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阐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科学内涵,接着分析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必要性,最后分别从政府、社会成员的角度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创业;带动;就业;内涵;重要性;途径
1 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科学内涵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着眼于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关于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科学内涵,目前理论界还没有统一的解释。笔者认为其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业第一。在目前形势下,就业固然重要,因为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但总的说来,创业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创业第一,就业第二。因为目前我国就业总量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社会保障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增扩之后,近期我国新成长劳动力的供给将升至峰值,加上现存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预计2007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将达到2 400万人。与迅猛增长的供给量相比,就业岗位的增加却显得“步履沉重”。资料显示,在过去25年中,由于经济的增长平均每年增加1 370万个工作岗位,但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已明显减弱。权威人士估计,按2007年经济增长保持7%计算,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下,新增的就业岗位仅为800万个左右。再加上新老交替形成300万岗位,以后每年大概能提供1 100万个就业岗位,年度就业岗位的缺口在1 300万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换句话说中国的“饭碗”已经严重不够用了。在这种情况下想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造出足够多的“饭碗”,就是创业。
(2)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其实,创业也是一种就业,而且是高质量的就业。因为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解决自己的“饭碗”问题,而且可以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解决更多人的“饭碗”问题。如果没有人创业,没有人创造“饭碗”,那么,就没有岗位可就,就没有“饭碗”可找。以前,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让人思想麻木、思想懒惰,没有开创精神,缺乏个人自主意识。认为就业就是找工作单位,认为就业就是“找饭碗”,而不知道或不屑创造“饭碗”。因此,全社会要破除“万般皆下品,惟有仕途好”的观念,树立创业
光荣、创业有功的思想。
2 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性
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呢?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一条好的途径。创业可以为就业造“饭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创业,不仅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也是发达国家解决就业的成功经验之一。据研究,一人创业可以带动几人、几十人、甚至成百上千人就业。创业前,冯钢家的土地被统征,冯钢和他的妻子都成了失地无业农民。会开车的冯钢辗转做了些临时工,但工作一直不稳定。2005年8月底,已经待业很久的冯钢听村干部向他宣传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后,回家和妻子一商量,就提出了申请。很快,5万元贷款发放下来了,冯钢在街上盘下了一个100多平方米的铺面,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经过半年多的艰难起步,火锅店的生意好了起来。冯钢又果断将利润投入,扩大规模,把楼上100多平方米也租了下来,并聘请了5名小工。这些小工都是附近的村民,冯钢创业成功不忘带动大家就业。武侯区就业局郭蓉说,像冯钢这样创业成功后带动附近居民就业的例子,该区还有很多。
(2)创业造就的民营经济是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引擎。从国内外经验来看,鼓励国民以多种形式创业,让各种小企业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使经济充满活力的至关重要的举措。而经济发展了又对就业具有拉动作用。2002年至2007年这5年间,广东全省民营企业从25万户发展到58万户,翻了1.5倍。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从不足5 000亿元上升至突破10 000亿元(占全省GDP的40%),翻了一倍。而经济的增长为更好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3)创业造就的“创业文化”鼓励着更多的人创业。创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对人们的创业行为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优秀的创业文化,鼓励冒险,容忍失败,有利于更多创业行动的实施。成功的创业行动又促进、繁育、丰富了创业文化,使文化真正从“道”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器”。无论是创业文化推动创业行动,还是成功的创业行动丰富创业文化的内涵,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带动了更多的人就业。浙江义乌由当年一个名不见经传、无区位优势、无资源禀赋、无国家投资的农业小县,一跃成为声名远播、魅力四射的商贸城市,主要源于其自身深厚的创业文化,正是这种内外交融的文化底蕴所凝聚和辐射的能量,创造了这个城市的财富,成就了这个城市的辉煌。许多研究义乌现象的学者发现,其创业文化精髓蕴涵了竞争、开放、包容、拼搏、进取等精神,并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雄心勃勃的创业精神是义乌实现腾飞的灵魂所在。义乌人勤奋、能吃苦,善于开拓,敢于冒险,勇于拼搏,这使义乌成为创业的一方试验田、一个大舞台。义乌人凭借这种精神,啃干粮、打地铺,钻“空子”、找机会,不讲究排场,不贪图享受,培育出一大批创业精英人物。其二,海纳百川的熔炉文化是义乌实现腾飞的动力源泉。义乌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开放务实、崇尚强者和兼容并蓄的文化因,他们不仅自己努力创业,还以自身的开放和包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打工大军、经商大军和采购大军,造就了一个充满活力又富于挑战的移动城市。其三,勇于超前的竞争意识是义乌实现腾飞的强力支撑。义乌创造出的一系列知名品牌,与义乌人具有的超前眼光和竞争意识血脉相连,他们对市场经济独到的理解,赋予了他们不断上进的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正是因为站得高、看得远,义乌人才能够在现代经济大潮中做到先人一步、抢占先机,不仅其产品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而且其自我更新、加快发展的能力也不断得到提升。义乌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促使其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中不断实现新的腾飞。
