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重阳节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典籍《吕氏春秋》之《季秋纪》。那时的九月需要有一天用于国家级的重大祭祀,以提醒统治者爱护百姓。在经历了漫长的春秋战国时期后,重阳节才逐渐成型。
屈原也曾在《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适逢佳节,不妨来品味一番重阳诗词,感受一回先祖文人的风雅。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晉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赏析:汉文帝筑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这天登临时曙色正要散开。三晋的云山都向着北方,二陵的风雨从东边过来。当年守关的令尹谁认识?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来。不如就近寻找彭泽宰,一起畅饮,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魏晋时期,重阳节日气氛渐浓,有一个文人叫做陶渊明,他不仅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尤以爱菊出名。“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赏菊、饮酒、作诗,后人争相效仿。南山黄花隐,谁人不思陶。
【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赏析:九日在龙山宴饮,黄色的菊花盛开,似在嘲弄我这个逐臣。醉眼看看秋风把我的帽子吹落,月下醉舞,明月留人。
重阳聚会饮酒,从汉朝就开始了,三国时期,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简单说,就是在九月九日这一天,大家图个健康吉利,呼朋唤友,小聚一场。痛饮之后,信手一篇五绝,无边无界,无花无月,此仙人境,太白一人而已。
【宋】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赏析: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美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黄色,真是鲜亮可爱。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澈明净;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没有边际,前路茫茫,把握不住。登高远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无限的思念。
民间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以其正属金秋,菊花遍野。有诗言“满城尽带黄金甲”,形容的就是菊花繁茂的盛况。重阳这一天,借着节气出门游玩,悠闲惬意,人间繁华,感觉生活充满了欢喜。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赏析: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东汉时期,局部地区爆发了瘟疫,很多老百姓搬到山顶躲避疫情,后来的重阳节就开始有了登高的风俗。到后来,所谓登高,也可以是登高山、登高塔,诗人举目远望,感怀万千,求不得,爱别离,种种情绪千回百转。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郁闷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如果说在诗的领域,仰望的背影尽是伟岸男儿,那么在词的领域,却有位女子一骑绝尘。重阳是欢聚的节日,那个女子却被笼罩在巨大的孤独里,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秋上心头,满目皆愁。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
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赏析: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忆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元朝的诗词作品不显,人们的目光一直聚焦在唐宋,其实这个在文学史上一直被低估的时代,也留下了很多惊艳的散曲作品。同样是在重阳节写离愁,这曲《折桂令·九日》文采意境,不逊唐宋。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赏析: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不比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古诗所以隽永,在于其凝练。炼字炼句,恨不得数行字概括万语千言,而那数行字,又同样把万语千言才能描绘的景致,极尽地呈现在了眼前。这是怎样不可思议的文字艺术。只有扎根于历史土壤,了解文字背后故事的中国人,才能幸运地感受到千年之前,古人眼前的美。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赏析: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重阳节不仅是一个概念,它还是一个场景,这个场景不光是文化的记忆,不光是民族的记忆,它还是我们每个具体的人的记忆。这首诗描绘的是一次宴饮上的场景,菊园中一束白菊,就如老人与少年,岁月有别,不失真趣。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赏析: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生活中不仅有理想挣扎和春风得意,还有恬淡的日子和简单的快乐,同样是重阳节,也不仅是花团锦簇和满目萧然,一壶老酒,三两老友,聊一聊无奇的闲事,才是普通人常乐的生活。
屈原也曾在《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适逢佳节,不妨来品味一番重阳诗词,感受一回先祖文人的风雅。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晉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赏析:汉文帝筑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这天登临时曙色正要散开。三晋的云山都向着北方,二陵的风雨从东边过来。当年守关的令尹谁认识?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来。不如就近寻找彭泽宰,一起畅饮,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魏晋时期,重阳节日气氛渐浓,有一个文人叫做陶渊明,他不仅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尤以爱菊出名。“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赏菊、饮酒、作诗,后人争相效仿。南山黄花隐,谁人不思陶。
《九日龙山饮》
【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赏析:九日在龙山宴饮,黄色的菊花盛开,似在嘲弄我这个逐臣。醉眼看看秋风把我的帽子吹落,月下醉舞,明月留人。
重阳聚会饮酒,从汉朝就开始了,三国时期,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简单说,就是在九月九日这一天,大家图个健康吉利,呼朋唤友,小聚一场。痛饮之后,信手一篇五绝,无边无界,无花无月,此仙人境,太白一人而已。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宋】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赏析: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美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黄色,真是鲜亮可爱。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澈明净;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没有边际,前路茫茫,把握不住。登高远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无限的思念。
民间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以其正属金秋,菊花遍野。有诗言“满城尽带黄金甲”,形容的就是菊花繁茂的盛况。重阳这一天,借着节气出门游玩,悠闲惬意,人间繁华,感觉生活充满了欢喜。
《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赏析: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东汉时期,局部地区爆发了瘟疫,很多老百姓搬到山顶躲避疫情,后来的重阳节就开始有了登高的风俗。到后来,所谓登高,也可以是登高山、登高塔,诗人举目远望,感怀万千,求不得,爱别离,种种情绪千回百转。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郁闷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如果说在诗的领域,仰望的背影尽是伟岸男儿,那么在词的领域,却有位女子一骑绝尘。重阳是欢聚的节日,那个女子却被笼罩在巨大的孤独里,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秋上心头,满目皆愁。
《折桂令·九日》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
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赏析: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忆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元朝的诗词作品不显,人们的目光一直聚焦在唐宋,其实这个在文学史上一直被低估的时代,也留下了很多惊艳的散曲作品。同样是在重阳节写离愁,这曲《折桂令·九日》文采意境,不逊唐宋。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赏析: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不比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古诗所以隽永,在于其凝练。炼字炼句,恨不得数行字概括万语千言,而那数行字,又同样把万语千言才能描绘的景致,极尽地呈现在了眼前。这是怎样不可思议的文字艺术。只有扎根于历史土壤,了解文字背后故事的中国人,才能幸运地感受到千年之前,古人眼前的美。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赏析: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重阳节不仅是一个概念,它还是一个场景,这个场景不光是文化的记忆,不光是民族的记忆,它还是我们每个具体的人的记忆。这首诗描绘的是一次宴饮上的场景,菊园中一束白菊,就如老人与少年,岁月有别,不失真趣。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赏析: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生活中不仅有理想挣扎和春风得意,还有恬淡的日子和简单的快乐,同样是重阳节,也不仅是花团锦簇和满目萧然,一壶老酒,三两老友,聊一聊无奇的闲事,才是普通人常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