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所有产业,在国际上通称为服务业。按照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的原则,服务业的四大部门分别是消费者服务业(如娱乐、休闲、旅馆等)、生产者服务业(如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分配服务业(如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等),以及由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
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虽然服务业就业比重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是客观事实。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对当前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服务业自身发展的规律有清醒的认识,避免陷入盲目发展的误区。
认识一:我国目前服务业发展滞后,造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严重失衡。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再向第三产业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也基本遵循这一规律。即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减少,由1978年的70.5%减少到2006年的42.6%;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由17.3%上升到25.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2.2%稳步上升到32.2%。
但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失衡现象,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1990年前后,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般在10%以下,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都在65%以上;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般在20%左右或以下,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多在50%以上。我国当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仅低于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而且低于很多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尼、巴基斯坦等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都接近40%(见表1)。
认识二:当前的劳动力统计低估了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数据调整后就业结构趋于合理,但服务业就业比重仍然偏低。
(一)约80%的农村外出劳动力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却没有计入就业统计中
根据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33970万人、18084万人、23771万人,二三产业合计41855万人;与此同时,城镇从业人员27331万人。也就是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中约1.45亿为农村劳动力。这一数据与当前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数(1.43亿)大致相当。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约1.18亿,据统计局2003年农村住户调查,外出劳动力约78%在县级以上城市就业。可见,在劳动力统计中,至少80%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并没有计入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
(二)农村外出劳动力中约50%从事第二产业,50%从事第三产业
据国务院研究室的调查,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另一方面,据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在农村外出就业人员中,约1.6%仍从事农业,约52.2%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约47.1%从事第三产业。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大约各有50%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三)第三产业实际就业比重应接近或超过第一产业比重
根据这一假设,把1.18亿农村外出劳动力的80%分别计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后,三次产业就业比重调整为:32.35%、30.07%、37.57%。如果考虑到外出就业的稳定性,转移就业比例会有所下降。根据统计局的调查,在外出就业劳动力中,外出3个月以上的占92.3%,外出半年以上的占75.8%。因此,保守估计,65%的外出就业劳动力计入第二和第三产业,则三次产业就业比重调整为:4.69%、28.91%、36.41%。
通过数据调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幅度降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其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接近甚至超过第一产业。但我们也应注意到,部分转移劳动力就业仍不稳定,会对就业结构判断产生一定扰动。
(四)数据调整后,就业结构依然滞后
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相对较小。而我国即使调整后,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仍在30%左右,第三产业不到40%,仅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高于低收入国家(见表1)。
认识三:服务业发展应以物质生产部门发展和消费需求增长为前提;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竞争格局决定的。
(一)第三产业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其大规模发展以一、二产业和消费者的需求为前提
如今发达国家“三二一”型产业结构的形成是以众多发展中国家保持低层次产业结构并接受其高耗能、高污染、初级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代价的,这正是目前国际或区域产业分工的基本格局。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多在70%以上,原因是将本土的物质生产部门向海外转移
例如日本20多年来已陆续将钢铁、水泥、汽车、家电等部分制造业转移到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和我国,目前日本在华企业约2100家,其中3/4为制造企业;而我国香港地区则将80—90%的制造企业中劳动密集型及附加值较低的工序转移到珠三角地区,开办了4万多家企业,从而使香港本土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85%。综观全球,那些第三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出于资源能源消耗、劳动成本、环保和争夺未来全球经济主导权等多重考虑,均通过国际产业分工的重新调整加快其本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当然,这样做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
(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输出,也影响了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发展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服务范围是跨国界的,其金融、保险、运输、医疗、教育、体育、科研、影视、音乐制作等部门的全球强势地位一时还难以撼动,这些部门的产业入侵在我国处处可见。目前的全球化的分工体系没有给我国的高端服务业留下多少发展空间,这种国际分工势必要影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认识四:服务业的发展取决于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与我国处于加速工业化阶段有关;另一方面各地产业结构雷同、城镇化相对滞后、二元经济结构未根本打破等因素也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
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行业并存,许多行业投资小、见效快,可以吸收大量不同层次的人员就业。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在资金和人力方面实行高投入就必然能获得高产出。