3 提高创业带动就业绩效的途径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把创业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要深入开发民智,积极培植民力,有效利用民资,鼓励和支持广大待业人员动起来、忙起来、干起来,大力创业。
第一,完善政策扶持,强化推进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对创业人员融资的支持力度,解决创业人员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适当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对于能够按期还贷、生产经营状态和信誉比较好的创业人员,允许申请再次贷款。搭建稳固的信用担保平台。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多层次组织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资金规模,建立财政担保金补偿机制,进一步简化担保审查手续,降低反担保条件,增加创业者受惠度。建立创业发展基金。利用再就业资金、社会援助、自发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专门设立用于为创业者提供短期融资的创业发展资金,为创业者特别是大学生提供除小额贷款外的便捷融资服务和无偿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大奖励力度。建立创业项目奖,面向全社会开展创业项目公开征集、评比活动,对促进创业成功并带动就业的项目策划者给予资金奖励。
第二,加强创业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一是搭建服务平台。加大投入,建立以市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龙头,县、区、街道社区三级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后续服务等“一条龙服务”。二是加强创业孵化。充分利用各类园区、闲置场地、专业化市场等适合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建设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为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场地的创业者提供一段时期的孵化和政策扶持,助其顺利发展。三是开发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完善项目开发、征集、论证、展示和推介机制,为创业者推荐符合地方经济实际,投资少、见效快、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四是建立创业者协会。把创业者联合起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三,优化创业环境,凝聚创业力量。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凡是已出台的政策要用好、用足、用活;凡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要继续坚持并大力推广;凡是外地已经采用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措施办法,要认真学习借鉴;凡是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做法,要积极探索试行。二是优化法制环境。完善保护创业者权益的地方性法规,加大保护创业者合法权益的力度。各执法部门要端正执法思想,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办事,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平竞争,保护合法经营。三是优化政务环境。各职能部门要站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高度,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严厉打击行政执法腐败和“吃、拿、卡、要”行为。
第四,大力宣传创业文化。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形式,把鼓励创业的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引导待业人员自找出路、自主创业、自我发展。激活创业主体。
(2)社会成员要发挥创业的主体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踊跃加入创业大军。社会成员要积极抛弃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观念,树立创业致富、创业光荣的思想,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条件,勇敢地自信地踏上创业之路。壮大我国就业的队伍。为充分就业的实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不断提高创业素质。这里所说的素质,不仅是指丰富的知识如管理学知识、推销方面的知识、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等等,还指拥有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创业的过程是很好的学习创业、提升自我的机会,任何人不可能一开始就什么都懂,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了解新信息,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企业才能越办越好,创业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做任何事都要有毅力,更何况面对的是自己创业,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要有直面失败的勇气,要善于分析失败的原因,然后重整旗鼓,既然认定了,就一定要坚持到底,绝不轻易放弃。另外,对待创业要有热情和责任感。因为这是属于自己的企业,而且这是自己从前没有做过的事,必须要有百分之百的热情和责任。
总之,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着眼于国家的安定团结,着眼和谐社会的构建,深刻认识、全面把握“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精神实质和重要性。同时,政府、社会、创业者要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任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困境与突破.如何看待我国当前就业形势[J].新华网.2004-04-30.
