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一般老师还是很习惯地把“教”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整个课堂的风采都被老师给占了,学生还是很习惯地把自己当做配角,配合老师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我们应该改变这一种局面,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做到“研学后教”,构建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充分内化和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动”起来,自主去学习新知,自主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研学后教;以生为本;自我评价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老师大都把“教”放在首要的位置。老师是课堂上的绝对主角,学生还是很习惯地把自己当做配角,配合老师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我们应该改变这一种局面,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做到“研学后教”,构建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充分内化和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动”起来,自主去学习新知,自主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美术课堂“研学后教”的含义
从结构上来看,“研学后教”是先研学,再教。与以前的老师先教,学生再进行模仿地学习相比,不但在表面上的顺序是有更改,而且在更深层次的教学思想、教学本质、教学模式都进行了大的变革;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以学定教,教在学之后,教在关键处。
一堂美术课的时间为40分钟,教师应该是导演而不是演员,要留更多的空间给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步摸索出一种结构模式:开课导入约7分钟,学生讨论、创作练习、评价作品,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用集体的智慧照亮个体模糊的世界,这段时间一般为26~30分钟。然后用2~3分钟总结全课。这种模式解放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让学生想象的翅膀飞得更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地进行审美体验和创造表现。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课堂上学生高兴,教师轻松,趣味盎然,其乐融融。
二、“研学后教”的过程,纵情取悦
一堂好课犹如一曲美妙的乐章,“研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能让教学过程铺陈出动人的旋律,使之高潮迭起,妙趣横生。
1. 创设情境,营造愉悦的氛围
小学生注意的时间不会持续很长,只有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活动,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师尽力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心小学陈老师授课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一课,陈老师老师将画内容的经过电脑处理,制作成微电影,并把这些穿着民族服饰的小朋友取了好听的名字,如穿花裙子的傣族女孩,朝气蓬勃的藏族小伙子,去参加生日宴会的蒙古族小朋友等。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运用多种线条和颜色对民族服饰进行装饰。然后分组创作,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民族服饰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乐此不疲,充分体验到美术课的乐趣,他们的创造想象力、观察理解力、审美表现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突出显示了美术学科的综合性。
2. 开拓思路,增强学生的信心
小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但由于知识水平和经验的限制,在课堂上缺少发表独立见解的勇气和信心,发言时不够大方,语言苍白无力。另外,他们还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喜欢死搬硬套,模仿书上的作品,不愿进行自我创作,导致学生作业单调。因此教师要多走到学生中间,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充分地肯定。对学生创作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要尽快地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满足小学生已经具有的“成功需要”心理,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出更饱满的热情继续进行美术创作。
3. 构建“以生为本”的评价体系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教师教学的直接感受者和收益者。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验者,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感受最深,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最有发言权。因此,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最能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诊断和反馈老师的教学情况,更有效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构建“以生为本”的评价体系,要求老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评价观念,摆正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地位。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从评价权威转变为评价顾问,从评价决策转变为评价导向,从台前主角转变为幕后导演,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与评论者,真正地把评价舞台让给学生。
对小学美术而言,构建“以生为本”的评价内容、指标,应突现二个方面:
(1)学生的兴趣评价。伟大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你的美术课有了浓厚兴趣,必定会想方设法地学好,你的这节课也就成功了。学生参与人数越多、兴趣越大,则效果一定会越好。能否引发学生的兴趣,这完全有赖于每个老师的课前导入、教学过程中的诱发和点拔的教学艺术了。由此可知,学生的兴趣评价就是对美术老师的教学结果评价。至于兴趣评价指标可从“关心、爱好、投入”三个层次去体现和衡量。
(2)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内容和标准,着重体现在三个方面:
三、“研学后教”的结尾,激情延趣
一堂好课的结尾,对学生所学知识起着强化作用,对学生的思维起着整理作用,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起着升华作用,犹如一曲美妙的乐章结束时,让人感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收到课已尽,趣无穷的教学效果。一堂美术课结束之后,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而是第二课堂的开始。以《我的好邻居》为例,教学结束时我说:“邻居之间,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对美术文化的兴趣,鼓励学生不断地寻求新的创作理念,让课堂教学在课外得到了延伸。
小学美术教学要求教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让学生因为有“美术”而快乐。
四、思考与建议
