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dp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源于我国九十年代兴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思想。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回归人性化知识的当代知识观和主张从静态性封闭性转向动态性、开放性的当代课程观。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活动学习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性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它们具有综合实践活动思想,二者均有注重过程的教育价值,以学生和学生的学习教育过程的中心,强调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各科知识的综合,但它们的范围是不同的,前者是隶属于语文课程的一种教育方式,它要受语文学科的限制。后者则是单独的区别于基础性课程的一门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同,学校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前者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任务,后者以掌握直接经验为任务。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既承担掌握间接经验的任务又承担直接经验的任务。所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一种既能体现小学生身心特点,又能体现语文知识综合性运用,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一、认识世界的整体性与交融性
  综合性学习在认识事物活动过程中始终秉持整体论。用整体论看世界具体性、世界的具体整体性、世界的不同构成――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交融。文化的不同构成――科学、艺术、道德也是彼此交融的。人的个性具有整体性,个性发展不是不同科学知识杂讲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
  二、学习目标的隶属性与整合性,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
  课标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这一目标显示了小学语文综合性的主要目标,这就说明它隶属于语文学科,要为语文学科服务。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消除了以往教师分科教学、学生分科学习所造成的诸多弊端,面对繁杂的社会要竞争创新,必须具有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规定了选择涉及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综合知识的内容来学习。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既可选取教材内的也可选教材外的,它无固定、统一的教材内容。大多数内容及课题来自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和情景,带有开放性。但是它的学习内容和进度要受“校情生情”的制约。必须以整体上的计划和局部上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办法予以调解处理。
  三、转变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
  1.充分理解“后进生也是宝”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思想
  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关注每位后进生,使他们尽快转化。我曾试着放下自己的架子,和他们谈心、交流;试着细心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试着让他们与优等生同桌;试着给他们“开小灶”;试着给他们调换特殊的座位……总之,想办法尽量缩小差距。有差异,自然就有差距,有差距就要理直气壮地补,补到学生能够达到的目标。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八字教学模式的运用
  这种教学模式面对的主要对象是中下等学生,也是最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在一年多的教学中,我充分考虑到了这些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知识基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和选择的教学方法等都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学生学起来就不感觉到难,使班级里的学困生逐渐减少,成绩大幅度提高。
  四、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要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
  五、高效课堂实施
  解放思想,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很多老师在实践中发挥才智,在实践中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总结来说,表现为两个方面:
  (1)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
  下放教学字词权。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
  (2)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升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在这之前,一般要对上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等,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总之,为了上好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大显身手,包括对教具的使用。最后,学生还要把自己所讲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整理下来,也就相当于教师写教案。无比的热情、极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使上课的学生全力以赴,因而,走上讲台时,教态自然,语言流畅,俨然一位"小老师",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认真倾听,也乐于表达,教学效果令人欣喜。一节课不仅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他们的各方面能力,真正在乐学中提升能力。
  课标要求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眼于小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最重要的是尊重和保护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大力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多样化的探索。
  “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 有效教学和教学策略是新课程背景下重要的研究对象。在新課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反映了新课改的成效。自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在努力摆脱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并逐步将新课程标准要求作为评价教学行为与教学水平的标尺,贯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行为日益丰富,逐步向目标整体性与开放性的方向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虽然付出了许多心血和精力,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教会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能力,也被赋予新的使命,这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积极地作用。美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美的理念,就不会有美得产生,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力使审美理念深入人心。其次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可以借助背景、文本、主旨想象
针对MIC角点检测算法具有角点定位不够精确、误检、漏检等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MIC角点检测算法.为了克服MIC角点检测算法角点定位不准确的缺点,该检测算法利用最小二乘技术对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使体育课堂变得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更符合现代社会教育,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实践和研究如何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方式;高效课堂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堂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杜绝那些所谓实行新课标,华而
郁达夫《故都的秋》堪称散文作品中的经典,选入人教版必修二。无论是它优美的文笔还是深厚意蕴的情味,都引发了后继学者的不断探讨。尤其是作者到底是悲秋还是颂秋的问题至今
摘 要: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程标准对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对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教学策略  写作能力是指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情感以及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是学生形成自我认识、世界观以及体验外界事物的重要方式,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
近年来,已有10多个植物抗病基因被克隆并定序。植物抗病基因编码的蛋白,大多含有富氨酸重复单位(LRR)和核苷酸结合位点(NBS)等结构。在植物与病原物的互作中,这些蛋白可作为受体识别由病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