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辛怡丽
西吉县吉强镇芦子沟村,位于该镇西北6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全村有422户1480口人,党员41名。全村耕地面积7735亩,小二型水库3座,水域面积100亩。近年来,芦子沟村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村支部带领群众从通水、通电、通路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植树造林、种植特色小杂粮,使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强到优,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欣欣向荣。
支部支招促增收
2016年以前,芦子沟村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村子。地处大山深处,交通极不方便,农民种在地里的庄稼不时因旱灾、冰雹等气象灾害而颗粒无收。当地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去外地务工,大片土地被撂荒,杂草丛生。加之不通水、不通路、不通信号,村集体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村子成为全镇典型的贫困村,也成为制约该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脱贫摘帽的短板。面对这样的现状,村“两委”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们千方百计想办法寻求解决村集体经济的突破口。一天,村党支部书记李立功在镇上开完会后,路过村上的大片荒地,这时,他脑子里一直盘算的一个念头豁然开朗了。他想既然村里有这么多土地荒着,何不将它们种上树木,既可以保护生态,又可以通过政府退耕还林生态补贴为老百姓增加收入。他是个说干就干的人,有了这个想法,他就跑到镇上汇报了情况。在镇党委、政府大力帮助下,芦子沟村成功争取到3000亩退耕还林项目。有了项目,心里就有了“定心丸”,于是他带领着村民,在这3000亩荒地上种植林木,这不仅改变了村集体经济的窘境,也帮助村民增加了收入,村民个个脸上有了笑容。
村民冯桂兰家里以前很困难,现在情况有了较大好转。她说:“以前虽然我家有那么多土地,但是基本都是山地,每年除了辛苦不说,收入还没有保障,自退耕还林以来,我每年不用种地就能收入3万多元,而且村子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山清水秀,现在生活的信心也很高,我觉得还是党的政策好啊!”
村企合作促脱贫
2017年,按照“一村一品”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需求,村“两委”与宁夏兴鲜小秋杂粮种植加工基地合作,实施“三帮”机制(帮技能培训、帮农资、帮销售)。宁夏兴鲜小秋杂粮种植加工基地是本村村民常晓明创办的企业,本着“富民、富己、富大家”的初心,以种植小秋杂粮产业为主导、以深加工和创新品牌、销售为途径,以脱贫致富为目的。该基地自创办以来,不断拓展思路,创新经营方式,以“现代化种植、原生态生产、无添加销售、诚信规范经营”的发展理念,不断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本村农户提供最优先的就业脱贫路子。同时流转土地2000亩,其中200亩用于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引进新品种90个,布设试验研究及示范展示21项。通过流转农户土地,给农户提供优良品种、有机肥、地膜、种植技术培训等服务,带动村民种植优质杂粮,并以高于市场3%的价格回收杂粮,既消除了老百姓“卖不出去”的顾虑,又促进了杂粮基地加工和销售规模化发展。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基地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逐步解决本村就业人员50余人,其中30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占基地总人员的60%,带动周边农户自主发展脱贫6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村党支部书记李立功说:“通过‘党支部+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更为芦子沟村脱贫攻坚解决了大难题。”
电商助力促发展
2018年,芦子沟村争取到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100万元,采取“放本清利”的方式,全部投入宁夏兴鲜小秋杂粮种植加工基地,每年按投资金额的7%收取投资收益,每年可获得7万元的收益。2020年3月,电商扶贫综合服务示范点挂牌芦子沟村,由宁夏兴鲜杂粮种植加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带动发展周边农户18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基地日均可生产面粉系列30吨、颗粒系列20吨、胡麻油2吨、粉条5吨,销售杂粮、胡麻油为主的特色农产品4类24种。产品线下销售网络辐射甘肃、陕西、宁夏三省区实体店,其电商销售平台推广人群持续增长,产品销售口碑良好,为营造“常兴鲜”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入驻“央企消费扶贫平台”“供销社832網络扶贫消费平台”、“中国农业银行消费扶贫商城”“中国邮政邮乐购APP”“微信小程序”“宁夏西吉土特产”,网店的购买率、复买率分别达到60%、50%以上,2019年全年销售额800多万元。2020年复工复产以来,线上销售额已达100多万元,线下销售额200余万元。
(文字和部分图片由西吉县委宣传部提供)
