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录音技术使“音乐”听起来更完美、更“动听”,但是那不是真实的声音。在演奏现场,任何一位演奏大师也难保不会出现失误或纰漏。我们听一场现场音乐会,最“享受”的便是大师的临场发挥。
唱片与音乐会
春暖花开,各种形式的现场音乐会又蠢蠢欲动,吸引着备受严冬煎熬、无法在音乐厅过足瘾的乐迷们。他们纷纷打开网络、拿起电话或者干脆亲临音乐厅售票大厅,去订购一场久违了的音乐会门票。但是,也有很多音乐爱好者喜欢躺在家里的沙发上听唱片,却不愿意花钱去音乐厅看演出。殊不知,唱片与现场音乐会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先说唱片。唱片前期录音时,我们也许根本就用不着录音棚,甚至可以不用花钱请人来演奏,电脑软件里面有的是我们需要的音色。如果必须有演奏家演奏,我们也能够尽量地做到“节俭”。一个最广为运用的办法便是“加倍法”。譬如乐队需要小提琴四只,而实际录音时两只小提琴便足够了。后期制作时将这两只小提琴的声部单独拿出来,略加修饰再“叠”进整个旋律中,小提琴声部便“加倍”成四只了。同样,如果再“叠”一遍,小提琴则变成为八只。“叠”的手法不仅能够使乐器(包括“人声”)的数量增加,有时还会改变乐曲的规模。譬如歌曲常用最简单的“三段体”,第三段的大部分旋律与第一段类似,于是录音师将第一段复制到第三段中,而乐队只需演奏一个变化的“尾声”粘上即可。如果乐曲中某一个地方出现纰漏,为了“节省”时间,往往采取“贴”的方式——对于演奏技术不过关的人来说,这种手段有助于技术的“准确”与“完整”。当演奏家第二次演奏这个困难乐句时,录音师竖起耳朵,将那些正确的音符“捡”起来然后“贴”进第一次出漏子的地方。一遍不行再来一遍,直到每一个音符都“准确”无误为止。我的一位名气很大的录音师朋友说过一句名言:“只要你会咳嗽,我就可以把你录成歌星。”由此看来,此言不虚。
现代录音技术使“音乐”听起来更完美、更“动听”,但是那不是真实的声音。在演奏现场,任何一位演奏大师也难保不会出现失误或纰漏。我们听一场现场音乐会,最“享受”的便是大师的临场发挥。但是,这种不可预知的变数在唱片里却无法找到,我们听到的永远是一场平淡的、缺乏声色以及毫无缺陷的演奏。
许多人迷恋现场音乐会,其原因还在于它是展示乐器之美以及演奏者技艺之高的唯一平台。且不说演奏家与现场观众之间心灵沟通所带来的彼此之间情绪的升华,仅就乐器本身而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现代科技手段能够取而代之。无论前期“录音”或是后期“扩音”,人们致力于开发尖端设施的最高理想,不是使声音更加“优美”而是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声音,使其听起来就像是“原声”一样。遗憾的是,目前世界上再顶级的音响设备,也不能够将声音忠实记录并完全还原。这些设备要么性能欠佳,不足以展现原音之美;要么矫枉过正,横添一些“莫须有”的音色。于是,“耳朵”与“声音”之间的直接交流,成为最原始、最可靠也是最不可替代的方式。
更有趣的是,不同的演奏所能够带给演奏家及观众不一样的乐趣。
在欧洲,教堂或古堡等古建筑物内空宽大高深,墙壁厚实致密(多用石质材料),加之廊柱及大理石雕塑的点缀,能够产生很强的、奇特的回声和混响。有些形制特别的教堂,回声竟然可以达到七秒以上。这些古建筑物特别适合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有些乐段的声音变得丰满圆润,音乐的织体纤细可分,“连音”光滑无痕(早期无踏板键盘乐器演奏“连音”是靠上一个音的延续来完成的),尤其是复杂的“和弦”在这里也神奇般地显得均衡剔透——这一切都拜古建筑的“回声”所赐。“回声”的延时长度及音质因建筑物构造的不同而颇多差异,而这种不可复制的差异是其独特“文化”内涵的折射,也是最令人心神向往的地方。仅仅凭借其“声音”,我们便能断定这是什么地方,甚至知道是哪间厅堂的具体方位,从而为我们的审美带来无限的、真实的、具体的想象空间——如果我们对这些建筑物相当熟悉的话。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知道电脑软件里的那些毫无来由的“回声”是何等的低劣糟糕。