(一)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还没有有效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最近5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07.3%,远超过第三产业的增长。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也从2002年的21.4%稳步上升到2005年的23.8%。但我国工业目前仍处在自身积累的高速增长阶段,与服务业发展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工业发展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得到有效体现,还需要5年左右的滞后期。
(二)中国经济结构非均衡发展与产业结构雷同并存,区域互补优势发展服务业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产业结构雷同,相同制造业供给过剩,效率下降,没有形成差异性分工,也间接地影响到服务业要素的流动和分工聚集。
(三)城镇化发展滞后,制约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
2005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3.9%,但与最近公布的全世界城镇化水平超过50%比较,还有不小差距。从体制上看,城乡分割依然存在,长期向城市和工业倾斜的收入分配格局没有根本改变,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导致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呈继续扩大之势。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率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率越高的地区,服务业比重越大。正是在城市化落后的情况下,我国工业的发展未能形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认识五:我国服务业内部仍存在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能否在近期内实现快速发展,主要取决于能否有效消除制约其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受到国际和国内制约
当前我国服务业就业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领域。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服务范围是跨国界的,其金融、保险、运输、医疗、教育、体育、科研、影视、音乐制作等部门的全球强势地位一时还难以撼动,这些部门的产业入侵在我国处处可见,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势必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在国内,上海、北京等超大城市相对发达的第三产业也会抑制邻近的中小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生产性服务业潜力没有发挥
在国外服务业内部结构中,生产性服务比重较大,主要工业国达50%以上。而我国生产性服务比重小,仅占28%左右。要提高我国的生产性服务比重,完全可以将本来由生产企业自己完成的会计、审计、研发、设计、信息、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等各种服务性业务加以剥离,发包给不同的专业公司来做。目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金融、信息、通讯等高层次服务业已明显开始出现“服务外包”的趋势。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业务外包发展缓慢,而外包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则是社会经济生活环境中诚信体系的缺失。
(三)许多服务业领域仍然存在一定的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特征
如金融保险、电信、邮政、城市供电、铁路、民航、港口等领域,由于这些部门垄断尚未打破,政府的管制又不够有效,服务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效率还比较低下。
(四)事业单位改革相对滞后
许多服务领域至今仍被当做非生产性活动,如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医疗卫生、后勤服务、市政服务等部门,过于看重其社会公益性的一面,抑制了其发展。因此,必须加快适宜产业化经营的社会事业的改革步伐,把发展服务业与政府职能转变及事业单位改制结合起来,实行政企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业性机构分开,培育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竞争需要的服务经济主体。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所)
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虽然服务业就业比重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是客观事实。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对当前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服务业自身发展的规律有清醒的认识,避免陷入盲目发展的误区。
认识一:我国目前服务业发展滞后,造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严重失衡。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再向第三产业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也基本遵循这一规律。即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减少,由1978年的70.5%减少到2006年的42.6%;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由17.3%上升到25.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2.2%稳步上升到32.2%。
但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失衡现象,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1990年前后,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般在10%以下,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都在65%以上;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般在20%左右或以下,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多在50%以上。我国当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仅低于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而且低于很多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尼、巴基斯坦等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都接近40%(见表1)。
认识二:当前的劳动力统计低估了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数据调整后就业结构趋于合理,但服务业就业比重仍然偏低。
(一)约80%的农村外出劳动力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却没有计入就业统计中
根据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33970万人、18084万人、23771万人,二三产业合计41855万人;与此同时,城镇从业人员27331万人。也就是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中约1.45亿为农村劳动力。这一数据与当前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数(1.43亿)大致相当。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约1.18亿,据统计局2003年农村住户调查,外出劳动力约78%在县级以上城市就业。可见,在劳动力统计中,至少80%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并没有计入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
(二)农村外出劳动力中约50%从事第二产业,50%从事第三产业
据国务院研究室的调查,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另一方面,据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在农村外出就业人员中,约1.6%仍从事农业,约52.2%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约47.1%从事第三产业。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大约各有50%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三)第三产业实际就业比重应接近或超过第一产业比重
