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考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45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了推动山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意义,介绍了重庆市黔江区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条件,分析了其发展山区现代农业的优势,提出了当地发展山区现代农业的对策,包括大力发展科技、多方吸引投资、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民素质等内容,以期促进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农业;山区;基础条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8-0222-02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和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农业综合体系,它是规模化的商品农业,是资源集约利用的专业化商品生产,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建设现代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任务,实现现代农业迅速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推进山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意义
  
  1.1发展山区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山区农业农村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抓手,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农民群众的需要,合理确定目标和任务。发展山区现代农业,有利于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2发展山区现代农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
  重庆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试验园区,如何解决发达的城区与落后的农村并存问题,因地制宜地发展山区现代农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1.3发展山区现代农业,是农民增收增效的的需要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矛盾,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途径;是农民增收增效的的需要。
  
  2黔江现代农业建设的的基础条件
  
  2.1特色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2.1.1立体性的地形地貌。黔江区地处四川盆周山区的武陵山腹心地带,与湘鄂黔3个省毗邻。幅员面积2 000多平方千米,海拔320.0~1 938.5m,其中山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0%,丘陵约占15%,河谷平坝与山间盆地占5%,呈“七山一水二分地”的自然格局。
  2.1.2多样性的立体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季多伏旱,秋季多雨、雾,具有基于海拔高度不同的垂直变化规律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5.4℃,年均日照1 240h,年降雨量1 197.5mm,无霜期267d。
  2.1.3土地类型丰富。土壤类型多样,从河谷至山区具有立体农业的特点。主要有潮土、紫色土、黄壤土、水稻土等6个土类、19个土属、59个土种。
  2.1.4丰富的水资源。平均年降水量达1 200mm,区域内河流众多,大小溪流密布全境。
  2.1.5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区域内地域广袤、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无大型工业企业,森林覆盖率约40%,生产环境无“三废”污染,具有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良好生态环境。
  2.2经济实力与区位优势明显
  黔江位于重庆市东南边陲,地处重庆、湖北、湖南三省(市)结合部,是重庆通向东南沿海地区的门户,是武陵山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地,素有“渝鄂咽喉”之称。国民生产总值2005年达到36.54亿元,在《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中,黔江区已确定为渝东南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2.3农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不断完善
  2.3.1劳动力资源丰富。2005年,全区总人口50.2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5万人,农业人口42.89万人。全区有农业劳动力24万人,其中18~45周岁的占75%。
  2.3.2具有一定的科技支持能力。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健全,有种子质量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畜牧产品检测3个获得质量认证的检测机构;有动物检疫防疫站、植物检疫防控中心2个预警防控机构。在村组培植有各类专业大户和科技示范户3 000多户。全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600余人,其中,高级35人,中级150人,初级415人。
  2.3.3农业装备和设施发展潜力巨大。有各类水利工程1 587处,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Ⅰ型水库1座,小Ⅱ型水库12座,山坪塘1 036口,引水堰533条,有效灌溉面积7 680hm2,占耕地面积的23%;保灌面积4 727hm2,占耕地面积的15.6%;节水灌溉面积1 167hm2。全区有耕整机28台,旋耕机503台,农用载重汽车767台,大中型拖拉机1 064台。能源交通等具有一定基础。
  2.4限制条件
  2.4.1耕地资源人均少,中低产田比重大。2005年统计表明,全区耕地3.03万公顷,其中田1.26万公顷,按区户籍总人口50.72万人计算人均594m2,比全市人均440m2略高,比全国的人均934m2低36.4%。户均规模小,且地块零碎,全区农业户均耕地仅2 535m2,由于全区以中山地貌为主,绝大多数地块不足667m2。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所占比例大,以山地为主,降水量虽较为丰富但十分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旱地土层浅薄,土壤瘦瘠,且坡度较大。
  2.4.2水利等设施严重不足,应急救灾能力十分薄弱。目前水利设施十分有限,有效灌溉面积7 680hm2,占耕地面积的23%;保灌面积4 727hm2,占耕地面积的15.6%;节水灌溉面积1 167hm2
  2.4.3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以机械化代替传统的人力、畜力耕种,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地理条件差和经济条件基础薄弱,农业机械拥有量少,机械化程度低,这是山区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直接原因。
  2.4.4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新技术难以推广应用。在总劳动力中,拥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3%,初中文化占5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在4%以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的只有9 144人,仅占186 375人的4.9%,职业技能拥有率只占7%。
  