[2]徐守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大力发展非公经济[J].甘肃日报,2007-01-27.
关键词:创业;带动;就业;内涵;重要性;途径
1 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科学内涵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着眼于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关于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科学内涵,目前理论界还没有统一的解释。笔者认为其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业第一。在目前形势下,就业固然重要,因为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但总的说来,创业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创业第一,就业第二。因为目前我国就业总量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社会保障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增扩之后,近期我国新成长劳动力的供给将升至峰值,加上现存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预计2007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将达到2 400万人。与迅猛增长的供给量相比,就业岗位的增加却显得“步履沉重”。资料显示,在过去25年中,由于经济的增长平均每年增加1 370万个工作岗位,但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已明显减弱。权威人士估计,按2007年经济增长保持7%计算,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下,新增的就业岗位仅为800万个左右。再加上新老交替形成300万岗位,以后每年大概能提供1 100万个就业岗位,年度就业岗位的缺口在1 300万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换句话说中国的“饭碗”已经严重不够用了。在这种情况下想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造出足够多的“饭碗”,就是创业。
(2)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其实,创业也是一种就业,而且是高质量的就业。因为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解决自己的“饭碗”问题,而且可以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解决更多人的“饭碗”问题。如果没有人创业,没有人创造“饭碗”,那么,就没有岗位可就,就没有“饭碗”可找。以前,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让人思想麻木、思想懒惰,没有开创精神,缺乏个人自主意识。认为就业就是找工作单位,认为就业就是“找饭碗”,而不知道或不屑创造“饭碗”。因此,全社会要破除“万般皆下品,惟有仕途好”的观念,树立创业
光荣、创业有功的思想。
2 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性
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呢?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一条好的途径。创业可以为就业造“饭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创业,不仅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也是发达国家解决就业的成功经验之一。据研究,一人创业可以带动几人、几十人、甚至成百上千人就业。创业前,冯钢家的土地被统征,冯钢和他的妻子都成了失地无业农民。会开车的冯钢辗转做了些临时工,但工作一直不稳定。2005年8月底,已经待业很久的冯钢听村干部向他宣传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后,回家和妻子一商量,就提出了申请。很快,5万元贷款发放下来了,冯钢在街上盘下了一个100多平方米的铺面,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经过半年多的艰难起步,火锅店的生意好了起来。冯钢又果断将利润投入,扩大规模,把楼上100多平方米也租了下来,并聘请了5名小工。这些小工都是附近的村民,冯钢创业成功不忘带动大家就业。武侯区就业局郭蓉说,像冯钢这样创业成功后带动附近居民就业的例子,该区还有很多。
(2)创业造就的民营经济是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引擎。从国内外经验来看,鼓励国民以多种形式创业,让各种小企业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使经济充满活力的至关重要的举措。而经济发展了又对就业具有拉动作用。2002年至2007年这5年间,广东全省民营企业从25万户发展到58万户,翻了1.5倍。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从不足5 000亿元上升至突破10 000亿元(占全省GDP的40%),翻了一倍。而经济的增长为更好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3)创业造就的“创业文化”鼓励着更多的人创业。创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对人们的创业行为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优秀的创业文化,鼓励冒险,容忍失败,有利于更多创业行动的实施。成功的创业行动又促进、繁育、丰富了创业文化,使文化真正从“道”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器”。无论是创业文化推动创业行动,还是成功的创业行动丰富创业文化的内涵,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带动了更多的人就业。浙江义乌由当年一个名不见经传、无区位优势、无资源禀赋、无国家投资的农业小县,一跃成为声名远播、魅力四射的商贸城市,主要源于其自身深厚的创业文化,正是这种内外交融的文化底蕴所凝聚和辐射的能量,创造了这个城市的财富,成就了这个城市的辉煌。许多研究义乌现象的学者发现,其创业文化精髓蕴涵了竞争、开放、包容、拼搏、进取等精神,并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雄心勃勃的创业精神是义乌实现腾飞的灵魂所在。义乌人勤奋、能吃苦,善于开拓,敢于冒险,勇于拼搏,这使义乌成为创业的一方试验田、一个大舞台。义乌人凭借这种精神,啃干粮、打地铺,钻“空子”、找机会,不讲究排场,不贪图享受,培育出一大批创业精英人物。其二,海纳百川的熔炉文化是义乌实现腾飞的动力源泉。义乌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开放务实、崇尚强者和兼容并蓄的文化因,他们不仅自己努力创业,还以自身的开放和包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打工大军、经商大军和采购大军,造就了一个充满活力又富于挑战的移动城市。其三,勇于超前的竞争意识是义乌实现腾飞的强力支撑。义乌创造出的一系列知名品牌,与义乌人具有的超前眼光和竞争意识血脉相连,他们对市场经济独到的理解,赋予了他们不断上进的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正是因为站得高、看得远,义乌人才能够在现代经济大潮中做到先人一步、抢占先机,不仅其产品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而且其自我更新、加快发展的能力也不断得到提升。义乌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促使其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中不断实现新的腾飞。
