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忽视“证伪”应予改变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科研信息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费岭峰在《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12期上撰文认为,小学数学教学需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来改变忽视“证伪”的教学现状。科学需要“不断提出假说,证伪,再提出假说,再证伪”,小学数学教学同样需要在“证伪”的基础上“去伪”,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针对现今课堂无“伪”可证、有“伪”不证、证“伪”不实的现象,可从以下三方面尝试改变:(1)改变教师控制课堂的局面,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发生,不必担心“伪结论”生成。(2)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目标”的设计,认识“证伪”教学的价值,让“有价值的‘证伪’”活动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服务。(3)提高教师对教学资源价值的判断力,有效组织“证伪”过程,提升“证伪”的学习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逻辑理性的
三种策略
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格明在《语文建设》2013年第12期上撰文认为,逻辑理性应当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逻辑理性有以下三种策略:(1)重视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理解应当深入字里行间,要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还应当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反思和理解。(2)课堂讨论应倡导有理有据,培养学生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习惯。课堂讨论应当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反应和独立见解;在课堂讨论中应当以经常的质疑引导学生反思;课堂讨论和质疑,不仅可以指向文本的思想内涵,更应当指向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3)以评说引领语文表达能力的提升,以表达引领学生语文素养的建构。
教学排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
最佳路径
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学校中学高级教师、西城区政治学科带头人王淑苹在《基础教育课程》2013年第12期上撰文认为,教学排序是一种有效安排教学内容先后顺序的方法,是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路径。教学排序应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可以参考以下步骤:(1)解读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顺序。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标准和自己的教学实际,运用知识树的方式,对所授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解读,明确知识结构,确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活动内容的目标取向,确定学生所能达到的学习目标程度,然后进行科学有序的教学排序。(2)理清知识逻辑与认知目标的关系。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段学科教学的总体内容,确定课时目标;认真思考具体教学内容的认知层次,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将各类知识点进行分层,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进行科学排序。(3)把知识逻辑纳入学生的认知逻辑,使“促学生发展”由理念转化为现实。教师要确定学生的认知起点,并从自己认知的高起点退还到学生的认知起点上,重新进行认知过程的梳理;理清知识逻辑后,把抽象目标结果分解成具体的认知活动,使认知过程步骤化;按照学生的认知逻辑进行教学;为学生搭建提升认知的桥梁,帮助学生实现认知层次的跨越。
教师专业发展
应有大视野与大格局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在《中小学管理》2013年第12期上撰文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有大视野,形成大格局。教师专业发展在取得可喜进展的同时,在整体素养、发展动力、专业理解和价值取向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反思与检讨之处。教师应当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儿童研究者、课程领导者,应将儿童研究作为“第一专业”。为此,学校要进行文化建设,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栖息地,引领教师过自主生活、道德生活、专业生活、阅读生活。
建构幼儿园教师“专业人”的
職业形象
南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李辉在《教育评论》2013年第6期上撰文认为,解构幼儿园教师职业定位与职业素养的公众误识,重构新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社会层面,要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经济待遇、社会权益与职业声望,对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定位、职业素养进行广泛宣传与解读,使公众能客观看待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2)幼儿园教师自身层面,要以“专业人”的身份规约自我并形成专业自觉。幼儿园教师要对所从事的职业专业性有清晰体认,明确专业内涵、特点与素养要求,形成崇高的专业理想和坚定的专业信念,主动维护教师的专业声誉,并为此积极主动地提高专业能力与素养,改进专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将专业自觉作为一种境界,以此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师品格。
(责编 周翠如)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科研信息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费岭峰在《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12期上撰文认为,小学数学教学需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来改变忽视“证伪”的教学现状。科学需要“不断提出假说,证伪,再提出假说,再证伪”,小学数学教学同样需要在“证伪”的基础上“去伪”,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针对现今课堂无“伪”可证、有“伪”不证、证“伪”不实的现象,可从以下三方面尝试改变:(1)改变教师控制课堂的局面,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发生,不必担心“伪结论”生成。(2)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目标”的设计,认识“证伪”教学的价值,让“有价值的‘证伪’”活动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服务。(3)提高教师对教学资源价值的判断力,有效组织“证伪”过程,提升“证伪”的学习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逻辑理性的
三种策略
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格明在《语文建设》2013年第12期上撰文认为,逻辑理性应当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逻辑理性有以下三种策略:(1)重视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理解应当深入字里行间,要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还应当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反思和理解。(2)课堂讨论应倡导有理有据,培养学生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习惯。课堂讨论应当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反应和独立见解;在课堂讨论中应当以经常的质疑引导学生反思;课堂讨论和质疑,不仅可以指向文本的思想内涵,更应当指向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3)以评说引领语文表达能力的提升,以表达引领学生语文素养的建构。
教学排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
最佳路径
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学校中学高级教师、西城区政治学科带头人王淑苹在《基础教育课程》2013年第12期上撰文认为,教学排序是一种有效安排教学内容先后顺序的方法,是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路径。教学排序应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可以参考以下步骤:(1)解读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顺序。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标准和自己的教学实际,运用知识树的方式,对所授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解读,明确知识结构,确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活动内容的目标取向,确定学生所能达到的学习目标程度,然后进行科学有序的教学排序。(2)理清知识逻辑与认知目标的关系。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段学科教学的总体内容,确定课时目标;认真思考具体教学内容的认知层次,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将各类知识点进行分层,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进行科学排序。(3)把知识逻辑纳入学生的认知逻辑,使“促学生发展”由理念转化为现实。教师要确定学生的认知起点,并从自己认知的高起点退还到学生的认知起点上,重新进行认知过程的梳理;理清知识逻辑后,把抽象目标结果分解成具体的认知活动,使认知过程步骤化;按照学生的认知逻辑进行教学;为学生搭建提升认知的桥梁,帮助学生实现认知层次的跨越。
教师专业发展
应有大视野与大格局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在《中小学管理》2013年第12期上撰文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有大视野,形成大格局。教师专业发展在取得可喜进展的同时,在整体素养、发展动力、专业理解和价值取向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反思与检讨之处。教师应当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儿童研究者、课程领导者,应将儿童研究作为“第一专业”。为此,学校要进行文化建设,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栖息地,引领教师过自主生活、道德生活、专业生活、阅读生活。
建构幼儿园教师“专业人”的
職业形象
南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李辉在《教育评论》2013年第6期上撰文认为,解构幼儿园教师职业定位与职业素养的公众误识,重构新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社会层面,要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经济待遇、社会权益与职业声望,对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定位、职业素养进行广泛宣传与解读,使公众能客观看待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2)幼儿园教师自身层面,要以“专业人”的身份规约自我并形成专业自觉。幼儿园教师要对所从事的职业专业性有清晰体认,明确专业内涵、特点与素养要求,形成崇高的专业理想和坚定的专业信念,主动维护教师的专业声誉,并为此积极主动地提高专业能力与素养,改进专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将专业自觉作为一种境界,以此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师品格。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