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脑电功率谱和双谱分析观察静脉普鲁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87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静脉点滴普鲁卡因对大脑皮质的影响。

方法:

对10例ASA I~Ⅱ级、年龄29~59岁、拟行择期外科手术的病人,观察单纯静脉点滴4mg•kg-1•h-1异丙酚15分钟、异丙酚加1mg•kg-1•min-1与普鲁卡因复合麻醉30分钟以及再次单纯静滴异丙酚麻醉15分钟时病人脑电功率谱95%边缘频率(SEF)、中心频率(MPF)和δ比率(δR)的变化以及双谱指数(BI)变化。

结果:

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阶段病人的SEF、MPF、BI值分别为15.46±1.87Hz、7.21±2.01Hz、68.77±7.99,明显低于两次单纯使用异丙酚时的结果(第1次分别为21.36±2.79Hz、11.55±2.62Hz、85.6±8.84,第2次分别为20.59±3.10Hz、9.5±3.44Hz、84.97±8.71),而普鲁卡因复合阶段的δR值为88.41%±50.91%,较两次单纯异丙酚静滴大(第1、2次分别为45.66%±27.4%、46.48%±24.27%)。

结论:

静脉点滴普鲁卡因可以加强静脉异丙酚的麻醉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七氟醚及七氟醚-N2O吸入诱导及维持麻醉对心脏瓣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4例患者分两组,组1以七氟醚、组2以七氟醚-N2O诱导,均以七氟醚-N2O维持麻醉。采用Swan-Ganz导管技术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诱导过程病人舒适,入睡平稳,几无呛咳屏气及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诱导后两组HR、PTRI、PVRI和SVRI无变化,但MAP、CI、LVWI、LVSWI及RVWI明显降低(P
目的:用记录大鼠大脑皮层SEP的方法研究盐酸可乐定的镇痛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可乐定组。对照组大鼠8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可乐定组15只大鼠,腹腔注射盐酸可乐定10μg(1ml)。记录两组注药前和注药后20、40、60分钟的SEP波形,并根据SEP的N15-P25峰-峰振幅推算镇痛率(即疼痛减轻率)。结果:对照组注药前后SEP振幅和潜伏期无明显变化。可乐定组注药后SEP振幅显著抑制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生理呼吸功(WOBphy)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指导作用。方法:测定患者呼吸功(WOBt)和器械附加功(WOBimp),并推算WOBphy。不符合常规脱机标准者,如WOBphy<0.70J/L,仍立即脱机拔管。结果:41例患者中28例符合常规脱机标准(常规组),WOBphy均<0.70J/L,拔管后1例再插管。13例患者不符合常规脱机标准(非常规组),WOBt高达1.37±0.50J/L,
期刊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诱导对冠心病病人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30例行冠脉搭桥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E组(依托咪酯组,n=15)和M组(咪唑安定组,n=15)。在两组病人分别给予咪唑安定或依托咪酯直至睫毛反射消失,继之根据动脉压的变化给予哌库溴胺和芬太尼诱导麻醉,气管插管。观察诱导前、中、后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和整体氧代谢的改变。结果:麻醉诱导使两组病人HR、MAP、SVRI、PVRI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