3 提高创业带动就业绩效的途径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把创业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要深入开发民智,积极培植民力,有效利用民资,鼓励和支持广大待业人员动起来、忙起来、干起来,大力创业。
第一,完善政策扶持,强化推进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对创业人员融资的支持力度,解决创业人员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适当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对于能够按期还贷、生产经营状态和信誉比较好的创业人员,允许申请再次贷款。搭建稳固的信用担保平台。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多层次组织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资金规模,建立财政担保金补偿机制,进一步简化担保审查手续,降低反担保条件,增加创业者受惠度。建立创业发展基金。利用再就业资金、社会援助、自发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专门设立用于为创业者提供短期融资的创业发展资金,为创业者特别是大学生提供除小额贷款外的便捷融资服务和无偿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大奖励力度。建立创业项目奖,面向全社会开展创业项目公开征集、评比活动,对促进创业成功并带动就业的项目策划者给予资金奖励。
第二,加强创业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一是搭建服务平台。加大投入,建立以市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龙头,县、区、街道社区三级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后续服务等“一条龙服务”。二是加强创业孵化。充分利用各类园区、闲置场地、专业化市场等适合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建设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为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场地的创业者提供一段时期的孵化和政策扶持,助其顺利发展。三是开发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完善项目开发、征集、论证、展示和推介机制,为创业者推荐符合地方经济实际,投资少、见效快、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四是建立创业者协会。把创业者联合起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三,优化创业环境,凝聚创业力量。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凡是已出台的政策要用好、用足、用活;凡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要继续坚持并大力推广;凡是外地已经采用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措施办法,要认真学习借鉴;凡是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做法,要积极探索试行。二是优化法制环境。完善保护创业者权益的地方性法规,加大保护创业者合法权益的力度。各执法部门要端正执法思想,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办事,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平竞争,保护合法经营。三是优化政务环境。各职能部门要站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高度,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严厉打击行政执法腐败和“吃、拿、卡、要”行为。
第四,大力宣传创业文化。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形式,把鼓励创业的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引导待业人员自找出路、自主创业、自我发展。激活创业主体。
(2)社会成员要发挥创业的主体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踊跃加入创业大军。社会成员要积极抛弃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观念,树立创业致富、创业光荣的思想,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条件,勇敢地自信地踏上创业之路。壮大我国就业的队伍。为充分就业的实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不断提高创业素质。这里所说的素质,不仅是指丰富的知识如管理学知识、推销方面的知识、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等等,还指拥有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创业的过程是很好的学习创业、提升自我的机会,任何人不可能一开始就什么都懂,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了解新信息,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企业才能越办越好,创业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做任何事都要有毅力,更何况面对的是自己创业,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要有直面失败的勇气,要善于分析失败的原因,然后重整旗鼓,既然认定了,就一定要坚持到底,绝不轻易放弃。另外,对待创业要有热情和责任感。因为这是属于自己的企业,而且这是自己从前没有做过的事,必须要有百分之百的热情和责任。
总之,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着眼于国家的安定团结,着眼和谐社会的构建,深刻认识、全面把握“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精神实质和重要性。同时,政府、社会、创业者要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任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困境与突破.如何看待我国当前就业形势[J].新华网.2004-04-30.
[2]徐守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大力发展非公经济[J].甘肃日报,2007-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