  3发展山区现代农业的对策
  
  3.1以科技进步来发展农业
  现代农业说到底就是科技农业,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山区发展现代农业,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科技成果应用少,科技转化率低,农民科技素质差等问题,使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1.1加速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的集约。加强实用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新技术的引进,是提高农产品效益的一条便捷之路,是农业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重要措施。要以建立适应山区特点的高标准、高质量农特商品基地为手段,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种植。要积极开展良种、良畜的试验、繁育和推广,狠抓种子工程建设,特别是主导农产品一定要实现良种的更新换代和系列化。要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加大科技宣传和服务机制的转换力度,提高技术到位率。
  3.1.2建立科技示范园,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山区农民科技素质大多比较低,他们底子薄、勇气不足,为此,要通过典型示范,做给农民看,引着农民干,由点到面,进行推广。要建立高产粮油、蔬菜、中药材、水产养殖、生猪养殖等示范带。通过典型带动,使农民学到实用技术。
  3.1.3按标准规范生产提高质量。要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落实农产品准入市场制度,多形式开展农产品推介展销活动,强化农产品质量的跟踪管理。
  3.2多方投资提供保障
  没有保障能力,现代农业就无从谈起。山区大多数区位不优,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财政匮乏。为此,要有针对性来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的保障能力。
  3.2.1争取各方投入。要大力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投入,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外资投向农业。
  3.2.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要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用水效率;要争取国土整治项目,建设现代农业基地。
  3.2.3完善综合保障体系。要完善种养、动植物保护、防洪保安、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增强预警监测能力。
  3.2.4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提升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能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迅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而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落实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农机购机补贴的政策,扩大农机具补贴的范围和规模;二是要支持农机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全面降低农业机械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以扩大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三是要优化农机具的销售和使用环境,在农民中宣传普及农机具产品性能、维修保养知识,做好农机操作技术的传授和培训工作,鼓励农民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提高农机的利用率。
  3.3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
  传统农业的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产业化程度低,农业资源得不到最佳配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实现农业产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3.1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要培植能承担主攻名牌产品重任的龙头企业或实体,引进人才、组织攻关、研制开发系列名牌产品;或者以现有龙头企业为依托,成立龙头大户协会,集聚一定的实力,统一品牌和开发名牌。同时,抓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处理好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建立风险保障制度,降低企业和农民的市场风险。
  3.3.2发展优势特色农业。要更新观念,跳出传统的农业发展习惯局限,打破以往农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格局,遵循经济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和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农业。要在形成优势农业集群,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上做文章,更要在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上做文章。
  3.3.3发展生态旅游。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业已成为山区第三产业的重点和整个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要充分利用生态沟、谷溪、湖等生态景点的优势,延伸旅游线、增加风景点、扩大旅游面,形成与周边等国际风景点的大旅游圈,带动旅游区及沿线商品市场的开发,扩大农特产品和山制品的销售。
  3.4加快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可以打破“城乡分割、地区封锁”格局,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城乡联动发展。围绕城乡一体化做文章必须要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市场管理,建立专业市场,
  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积极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构建畅顺高效、便捷安全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要完善家庭经营、农户合作、农业企业股份合作制以及相应的辅助支撑体系,包括农村金融保险服务、现代农技服务、农业投入和农产品现代流通、农业质量标准、绿色、环保体系。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引导农户通过市场进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使土地、资金、技术和信息有效集中。
  3.5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关键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学历教育和就业培训教育,特别是技能培训,让农民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不断提高农民的市场观念,树立农民的市场意识,按照市场要求发展现代农业。
其他文献
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要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就必须找到一条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通过系统分析循环经济、可持续农业的涵义,指
轨道交通作为具有大运量、高运速优势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对缓解城市道路压力、促进城市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出行效益效率、出行方式结构和城市道路服务水平方面出
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速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由于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模具制造等领域,成为机械加工行业不可替代的加工手段。对于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效
随着GIS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对它的要求也是日趋增长。从数字地图的需求,电子地图的应用,到网络地图的广泛传播,GIS已经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了人们生活,而网络传输过
分析了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指出水利建设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的措施,以期提高水利基本建设资金使用效果和项目的投资效
介绍了一种加工固定球阀的工装原理及特点。
2018年4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管理局四家监管机构联合出台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资管新规是监管机构规划未来中国的理财产品市场的政策指引和制度保证,也将万亿级的理财市场引导至更加合理的风险水平。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资管新规的出台也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一次机遇,如何在新政策下立足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发展,在坚持合规和产品创新的前提下,加快
随着近中心城地区用地功能的转变,过境高速公路对区域服务功能不足.且割裂地区路网,阻碍了区域跨高速公路的协同发展,有必要开展相关规划研究以提升高速公路及沿线路网功能。本文
依据现有的研究,中国不稳定积雪区主要分布在102°E—120°E,30°N—43°N,其中包括一小部分稳定积雪区(青藏高原东边破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本文利用全国700多站中属于研究区
摘要介绍单季杂交稻直播栽培的生长特点,并重点从品种选择、播种、肥水管理、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单季杂交稻的直播栽培技术,从而为杂交稻直播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单季杂交稻;直播;栽培技术    水稻直播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现代稻作轻型栽培技术,在棠树乡呈迅速扩大趋势。笔者从2004年开始示范和推广,到2006年全乡直播稻面积达450hm2,占水稻面积的20%,平均产量7 800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