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防范电信诈骗得分清楚短信的真假,别被伪基站发送的假短信给骗了,但这一次,骗子竟利用银行的汇款系统,用真短信引诱受害人往自己设好的口袋里钻。义乌商人老郑就遇到了这事,自己明明收到了银行发来的汇款提醒短信,可等到他把“客户”要求的回扣打过去之后,才发现银行账户里其实一分钱货款也没收到。
意识到受骗之后,老郑报了警。金华警方在阿里巴巴安全部的协助下,发现了一个专门利用银行汇款提醒短信进行诈骗的“回扣党”。10月26日,专案组同时在吉林、哈尔滨两地展开行动,成功抓获并刑拘犯罪嫌疑人27人,查扣作案电脑27台。
真短信假汇款 商场“老司机”被下套
义乌商人老郑经营着一家网店,专门批发办公用品。一天,一位自称是大型外企的新客户,想从老郑的网店批发一批办公用品。老郑自然不敢怠慢,忙乱了一阵选好货物后,这位新客户提出了一个“怪”要求:希望郑老板把他采购商品的单价提高1-2元。
新客户告诉老郑,这样做是为了他自己拿公司的回扣。之后,新客户还要走了老郑的银行卡账号,称公司的财务会把钱直接打到老郑的卡上,到时候只需要老郑把虚报的那部分钱返还给他就可以。
一切按照新客户说的那样,随后老郑的手机上就收到了一条银行转账的提醒,短信显示对方向老郑的银行卡里发起了一笔汇款。老郑一看短信上显示的银行卡号尾数正是自己的银行卡,以为货款已经到位,也没多想,就把之前约定好的回扣转给了那位“新客户”。几天后,老郑查了一下自己的银行卡余额,却意外地发现这笔货款压根就没有到账。再联系那位“新客户”,对方早已无法联系了。
以要回扣为名行骗 案发近千起
通过搜集新型通讯(网络)诈骗作案方式、手段,金华市公安局合成作战室民警发现:从2014年开始,共有900多起与老郑类似的案件发生,涉及全国80多个省市,仅金华地区就有100多起。受害人都是做批发生意的商家,犯罪嫌疑人冒充公司采购人员,通过网络联系商家,以高于市场价采购物品,同时索要回扣。
网上谈妥后,受害人的手机上立马会收到一条“银行汇款通知”,正是这条短信让很多受害人信以为真,放心地把回扣打给对方,少则2000元,多则上万元不等。
那么,嫌疑人是怎么让受害者收到那条“真实”的汇款提醒短信的呢?
办案民警称,“其实这手段很简单。”嫌疑人打开银行正常的网银转账、汇款页面,输入商家提供的姓名和手机号码,再输入约定的货款金额,最后在输银行卡号的时候做了手脚。
“嫌疑人在输入银行卡号的时候,故意输错中间一两位,但让尾号和受害者提供的银行卡号一致,然后点击转账。”办案民警解释说,“这样,银行的系统就会自动给受害者的手机发出一条汇款提醒短信。”
民警现场演示了这个过程。按照以上的操作步奏,向一张尾号为3960的银行卡汇了10元钱。该卡绑定的手机上果然收到一条短信显示“用户李某于11月16日17时02分,向您尾号为3960的账户发起金额为10元的转账,请注意查收是否入账。”后面还跟着一条安全提醒:该通知不代表您已收到汇款款项,请查询银行账户余额。
受害者收到銀行短信,发现卡号(首尾号)、手机号和姓名都对,当然就以为钱已经到了,大部分人就立即把约定好的回扣打给了对方。回扣倒是真金白银地汇到骗子指定的卡上,而骗子汇过来的钱,却因为银行最终完成汇款需要经过无差错核对而无法到达受害者手中。
该团伙从2013年开始作案,得手率较高,胆子也越来越大,作案越来越猖狂,成为电商平台上一大祸根。
警方千里追踪 阿里大数据帮了忙
金华警方发现了这类案件后,在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大数据分析的协助下,准确串并了多起案件,并与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的专家携手联动,一起对线上线下的线索进行了排摸分析。
经过半个月的调查,大量的情报让金华警方清楚地了解到,这个专门针对电商平台上的店主,以“网购要回扣”名义诈骗的犯罪团伙的情况。警方基本确定该团伙分散在吉林市和哈尔滨两地,有3个作案窝点,由1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组成,目前仍在疯狂作案中。案件情况向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引起了金华警方的高度重视,并迅速成立专案组。
10月16日,两个专案组分赴吉林、哈尔滨,一场千里追踪“回扣党”行动正式展开。
10月26日下午5时许,专案组兵分两路冒着-6℃的严寒,在吉林、哈尔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冲进窝点实施抓捕,共抓获27名犯罪嫌疑人,查获电脑15台,扣押轿车1辆及缴获赃款350余万元。
警方抓获的27名嫌疑人中,有24人是“90后”。他们虽然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却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有人甚至问民警,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家,得知触犯法律后,开始嚎啕大哭。
“他们诈骗的金额数量都不高,正因如此,许多受害者怕麻烦没有及时报案,甚至不报案。犯罪分子正是抓住受害人的这种心理,大肆作案。”专案组民警楼一平(义乌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说,受害人看到短信即以为转账已经成功,一般不会立即去查询账户余额,这样过于“心大”的行为也正是给了骗子可趁之机。他建议民众在收到类似的银行转账提醒后,务必第一时间通过其他方式查询欠款是否已经真实到账。
