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温湿度监测与保护——以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为例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ong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保管单位,其保存环境直接影响着文物的健康,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文物的两个最基本且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调节和控制文物库房的温湿度是文物保管部门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结合避暑山庄博物馆所处的地理位置,对馆藏文物库房和展厅环境中的温湿度进行数据监测,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学习为中心的单元统整教学,从全局的视角观照单元全貌,进行整合、加工、重组、建构,统筹设计,让学习抵达目标,让教更有利于学,实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新格局。单元统整教学的基本模型为:充分理解目标;瞄准目标,锚定样本;关注单元中的变异结构,制造认知冲突,消解冲突;最终根据目标评估,确保优质教学效果的达成。  【关键词】学习;统整;设计;模型  【作者简介】何捷,高级教师,福建省作家协会会
【摘 要】群文阅读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存在赏析碎片化、训练模式化、教材单一化等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赏析同一诗人不同风格的诗词,在对比学习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赏析同一诗人相同题材的诗词以拓展学生鉴赏古诗词的固有路子;赏析同一诗人同一风格的诗词以引导学生用相应的情愫来阅读诗词。  【关键词】群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优化整合  【作者简介】黄蔼北,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思政课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权威性,以及课程内容覆盖性、知识体系完整性、逻辑结构严密性等特征。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与深化,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对接,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获取知识的转化,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建设思政第二课堂,以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因情立体”是中国古代文体生成的重要特征。就文体命名而言,为数众多的“心”部字与说明行为的“言”“口”部字、指示载体的“竹”“木”“糸”“石”部字,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文体命名的三个主要来源。以文体释名观之,人之喜怒哀乐皆可成为诗、骚、哀、诔、辞、吟、操、曲等特定文体生成的情感动力。考虑到“体”在“体制”以外另有“体势”与“体貌”之义,“情”亦有一时情感与长久性情之分,还可借由“情”与“体”的同异离合,重审传统文化及文论中的“体有万殊”与\"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