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对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46399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B超对直径小于1.0cm秘尿系结石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泌尿系结石500例用药前后声像图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愈320例,治愈率64%;好转180例,好转率为36%;有效率100%。结论:超声观察定位准确、方便、无创,是指导临床排石的首选检查方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超声 泌尿系结石 中西医结合疗法
  
  资料与方法
  
  2002年2月~2006年8月行B超检查诊断为直径小于1.0cm的5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男283例,女217例,年龄16~72岁,平均39.2岁。其中肾结石128例,双侧52例,单侧7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80例,左侧94例,右侧86例;中段结石96例,左侧42例,右侧54例;下段结石96例,左侧50例,右侧46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者90例。
  使用仪器:MINDRAY-88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对肾脏采用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多切面扫查,发现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对输尿管的探查,急性发作病人大都有输尿管扩张,如输尿管扩张不明显,嘱饮水500~800ml,口服速尿40mg,因肾绞痛呕吐不能饮水者,可静脉输液,肌肉注射速尿20mg,30分钟后B超观察双肾及输尿管。检查输尿管上段时受检者先俯卧位取纵轴切面,观察有无肾盂积水,于肾门处找到扩张的输尿管,沿纵轴追踪至髂嵴,在扩张的输尿管内发现强光斑或强光团反射,后方伴声影,结石诊断即可成立;检查中段输尿管时则取仰卧位,首先沿髂总动脉纵切并向上侧动探头,加压推开肠管,同时注意保持输尿管的连续性,直至在其内发现强回声结石影;检查下段输尿管时,取仰卧位在膀胱高度充盈下,先在耻骨上横切,男性病人先找到前列腺,女性病人找到宫颈,探头倾向上即可显示间断排尿的双侧输尿管出口,转动探头90°即可清楚显示扩张的膀胱壁段输尿管及其内容和带有声影的强回声光团。
  中西医结合疗法:口服中药排石汤。处方:石韦10g,车前子(包)30g,枳壳12g,泽泻10g,滑石10g,白芷15g,海金砂10g,金钱草20g,鸡内金10g,牛膝15g。气虚者加入人参6g、升麻6g;结石较大者加三棱10g、莪术10g。上药加水500ml煎至300ml口服,每日早晚各1次,每日1剂。西药治疗实施“总功疗法”,即饮水1500ml,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mg,半小时后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速尿30mg,待排尿后饮水1500ml。每周用药3次,2周为1个疗程,有感染者,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
  
  结 果
  
  结石进入膀胱或从尿道排出为治愈,500例中治愈率为64%;结石下移或缩小为好转,好转率36%。有效率为100%。1个疗程后其结石直径缩小1~2mm者52例,占10.4%,在治疗期间患者除腰部有轻微疼痛外,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讨 论
  
