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险”投资收益无关爱情

来源 :金融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ao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0日,是百年难逢的“十全十美”吉日,数以万计的新人选择结婚登记,而拥有一份守护婚姻的保险,成为越来越多新人的共识。
  不过记者从保险市场了解到,虽然国庆期间是新人结婚的高峰,但专门针对新人的结婚保险却乏善可陈,有的被冠以婚姻保险的产品在国庆前期就退出了市场。
  今年9月份,中国人寿一款“美满一生年金保险”正式从市场上退市。这款分红类保险产品被赋予了“美满生活”的祝愿色彩,退市的原因是推出时间较长,当初推出时预期利率较高。
  保险人士分析,婚姻保险其实是家庭保险的一种,如平安人寿的“世纪同祥”爱情保险,就是名副其实的连生保险:一张保单,夫妻共保,夫妻合保的保费比单独投保要便宜,这实际上是夫妻双方一个捆绑式的保险计划。
  “虽是新瓶装旧酒,新的爱情保险还是颇具人性化,这些险种都明确表示,保险期间,如果一方发生事故,就能按照保额赔付;如果夫妻中有一人遭遇意外,丧失缴费能力,便可将保单减额缴清。”某险企一位资深保险营销经理坦言。
  对于当夫妻离婚时,所买的爱情保单是否继续有效的问题,这些保险列有专门的“拆分选择条款”,可以灵活简便地根据夫妻双方的协商,把保单拆分成两份。
  记者了解到,在国内,打着爱情保险的名义,兜售常规保险产品的情形比比皆是,真正保证夫妻双方长久婚姻的保险产品却没有。
  “国内绝大多数保险公司销售的保险产品,其中被冠以爱情名义的,本质上是常规寿险,有的是分红保险,有的是提供一些医疗、子女教育、养老等基本保障,有的是通过包装组合,将多个常规险种打包销售。”一家保险公司产品研发部负责人吴强如是坦言,“这些产品其实并不保爱情,即便是爱情越长久,其实与保险收益也无多大关系,和国外比起来,国内保险市场上并没有以离婚为风险保障的保险产品。毕竟保险公司保这个风险很大,尤其是现在国内的离婚率直线上升。”
  业内专家分析称,真正的婚姻保险是保护婚姻弱势方,让被保险人在失去婚姻后,获得一笔经济补偿,保险公司要推出这类产品,就要精算出不同年龄阶段的离婚率,而且离婚率与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需要综合一个较长时段数据。
  在上世纪末,太平洋人寿曾推出过“金婚银婚保险”,该保险夫妻双方各掏100元,如果两人一直不离婚,“恩爱金”会随忠诚度直线上升,婚姻越持久,保单价值就越高。婚姻存续20年,可领500元;50年金婚,可领6800元,并加送金婚纪念金戒指一对。但是如果19年时离婚,就没有恩爱金。不过,这个险种在推出两年后退市。相关人士介绍,主要是因为离婚率上升以及退保率太高,而当时银行利率较高,随着利率下调,这个产品继续卖就要亏本。
  关键是,婚姻保险的道德风险太大,在中国因躲债、分房子假离婚的例子太多了,这个产品的开发和设计需要精算,婚姻保险受个人因素影响大,无法准确建立精算模型,就无法拟定费率系数;离婚保险在经济上又给予赔付,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离婚夫妻数量,与现行法律法规精神所违背,也与当下和谐社会不相符合。所以,该产品即使推出来了,也无法通过监管机构的审批环节。
  
