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的血液标本采集方式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依据。 方法 分别从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的部位、送检时间、采集体位、溶血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 结果 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的部位、送检时间、采集体位、溶血等因素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 为保证血液标本对于疾病的诊断更加准确有价值,掌握正确的采集方式极为重要,是临床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
[关键词] 血液标本;采集方式;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8-82-0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检验是诊断疾病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之一,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可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这与标本采集是密切相关的。而血液在体内通过循环系统与集体所有组织器官发生联系,参与机体的每项功能活动,发生病变时可影响到全身的组织器官。因此,血液检查作为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可为判断病情进展及指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本研究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300例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从采集时间、采集的部位、送检时间、采集体位、溶血等[1]方面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300例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采用泰诺科贸有限公司生产的HD-F2600 pl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临床生化指标。观察标本采集时间、采集的部位、送检时间、采集体位、防止溶血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采集时间不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采集血液标本时,一般要求患者采血前禁食禁水12~14 h,采血前一天避免吃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避免饮酒,否则会引起血脂及某些血清酶升高,影响整个检验结果,要在早晨空腹安静时采血[2]。另外输液或者药物也会影响血液标本的成分,如果在输液时采血,应尽量避免送检项目受输液成份如钾、糖、碱的影响[3]。
2.2 采集部位不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采取不同部位抽血时,血钠、血钾、氯离子、葡萄糖(GLU)浓度和代谢产物如肌酐、尿酸的含量会发生变化。两侧抽血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送检时间不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随着送血时间的延长,血细胞酵解,血液中一系列化学成分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GLU和肌酸激酶(CK)的含量会降低,而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用现代的医学诊疗方法检测临床标本,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必要的诊断疾病的手段。为给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就要严格遵守血液标本采集的规范。综合一系列影响因素,笔者在此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3.1 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
人体血液中的很多成分在一天之中会产生周期性变化。如血清铁浓度、胆红素在清晨最高,血钙在中午时段会出现低谷,生长激素于入睡后会出现短时高峰,血浆蛋白则在夜间降低。有的则以女性月经周期为依据变化。如胆固醇在经前浓度最高,在排卵期时最低,而一般的蛋白质与酶则无明显变化。因此,为减少采集时间造成的标准不规范,最好在相应的时间
段内采集血液标本[4]。
3.2 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
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有些护理人员为了减少患者二次穿刺的痛苦,常常会在输液通路、输液侧肢体采集血液标本。这样就会使血液成分被稀释或者因为输入一些药物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如果患者正在输液,应采集对侧肢体的血液标本。
3.3 血液标本的送检时间[5]
采集完血液标本后应及时送检,否则时间太久血液中的成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由于血细胞的酵解作用,血糖浓度会减少,而产物乳酸和丙酮酸将升高;由于红细胞通透性增加、溶血加重,酶的活性受影响,红细胞内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血清磷、钾、铁、乳酸脱氢酶等含量升高,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4 血液标本的采集体位
人体体位的改变,也会使血液中某些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如白蛋白在坐位或站立时的参考浓度约为37~52 g/L,在卧位时其浓度参考值约为30~50 g/L。所以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要保证体位的一致性。
3.5 防止血液标本溶血
造成溶血的原因有很多,如注射器和盛血的容器不干净、穿刺过程过多损伤组织、剧烈震荡试管等。这些因素均可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使血清磷、钾等物质含量明显升高。所以护理人员在取血时应尽量避免一些不良习惯的发生,防止溶血。
综上所述,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6]。为使标本的检测结果能更加科学准确,就要严格控制采集标本时的标准和各项因素。这对于准确反映病情的诊断、检测情况及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寇丽筠.临床基础检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
[2] 徐国莉.护理工作中检验标本的不规范采集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1(1):41.
[3] 张灿康.采集血液标本容易出现的错误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58-59.
[4] 吴俊忠,叶才明,谢淑珠,等.护理检验概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板社,2000:3.
