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眼是我国南方佳果,在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南安市现有龙眼栽培面积1.36万公顷。但有异常结果现象,影响龙眼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笔者多年来通过定点观察、调查,探讨了异常结果的原因及相应的克服途径,取得一定成效,并由此认为,加强常规管理是克服龙眼异常结果的关键。
1 观察点基本情况
供观察、调查和指导的龙眼园有南安南金林场、南安龙眼示范场等及其周边的龙眼园,共有龙眼5000多株。主栽品种福眼占95%。2005—2010年,上述各观察场在常规管理的情况下,龙眼均获得丰收;周边龙眼园除特殊年份外,结果情况差。
2 龙眼异常结果主要原因
2.1 气候因子
由于全球气候反常,冬季转暖及空气污染、二氧化碳浓度偏大等影响,龙眼冬季休眠不足,病蟲害危害加重等。
2.2 人为因素
没有做好果园的常规管理,导致水土流失,肥水供应不足,树势衰退。
3 克服异常结果的关键技术措施
3.1 龙眼园的土壤改造
扩穴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诱导根系向土壤的深度、广度生长,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一般在龙眼树冠滴水处挖宽50~80厘米、深60~80厘米的沟,分层填入绿肥、饼肥、禽畜粪等及适量方壳灰,每立方米土分层填入绿肥30~50千克、鸡鸭粪10~20千克或饼肥3~5千克。
3.2 合理施肥
3.2.1 重施花前肥 在3月下旬、4月上旬花穗骨架己形成且现蕾时进行,施用量占全年的75%~80%,主要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无机肥,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6∶1。
3.2.2 补施采前肥 一般以速效氮肥为主,10年生树株施尿素0.75~1.00千克,施肥时间掌握在采果前10~15天为宜。以恢复树势,促发秋梢,培养结果母枝。
3.2.3 根外追肥 在枝梢抽发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喷射高磷、高钾叶面肥和硼、锌等微量元素,效果颇佳。
3.3 科学修剪
龙眼树修剪要做到层次分明,枝组结构合理,以“留枝不废、废枝不留”为原则,修剪、整芽结合,达到通风透光;利用修剪调节梢期,培养良好结果母枝和自然开心的结果树形。
3.3.1 培养理想的结果母枝 这是克服龙眼异常结果的关键。作为理想的结果母枝有夏延秋梢、秋梢及成熟的采后秋梢。据多年观察,9月底至10月上、中旬抽生,12月上旬成熟的健壮晚梢是最佳的结果母枝。培养的途径:在开花前疏剪30%~60%花穗,促发晚春梢或早夏梢作为延伸秋梢的基枝;于1月中下旬,以枝组为单位短截40%~60%一年生枝梢,以促发春梢进而延伸夏梢,作为结果母枝基枝;于6月“芒种”前后,龙眼生理落果后,疏剪30%~60%果穗,促发夏梢作结果母枝的基枝。
3.3.2 控制冬梢抽生 秋末冬初停止施用速效氮肥,停止灌溉,以减弱树势。树势健壮有可能抽发冬梢的,在根盘深耕20厘米或在树冠滴水线挖30~50厘米深沟,切断部分水平侧根,经风吹日晒晾根30~40天,待叶退赤时再回填土杂肥、表土。对部份青壮年结果树,如断根方法仍未控制冬梢抽发,可在断根基础上,挖开树冠下表土,使根群裸露日晒,减少水分,迫使停止生长。对成年树(20年生以上)可采用环割一环半或用10号钢线扎1~2级分枝,30~40天后拆除。还可用乙烯利进行化学调控:在冬梢抽生前,喷洒250~300毫克/千克乙烯利;在冬梢抽生3~5厘米时可喷洒300~400毫克/千克乙烯利,催脱冬梢叶片,保留嫩茎和生长点。
3.3.3 防止花穗“冲梢” 对低龄结果树,可摘除花穗上未展或刚展开的小红叶和顶芽,2~3天摘1次,至花穗形成为止。在1月上中旬喷射低浓度乙烯利药液,能有效抑制花穗冲梢,促发短壮花穗。花穗主轴花序抽生10~12厘米时,进行摘心,促侧芽萌动和侧花序迅速抽生。
3.4 保花保果
在开花前、花后、生理落果期和采收前,用肥料与生长调节剂配制的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保花保果效果良好。
3.5 防治病虫害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切实将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受害水平之下。龙眼主要病虫害:荔枝蝽蟓、木虱、金龟子、蒂蛀虫、尖细蛾、亥麦蛾、卷叶蛾类、霜霉病、鬼帚病等。可选用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20%吡虫啉乳剂3000~5000倍液、10%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根据龙眼物候期及各时期病虫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结合保果情况灵活选用药剂。
