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史教学中的“合理”与“不合理”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教育理论,其内容核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1]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过分强调学生怎么“学”,却忽略了教师如何“教”。我认为,只有教师合理创设情景,与学生互相协作、充分对话,才能真正达到较好的效果。
  具体到人物史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点是历史人物的具体史实,然而这些史实纷繁复杂、细致琐碎,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如果教师只是流水铺陈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就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流失,不利于教学目的的达成。然而,历史人物又是通过历史史实丰满起来的,这一过程是无法忽略的。如果一堂课单纯只剩下了人物精神体会而失去对人物史实的学习,教学中学生可能会相对轻松,但学生在课后复习回顾时又会感觉无从学起,缺乏体系。这些问题,显然不可能指望完全依靠学生自主去解决。这时,如何有效而巧妙的串联人物事迹,便于学生记忆的同时又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就是教师所要完成的任务,做好“引导者”,而不是“放任者”。那么,该如何做呢?
  我认为,探究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寻找其行为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循序渐进地通过了解人物的行为来理解其做法背后的原因、动机、思想甚至时代背景,从而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渗透具体知识点的学习,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下面就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一课为例来探讨一下这种方法。
  一、创设情境,寻找“不合理”
  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充满了好奇,这一点好奇就是我们引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探究热情的一个绝佳触发点。众所周知,历史人物之所以为人所好奇,原因之一在于其行为常常出人意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我们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情境,以历史人物特立独行的故事为平台,引导学生寻找其“不合理”之处,从而引出课堂主旨,导入课堂教学内容。
  以康熙一课为例,开篇就以《中国历代长城总图》为导入。众所周知,修建长城是为抵御外敌、巩固统治,因而历朝历代长城的修建都是国防要务。但是通过图例学生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不合理现象:清朝长城几乎没有修建。在历朝历代大规模修建长城的趋势下,清朝的长城修建如此缺失,就尤为显眼。这一“不合理”现象就已经成功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此时再出示一段材料阐述清朝统治者之一康熙对修建长城一事的具体态度:
  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月,古北口总兵上疏说,古北口一带城墙倒塌得很厉害,请示予以修筑。康熙帝听后指出:“蔡之所奏不諳事宜,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峙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
  ——据《圣祖御制文一集》整理[2]
  学生可以从材料之中感受到另一个“不合理”现象:对于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的长城修建,康熙的态度不仅是不修长城,甚至是有点不屑于修长城的。此时就引发学生思考,康熙为何产生这样的态度呢?他不修长城,那又是如何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呢?带着这一点对于人物“不合理”行为的疑惑,学生便会对课堂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发其自主思考。
  二、史料探究,“合理”其行为
  历史人物的举动不可能是毫无缘由的,他们的行为必然受到其思想、经历、所处立场、时代、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旦能够找到其举动背后的深层缘由,就能以此为线索将其行为一一串联起来,也能够帮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上、站在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下去理解历史人物的作为,从而真正的理解其举动及其举动背后的意义,真正产生共鸣。
  康熙不修长城的缘由,在于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康熙作为汉族地区成长起来的政治家,自幼就接触中原传统文化,对经、史、子、集均有涉猎。这使得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远超前代。在此过程中,康熙十分注重汲取有利于加强其统治能力的知识,借以指导其在巩固统治方面的探索。[3]因此,在康熙一系列文治武功的背后,都有儒家思想的影子,这就是他一系列举措背后的那一根“导引线”。在了解这一情况之后,教师就可以此为线索,呈现材料,引导学生去探索、理解康熙不修长城的深层原因:
  材料一:“仁者无敌,此是王道,与其用诈谋仿无稽之言,不若行王道,则不战自败矣,王道二字,自是极妙兵法。”
  ——《清圣祖实录》[4]
  很显然,从上述材料中就可以看出,康熙一生尊崇儒家的王道政治,即实行“仁政”。受到这一统治思想的影响,他并不推崇采用被动防御的方式去维护其统治,而是主张防患于未然,主动出击,采用“仁政”将矛盾消弭于无形,用民心修筑无形的长城来维护其统治。因此,对臣子劝其修有形长城的举动不以为然的态度也就自然合理了。接下来,学生在掌握了“仁政”这一指导思想的情况下,对其一系列举措就能顺理成章的做出合理的解释,了解其举措背后的深层用意。
