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真谛 课改春天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x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内阅读环节,金明小学就“怎样上好每一节家常课”为探究课题,有过如下教改尝试。
  关键词:阅读;课改;朗读
  
  一、设计路径 引领探究
  先从课前做起。新教材教学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非常明确,如五年级下册,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老师为学生设计“单元预习卡”,上课时再为他们设计一张“每课预习卡”,以此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一组专题“走进西部”,我们这样设计:祖国广袤西部,历史上曾鼎盛,亦闭塞。今天西部大开发号角已吹响,建设者前赴后继为之奉献着智慧和才干,让我们走进西部吧。请看要求:
  ①找一找:搜集有关西部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料了解西部资源。②理一理:整理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边疆开发、西部建设等资料,针对单元课文顺序作相应安排。
  又如《草原》一课的设计:带领同学们去领略草原美丽风光。请看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优美词语。③写出插图感想所见所想。④质疑,提问。
  二、解文本 整合资源
  准确解读文本作为授课核心,整合知识。
  比如阅读《翠鸟》文末老渔翁说翠鸟的感情丰富的一段话,须注意准确把握人物情感所在,是在对翠鸟的喜爱而不是失望,这是容易混淆的。
  怎样准确解读文本呢?
  课文说什么?怎样说?为什么这样说?是解读文本的三个层次。由此指导青年教师把注意力指向后两个问题,来从文中选择对整篇课文具有覆盖面和穿透力的两三个生长点,问题则易于迎刃而解。
  然后融会课文贯通知识点,有机整合预设,形成立体教育。
  例如:我校教师赵欣在解读《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又扩展解读李白《赠汪伦》一诗。解读《墨梅》,加入了《白梅》,以开阔学生理解背景。
  再如:为读清代词人纳兰容若的《长相思》,赵欣又介绍了纳兰的《如梦令》。两词写景言情大同,皆塑造了旅人的孤寂形象,意蕴深远。这样在比较中鉴别,揭示新颖深刻的意义。
  由此强化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读写结合 协调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源自多阅读和勤练笔,而适当的训练点则是关键。
  例如:一年级张瑞娟老师在教学《四季》一课,请孩子仿照课文《四季》编诗,孩子们热情高,想象力丰富,写诗如下:
  桃花红红,它对春雨说,我是春天。
  知了声声,它对绿叶说,我是夏天。
  菊花香香,它对蜜蜂说,我是秋天。
  雪花飘飘,它对北风说,我就是冬天。
  这样自然抒发感情而不是为了作文而去写,孩子们感到了写作的自由快乐!
  四、自然朗读体验情感
  在学校组织的比赛课上,老师们很重视朗读。可有的教师指导朗读把一个词语或句子从课文中独立了出来,用“请你把××读出来”的提示,要学生读出这样或那样的感情。比如:
  你能把红军的机智勇敢读出来吗?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把鸟儿的“多”读出来。
  这样读课文,会语调忽快忽慢,为特意强调而把个别词语读重,听起来拿腔拿调。而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教《草原》时,引导学生感情朗读的做法,却能给人以良好启示:
  师:当我们置身于茫茫大草原,放眼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生:蓝天、白云、绿草、野花、牛马羊成群……
  师:如在画中啊!(音乐渐起,舒缓优美)
  师:(引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的天……
  生:(心领神会,自然跟读)比别处的天更可爱,天空是那么明朗……
  教师情感导读和音乐唤起了孩子们无穷想象,他们读得表情专注,眼神闪亮憧憬,情趣与爱的童心生焉。
  好的朗读,“其言皆若出吾口,其意皆若出吾心。”
  总之,开展好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应守平常心,面对真学情,认真备课,使教学过程实在而有成效。“家常课”就像溪边荠菜花,不事张扬华丽,用朴素色彩,诠释出阅读教学真谛,以绚丽课改春天。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语文教育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民族文化、品格贯穿到他们的精神当中,这是高职语文教育应思考的问题,高职学生获取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要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人文素养显然更为重要,提升人文素养的方法之一就是重读经典。  关键词:经典;人文素养;高职语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32-03    在当下大学生
摘要:英语是拼音文字,语法就是造句的法则。“生本教育”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英语教学应该抓住学科特点,探索英语教学本质的规律,并且在教学中遵循这些规律。  关键词:学科规律;拼音文字;简化语法;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04-02     “生本教育”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英语教学应该抓住学科特
摘要:语文是文学,语文是美学,语文是人学。语文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以审美姿态去怡然地对待天、地、人,给学生以情感的滋养和艺术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教师要活化教材,挖掘教材,引领学生体味美,指导学生积极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感悟美,从而拿起笔来抒写人生创造美,让学生的心田在美的滋养下逐渐丰润起来。  关键词:语文教学;活化教材;体味美;感悟美;创造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摘要:要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首先要使所选择的美术作品能形象地吸引学生,并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美术;欣赏;兴趣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
摘要: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快的城市化建设步伐,近年来,建筑动画也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建筑动画是一种三维动画设计,制作思路清晰,制作方法先进,随着未来建筑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建筑动画必将能够有一个新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建筑漫游动画;三维动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92-02  目前原创动画的就业不是很乐观,动漫并不
2016年12月24日,“武秀之‘三合一’-‘一演三’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举行;上午在音乐3厅演出意大利歌剧《茶花女》,下午、晚上在歌剧院教学剧场分别演出自创现代大型豫剧《走出一线天》和自创民族音乐剧《中国蝴蝶》,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文艺表演院团、艺术研究机构等单位的二十多位音乐戏剧专家见证了武秀之弟子们一天连演三场风格迥异音乐戏剧作品的教学成果成功汇报,学者们无不赞叹于这一
摘要:分组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要做到:让学生认识到其意义,分层搭配,过程评价,因材施教。  关键词:教学效率 分组教学 过程评价 利用栏目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成为新课程改革
摘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高低决定着整个教育的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重心已下移到“以校为本”,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规律,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重点,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系统,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才能成为教师的幸福工程,学校才能打造出品牌。  关键词:以校为本;教师专业发展;自我发展;模式;系统  中图分类号:G637
摘要:把桔子作为教具,引进地理课堂教学,通过观察桔子、画桔子等分桔子、切割桔子等活动,给学生张扬个性的机会,施展活力的空间。达到学习地球知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 地球 桔子 地理课堂教学    学习有关地球的知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是七年级学生学习地理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一部分知识抽象难懂,如果机械地讲解或简单地观看地球仪,就会导致学生把学习地理当成一件苦差事。
摘要: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惩罚不是体罚,我们可以让惩罚变得美丽。具体做法是:惩罚的前提是要对学生充满爱心,没有爱心的惩罚就是对学生的报复;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投其所好,因势利导,因材施罚;惩罚要及时,要有度;惩罚更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犯错的学生也是人,我们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要做好惩罚“善后”工作,及时与受惩罚学生进行心里沟通,反馈惩罚效果。  关键词:惩罚;艺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