音乐厅的情形也大同小异,但是由于它的场面更大,容纳的观众更多,因而对乐器及演奏者的演奏能力要求更高。演奏家都明白一个事实,即同样的乐器在音乐厅里的表现会与平常截然不同,而且音乐厅的座位数量与观众的上座率也对乐器的音质音色产生重要影响。有些乐器在大型音乐厅以及高上座率的现场会显得应付乏力,干瘪生硬,失去流动性和张力,全不似往日的风流倜傥;有些乐器只有在音乐厅里——尤其是坐满了观众的时候(“观众”的身体与衣服实际上起到“滤波”的作用),其声音方才达到最佳状态。
一个经验丰富的演奏家,深知“现场演奏”与“录音棚演奏”完全不是一码事,需要采用全然不同手段。
在演奏会现场,我们要求演奏家使用最大的音量、最夸张的力度对比、最能表达情绪的速度以及最富魅力的肢体动作,不必担心由此而带来的音色的毛糙、音准的细微误差、节奏韵律的不够均衡以及技术发挥的精度与细腻,事实上,这些“缺陷”或“错误”对于台下的观众而言(他们距离你至少也有数米之远)根本就不易察觉。相反,如果你不将演奏夸张到“极致”,观众很可能会认为你没有“做功”,从而对你的演奏无动于衷,最终导致演奏的失败。但是,如果你将现场演奏的这一套方法带到录音棚里去,那可就要倒大霉了。
在录音棚里,强者不是你而是话筒。话筒是一架可怕的“放大器”,它能够将你的缺点放大一百倍,对你的优点却熟视无睹,而且越好的话筒“放大”的倍率便越高。你演奏的音准误差哪怕只有一个音分(一个全音为两百个音分),但是在话筒听来就像误差十个音分那般刺耳难受。速度也是如此,稍微“抢”(快)或“拖”(慢)一丝一毫,也难逃话筒的“法耳”。诚然,对于训练有素的古典音乐演奏家而言,“音准”与“节奏”的百分之百精度并非不可能做到,但是,如果连“换弓”、“换弦”、“换把”或者呼吸、衣服、座椅等可能发出的声音都要避免被录进去的话,可想而知,录音棚里的演奏家该是怎样的小心翼翼,胆战心惊。我每次进棚录音时,习惯性地将弓子拧松,而且最好不抹松香,为的就是要尽量使音乐流畅爽净,少一些有可能被“放大”的声音(我知道有些发烧友喜欢听唱片里的“松香味”,但那不是“主流”唱片的品质)。至于唱片里乐曲的情绪、色彩、激情等,如果与音乐厅现场演奏的洒脱放肆相比,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了。
说到此,我们知道了唱片与现场音乐会的差异,不再会用异样的眼光打量那些不惜舟车劳顿、花费重金奔赴音乐厅现场的乐迷了吧!
唱片与音乐会
春暖花开,各种形式的现场音乐会又蠢蠢欲动,吸引着备受严冬煎熬、无法在音乐厅过足瘾的乐迷们。他们纷纷打开网络、拿起电话或者干脆亲临音乐厅售票大厅,去订购一场久违了的音乐会门票。但是,也有很多音乐爱好者喜欢躺在家里的沙发上听唱片,却不愿意花钱去音乐厅看演出。殊不知,唱片与现场音乐会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先说唱片。唱片前期录音时,我们也许根本就用不着录音棚,甚至可以不用花钱请人来演奏,电脑软件里面有的是我们需要的音色。如果必须有演奏家演奏,我们也能够尽量地做到“节俭”。一个最广为运用的办法便是“加倍法”。譬如乐队需要小提琴四只,而实际录音时两只小提琴便足够了。后期制作时将这两只小提琴的声部单独拿出来,略加修饰再“叠”进整个旋律中,小提琴声部便“加倍”成四只了。同样,如果再“叠”一遍,小提琴则变成为八只。“叠”的手法不仅能够使乐器(包括“人声”)的数量增加,有时还会改变乐曲的规模。譬如歌曲常用最简单的“三段体”,第三段的大部分旋律与第一段类似,于是录音师将第一段复制到第三段中,而乐队只需演奏一个变化的“尾声”粘上即可。如果乐曲中某一个地方出现纰漏,为了“节省”时间,往往采取“贴”的方式——对于演奏技术不过关的人来说,这种手段有助于技术的“准确”与“完整”。当演奏家第二次演奏这个困难乐句时,录音师竖起耳朵,将那些正确的音符“捡”起来然后“贴”进第一次出漏子的地方。一遍不行再来一遍,直到每一个音符都“准确”无误为止。我的一位名气很大的录音师朋友说过一句名言:“只要你会咳嗽,我就可以把你录成歌星。”由此看来,此言不虚。
现代录音技术使“音乐”听起来更完美、更“动听”,但是那不是真实的声音。在演奏现场,任何一位演奏大师也难保不会出现失误或纰漏。我们听一场现场音乐会,最“享受”的便是大师的临场发挥。但是,这种不可预知的变数在唱片里却无法找到,我们听到的永远是一场平淡的、缺乏声色以及毫无缺陷的演奏。
