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宗教诗中,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竭力探索改变宗教信仰之后的惩罚与救赎,因而终生背负着疑虑与彷徨。本文将分析此类情感的表现形式、意义及影响,力图深入认识多恩及其诗作。
关键词:约翰·多恩 《神学冥想》 疑虑 彷徨
在英国改立国教这一独特的历史背景下思考人类的信仰、理性与欲望,这是英国17世纪玄学诗人约翰·多恩的独特性——他是一名天主教徒。他和同时代的罗马天主教徒一样信仰上帝,但是英国史无前例的国教运动使得天主教徒多恩陷入生活和精神的双重痛苦。
多恩有大量的诗在表达他内心的困惑和怀疑。怀疑是一种典型的多恩性格特征,如约翰·凯利(John Carey)所揭示的那样。他在多恩传记中说:“我们不能漠视多恩的怀疑,把它当作时髦的摆设。有大量证据指出它是多恩毕生思想的潜在诱因之一。”①这种怀疑在相当程度上是时代造成的,有史料表明在英国国教建立后天主教徒受到极为严苛的宗教迫害,在多恩家族中亦不乏其例。这些时代烙印使多恩生活在动荡与不安当中,对上帝的信仰也在思索中摇摆。现实的动荡不安投射到多恩的诗歌中,便使疑虑与彷徨之主题反复出现。并且,当多恩放弃罗马天主教信仰改宗英国国教后,他在很长时间之内也没有得到平静,精神上仍有很大的压力,他在诗中不断地写到他有罪,苦苦哀求上帝的怜悯、宽恕与救赎。于是,多恩的宗教诗在延续传统祷告形式的同时,在内容上也受到信仰转变的影响,从新教理论出发,思考个人的生与死、个人与上帝的关系。多恩认为上帝将拣选义人,而自己只能自言己罪,在焦虑中等待,结果却还是无法肯定。这些想法最终使多恩写出了情感浓烈而复杂的组诗《神学冥想》。这一组诗一共十九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忏悔和祷告,其目的是求得上帝的宽恕与救赎。
在这一组诗中,尤为典型的是《神学冥想7》②:
主,让我哀哭片刻,/因为,如果在这些之上,我的罪孽繁衍,/我们到了那里时,再祈求您的无量恩泽/就来不及了;在这里,在这地下的地面,/就教给我如何忏悔罪恶吧?
在这首诗中,多恩毫不吝惜笔墨,开篇即是对上帝的哀求,因为他害怕自己罪恶深重,如不及早祈求则恐时间不够。在组诗《神学冥想》中,多恩多次提到自己的罪孽,如《神学冥想11》③:
殴打,嘲弄,鞭笞,钉我于十字架,/因为我一再犯罪,犯罪,而唯独他,/那绝不可能做不义之事者,却已死:/可是,我的罪孽甚于犹太人的不敬,/那我的死也都不足以抵偿我的罪孽:/他们曾经杀死一个无名之人,我却/天天钉磔他,而如今他已获得荣名。
基督教信徒相信个人的每一次犯罪都是对耶稣的折磨,因此多恩认为自己的一再犯罪即是在天天钉磔耶稣。多恩所犯何罪,又何以一再犯之,诗中并未明言。这首诗创作于改宗前还是改宗后,也难以确证,但多恩内心的罪感和恐惧之强烈却表露无遗。类似表述在《神学冥想》中比比皆是,如“我虚弱的肉体由于容纳罪孽而消损”④“那苦难是我罪孽所致”⑤,等等。同时他也疑心自己的忏悔方式不对,希望上帝能够明示。众所周知,天主教和新教悔罪以及求得上帝救赎的方式是不同的,多恩这么说其实也是对是否改变宗派表示疑虑。这种想法并不是孤例。如《神学冥想18》⑥一诗中,多恩通过基督“妻室”问题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与疑问:
亲爱的基督,让我看看您那光洁的妻室。/什么,那就是她吗,是在彼岸招摇而过,/浓妆艳抹的那个?还是遭遇了强抢豪夺,/而在德意志以及此地伤恸且哀泣的这位?/难道她沉睡千年之久,才抬眼瞥视一年?/她本身既是真理又是谬误?时新,时旧?/现在、过去,和将来,她是否都会永久/在一座山、或七座山、或无山之处显现?