西吉县吉强镇芦子沟村,位于该镇西北6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全村有422户1480口人,党员41名。全村耕地面积7735亩,小二型水库3座,水域面积100亩。近年来,芦子沟村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村支部带领群众从通水、通电、通路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植树造林、种植特色小杂粮,使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强到优,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欣欣向荣。
支部支招促增收
2016年以前,芦子沟村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村子。地处大山深处,交通极不方便,农民种在地里的庄稼不时因旱灾、冰雹等气象灾害而颗粒无收。当地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去外地务工,大片土地被撂荒,杂草丛生。加之不通水、不通路、不通信号,村集体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村子成为全镇典型的贫困村,也成为制约该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脱贫摘帽的短板。面对这样的现状,村“两委”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们千方百计想办法寻求解决村集体经济的突破口。一天,村党支部书记李立功在镇上开完会后,路过村上的大片荒地,这时,他脑子里一直盘算的一个念头豁然开朗了。他想既然村里有这么多土地荒着,何不将它们种上树木,既可以保护生态,又可以通过政府退耕还林生态补贴为老百姓增加收入。他是个说干就干的人,有了这个想法,他就跑到镇上汇报了情况。在镇党委、政府大力帮助下,芦子沟村成功争取到3000亩退耕还林项目。有了项目,心里就有了“定心丸”,于是他带领着村民,在这3000亩荒地上种植林木,这不仅改变了村集体经济的窘境,也帮助村民增加了收入,村民个个脸上有了笑容。
村民冯桂兰家里以前很困难,现在情况有了较大好转。她说:“以前虽然我家有那么多土地,但是基本都是山地,每年除了辛苦不说,收入还没有保障,自退耕还林以来,我每年不用种地就能收入3万多元,而且村子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山清水秀,现在生活的信心也很高,我觉得还是党的政策好啊!”
村企合作促脱贫
2017年,按照“一村一品”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需求,村“两委”与宁夏兴鲜小秋杂粮种植加工基地合作,实施“三帮”机制(帮技能培训、帮农资、帮销售)。宁夏兴鲜小秋杂粮种植加工基地是本村村民常晓明创办的企业,本着“富民、富己、富大家”的初心,以种植小秋杂粮产业为主导、以深加工和创新品牌、销售为途径,以脱贫致富为目的。该基地自创办以来,不断拓展思路,创新经营方式,以“现代化种植、原生态生产、无添加销售、诚信规范经营”的发展理念,不断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本村农户提供最优先的就业脱贫路子。同时流转土地2000亩,其中200亩用于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引进新品种90个,布设试验研究及示范展示21项。通过流转农户土地,给农户提供优良品种、有机肥、地膜、种植技术培训等服务,带动村民种植优质杂粮,并以高于市场3%的价格回收杂粮,既消除了老百姓“卖不出去”的顾虑,又促进了杂粮基地加工和销售规模化发展。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基地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逐步解决本村就业人员50余人,其中30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占基地总人员的60%,带动周边农户自主发展脱贫6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村党支部书记李立功说:“通过‘党支部+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更为芦子沟村脱贫攻坚解决了大难题。”
电商助力促发展
2018年,芦子沟村争取到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100万元,采取“放本清利”的方式,全部投入宁夏兴鲜小秋杂粮种植加工基地,每年按投资金额的7%收取投资收益,每年可获得7万元的收益。2020年3月,电商扶贫综合服务示范点挂牌芦子沟村,由宁夏兴鲜杂粮种植加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带动发展周边农户18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基地日均可生产面粉系列30吨、颗粒系列20吨、胡麻油2吨、粉条5吨,销售杂粮、胡麻油为主的特色农产品4类24种。产品线下销售网络辐射甘肃、陕西、宁夏三省区实体店,其电商销售平台推广人群持续增长,产品销售口碑良好,为营造“常兴鲜”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入驻“央企消费扶贫平台”“供销社832網络扶贫消费平台”、“中国农业银行消费扶贫商城”“中国邮政邮乐购APP”“微信小程序”“宁夏西吉土特产”,网店的购买率、复买率分别达到60%、50%以上,2019年全年销售额800多万元。2020年复工复产以来,线上销售额已达100多万元,线下销售额200余万元。
(文字和部分图片由西吉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