  超声检查在秘尿系结石中已广泛、常规应用,作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之一,可以全面、直接指导临床诊断,观察疗效,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治疗信息,是协助临床、提高无创诊断的重要方法,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的价值。
  泌尿系結石属祖国医学“石淋”范畴。其成因系饮食不节、湿热瘀阻下焦日久、气滞血瘀、壅塞积聚而成。治当利尿通淋、行气止痛、化瘀消石、佐以健脾,排石汤即以此为组方原则[1]。再配合西药新斯的明(对输尿管、膀胱平滑肌有较强的兴奋作用)、阿托品(使肾盂和输尿管松弛、扩张)、速尿(利尿)以及大量
  饮水有利于结石的排出,以达到治疗目的。本方法简单易行、价格低廉、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春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40例小结.甘肃中医,2003,3:2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与方法:采用自拟活骨通痹汤加减中药内服,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髋关节腔注射、髋关节功能练习、模造、下肢牵引、手法按摩松解。结果: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4例,治愈96例,好转36例。结论:上述疗法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组织再生及对髋关节的塑性和模造作用,从而缩短疗程并降低骨坏死致残率,达到恢复髋关节功能之目的。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活骨通痹汤 复方丹参注射液 关节腔内注射    
期刊
关键词 当归饮子 老年性皮肤瘙痒    资料与方法    2000年以来老年性皮肤瘙痒病88例,男53例,女35例;年龄50~59岁23例,60~69岁45例,>70岁20例。病程小于1年15例,1~2年26例,>2年47例。69例為全身性皮肤瘙痒病,19例为局限性(发生于双下肢胫前)。查体所见:皮肤干燥,弹性减低,糠秕状鳞屑增多,并见有抓痕,血痂,全身皮肤多处呈苔藓样变。瘙痒多于冬季或气候变冷时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根据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选取本院2004年3月~2005年6月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血府逐瘀胶囊与鲁南欣康合用组)和对照组(单用鲁南欣康组)。治疗组82例,男51例,女31例,年龄38~68岁,平均58.32±6.92岁,病程4~12年,平均7.48±1.82年;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0~62岁,平均57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水平与HBVM各模式、症状、转氨酶异常、其他情况异常和家族史、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论:乙肝大三阳患者、转氨酶异常患者血清HBVDNA分别较乙肝小三阳者、转氨酶正常患者高;而其他各组患者血清HBV复制水平相当,e抗原抗体阴性患者病毒含量不低于乙肝大三阳患者。有证可辨者中医各证型之间血清病毒含量无明显差异。    资料
期刊
资料与方法    对照组:本院健康体检者60例,年龄19~60岁,其中男40例,女20例。  疾病组:本院肝胆外科住院患者299例,经影像、B超等方法确诊。梗塞性黄疸10例,肝硬化20例,胆结石230例,肝炎11例,肝癌胆囊癌13例。另外,骨病组为本院骨科住院患者15例,包括:佝偻、癌性骨转移、纤维化骨炎、骨折。  试剂与方法:荷兰威图-E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5′-核苷酸酶(5′-NT)试剂,由法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在超急性脑梗死(H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對15例发病6小时内MRI检查的患者进行T1WI、T2WI、FLAIRT、DWI像和ADC图分析。结果:DWI诊断超急性脑梗死13例,其在DWI上呈高信号、ADC值降低。结论:低场DWI诊断超急性脑梗死安全、快捷、准确。  关键词 弥散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资料与方法    收集脑缺血性疾病1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三种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亚单位(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固相免疫层析法检测72例AMI患者和58例非AMI患者血清Mb、CK-MB和cTnI,并比较其早期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cTnI敏感性显著高于CK-MB(P<0.01),Mb敏感性又顯著优于cTnI(P<0.01)。
期刊
C反映蛋白(CRP)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而血管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特征。本研究针对老年人这一特定群体,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RP浓度的变化。     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9月~2005年9月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23例(A组),男14例,女9例,年龄63~82(72.70 ±6.44)岁。不合并者23例(B组),男16例,女7例,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原发性骨横纹肌肉瘤的临床与X线进行探讨。方法:对15例原发性骨横纹肌肉瘤患者的臨床及X线资料进行分析,病变位于胫骨5例,股骨3例,肱骨2例,胸椎2例,骶骨2例,腓骨1例。结果:X线表现,骨质呈斑片状破坏10例,占66.6%,斑点状破坏3例,大块溶骨性破坏1例,斑片状破坏伴膨胀改变1例,病灶内有斑点状钙化3例,层状骨膜反应3例,伴有软组织6例。结论:该病好发于胫骨、股骨、肱骨,29~
期刊
年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率逐年增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如何早期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并干预治疗,是降低年轻冠心病患者病死率的关键。冠状动脉造影为有创检查,存在手术风险;容积CT(VCT)临床应用,为早期无创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提供了可能。本文对采用VCT筛选早期年轻可疑冠心病患者的可行性作回顾性分析。    对象和方法    对象:近1年来住院患者共52例,<45岁年轻可疑冠心病患者25例为治疗组,男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