1 观察点基本情况
供观察、调查和指导的龙眼园有南安南金林场、南安龙眼示范场等及其周边的龙眼园,共有龙眼5000多株。主栽品种福眼占95%。2005—2010年,上述各观察场在常规管理的情况下,龙眼均获得丰收;周边龙眼园除特殊年份外,结果情况差。
2 龙眼异常结果主要原因
2.1 气候因子
由于全球气候反常,冬季转暖及空气污染、二氧化碳浓度偏大等影响,龙眼冬季休眠不足,病蟲害危害加重等。
2.2 人为因素
没有做好果园的常规管理,导致水土流失,肥水供应不足,树势衰退。
3 克服异常结果的关键技术措施
3.1 龙眼园的土壤改造
扩穴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诱导根系向土壤的深度、广度生长,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一般在龙眼树冠滴水处挖宽50~80厘米、深60~80厘米的沟,分层填入绿肥、饼肥、禽畜粪等及适量方壳灰,每立方米土分层填入绿肥30~50千克、鸡鸭粪10~20千克或饼肥3~5千克。
3.2 合理施肥
3.2.1 重施花前肥 在3月下旬、4月上旬花穗骨架己形成且现蕾时进行,施用量占全年的75%~80%,主要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无机肥,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6∶1。
3.2.2 补施采前肥 一般以速效氮肥为主,10年生树株施尿素0.75~1.00千克,施肥时间掌握在采果前10~15天为宜。以恢复树势,促发秋梢,培养结果母枝。
3.2.3 根外追肥 在枝梢抽发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喷射高磷、高钾叶面肥和硼、锌等微量元素,效果颇佳。
3.3 科学修剪
龙眼树修剪要做到层次分明,枝组结构合理,以“留枝不废、废枝不留”为原则,修剪、整芽结合,达到通风透光;利用修剪调节梢期,培养良好结果母枝和自然开心的结果树形。
3.3.1 培养理想的结果母枝 这是克服龙眼异常结果的关键。作为理想的结果母枝有夏延秋梢、秋梢及成熟的采后秋梢。据多年观察,9月底至10月上、中旬抽生,12月上旬成熟的健壮晚梢是最佳的结果母枝。培养的途径:在开花前疏剪30%~60%花穗,促发晚春梢或早夏梢作为延伸秋梢的基枝;于1月中下旬,以枝组为单位短截40%~60%一年生枝梢,以促发春梢进而延伸夏梢,作为结果母枝基枝;于6月“芒种”前后,龙眼生理落果后,疏剪30%~60%果穗,促发夏梢作结果母枝的基枝。
3.3.2 控制冬梢抽生 秋末冬初停止施用速效氮肥,停止灌溉,以减弱树势。树势健壮有可能抽发冬梢的,在根盘深耕20厘米或在树冠滴水线挖30~50厘米深沟,切断部分水平侧根,经风吹日晒晾根30~40天,待叶退赤时再回填土杂肥、表土。对部份青壮年结果树,如断根方法仍未控制冬梢抽发,可在断根基础上,挖开树冠下表土,使根群裸露日晒,减少水分,迫使停止生长。对成年树(20年生以上)可采用环割一环半或用10号钢线扎1~2级分枝,30~40天后拆除。还可用乙烯利进行化学调控:在冬梢抽生前,喷洒250~300毫克/千克乙烯利;在冬梢抽生3~5厘米时可喷洒300~400毫克/千克乙烯利,催脱冬梢叶片,保留嫩茎和生长点。
3.3.3 防止花穗“冲梢” 对低龄结果树,可摘除花穗上未展或刚展开的小红叶和顶芽,2~3天摘1次,至花穗形成为止。在1月上中旬喷射低浓度乙烯利药液,能有效抑制花穗冲梢,促发短壮花穗。花穗主轴花序抽生10~12厘米时,进行摘心,促侧芽萌动和侧花序迅速抽生。
3.4 保花保果
在开花前、花后、生理落果期和采收前,用肥料与生长调节剂配制的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保花保果效果良好。
3.5 防治病虫害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切实将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受害水平之下。龙眼主要病虫害:荔枝蝽蟓、木虱、金龟子、蒂蛀虫、尖细蛾、亥麦蛾、卷叶蛾类、霜霉病、鬼帚病等。可选用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20%吡虫啉乳剂3000~5000倍液、10%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根据龙眼物候期及各时期病虫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结合保果情况灵活选用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