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区域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都紧紧围绕着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跟人才密切相关。人才培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提升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国内高等学校都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受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一味的“注入式”教学,影响学生进入高校后自主学习与独立学习能力较差,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极大潜能,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发展。根据高等学校教育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能性与重要性,并探讨了高等院校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实践;途径
一、创新性能力培育的重要性
首先,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培养目标以及教学目标方面,采用传统的模式,理论课程占据比重过太,而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相对缺乏,以致于学生所学知识体系与当今社会市场实际需要产生了严重的脱节现象。学生大四毕业后,就业难、发展难的境地,影响了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不足,适应不了社会企业的要求,频繁跳槽,如若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将会严峻地影响学生的就业形势。
其次,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在科技发展方面。而科技的发展更需要人才支撑。近百年来,欧洲国家的而高速发展,与其科技的发展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众所周知,创造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50年代得到飞速的发展。下面以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为例,证明企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创新性能力密切相关。通用电器公司的前身是爱迪生实验室。爱迪生在世时,那里的大学毕业生并不多,但发明成果累累,可爱迪生去世后,通用电器公司引进了不少大学毕业生,可新的发明、创新反而相对减少,针对这一事实情况,为了改变这一境地,公司组织人员学习与研究爱迪生生前从事创造发明的方法和经验,并撰写教材,对员工进行培训。经过这一举措,公司的发明专利数量比培训前提高了三倍。因此,这一创造工程培顺的效果,震撼了美国各界,后来学术界将此事件标榜为创造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第三,我国创造教育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才真正开始的。1979年,上海大学许立言教授首开创造学课程,其后矿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也相继把“创造学”列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或选修课程,一些中小学也开始对中小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在此基礎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屈于应试教育及高考的指引下,很多学校将此形式化,搁置了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上以“注入式”为主,遏制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作为知识创新、传递与传播人类文化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指出:“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由此可见,创造性决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它是我们人类本身的属性。
创造力不等同于智商,创造力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创新思维形成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也起着关键作用。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与培养创新思维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心理学所指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强烈的动机、热情、自信心等等。培养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引导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从事的事情需要老师家长的肯定,给预学生精神与心灵上的支持。其次,要尊重学生漫无边际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潜能,保持好奇、质疑、探索的自觉意识。最后,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形成人格上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无论课堂上还是课下,尊重、允许不同观点、不同想法的存在,保持创造力的源泉。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人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如何将身处高校的大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我们寇待解决的问题。构建“大学—行业——政府”三螺旋作用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对于高等学校来说,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创造有利于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氛围。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改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问题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新性、发展性,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掌握学习。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作业、课题训练、阅读报告等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的教学。二是要注重师生相互交流。教学的过程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主动性。课堂过程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与能力,注重发挥学生个性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应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精神,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多样化,师生可以通过QQ、微信等渠道及时有效的交流,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三是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国家行政部门所关心得社稷大事。高校做好人才的培养,人人参与到这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中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单单是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部门的事情。社会关注、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这项任务做好,确保中华民族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教育是知识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发展和社会繁荣的动力,因此就对普通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理应为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尽一份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凤云,苑成存.创造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嘉兽.创造的魅力[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屈波,刘拓.高水平特色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多元化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56-59.
[4]王亚杰.关于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等研究,2009,(03):5.
国内高等学校都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受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一味的“注入式”教学,影响学生进入高校后自主学习与独立学习能力较差,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极大潜能,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发展。根据高等学校教育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能性与重要性,并探讨了高等院校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实践;途径
一、创新性能力培育的重要性
首先,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培养目标以及教学目标方面,采用传统的模式,理论课程占据比重过太,而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相对缺乏,以致于学生所学知识体系与当今社会市场实际需要产生了严重的脱节现象。学生大四毕业后,就业难、发展难的境地,影响了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不足,适应不了社会企业的要求,频繁跳槽,如若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将会严峻地影响学生的就业形势。
其次,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在科技发展方面。而科技的发展更需要人才支撑。近百年来,欧洲国家的而高速发展,与其科技的发展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众所周知,创造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50年代得到飞速的发展。下面以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为例,证明企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创新性能力密切相关。通用电器公司的前身是爱迪生实验室。爱迪生在世时,那里的大学毕业生并不多,但发明成果累累,可爱迪生去世后,通用电器公司引进了不少大学毕业生,可新的发明、创新反而相对减少,针对这一事实情况,为了改变这一境地,公司组织人员学习与研究爱迪生生前从事创造发明的方法和经验,并撰写教材,对员工进行培训。经过这一举措,公司的发明专利数量比培训前提高了三倍。因此,这一创造工程培顺的效果,震撼了美国各界,后来学术界将此事件标榜为创造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第三,我国创造教育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才真正开始的。1979年,上海大学许立言教授首开创造学课程,其后矿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也相继把“创造学”列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或选修课程,一些中小学也开始对中小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在此基礎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屈于应试教育及高考的指引下,很多学校将此形式化,搁置了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上以“注入式”为主,遏制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作为知识创新、传递与传播人类文化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指出:“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由此可见,创造性决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它是我们人类本身的属性。
创造力不等同于智商,创造力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创新思维形成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也起着关键作用。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与培养创新思维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心理学所指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强烈的动机、热情、自信心等等。培养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引导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从事的事情需要老师家长的肯定,给预学生精神与心灵上的支持。其次,要尊重学生漫无边际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潜能,保持好奇、质疑、探索的自觉意识。最后,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形成人格上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无论课堂上还是课下,尊重、允许不同观点、不同想法的存在,保持创造力的源泉。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人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如何将身处高校的大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我们寇待解决的问题。构建“大学—行业——政府”三螺旋作用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对于高等学校来说,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创造有利于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氛围。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改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问题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新性、发展性,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掌握学习。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作业、课题训练、阅读报告等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的教学。二是要注重师生相互交流。教学的过程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主动性。课堂过程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与能力,注重发挥学生个性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应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精神,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多样化,师生可以通过QQ、微信等渠道及时有效的交流,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三是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国家行政部门所关心得社稷大事。高校做好人才的培养,人人参与到这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中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单单是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部门的事情。社会关注、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这项任务做好,确保中华民族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教育是知识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发展和社会繁荣的动力,因此就对普通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理应为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尽一份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凤云,苑成存.创造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嘉兽.创造的魅力[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屈波,刘拓.高水平特色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多元化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56-59.
[4]王亚杰.关于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等研究,2009,(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