  材料二:“欲安民生,必除寇虐;欲除寇虐,必事师旅。 ”
  ——《清圣祖实录》[5]
  材料三:“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东华录》康熙卷[6]
  站在“仁政”的角度上,结合上述材料和课本中所述康熙生平事迹,学生不难看出,康熙所进行的一系列平叛举措如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征战雅克萨等,虽然一直在征战,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安定民生。因此康熙一再强调战争要适可而止,不可穷兵黩武,一旦叛乱平定就要以抚绥手段为主,借以缓和矛盾,使百姓尽量避免战乱之祸。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他为何生擒鳌拜之后免其一死,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之后立刻至明孝陵祭拜,在孔庙三跪九叩,亲书“万世师表”匾额,在乌兰布通战役胜利后,举行多伦会盟,分封四大活佛,加强蒙藏团结等一系列看似不太“合理”的行为。所以,这些举措最后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安定民生,都是康熙“仁政”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其所修筑的无形的长城。   至此,康熙错综复杂的一系列举措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并且以“仁政”为线索串成一线,逻辑应当是相对清晰的。通过史料呈现,学生自主探究,不仅解决了“康熙不修长城”这一疑问,还通过合理化人物行为,帮助学生理解了康熙的治国思想,了解到他的政治智慧、果敢坚毅,从而对人物治国的良苦用心产生真正共鸣。
  三、深入思考,“合理”“不合理”
  歌德说:“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7]显然,对一切事物的评价都具有时代性。人物行为的“合理”“不合理”也具有时代性,应当根据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阶级立场来客观评价,辩证地看待人物行为的“合理”“不合理”。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学生应当具备“兼容”意识,学会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及事件。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当有意识地扩宽学生的视野,抛出相应的材料,引导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和当时的时代立场上对其举措进行辩证思考,得出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
  以康熙一课为例,教师可抛出以下材料: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谕: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
  ——《清圣祖实录》[8]
  联系必修可知康熙面对当时西方的变化给出的反应是“重申海禁”,但这一反应合不合理呢?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就此问题进行讨论。以往对康熙这个人物的评价多是以正面为主,学生对康熙帝的印象也多是“明君”“千古一帝”。确实,康熙帝在实行仁政,维护封建统治方面成绩突出,毋庸置疑。但是,在面对世界工业化、一体化的大潮流时,康熙的某些举措虽然是捍卫封建统治的合理举措,却使中国在最关键的转型期错失良机,逐渐开始落后于西方。由康乾盛世结束到中国被西方打开大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短短的45年,不得不说衰败的隐患早在康熙一朝就已埋下。因此,站在時代的角度上来看,很显然,康熙的这一举措是“不合理”的,是不符合时代的潮流的。可以看到,近年史学界也更多地强调重新评价康熙帝,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多接触这类史学前沿的观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扩宽视野,另一方面也是借此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质疑”“求索”的精神,学会主动学习、思考。这在现在的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是十分必要的。
  四、结语
  以往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历史史实上,却忽略了历史史实背后的行为主体——历史人物。人物史教学中“历史人物”应当占据主体地位,各种历史史实都是以人物为出发点产生的。历史人物身上有许多学生感到不能理解的举动,如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孙中山的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等等。这些疑问的答案应当都在人物本身的思想、经历、立场、时代背景中。此时,我们就可以学生疑问为出发点,通过史料探究来合理化人物行为。这有助于让学生理解历史人物,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智慧、精神,从而真正产生共鸣。学生通过这一教学过程不仅学会从历史人物所处立场、时代看事物,也有利于学生以此为线索串联人物事迹,便于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跳出历史人物的时代,眼界,以旁观者的眼光理性的看待历史人物,指出其行为的真正“合理”“不合理”的地方,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通过这种方式,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教师有预设的合理引导,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9]这一方式,也许能够对让人头痛的人物生平事迹介绍产生一点借鉴意义。
  【注释】
  江如蓉:《建构主义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中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9期。