同时警方也提醒广大商户,在专心经营生意时,切勿相信“回扣”之类的消费陷阱,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
意识到受骗之后,老郑报了警。金华警方在阿里巴巴安全部的协助下,发现了一个专门利用银行汇款提醒短信进行诈骗的“回扣党”。10月26日,专案组同时在吉林、哈尔滨两地展开行动,成功抓获并刑拘犯罪嫌疑人27人,查扣作案电脑27台。
真短信假汇款 商场“老司机”被下套
义乌商人老郑经营着一家网店,专门批发办公用品。一天,一位自称是大型外企的新客户,想从老郑的网店批发一批办公用品。老郑自然不敢怠慢,忙乱了一阵选好货物后,这位新客户提出了一个“怪”要求:希望郑老板把他采购商品的单价提高1-2元。
新客户告诉老郑,这样做是为了他自己拿公司的回扣。之后,新客户还要走了老郑的银行卡账号,称公司的财务会把钱直接打到老郑的卡上,到时候只需要老郑把虚报的那部分钱返还给他就可以。
一切按照新客户说的那样,随后老郑的手机上就收到了一条银行转账的提醒,短信显示对方向老郑的银行卡里发起了一笔汇款。老郑一看短信上显示的银行卡号尾数正是自己的银行卡,以为货款已经到位,也没多想,就把之前约定好的回扣转给了那位“新客户”。几天后,老郑查了一下自己的银行卡余额,却意外地发现这笔货款压根就没有到账。再联系那位“新客户”,对方早已无法联系了。
以要回扣为名行骗 案发近千起
通过搜集新型通讯(网络)诈骗作案方式、手段,金华市公安局合成作战室民警发现:从2014年开始,共有900多起与老郑类似的案件发生,涉及全国80多个省市,仅金华地区就有100多起。受害人都是做批发生意的商家,犯罪嫌疑人冒充公司采购人员,通过网络联系商家,以高于市场价采购物品,同时索要回扣。
网上谈妥后,受害人的手机上立马会收到一条“银行汇款通知”,正是这条短信让很多受害人信以为真,放心地把回扣打给对方,少则2000元,多则上万元不等。
那么,嫌疑人是怎么让受害者收到那条“真实”的汇款提醒短信的呢?
办案民警称,“其实这手段很简单。”嫌疑人打开银行正常的网银转账、汇款页面,输入商家提供的姓名和手机号码,再输入约定的货款金额,最后在输银行卡号的时候做了手脚。
“嫌疑人在输入银行卡号的时候,故意输错中间一两位,但让尾号和受害者提供的银行卡号一致,然后点击转账。”办案民警解释说,“这样,银行的系统就会自动给受害者的手机发出一条汇款提醒短信。”
民警现场演示了这个过程。按照以上的操作步奏,向一张尾号为3960的银行卡汇了10元钱。该卡绑定的手机上果然收到一条短信显示“用户李某于11月16日17时02分,向您尾号为3960的账户发起金额为10元的转账,请注意查收是否入账。”后面还跟着一条安全提醒:该通知不代表您已收到汇款款项,请查询银行账户余额。
受害者收到銀行短信,发现卡号(首尾号)、手机号和姓名都对,当然就以为钱已经到了,大部分人就立即把约定好的回扣打给了对方。回扣倒是真金白银地汇到骗子指定的卡上,而骗子汇过来的钱,却因为银行最终完成汇款需要经过无差错核对而无法到达受害者手中。
该团伙从2013年开始作案,得手率较高,胆子也越来越大,作案越来越猖狂,成为电商平台上一大祸根。
警方千里追踪 阿里大数据帮了忙
金华警方发现了这类案件后,在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大数据分析的协助下,准确串并了多起案件,并与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的专家携手联动,一起对线上线下的线索进行了排摸分析。
经过半个月的调查,大量的情报让金华警方清楚地了解到,这个专门针对电商平台上的店主,以“网购要回扣”名义诈骗的犯罪团伙的情况。警方基本确定该团伙分散在吉林市和哈尔滨两地,有3个作案窝点,由1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组成,目前仍在疯狂作案中。案件情况向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引起了金华警方的高度重视,并迅速成立专案组。
10月16日,两个专案组分赴吉林、哈尔滨,一场千里追踪“回扣党”行动正式展开。
10月26日下午5时许,专案组兵分两路冒着-6℃的严寒,在吉林、哈尔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冲进窝点实施抓捕,共抓获27名犯罪嫌疑人,查获电脑15台,扣押轿车1辆及缴获赃款350余万元。
警方抓获的27名嫌疑人中,有24人是“90后”。他们虽然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却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有人甚至问民警,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家,得知触犯法律后,开始嚎啕大哭。
“他们诈骗的金额数量都不高,正因如此,许多受害者怕麻烦没有及时报案,甚至不报案。犯罪分子正是抓住受害人的这种心理,大肆作案。”专案组民警楼一平(义乌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说,受害人看到短信即以为转账已经成功,一般不会立即去查询账户余额,这样过于“心大”的行为也正是给了骗子可趁之机。他建议民众在收到类似的银行转账提醒后,务必第一时间通过其他方式查询欠款是否已经真实到账。
同时警方也提醒广大商户,在专心经营生意时,切勿相信“回扣”之类的消费陷阱,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