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当代文化视阈下的高职校企文化融合与对接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p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高职院校办学要实现与就业市场的“零距离”对接,就必须使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充分融合对接。本文在比较分析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借鉴组织文化理论,强调学校文化应注重外显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并提出了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3-0127-02
  
  “组织文化”、“校企文化”的界定
  作为组织文化研究的权威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的教授埃德加,沙因(Elgar H·Sohem)指出,组织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企业、学校、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等组织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它反映着组织成员这个特殊群体的文化特征。组织文化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其核心是一种共享的价值观。
  高职院校文化经历了从“校园文化”到“学校文化”的过渡与转变。“校园文化”是静态的地域概念,往往指学校价值的外在表现,内涵较窄,有时变为“校园环境”、“校园活动”的代名词。“学校文化”则强调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内涵丰富,是一种具有发展意义的动态的概念。区别于校园文化的“课外活动说”、“第二课堂说”、“氛围说”等较单一的内容,学校文化除了包括校园文化的内容外,还包括学校中心工作的载体,即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外化,更加注重学校群体成员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加强调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本文提出的“校企文化”的概念,即“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缩写。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因此,校企文化建设不仅具有组织本体的意义,还会经由辐射和扩散,使文化感应力穿越组织“围墙”,影响更广阔的文化领域。借鉴组织文化的理论,在高职教育本体论下探讨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与对接具有深远的意义。
  
  高职校企文化融台与对接的基础
  
  高职院校以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终极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为培养任务。高职院校办学与就业市场要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高职学校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要充分融合与对接。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以企业目标、共同价值观、企业作风、行为规范、企业伦理、企业形象等为主要内容,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的灵魂和潜在的生产力。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属于不同的组织文化,但企业和高职院校在人才开发和人才储备需求上存在一致性,从而使两者的文化实践活动具有同步性、相通性、互补性和可操作性。
  实施主体不同,但核心价值具有同质性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各有不同的实施主体,但所反映和遵守的价值准则是相同的,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学校和企业的共同核心价值观。在组织(学校和企业)发展的同时,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两者在终极价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和同质性。
  追求目标不同,但功能体系具有协同性学校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最高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追求是的社会效益。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的直接目标,但文化的作用具有协同性。都具有推动促进作用、协调作用、凝聚作用和教育作用。
  注重方式不同,但实施效果具有相似性学校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注重过程。倡导的是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而企业文化是一种责任文化,倡导竞争、业绩、服务,强调规范和纪律。但两种文化的实施效果却具有相似性,都是通过本领域内无形的文化力量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起着导向激励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组织文化理念下的校企文化构建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具有的价值体系,可看作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组织文化结构。
  从组织文化的器物层看,校企文化应注重外显文化的构建器物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是组织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形成制度层文化和精神层文化的必要条件。外显文化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形态存在于学校文化中,是表面可见的物质形式和可观测行为。因此。要将企业文化中物质形态的部分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如校园环境的设计、校园建筑群的设计应突显企业化特征,以知名企业名称来命名班级,以知名企业的文化标语来装饰校园环境等,处处体现学校文化的企业化特质。
  从组织文化的制度层看,校企文化应注重制度文化的构建 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对组织和成员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是组织成员在共同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制度层文化要求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制度形态存在于学校文化建设中,外延可扩大到许多不成文的规定和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适当引人企业的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工作规约等,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突显职业性特征。
  从组织文化的精神层看,校企文化应注重精神文化的构建精神层是组织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精神面貌。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器物层文化和制度层文化的基础和原则。精神文化又称为隐性文化、深层文化、软文化等,是对学校文化的高度概括和浓缩,是需要长期积淀形成的。学校文化要将企业文化中的企业愿景目标、企业伦理道德、企业精神、企业运营哲学、企业理念等渗透于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以关心人、实现人的全面素质发展作为终极价值,注重隐性课程设置。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企文化融合与对接的路径选择
  