根据这一假设,把1.18亿农村外出劳动力的80%分别计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后,三次产业就业比重调整为:32.35%、30.07%、37.57%。如果考虑到外出就业的稳定性,转移就业比例会有所下降。根据统计局的调查,在外出就业劳动力中,外出3个月以上的占92.3%,外出半年以上的占75.8%。因此,保守估计,65%的外出就业劳动力计入第二和第三产业,则三次产业就业比重调整为:4.69%、28.91%、36.41%。
通过数据调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幅度降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其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接近甚至超过第一产业。但我们也应注意到,部分转移劳动力就业仍不稳定,会对就业结构判断产生一定扰动。
(四)数据调整后,就业结构依然滞后
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相对较小。而我国即使调整后,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仍在30%左右,第三产业不到40%,仅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高于低收入国家(见表1)。
认识三:服务业发展应以物质生产部门发展和消费需求增长为前提;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竞争格局决定的。
(一)第三产业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其大规模发展以一、二产业和消费者的需求为前提
如今发达国家“三二一”型产业结构的形成是以众多发展中国家保持低层次产业结构并接受其高耗能、高污染、初级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代价的,这正是目前国际或区域产业分工的基本格局。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多在70%以上,原因是将本土的物质生产部门向海外转移
例如日本20多年来已陆续将钢铁、水泥、汽车、家电等部分制造业转移到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和我国,目前日本在华企业约2100家,其中3/4为制造企业;而我国香港地区则将80—90%的制造企业中劳动密集型及附加值较低的工序转移到珠三角地区,开办了4万多家企业,从而使香港本土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85%。综观全球,那些第三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出于资源能源消耗、劳动成本、环保和争夺未来全球经济主导权等多重考虑,均通过国际产业分工的重新调整加快其本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当然,这样做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
(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输出,也影响了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发展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服务范围是跨国界的,其金融、保险、运输、医疗、教育、体育、科研、影视、音乐制作等部门的全球强势地位一时还难以撼动,这些部门的产业入侵在我国处处可见。目前的全球化的分工体系没有给我国的高端服务业留下多少发展空间,这种国际分工势必要影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认识四:服务业的发展取决于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与我国处于加速工业化阶段有关;另一方面各地产业结构雷同、城镇化相对滞后、二元经济结构未根本打破等因素也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
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行业并存,许多行业投资小、见效快,可以吸收大量不同层次的人员就业。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在资金和人力方面实行高投入就必然能获得高产出。
(一)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还没有有效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最近5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07.3%,远超过第三产业的增长。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也从2002年的21.4%稳步上升到2005年的23.8%。但我国工业目前仍处在自身积累的高速增长阶段,与服务业发展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工业发展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得到有效体现,还需要5年左右的滞后期。
(二)中国经济结构非均衡发展与产业结构雷同并存,区域互补优势发展服务业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产业结构雷同,相同制造业供给过剩,效率下降,没有形成差异性分工,也间接地影响到服务业要素的流动和分工聚集。
(三)城镇化发展滞后,制约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
2005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3.9%,但与最近公布的全世界城镇化水平超过50%比较,还有不小差距。从体制上看,城乡分割依然存在,长期向城市和工业倾斜的收入分配格局没有根本改变,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导致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呈继续扩大之势。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率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率越高的地区,服务业比重越大。正是在城市化落后的情况下,我国工业的发展未能形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认识五:我国服务业内部仍存在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能否在近期内实现快速发展,主要取决于能否有效消除制约其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受到国际和国内制约
当前我国服务业就业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领域。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服务范围是跨国界的,其金融、保险、运输、医疗、教育、体育、科研、影视、音乐制作等部门的全球强势地位一时还难以撼动,这些部门的产业入侵在我国处处可见,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势必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在国内,上海、北京等超大城市相对发达的第三产业也会抑制邻近的中小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生产性服务业潜力没有发挥
在国外服务业内部结构中,生产性服务比重较大,主要工业国达50%以上。而我国生产性服务比重小,仅占28%左右。要提高我国的生产性服务比重,完全可以将本来由生产企业自己完成的会计、审计、研发、设计、信息、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等各种服务性业务加以剥离,发包给不同的专业公司来做。目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金融、信息、通讯等高层次服务业已明显开始出现“服务外包”的趋势。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业务外包发展缓慢,而外包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则是社会经济生活环境中诚信体系的缺失。
(三)许多服务业领域仍然存在一定的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特征
如金融保险、电信、邮政、城市供电、铁路、民航、港口等领域,由于这些部门垄断尚未打破,政府的管制又不够有效,服务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效率还比较低下。
(四)事业单位改革相对滞后
许多服务领域至今仍被当做非生产性活动,如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医疗卫生、后勤服务、市政服务等部门,过于看重其社会公益性的一面,抑制了其发展。因此,必须加快适宜产业化经营的社会事业的改革步伐,把发展服务业与政府职能转变及事业单位改制结合起来,实行政企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业性机构分开,培育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竞争需要的服务经济主体。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