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的教学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al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我国古代优秀、经典、精髓文化的载体,古汉语承担着传承古典文化、丰富教学内容、启迪学生智慧的重要职责。但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古汉语词汇教学面临着新的压力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其古汉语学习效率成为古汉语教师持续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借助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值得推崇。
  【关键词】成语;古汉语词汇;重要性;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古文化热潮的不断兴起,古汉语词汇教学受到了社会更加广泛的重视。各高校也相继进行了古汉语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将成语引进古汉语词汇教学,利用成语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兼备的特点提升学生学习热情,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丰富学生古汉语词汇,提升古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利用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的优势
  利用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两点:帮助学生高效掌握与学习古汉语词汇语义。剪短的成语囊括了汉字文化丰富的内涵,有助于学生了解古汉语词汇语义,如掌握通假字、古今字等。在学习“善假于物也”中的“假”语义时,可借用“狐假虎威”这一成语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学生轻松掌握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在教学中引进成语教学,这一难题将迎刃而解。例如,古汉语中“亡”字的含义很多,有“逃跑、死亡、没有”等各种意思,分别可用亡命天涯、家破人亡以及唇亡齿寒等成语来辅助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借助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
  借助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需要采用一定的策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汉语词语教学中“历史词语”“文言词语”以及“词语古义”是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接下来探讨利用成语进行教学的针对性策略。
  (一)借助成语进行“历史词语”教学
  古汉语词汇海量丰富,类型多样,其中历史词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历史词汇,即表示曾在历史某一阶段出现过但现在已经完全消失,不复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一系列词汇。这类词汇由于旨在叙说某一历史现象时才会用到,故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历史词语大多出现在名著或经典中,如李白《前有樽酒行》中“金樽渌酒生微波”中的“樽”和杜牧《赤壁》中“折戟沉沙铁未销”中的“戟”等都是历史词汇,在对这些词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分别使用“移樽就教”“画戟雕弓”等成语辅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如果能指引学生明确这些成语中历史词汇中所指对象,并鼓励其联想与想象,这对学生阅读古籍,学习古汉语历史词语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完璧归赵”“弄璋之喜”中的“壁”和“璋”都是古代玉器;“千钧一发”“以镒称铢”中的“钧”“镒”“铢”等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咫尺天涯”“蹄间三寻”等成语中的“咫”“寻”等都是古代的长度单位等等。
  (二)借助成语进行“文言词语”教学
  古代作品中有大量的文言词语,它们记录着各类事物现象、行为状态等,很多文言词汇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着很深的意义与价值,只不过被其他词汇所替代。文言词语一般都具有与其相对应的现代汉语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成语将文言词语与其所对应的现代词语相联系,促使学生高效掌握。如李白《蜀道难》“以手抚膺坐长叹”中的“膺”、屈原《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中的“缨”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分别被“胸膛”“洗涤”等词汇所替代,但成语中依然可见这些文言词语,如“拊膺顿足、义愤填膺”和“振衣濯足、濯污扬清”等等。教师如果帮助学生弄懂这类成语中文言词汇的意义与用法,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古文词汇的学习与掌握。我国成语中保留下来的文言词语很多,如“揠苗助长”中的“揠”,意义是“拔”;“卖官鬻爵”中的“鬻”意义是“卖”等等。
  (三)借助成语进行“词语古义”教学
  “词语古义”教学是古汉语词汇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也是学生难以顺利掌握的内容。“词语古义”是相对于“词语今义”来说的,即一个词汇古今通用,但其在古代和现代的词形相同,意义不同。这样的词语在古汉语作品中十分常见,但学生在掌握这些词汇时往往容易混淆其古今义,导致理解的错误。如“党”这一词语,在古代的意思是“偏袒”,在现代的意思则是“政党、党派、党羽”等。虽然一些词语的古义在今日已经不再使用,但仍能从成语中寻觅到踪迹,因为很多成语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一些词语的古义,这对学生学习“词语古义”具有重要价值。如“走马观花”中的“走”,用的是“走”的古义“跑”,而非今义“行走,步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假”和“假手于人”中的“假”一样,都是用的古义“凭借”。当然,还有很多成语中保留了一些词汇的古义构造,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学习,积累更多的成语知识,用于古汉语词汇教学。
  综上可知,利用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双向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在古汉语词汇教学中渗透成语,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成语,学习成语,继而高效掌握各类孤僻难懂、复杂多样的古汉语词汇,提升古汉语词汇教学效率。借助成语强化古汉语词汇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质量的一条捷径,教师应善于寻找成语与古汉语的共通之处,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循序渐进地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玉.古代汉语知识在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2014.
  [2]付培丽.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成语语义透明度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2.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实施,教育理念、教学观念及手段等都发生较大改变,新课改提出的以生为本的理念摒弃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而言至关重要。下面围绕以生为本的理念,探究提出若干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措施,希望能为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以生为本;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数字显示调节仪是目前常用精密温度测量仪表,具有测量直观、准确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它主要由电源部分、信号预处理及前置放大电路、线形化电路、A/D转换及LED显示电路、时
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聚丙烯装置,采用的是美国Smar公司的SMARCON2.0DCS系统,该系统以四回路调节器CD600作为调节单元,与计算机进行通信.该装置的所有累积量都采用涡轮流量计,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今后成长与发展重要条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教学中更加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的引导下,比较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比较法是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在运用比较法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比较点,善于利用学生资源,适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同时还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同时也影响学生后期的学习。因此必须重视研究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识字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阶段学生识字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有良好识字和写字的能力,这也反映出识字
【摘要】微习作具有“言文微小,写作即时” 等特点,即时的观察,即时的心境,即时的感受,即时的表达,能真正让儿童的习作成为“我手写我心”。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就是积微成著的过程。微习作,耗时少,针对性强,减轻学生动笔的压力,消除习作的畏惧心理,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关键词】微习作;微内容;微形式;微平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微习作”作为一种小型习作,可以及时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