  《圣祖御制文一集》卷27,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1页。
  耿琦:《康熙宽大政治研究》,辽宁大学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第4页。
  张廷玉:《清圣祖实录》卷17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9页。
  张廷玉:《清圣祖实录》卷178,第 15页。
  蒋良骐:《东华录》康熙卷59,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页。
  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第20页。
  张廷玉:《清圣祖实录》卷270,第 10页。
  王配:《高中历史“双动两案”教学设计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第9页。
其他文献
近年常发现国民对国内外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到此一游”无感状态的相关新闻报道,究其原因是国民缺乏将零碎的历史事实证据,通过论证和想象,组成宏伟历史画卷的能力。柯林伍德认为“历史知识的扩大,主要就是通过寻求如何使用迄今被历史学家们一直认为是无用的这种或那种可知觉的事实作为证据而实现的。”[1]培育学生历史证据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最终习得现代公民的历史思维能力及人文素养的提升,践行新课程
解读教材内容并达成合理的教学叙事往往考验着教师的教学功底。解读是教师自身思想、经验与历史的对话,然而,在标准化考试下,个性化理解是否会脱轨与失序而影响学生成绩又阻碍了教师突破“陈规陋习”的勇气。结果是,解读陷入了从史料到史料、概念到概念、理论到理论的窠臼中而影响了理解,历史教学的意义危机也由此而生。事实上,历史教学的意义建构要比知识陈述来得重要,而只有在思维碰撞的对话中,才能真正构建知识、协商价值
马秀花“大咖知识学堂”创始人  在“大咖知识学堂”,人人都知道创始人“璐瑶妈妈”。  “璐瑶妈妈”的真名是马秀花。“坚持将给自己孩子的教育惠及更多家庭与孩子的初心。”这位昔日北京理工大学的学霸在创业路上可谓无心插柳,因为她一开始只是为了解决自己一对双胞胎女儿璐璐和瑶瑶的学习问题。  2017年9月,马秀花开始创业,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大咖知识学堂”,先从英语开始,然后是语文、数学等学科,3年下来,如
汤因比 ( Arnold Joseph Toynbee) 曾说:“人类文明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性的历史。人性是构成文明的基础,这既表现在人所创造的物质文明进步,也表现在由人性所决定的精神文明进步。”[1]历史是人的历史,历史学探讨的也是人的历史演变,历史教育更应围绕着对人的教育展开。  课程标准有关明清君主专制的要求是,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
2020年全国Ⅰ卷文综第25题以民族交融为背景,以阎立本所作《步辇图》作为史料,旨在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步辇图》作为图像史料,其史料价值的一个重要视角,就是它表现了古代中国民族交融史上唐与吐蕃交融的“共有历史”意蕴,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交融的“共有历史”意识。作为民族交融史试题的一种命题视角,“共有历史”意识依托于历史叙述,又蕴含着史学方法,还彰显了家国情怀,这三者构成了“共有历史”意识的要
“立德树人”作为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目标是“具有创造力的问题解决者、健康全面的人。” [1]新课改背景下,深化史学育人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具深远意义。“德不仅指道德、品行,还包含见解、器识之意”。 [2]古有刘知几论“史才、史学、史识”,亦可作为当今时代深化历史学科育人的三点原则。“史才”是“器识”,即问题意识,是对历史的大局性把握和认识;“史学”是“见解”,即思辨能力,是对历史的审辩思考与价
富蕴县,祖国边陲一个面积3.37万平方公里的“小”地方,却被“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最具特色文化生态旅游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国家卫生县城”等诸多光环笼罩着。在许多人眼里,它是一个旅游胜地、文化圣地,更是一个红色宝地。  “如果说富蕴美了新疆,那可可托海一定是这幅壮锦上最耀眼的一处。”可可托海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远的牧色人文、淳厚的红色基因享誉八方,如今已成为中国西北边境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雅斯贝尔斯进一步指出:“历史课的教学则是发展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虔诚爱戴之心,启发他们为了人类更高的目标而奋斗,并形成对现实批判的清醒历史观。”[1]  核心素养最终归结于“人格教育”。《普通
在许多人眼中,文字是记事记言、传情达意的载体,图像则是增加文字可读性的点缀。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图像与文字一样也具有表述的张力与冲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已然提供了以图片为载体的各类图像,它包括各种画像、雕塑、照片、地图、建筑等等。  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中的插图“芙蓉锦鸡图”为例,试图从“时空”与“社会”两个维度,探究此画所蕴含的多
李惠军老师在《灵魂的追问——历史教师的视界、心界与历史教学的境界》一文中讲到,历史课的灵魂是足以统摄这段历史的主轴和主线。[1]历史课的“课魂”是一节课的教学立意,更是蕴含在历史知识背后的历史规律、人文精神和历史智慧。笔者以荣获全国学术研讨会公开课特等奖的《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情思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让“课魂”走进学生心灵,引领学生在历史体验中酝酿历史情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升历史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