  小贴士
  
  “婚锁”保险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家名为“安全卫士担保”的保险公司为金融危机中的离婚者带来了福音。该公司8月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份离婚保险产品,称为“婚锁”。
  “婚锁”的最低赔付额度是1250美元,为得到这笔保险金,客户需每月支付15.99美元。为了防止人们在离婚前才去投保,保险客户必须在离婚前缴纳最低4年的预付金。如果客户有幸拥有更长久的婚姻,那么每多一年就会增加250美元的赔付。
其他文献
追求高收益是“热钱”的最终目标,其所具有的投机性和快进快出的特点往往带来极大的破坏性:造成贸易虚假繁荣;加大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难度,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而在西方人眼中,“热钱”却是风险偏好非常高的“优质资本”。对正常投资的“热钱”他们持欢迎态度,并引导资本流入其希望发展的领域,以加快经济发展。  眼下,热钱的流入,具体到国内市场主要无非是四种投资方向:即股市、楼市、债市和大宗商品市场。而楼市目
期刊
以短期投机为主要特征的热钱,加速进入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寻找套利机会已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热钱此次是怎样流入并完成布局的呢?    成本最小化“图谋”  海外热钱借中国双节放假之机,陡然拉升海外期货价格,并在中秋后四个交易日内,利用提前布局资金强力拉高国内金属期货,进而带动A股有色板块井喷。国庆假期外盘持续高涨,直接导致国庆节后国内期货及A股有色板块集体喷发。  “有色金属外盘在国内双节期间拉
期刊
整整一个月,上证指数从2600点以下涨到3000点以上,周期性行业领涨,银行保险等金融股好像在一夜间从回避的对象,变成了大众情人;即便是央行近三年来首次加息,也没有动摇股市上涨的趋势,真的是境外热钱在作祟还是股票本身估值修复的需要?股市上涨背后的宏观逻辑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目前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依然处于历史平均线以下,过去一个月的快速上涨仅仅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一个价值修正而已。整个市场逐渐看
期刊
不可否认,拥有高储蓄率、高经济增长率的中国,正面临新一轮泡沫经济的挑战。一方面,2.5%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显然抵挡不住房租、物价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正在股市、楼市上涨的推动下走入正反馈“环节”。现实的情况告知我们,中国或将被迫迎接2007年以来的新一轮泡沫狂潮。  随着资产泡沫扩张与通胀管理压力的加大,针对性的货币政策及行政手段在审慎中出台。从最近一个月的宏观政策走
期刊
转眼间,A股市场已进入最后两月的冲刺阶段,各方投资者能否最终有所斩获,这段时间至关重要。诚然,10月股市一路高歌让投资者兴奋不已,连续多日的“艳阳普照”驱散了很多股民对后市的担忧。不过,据调查发现,各家机构的观点却不尽然,不少券商仍认为,尽管大盘将呈持续震荡向上的格局,但并不排除短期出现调整的可能。  虽然A股资金面有望明显改善,但我们不应对改善程度寄予过高预期。毕竟,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像07年
期刊
时隔三年,央行突然加息,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央行亮出加息的大牌之后,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加息?加息的举措的确是出人意料,此前,市场曾普遍认为,由于担心经济超预期下滑,年内加息的概率已大大减少。    此次加息明显是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通胀压力。8月份中国CPI为3.5%,9月份的CPI数据为3.6%,高于8月份,显示通胀进一步加剧。尤其是近期以来,资源性产品以及食品、食用油、棉花等被
期刊
10月19日晚,加息的“靴子”终于落地。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这次重新祭出加息利器距离2007年的最后一次加息,已时隔两年又10个月。自2007年“防通
期刊
在CPI涨幅的持续上升背景下,此次加息打开了一条加息通道,这对股市、楼市、存款、理财产品等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在“通胀+负利率”的大环境下,投资理财已经不再是一件“休闲娱乐”,更像是一场家庭财富的保卫战!  “跑不赢刘翔也要跑赢CPI!”在这个口号的感召下,敏感的人们开始打起自己的“小算盘”。本刊认为,在房地产投资被大幅遏制的情况下,寻找其他的理财渠道就显得尤其必要。目前,包括股市、理财产品、黄金
期刊
此次加息明显是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通胀压力,但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其对市场的影响也较为深远。我们注意到,除了房贷族们关心的贷款负担加重外,更多人关注加息对个人投资理财带来的变化。  加息的余波有多远,究竟牵动了市场的哪些神经?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一一解答。    楼市:或触动价格战  加息将是深化楼市调控的开始。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组合拳”,被普遍认为是近五年来力度最
期刊
“部门刚刚成立时,中间业务收入只有几千万,而今年我们预计收入17-18亿。”谈起今年的发展情况,他颇感欣慰,“我们国际双保理业务笔数达到7962笔,位居国内同业第一,业务总量位居国内同业第三,而今年有希望实现第二。”    一个温暖的下午,作为亚太及海湾地区50名最有前途的年轻银行家之一的林治洪,在他的办公室,向《金融理财》的记者,讲述该部发展五年来的风雨历程、取得的成绩,以及在行业内逐渐确立的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