  高职院校构建校企文化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资源与结构的转变,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实施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与“零距离”融合,从而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在长期发展中倡导、积累、筛选、提炼形成的,企业的理念、制度、形象等聚合形成企业行为规范和独特的风格模式。高职院校文化只有在吸纳优秀企业文化特质的基础上,既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又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发挥文化熏陶人、感化人、教育人的功能,才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必由之路。
  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切入点,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高职教育是一种贴近社会和企业实际的教 育。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为目标,按照企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实际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以拓宽就业渠道。在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中。要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师生走进企业,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顶岗实习、实习实训等形式,了解岗位职责,接受生产一线环境的感染、熏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使学生在实践中拓宽知识视野、增长能力才干,在企业文化氛围中成长、成熟,逐渐成为“准职业人”,实现校企文化的融会贯通。
  以引入企业文化元素为着眼点,实现校企文化对接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企业形象、企业哲学是企业文化的五个方面,在校企文化融合中要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引入企业文化元素,逐步培养学生实干意识、奉献意识、竞争意识、超前意识、宽容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在实践中,可以邀请企业家、企业技术骨干走进校园,通过举办讲座、专题辅导、文化论坛等形式,将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品牌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等融入学校文化氛围,渗透在教学内容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实现校企文化的“零距离”对接。
  以校企紧密型合作为落脚点,实现校企文化的资源共享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共同研发产品、设计项目,加强访问工程师、企业教授的双向流通。实现师资、物资、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共享共通。创新深层合作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
  以双方的可持续发展为互动点,实现校企文化的“双赢”企业文化在实践中为学校文化提供物质、组织制度保障;学校文化又为企业文化提供智力、精神的可持续发展支持。企业利用资金和设备优势。通过设立“企业奖学金”、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成立专业发展工作指导委员会等,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学校则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业务培训,发挥育人作用,关注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校企文化在长期存续和发展中可实现互利互惠的“双赢”效果。
  高职校企文化的融合与对接已成为高职院校文化发展的趋势,既要将企业文化去粗取精,将优秀的成分纳入学校文化氛围中,又要突显学校文化教育人、熏陶人、关心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物质文化中加强职业性特质,在制度文化中强化管理绩效、规范管理体系,在精神文化中强化职业伦理道德、职业素质养成。校企文化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与对接,就要相互借鉴、相互包容、相互渗透,以打造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为企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其他文献
在海岸旁边,波涛喧嚣不停的地方,有一座奇怪的花岗岩石像,像是一位拖着长胡子的老爷爷,坐在一块礁尖上,默默地凝望着远方,仿佛想在那烟波迷茫的海上,观察、寻找和等待什么,海边的人们都叫他“海老人”。  这位老人是谁,有多大年纪?  他从哪儿来,为什么一动不动地坐在海水里,到底想在海上望到什么?  千百年来,人们都想猜破这个哑谜。  传说,他是一个穷苦的老渔夫,在寻找失去的儿子们。无情的大海吞噬了他的六
鱼儿会跑,花儿会走,看见声音,听见美景……  浩渺神秘的海洋孕育着无限生命奇迹,踏入这色彩斑斓又变幻莫测的蔚蓝世界,一同遇见希望,感悟生命!  海洋中的居民长相奇特,它们有着千奇百怪的眼睛、嘴巴和身体,仿若从科幻大片中走出来的外星生物。让我们一起搜罗大海里的另类萌主,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吧!  派对萌主:狐篮子鱼  狐篮子鱼俗称黄狐狸,喜欢成群结队在海中嬉戏。它们身穿黑白条纹衬衫和亮黄色礼服,时尚的
海洋馆是所有小朋友都喜欢去的地方,在那里可以和“见上一面都很困难”的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们亲密接触。说到这儿,有的小朋友一定会问了,广阔深邃的海洋才是这些动物们的家,离开那里,它们还能很好地生活吗?放心好啦,海洋馆里的动物们过的可都是衣食无忧的日子哟,因为这里的工作人员无时无刻不在悉心照顾着它们的方方面面,不但吃得美味又营养,定期都有健康体检,生活环境更要营造得和它们的老家一模一样,甚至还要更好呢!
摘要: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培养在以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处于“分离”状态,但二者被期待走向“融合”。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融合培养价值和活动持肯定看法,对融合培养目标以及企业和学生在融合培养中的作用有清楚认识;学生对融合培养条件不大满意;学校类型、专业、年级、性别、上大学前就读学校类型等因素对学生关于融合培养的看法有一定影响。基于调查结果,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实践提出了三点建
摘要:数控加工编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结合学院特点,构建并实施了互动式理论教学方法、目标式课后实验以及拓展式实习实训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广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重视学生思维的开发和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互动式;数控加工编程;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
船撞到冰山就会沉啦!  绕开冰山不就好啦!  冰山体积的90%都沉浸在水底下,我们在海面上所看到的仅仅是它的头顶部分。它在水底部分的吃水深度一般都超过200米,深的可达500米之多。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航行的船只经常会撞到冰山造成事故,因此冰山被称为“轮船杀手”。这一座座巨大的冰山,随着海流的方向能漂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在正常情况下,它们每天大约能漂流6000米。许多大冰山在海上可以漂流十几天,最后
[前情回顾]海洋牧场能够为人类提供稳定的海产品食物來源,但有谁系统梳理过海洋经济能带给我们的各方面益处呢?
为了感谢柯爷爷和柯伦布帮助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采访,莫笛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吃妈妈亲手包的饺子。  莫笛妈妈准备了好几种馅儿,都是莫笛和柯伦布爱吃的。此外,她还特意为柯爷爷准备了鲅鱼馅儿。  各种馅儿都准备好了,莫笛隔着案板站在妈妈对面,帮忙擀皮儿。看着妈妈飞舞的手指,莫笛想:唉,哪天我才能像妈妈一样,包出好看的饺子呢?
空中飞人摘圆顶  在天文观测场地,一名身着红色考察服的科考队员被吊车高高悬挂在空中,缓缓地向望远镜靠去,这并不是在拍电影,也不是杂技,而是天文科研工作者徐灵哲正在对望远镜进行维护。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拆除望远镜的圆顶。  机械师小心翼翼地移动着操吊车的挂壁,缓缓地将徐灵哲移向望远镜顶部。为了便于开展作业,徐灵哲在低于-30℃的气温下只戴着薄薄的毛线手套,一边努力保持好空中姿势,一边费力地解除着固定在镜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北京海洋馆举办的“夜探深海一海洋环保小卫士”科普夏令营。在这里,我学习科普知识,认识动物明星;体验养殖员工作,照顾动物朋友;夜宿海洋馆,探访海的神秘;值得一提的是,我还与来自南美洲的两栖爬行类动物明星——绿鬣蜥兄弟近距离接触,度过了一个奇妙而难忘的海洋假期。  第一次摸绿鬣蜥  这是我第一次触摸到绿鬣蜥!老师说,绿鬣蜥生活在美洲雨林,所以后场温度较高,它看起来块头很大,但却是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