管内膜。内皮细胞损伤以后,血液当中的有害物质,包括血脂、血小板就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上,导致管腔狭窄。
第二,糖尿病病人血小板功能有障碍,就是凝血功能增强。这样就容易导致血栓,血栓以后堵塞血管就造成心梗。
第三,糖尿病的病人大部分有血脂增高。血脂增高以后,就沉积在动脉壁上,导致动脉硬化、动脉狭窄,再加上血液粘稠、血小板的凝性增强,三种因素综合起来,最后导致冠心病、心梗。
问:患者的血管发生变化后,有什么典型的症状?
答:随着年龄增大或者危险因素增加,血管壁会逐步增厚,血管的弹性下降,僵硬度增加。这样内皮细胞损坏以后,就会有血脂沉积。随着糖尿病的持续作用,血管腔会越来越窄。一般情况下,当血管狭窄70%的时候,这个人活动的时候就能产生一些心绞痛的症状。如果这个病人的狭窄大于90%的时候,即便没有活动也有心绞痛的症状,到最后形成血栓,把血管堵了,就导致了心肌梗死。
问:检查血管病变的方法有哪些?
答:目前早期发现血管病变的检查方法有几种。比如说冠状动脉造影,这是一个介入疗法。还有一些新的简单无创的办法,叫螺旋CT。另外还有一种新的方法叫血管病变早期检测,这个方法也非常不错。
三种检查血管是否健康的方法:
方法一:检测全身血管状况。做这项检查时,就像量血压一样,只要把袖套套到你的手腕和脚腕上就可以了。
目的:这是项测量动脉僵硬度的检查,它通过脉搏波的传导速度,来检测动脉僵硬程度。另外它还可以判断下肢动脉是否通畅。
方法二:检测全身大中型动脉。在做这项检查时,只要把这个夹子夹到手腕上,再把两个像电极一样的东西,一个放在颈部,另一个放在大腿根部就可以了,检查的结果已经通过电脑显现出来。
目的:这项检查是反映大中型动脉的弹性,它可以预测冠状动脉有没有狭窄,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方法三:检测颈动脉。颈动脉是给大脑供血的重要通道,了解它是否健康十分必要。做这项检查时就好像给颈动脉做了个B超,颈动脉的僵硬程度如何,是否狭窄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检查出来。
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检查方法,优点第一是无创;第二是早期发现,在弹性下降,僵硬度增加的时候就可以检查出来。它的意义就在于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在动脉出现僵硬度增加,或者轻度狭窄的时候,就采取积极治疗。
问:现在内分泌科医生,会建议糖尿病病人去做血管的检测吗?
答:肯定会的,糖尿病的患者一旦住到我们科里以后,我们给病人做两个检查,第一就是看看你的血糖状况,就是先把血糖控制好;第二就是评价这些人血管病变的情况,即所谓合并症的情况。
问:什么样的人需要做这三项检查?大概要隔多长时间做?
答:基本的原则是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以后的女性应该做。因为这两类人群冠心病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增加。另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病人都建议去做一下检查。一般隔3~6个月做。
问:做血管检查为什么有一个年龄的限制?
答:因为40岁左右的男性,大部分工作压力比较大,运动量比较少,吸烟、饮酒的情况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他体内已经孕育着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问:对于糖尿病的病人,各项检查指标应该控制到什么水平?
答:血糖控制好坏的三大标准:
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6~7毫摩尔/升
餐后2小时血糖<8毫摩尔/升
糖化血红蛋白<6.5%
血脂控制目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毫摩尔/升
甘油三脂<1.79毫摩尔/升
血压控制目标:130/80毫米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