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码营销学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wi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种流行的说法,乐观的人通常会选择去美国买衣服、去日本买BRA、去德国买鞋子。如果一定要去日本买外衣、去美国买BRA、去法国买鞋子,那也是个人选择。
  
  眼尖的人已经发现,无论是四川地震、云南干旱,还是最近的广西洪涝,温总理出现在第一线,总是穿一双New Balmlce运动鞋。据说小布什跑步时也穿这个品牌的鞋子,奥巴马上台前一度是这个牌子的卖点。
  挑中一款New Balance的运动鞋,同一尺码会提供窄型、标准型和宽型三种宽度,而在窄型和宽型中又细分不同程度,不厌其烦的结果是再挑剔的脚最后也无法抱怨。
  时装和鞋业的“大佬”们一心在设计、面料、高新技术或是手工上出奇制胜,但现实一再告诉人们:有时候,是尺码决定一切。
  
  从“小”处取胜
  
  2008年10月,英国玛莎百货(Marks and spencer)在上海南京西路开业,近4000平方米的店面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然而不久这艘亚洲最大的“旗舰”搁浅了,原因无他:外国人抱怨这里的内衣尺码太小,而中国顾客觉得服装号太大。
  玛莎显然忽视了一个事实,尺码就是竞争力。
  国际同行们吃一堑长一智,来自西班牙的ZARA就聪明多了。“裙子看上去不错,但领口低得能看见内衣,高跟鞋也很漂亮,可是最小只有36码……”类似这样的抱怨成为动力,ZARA很快在内地店推出了35码的高跟鞋,并在现有服装型号中增加一些xS(160)码。其实,这些小码货在意大利或者香港的ZARA店里也不是什么“新大陆”,只能说,ZARA显露出攫住内地市场的决心。
  顾客能不能买到尺码合适的衣服,要看品牌重不重视这个市场。大牌们心照不宣,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市场。与其妄想顾客会增肥或增高迁就衣服,不如学会给顾客量体裁衣。
  来自日本的优衣库给亚洲人做衣服起家,很明白这个道理。如果到优衣库的官网看看,会发现女装提供的S号是155,而非欧美品牌约定俗成的165;M号和L号都是针对160女性的身材,尺寸略有不同;而最大号XL也只到165。同样,国际大牌杰尼亚为了照顾那些身材较为“精致”的中国男人,也推出了一对一定制服务业务。
  上个月底,美国最大的连锁服饰零售品牌GAP宣布把版图扩张到中国,上海的两家店分别在淮海中路香港广场和南京西路石门路口,和ZARA、H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