诗中所言彼岸的“那个”指的是罗马天主教会,“招摇而过,浓妆艳抹”则形容其堕落腐化、耽于弄权;新教教会则是遭遇抢夺而恸泣的“这位”,“沉睡千年”乃是新教教派宣称自己才是真正的教会的一种修辞方法。多恩对信仰的彷徨疑虑不止于这两个宗派之间,他在诗中继续追问的包括:“一座山”,即摩利亚山,代指犹太教,按《旧约》所记,所罗门曾在此建造上帝的圣殿;“七座山”则是罗马的七座山,代指天主教会;“无山之处”乃指加尔文派,其大本营在日内瓦。多恩并非单纯发问,他在诗中也指出真正的基督“妻室”是会被多数人拥戴的,这才是基督最忠实的配偶。基督“妻室”才是真正的教会,而多恩对其所指尚存疑虑,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英国国教有所不忠,而是如约翰·凯利所言,其重点在于揭示了叛教带给多恩的“长久的迷失”,“一个罗马天主教徒不会有这样的要求,因为他自知道”⑦。上述诗例已展示了多恩的疑问:各种教派林立,斗争不休,信徒若不盲从、若理性思考就陷入痛苦和茫然,到底怎么选择才算是上帝的选民?
多恩改宗英国国教的原因目前尚未有明确定论,但无论具体原因是什么,表现在诗歌中的是他对真正宗教的思考。就当时的宗教仪式而言,英国国教与罗马天主教差别不大,但形似而名非,对于一名从出生就接受罗马天主教教育的信徒来说,改宗叛教的事实是确实无疑的。如果英国未有此番行事,则多恩无须改变宗派;既然社会环境发生巨变,多恩就不能不思考其中的缘故。就个人气质而言,多恩富于想象、好怀疑、易冲动,因此多恩并不是宗教的盲从者,虽然他难以割断与罗马天主教的关系,但他也非常厌恶天主教会的迷信之举和腐朽之气,尤其是耶稣会的宗教迫害行为——多恩将耶稣会信徒比作撒旦一般的恶魔,指出其对哥白尼等人的迫害令人发指、举世皆惊。但拘于其中,多恩仍然受天主教牵绊,像新夺之城而欠旧主之税,如《神学冥想14》⑧所描述的那样:
努力要接纳您,可是,哦,却没有结果;/理智,您在我之中的总督,本应保卫我,/却被捕成囚,并被证明为懦弱或不忠实;/……/我将永远不会获得自由,除非您奴役我,/我也从来不曾保守贞洁,除非您强奸我。
诗歌中的疑虑与纠结正表明多恩之改宗并非一时冲动,他在1610年出版的《假殉教士》和次年出版的《伊格内修斯的教皇选举会议》中已发出反对罗马天主教、放弃罗马天主教信仰的宣言,并于1615年改宗英国国教。但是,多恩并非放任自己盲目改变宗派,即使在世俗和宗教的双重压力下改变了宗派,他也没有放弃怀疑和思辨。如《神学冥想19》⑨写道:
关键词:约翰·多恩 《神学冥想》 疑虑 彷徨
在英国改立国教这一独特的历史背景下思考人类的信仰、理性与欲望,这是英国17世纪玄学诗人约翰·多恩的独特性——他是一名天主教徒。他和同时代的罗马天主教徒一样信仰上帝,但是英国史无前例的国教运动使得天主教徒多恩陷入生活和精神的双重痛苦。
多恩有大量的诗在表达他内心的困惑和怀疑。怀疑是一种典型的多恩性格特征,如约翰·凯利(John Carey)所揭示的那样。他在多恩传记中说:“我们不能漠视多恩的怀疑,把它当作时髦的摆设。有大量证据指出它是多恩毕生思想的潜在诱因之一。”①这种怀疑在相当程度上是时代造成的,有史料表明在英国国教建立后天主教徒受到极为严苛的宗教迫害,在多恩家族中亦不乏其例。这些时代烙印使多恩生活在动荡与不安当中,对上帝的信仰也在思索中摇摆。现实的动荡不安投射到多恩的诗歌中,便使疑虑与彷徨之主题反复出现。并且,当多恩放弃罗马天主教信仰改宗英国国教后,他在很长时间之内也没有得到平静,精神上仍有很大的压力,他在诗中不断地写到他有罪,苦苦哀求上帝的怜悯、宽恕与救赎。于是,多恩的宗教诗在延续传统祷告形式的同时,在内容上也受到信仰转变的影响,从新教理论出发,思考个人的生与死、个人与上帝的关系。多恩认为上帝将拣选义人,而自己只能自言己罪,在焦虑中等待,结果却还是无法肯定。这些想法最终使多恩写出了情感浓烈而复杂的组诗《神学冥想》。这一组诗一共十九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忏悔和祷告,其目的是求得上帝的宽恕与救赎。
在这一组诗中,尤为典型的是《神学冥想7》②:
主,让我哀哭片刻,/因为,如果在这些之上,我的罪孽繁衍,/我们到了那里时,再祈求您的无量恩泽/就来不及了;在这里,在这地下的地面,/就教给我如何忏悔罪恶吧?