[5] 陈芳建.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J].检验医学,2006,21(1):87.
[6] 宫琦玉.谈血液标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09,2(6):61-62.
(收稿日期:2012-03-15)
[关键词] 血液标本;采集方式;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8-82-0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检验是诊断疾病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之一,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可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这与标本采集是密切相关的。而血液在体内通过循环系统与集体所有组织器官发生联系,参与机体的每项功能活动,发生病变时可影响到全身的组织器官。因此,血液检查作为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可为判断病情进展及指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本研究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300例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从采集时间、采集的部位、送检时间、采集体位、溶血等[1]方面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300例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采用泰诺科贸有限公司生产的HD-F2600 pl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临床生化指标。观察标本采集时间、采集的部位、送检时间、采集体位、防止溶血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采集时间不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采集血液标本时,一般要求患者采血前禁食禁水12~14 h,采血前一天避免吃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避免饮酒,否则会引起血脂及某些血清酶升高,影响整个检验结果,要在早晨空腹安静时采血[2]。另外输液或者药物也会影响血液标本的成分,如果在输液时采血,应尽量避免送检项目受输液成份如钾、糖、碱的影响[3]。
2.2 采集部位不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采取不同部位抽血时,血钠、血钾、氯离子、葡萄糖(GLU)浓度和代谢产物如肌酐、尿酸的含量会发生变化。两侧抽血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送检时间不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随着送血时间的延长,血细胞酵解,血液中一系列化学成分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GLU和肌酸激酶(CK)的含量会降低,而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用现代的医学诊疗方法检测临床标本,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必要的诊断疾病的手段。为给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就要严格遵守血液标本采集的规范。综合一系列影响因素,笔者在此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3.1 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
人体血液中的很多成分在一天之中会产生周期性变化。如血清铁浓度、胆红素在清晨最高,血钙在中午时段会出现低谷,生长激素于入睡后会出现短时高峰,血浆蛋白则在夜间降低。有的则以女性月经周期为依据变化。如胆固醇在经前浓度最高,在排卵期时最低,而一般的蛋白质与酶则无明显变化。因此,为减少采集时间造成的标准不规范,最好在相应的时间
段内采集血液标本[4]。
3.2 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
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有些护理人员为了减少患者二次穿刺的痛苦,常常会在输液通路、输液侧肢体采集血液标本。这样就会使血液成分被稀释或者因为输入一些药物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如果患者正在输液,应采集对侧肢体的血液标本。
3.3 血液标本的送检时间[5]
采集完血液标本后应及时送检,否则时间太久血液中的成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由于血细胞的酵解作用,血糖浓度会减少,而产物乳酸和丙酮酸将升高;由于红细胞通透性增加、溶血加重,酶的活性受影响,红细胞内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血清磷、钾、铁、乳酸脱氢酶等含量升高,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4 血液标本的采集体位
人体体位的改变,也会使血液中某些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如白蛋白在坐位或站立时的参考浓度约为37~52 g/L,在卧位时其浓度参考值约为30~50 g/L。所以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要保证体位的一致性。
3.5 防止血液标本溶血
造成溶血的原因有很多,如注射器和盛血的容器不干净、穿刺过程过多损伤组织、剧烈震荡试管等。这些因素均可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使血清磷、钾等物质含量明显升高。所以护理人员在取血时应尽量避免一些不良习惯的发生,防止溶血。
综上所述,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6]。为使标本的检测结果能更加科学准确,就要严格控制采集标本时的标准和各项因素。这对于准确反映病情的诊断、检测情况及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寇丽筠.临床基础检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
[2] 徐国莉.护理工作中检验标本的不规范采集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1(1):41.
[3] 张灿康.采集血液标本容易出现的错误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58-59.
[4] 吴俊忠,叶才明,谢淑珠,等.护理检验概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板社,2000:3.
[5] 陈芳建.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J].检验医学,2006,21(1):87.
[6] 宫琦玉.谈血液标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09,2(6):61-62.
(收稿日期:201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