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千万人,我不愿意”——猫腻访谈录(中)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wy2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客》推荐词rn《间客》以康德关于“星空”与“道德律”的名言为卷首语,抱负宏大.它一方面构造出恢宏的太空歌剧背景,另一方面直击当下中国人的道德困境,就何为正义、如何践行等问题反复撕扯,使诸多价值立场激烈碰撞.作者的巧思妙笔,使得《间客》兼具宏大的世界架构与幽微的伦理辩证.
其他文献
孔孚老师为我改诗rn新山水诗人孔孚,在我眼里是一个奇迹.他六十岁出版第一本诗集《山水清音》,之后他成为别具一格的诗坛大家.这让我敬佩得不得了.rn20世纪80年代,我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从《诗刊》上读到孔孚老师的诗,就想拜他为师,特地去济南见了他.看见他的书房里挂着一幅字:宇宙意识.那是孔孚老师用左手书写的,看到这幅字我写了一首诗:rn晃荡一声rn灵意从云堆里rn跌rn下rn来rn我接rn(《观孔孚左书》)rn后来我出了一本《山水零墨》,作为作业交给他.
期刊
王红旗:你的长篇小说《裸地》《活水》重构百年乡土记忆,从故乡太行山上的暴店镇到你的出生地山神凹村,延伸至华夏先祖农耕文明的初始历史.作家的你与在小说中时隐时现、不断变换角色的讲述者合灵为叙事者,以“内在时空”与真诚情感凝聚着巨大乡土之爱的能量,引领小说生命流——整个乡村文明历史的流变嬗替.其中蕴含着对各种衰败、破裂、突变、间断的社会震荡与灾难之捡拾剖析,在真实与虚构想象之间,以天地启示信仰之终极性追问与意境显现,在全球化“现代性遗忘症”的致命迷惑下,呼唤人类回归精神源头,探寻古老传统里永恒存在的灵根之光.
期刊
“书斋”与“大地”并行rn周明全(以下简称“周”):我们这代批评家的出道,得益于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研究员培养机制,以及如《南方文坛》等刊物对青年批评家的大力扶持,你2012年入选第二届客座研究员,2013年第3期《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推介了你.入选客座研员和“今日批评家”,对你的成长有哪些帮助?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深入交流总有一定的内向性,一旦涉及诗学和写作学,听起来便显得晦涩,实际上不过是一些很朴素的道理.rn“盲从”和“不服从”rn看作家作品,要看这些文字中是否有学习的痕迹、追求的方向感和探索性.这也是一种判断的方法.有时即使面对一个写了上百万字的作家,从中仍然看不到学习的痕迹.这种学习不是依赖老旧的经验和手法,也不是对他人的简单模仿,而是保持了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一直处于观察和评判的求索之中,是这些在文本中留下的痕迹和气息.
期刊
郭昕走进滨海旅社,我正在前台剪脚指甲.我的脚指甲长得很快,一礼拜就从肉盖戳出一小截.剪得它寸甲不留,修,用锉刀一遍遍打磨.这天,刚开始第二道程序,郭昕走了进来,她是从逆光中走进来的,听到脚步声,以为是住客,我说,住房呢.她说,是我.我抬头一看才知道是郭昕.她在逆光中走到前台,站在木柜前,手肘往柜上一搭,一头长发从肩头散下一绺来.我说,你怎么找来的?她说,问问就知道.我说,你真来啦.她说,头一回就放鸽子,给人印象多不好.我说,进来坐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