在这首诗中,多恩毫不吝惜笔墨,开篇即是对上帝的哀求,因为他害怕自己罪恶深重,如不及早祈求则恐时间不够。在组诗《神学冥想》中,多恩多次提到自己的罪孽,如《神学冥想11》③:
殴打,嘲弄,鞭笞,钉我于十字架,/因为我一再犯罪,犯罪,而唯独他,/那绝不可能做不义之事者,却已死:/可是,我的罪孽甚于犹太人的不敬,/那我的死也都不足以抵偿我的罪孽:/他们曾经杀死一个无名之人,我却/天天钉磔他,而如今他已获得荣名。
基督教信徒相信个人的每一次犯罪都是对耶稣的折磨,因此多恩认为自己的一再犯罪即是在天天钉磔耶稣。多恩所犯何罪,又何以一再犯之,诗中并未明言。这首诗创作于改宗前还是改宗后,也难以确证,但多恩内心的罪感和恐惧之强烈却表露无遗。类似表述在《神学冥想》中比比皆是,如“我虚弱的肉体由于容纳罪孽而消损”④“那苦难是我罪孽所致”⑤,等等。同时他也疑心自己的忏悔方式不对,希望上帝能够明示。众所周知,天主教和新教悔罪以及求得上帝救赎的方式是不同的,多恩这么说其实也是对是否改变宗派表示疑虑。这种想法并不是孤例。如《神学冥想18》⑥一诗中,多恩通过基督“妻室”问题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与疑问:
亲爱的基督,让我看看您那光洁的妻室。/什么,那就是她吗,是在彼岸招摇而过,/浓妆艳抹的那个?还是遭遇了强抢豪夺,/而在德意志以及此地伤恸且哀泣的这位?/难道她沉睡千年之久,才抬眼瞥视一年?/她本身既是真理又是谬误?时新,时旧?/现在、过去,和将来,她是否都会永久/在一座山、或七座山、或无山之处显现?
诗中所言彼岸的“那个”指的是罗马天主教会,“招摇而过,浓妆艳抹”则形容其堕落腐化、耽于弄权;新教教会则是遭遇抢夺而恸泣的“这位”,“沉睡千年”乃是新教教派宣称自己才是真正的教会的一种修辞方法。多恩对信仰的彷徨疑虑不止于这两个宗派之间,他在诗中继续追问的包括:“一座山”,即摩利亚山,代指犹太教,按《旧约》所记,所罗门曾在此建造上帝的圣殿;“七座山”则是罗马的七座山,代指天主教会;“无山之处”乃指加尔文派,其大本营在日内瓦。多恩并非单纯发问,他在诗中也指出真正的基督“妻室”是会被多数人拥戴的,这才是基督最忠实的配偶。基督“妻室”才是真正的教会,而多恩对其所指尚存疑虑,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英国国教有所不忠,而是如约翰·凯利所言,其重点在于揭示了叛教带给多恩的“长久的迷失”,“一个罗马天主教徒不会有这样的要求,因为他自知道”⑦。上述诗例已展示了多恩的疑问:各种教派林立,斗争不休,信徒若不盲从、若理性思考就陷入痛苦和茫然,到底怎么选择才算是上帝的选民?
多恩改宗英国国教的原因目前尚未有明确定论,但无论具体原因是什么,表现在诗歌中的是他对真正宗教的思考。就当时的宗教仪式而言,英国国教与罗马天主教差别不大,但形似而名非,对于一名从出生就接受罗马天主教教育的信徒来说,改宗叛教的事实是确实无疑的。如果英国未有此番行事,则多恩无须改变宗派;既然社会环境发生巨变,多恩就不能不思考其中的缘故。就个人气质而言,多恩富于想象、好怀疑、易冲动,因此多恩并不是宗教的盲从者,虽然他难以割断与罗马天主教的关系,但他也非常厌恶天主教会的迷信之举和腐朽之气,尤其是耶稣会的宗教迫害行为——多恩将耶稣会信徒比作撒旦一般的恶魔,指出其对哥白尼等人的迫害令人发指、举世皆惊。但拘于其中,多恩仍然受天主教牵绊,像新夺之城而欠旧主之税,如《神学冥想14》⑧所描述的那样:
努力要接纳您,可是,哦,却没有结果;/理智,您在我之中的总督,本应保卫我,/却被捕成囚,并被证明为懦弱或不忠实;/……/我将永远不会获得自由,除非您奴役我,/我也从来不曾保守贞洁,除非您强奸我。
诗歌中的疑虑与纠结正表明多恩之改宗并非一时冲动,他在1610年出版的《假殉教士》和次年出版的《伊格内修斯的教皇选举会议》中已发出反对罗马天主教、放弃罗马天主教信仰的宣言,并于1615年改宗英国国教。但是,多恩并非放任自己盲目改变宗派,即使在世俗和宗教的双重压力下改变了宗派,他也没有放弃怀疑和思辨。如《神学冥想19》⑨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