许多人迷恋现场音乐会,其原因还在于它是展示乐器之美以及演奏者技艺之高的唯一平台。且不说演奏家与现场观众之间心灵沟通所带来的彼此之间情绪的升华,仅就乐器本身而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现代科技手段能够取而代之。无论前期“录音”或是后期“扩音”,人们致力于开发尖端设施的最高理想,不是使声音更加“优美”而是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声音,使其听起来就像是“原声”一样。遗憾的是,目前世界上再顶级的音响设备,也不能够将声音忠实记录并完全还原。这些设备要么性能欠佳,不足以展现原音之美;要么矫枉过正,横添一些“莫须有”的音色。于是,“耳朵”与“声音”之间的直接交流,成为最原始、最可靠也是最不可替代的方式。
更有趣的是,不同的演奏所能够带给演奏家及观众不一样的乐趣。
在欧洲,教堂或古堡等古建筑物内空宽大高深,墙壁厚实致密(多用石质材料),加之廊柱及大理石雕塑的点缀,能够产生很强的、奇特的回声和混响。有些形制特别的教堂,回声竟然可以达到七秒以上。这些古建筑物特别适合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有些乐段的声音变得丰满圆润,音乐的织体纤细可分,“连音”光滑无痕(早期无踏板键盘乐器演奏“连音”是靠上一个音的延续来完成的),尤其是复杂的“和弦”在这里也神奇般地显得均衡剔透——这一切都拜古建筑的“回声”所赐。“回声”的延时长度及音质因建筑物构造的不同而颇多差异,而这种不可复制的差异是其独特“文化”内涵的折射,也是最令人心神向往的地方。仅仅凭借其“声音”,我们便能断定这是什么地方,甚至知道是哪间厅堂的具体方位,从而为我们的审美带来无限的、真实的、具体的想象空间——如果我们对这些建筑物相当熟悉的话。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知道电脑软件里的那些毫无来由的“回声”是何等的低劣糟糕。
音乐厅的情形也大同小异,但是由于它的场面更大,容纳的观众更多,因而对乐器及演奏者的演奏能力要求更高。演奏家都明白一个事实,即同样的乐器在音乐厅里的表现会与平常截然不同,而且音乐厅的座位数量与观众的上座率也对乐器的音质音色产生重要影响。有些乐器在大型音乐厅以及高上座率的现场会显得应付乏力,干瘪生硬,失去流动性和张力,全不似往日的风流倜傥;有些乐器只有在音乐厅里——尤其是坐满了观众的时候(“观众”的身体与衣服实际上起到“滤波”的作用),其声音方才达到最佳状态。
一个经验丰富的演奏家,深知“现场演奏”与“录音棚演奏”完全不是一码事,需要采用全然不同手段。
在演奏会现场,我们要求演奏家使用最大的音量、最夸张的力度对比、最能表达情绪的速度以及最富魅力的肢体动作,不必担心由此而带来的音色的毛糙、音准的细微误差、节奏韵律的不够均衡以及技术发挥的精度与细腻,事实上,这些“缺陷”或“错误”对于台下的观众而言(他们距离你至少也有数米之远)根本就不易察觉。相反,如果你不将演奏夸张到“极致”,观众很可能会认为你没有“做功”,从而对你的演奏无动于衷,最终导致演奏的失败。但是,如果你将现场演奏的这一套方法带到录音棚里去,那可就要倒大霉了。
在录音棚里,强者不是你而是话筒。话筒是一架可怕的“放大器”,它能够将你的缺点放大一百倍,对你的优点却熟视无睹,而且越好的话筒“放大”的倍率便越高。你演奏的音准误差哪怕只有一个音分(一个全音为两百个音分),但是在话筒听来就像误差十个音分那般刺耳难受。速度也是如此,稍微“抢”(快)或“拖”(慢)一丝一毫,也难逃话筒的“法耳”。诚然,对于训练有素的古典音乐演奏家而言,“音准”与“节奏”的百分之百精度并非不可能做到,但是,如果连“换弓”、“换弦”、“换把”或者呼吸、衣服、座椅等可能发出的声音都要避免被录进去的话,可想而知,录音棚里的演奏家该是怎样的小心翼翼,胆战心惊。我每次进棚录音时,习惯性地将弓子拧松,而且最好不抹松香,为的就是要尽量使音乐流畅爽净,少一些有可能被“放大”的声音(我知道有些发烧友喜欢听唱片里的“松香味”,但那不是“主流”唱片的品质)。至于唱片里乐曲的情绪、色彩、激情等,如果与音乐厅现场演奏的洒脱放肆相比,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了。
说到此,我们知道了唱片与现场音乐会的差异,不再会用异样的眼光打量那些不惜舟车劳顿、花费重金奔赴音乐厅现场的乐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