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首巴黎时提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孔子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当中。古人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来说,能不能从中汲取管理智慧呢?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管理思想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他对现代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纵观古今中外的一些大企业,它们的经营管理中无不蕴含着《论语》的思想理念。所以,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在汲取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的同时,还应从传统思想,特别是集中了孔子思想主要内容的《论语》里寻找源泉。本文撷取《论语》中的沟通智慧,以资借鉴。
察人识人、知人知心是良好沟通的前提
《论语?卫灵公》篇,有段很经典的话很值得我们深思,原文是这样的: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意思是:“对于可以讲真话、直话的人,在可以讲话的时机和情形下而不与他讲话,是对不起人、是不应该的;而对不可以讲真话、直话的人或不恰当的时机讲了真话、直话,不仅浪费口舌,还得罪人。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对该说的人在该说的时候说,对不该说的人在不该说的时候不说,这样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这段话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找对人说对话,知人知心,才能知言善交;找对人就要会察人识人,知人知心就要善于观察和思考,能洞察人心、人性,把握好沟通的时机和场合。所以说,察人识人、知人知心是良好沟通的前提,这是孔老夫子教给我们的沟通智慧。历史上有一个范雎见秦昭王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一点。
有人见范雎是大才就向秦昭王举荐了他,秦昭王层两次召见范雎并向他请教,可出人意料的是范雎前两次都支吾应付、不怎么讲话,这使得举荐他的人很难堪,并且大为不解。范雎回答了他的不解,他说:“我提出的谋划可以使秦国很快富强并能在诸侯间称霸,可是秦昭王他两次见面对我都心不在焉,没有专心一意听我谋划的意思,所以我才不说话。”举荐的人得知事情原委后,就再次向秦昭王汇报。因此,秦昭王第三次召见范雎,这次他推掉了一切公事,屏退了左右的人,单独和范雎见面,很客气地求教。范雎借机陈词,好好发挥了一番,一番话讲完就把秦昭王说动了,随后秦昭王立即封范雎为相。
言辞简约、表达清楚是良好沟通的基础
《论语?卫灵公》篇中,孔子以其博大的智慧和独特的视角 ,以最精简的语言阐明了沟通中语言表达的要义。原文是这样的:子曰:“辞达而已矣。”意思是说:“语言表达或者是写文章,最关键的是能主题明确、观点鲜明,把意思表达清楚、把事情说明白就可以了,不必长篇大论、过分注重技巧和文采。”这句话估计点中了不少人的痛处,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是不是经常会犯上述错误呢?沟通也好,交流也罢,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一个字,那就是孔老夫子在原文所说的“达”字,达即通达、到位:话说到位了,“沟”达到“通”的程度,也就达到了交流和沟通的目的。只要到位就行、只要通达就行,何必非刻意雕琢、百般用巧呢?
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做到却不容易,尤其是对已经讲惯了官话、套话、出口必成章的领导干部更是难上加难,为能践行孔老夫子所提倡的沟通之“达”道,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做好以下几点:做到言简意赅、干净利落,不长篇大论、不拖泥带水;做到语言平实、朴素,不讲大话压人、不讲专业术语唬人;做到凡事点到为止,绝不喋喋不休。
察言观色、见机行事是良好沟通的关键
人与人的沟通重在互动,要能随时觉察对方的情绪反应和态度变化,并适时做出调整和应对,绝对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自说自话,全然不顾对方的感受。會沟通的人都能做到察言观色、见机行事,这一点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关键;要讲别人听得懂、爱听的话,而不是讲自己能懂、自己想说的话。
有一个大学教授在给学生们讲沟通课时,做过一个非常经典的试验:他要求学生们用双手的食指向他摆出一个“人”字形状,学生们不以为然,觉得太简单了,都迅速做出手势。但让他们失望的是,老教授连连摇头,说他们做错了,因为他们摆出的“人”字造型,从老教授的方向看,却变成了“入”字。他用这个试验告诉学生们:与人沟通、交流,一定要站在对方角度考虑,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要关注对方的反应和接受度,只有这样沟通才能顺畅。
孔子在《论语?季世》篇中关于沟通这个问题有段非常精彩的论述,原文如下: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意思是说:“侍奉于君子旁边与其沟通、交流容易犯三个过失,这里的君子是泛指如:部下对长官,后辈对前辈,朋友对朋友;容易犯哪三个过失呢?第一,是为了表现自己、爱出风头,还没有轮到自己说话的时候或是说话时机还不成熟的时候就讲话,这是浮躁、急躁的毛病,是不成熟、修养不够的表现。第二,是该你讲话的时候因怕担责任或有其他顾虑不讲话、或讲不透,这叫作隐晦,也是修养不够的表现。第三,没有观察周围的环境和氛围、没有察言观色就开口说话,这就叫瞎眼,是没有沟通智慧的体现。”
为了避免孔子讲的这三个过失,沟通时就要求我们能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关于这一点不要有心理障碍,这样做不是见风使舵、逢迎拍马的小人行径,而是为了取得良好沟通的必要智慧,是沟通的关键。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要学习和应用孔老夫子的这个沟通智慧,建议做好以下几点:跳出沟通本位,多站在部属的角度考虑问题、切入话题;入乡随俗、随境生心: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情景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和谈话语气,不能一味打官腔、摆虚套;正式场合要会讲振奋人心的“大”话,私下场合也要善于讲体贴入微的“小”话;对部属的沟通要有针对性,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还要善于把握沟通的动态变化和对方反应,能从身边人、身边事、当下情、当下境谈起,自然而然地切入,寓刻意于随意之中,达到“因人开口,随缘说法”的境界。这样的沟通才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人身处其间,有轻松自在、酣畅淋漓之感。
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来说,《论语》不仅是一部提高个人修养的文化典籍,而且蕴含着无限的管理哲学。在21世纪的今天,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愈加艰难的生存环境,企业发展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内困外忧更是如逆水行舟;当我们偶尔失去信心时,当我们迷茫、徘徊时,不妨拿出《论语》读上一读,汲取孔老夫子通透之智慧,没准儿能脑洞大开,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