总之,“研学后教”的教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有的课时内容较多的,一课时只能完成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不必每一节课都有四个环节,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学”和“练”。教学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从“不会”到“学会”最后到“会学”。我们每节课没必要设定过多的目标,应该抓住教学中的闪光点,灵活组织课堂、不断启迪学生思维、不断激发课堂高潮。我们教师要贯彻“研学后教”,时时刻刻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研学后教;以生为本;自我评价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老师大都把“教”放在首要的位置。老师是课堂上的绝对主角,学生还是很习惯地把自己当做配角,配合老师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我们应该改变这一种局面,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做到“研学后教”,构建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充分内化和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动”起来,自主去学习新知,自主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美术课堂“研学后教”的含义
从结构上来看,“研学后教”是先研学,再教。与以前的老师先教,学生再进行模仿地学习相比,不但在表面上的顺序是有更改,而且在更深层次的教学思想、教学本质、教学模式都进行了大的变革;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以学定教,教在学之后,教在关键处。
一堂美术课的时间为40分钟,教师应该是导演而不是演员,要留更多的空间给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步摸索出一种结构模式:开课导入约7分钟,学生讨论、创作练习、评价作品,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用集体的智慧照亮个体模糊的世界,这段时间一般为26~30分钟。然后用2~3分钟总结全课。这种模式解放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让学生想象的翅膀飞得更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地进行审美体验和创造表现。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课堂上学生高兴,教师轻松,趣味盎然,其乐融融。
二、“研学后教”的过程,纵情取悦
一堂好课犹如一曲美妙的乐章,“研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能让教学过程铺陈出动人的旋律,使之高潮迭起,妙趣横生。
1. 创设情境,营造愉悦的氛围
小学生注意的时间不会持续很长,只有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活动,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师尽力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心小学陈老师授课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一课,陈老师老师将画内容的经过电脑处理,制作成微电影,并把这些穿着民族服饰的小朋友取了好听的名字,如穿花裙子的傣族女孩,朝气蓬勃的藏族小伙子,去参加生日宴会的蒙古族小朋友等。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运用多种线条和颜色对民族服饰进行装饰。然后分组创作,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民族服饰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乐此不疲,充分体验到美术课的乐趣,他们的创造想象力、观察理解力、审美表现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突出显示了美术学科的综合性。
2. 开拓思路,增强学生的信心
小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但由于知识水平和经验的限制,在课堂上缺少发表独立见解的勇气和信心,发言时不够大方,语言苍白无力。另外,他们还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喜欢死搬硬套,模仿书上的作品,不愿进行自我创作,导致学生作业单调。因此教师要多走到学生中间,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充分地肯定。对学生创作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要尽快地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满足小学生已经具有的“成功需要”心理,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出更饱满的热情继续进行美术创作。
3. 构建“以生为本”的评价体系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教师教学的直接感受者和收益者。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验者,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感受最深,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最有发言权。因此,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最能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诊断和反馈老师的教学情况,更有效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构建“以生为本”的评价体系,要求老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评价观念,摆正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地位。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从评价权威转变为评价顾问,从评价决策转变为评价导向,从台前主角转变为幕后导演,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与评论者,真正地把评价舞台让给学生。
对小学美术而言,构建“以生为本”的评价内容、指标,应突现二个方面:
(1)学生的兴趣评价。伟大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你的美术课有了浓厚兴趣,必定会想方设法地学好,你的这节课也就成功了。学生参与人数越多、兴趣越大,则效果一定会越好。能否引发学生的兴趣,这完全有赖于每个老师的课前导入、教学过程中的诱发和点拔的教学艺术了。由此可知,学生的兴趣评价就是对美术老师的教学结果评价。至于兴趣评价指标可从“关心、爱好、投入”三个层次去体现和衡量。
(2)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内容和标准,着重体现在三个方面:
三、“研学后教”的结尾,激情延趣
一堂好课的结尾,对学生所学知识起着强化作用,对学生的思维起着整理作用,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起着升华作用,犹如一曲美妙的乐章结束时,让人感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收到课已尽,趣无穷的教学效果。一堂美术课结束之后,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而是第二课堂的开始。以《我的好邻居》为例,教学结束时我说:“邻居之间,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对美术文化的兴趣,鼓励学生不断地寻求新的创作理念,让课堂教学在课外得到了延伸。
小学美术教学要求教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让学生因为有“美术”而快乐。
四、思考与建议
总之,“研学后教”的教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有的课时内容较多的,一课时只能完成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不必每一节课都有四个环节,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学”和“练”。教学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从“不会”到“学会”最后到“会学”。我们每节课没必要设定过多的目标,应该抓住教学中的闪光点,灵活组织课堂、不断启迪学生思维、不断激发课堂高潮。我们教师要贯彻“研学后教”,时时刻刻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