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保生,1951年出生,包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包头电视台主任编辑。
1986年从事根艺创作,多次在全国获刘开渠根艺大奖。
1998年10月创建包头市根艺奇石美术学会,任会长至今。
2005年被内蒙古文联授予“自治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涉足奇石领域,收藏各地奇石精品,足迹遍布全国各省市。
2006年柳州国际奇石节中《珍肴美肉》获大奖。
现为包头市昆区正泰古玩城“大漠山庄”石艺馆馆主,代表作品《天问》、《倾诉》、《古窑遗韵》、《锦鲤》。
张志,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石文化专业委员会组联部副主任,内蒙古赏石协会副会长,包头市奇石文化研究会会长。
2001年,开办了包头市首家奇石馆, 并组建包头市奇石文化研究会,时任会长,会员有二百多人。
2006年,成功举办包头首届大型奇石展会。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任呼和浩特赏石展组委会委员。
他用十几年的时间收藏一桌满汉全席,2006年5月,108道菜正式在花苑与观众见面,各种菜从质地、颜色、品相等方面来看都可谓精品。
济公
同亚
佛国道济是个另类,是唯一的国人,也是唯一一个不拘形式而成正果的僧界楷范。
他的事迹被流传称颂是因为他离经叛道的行径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基层社会的潜意识,所以无论是写他的还是传播他的都一定让他获得正果,这就是民意。
这方巧色玛瑙由于上部形如标准的道济帽,下部又酷如人的头像,藏者再配以数珠和披袈裟的人体基座,一尊惟妙惟肖的道济和尚便跃然眼前,这就是匠心独具使石遂了人的心愿。
安祯麟,内蒙古包头市人,曾经是一位集邮爱好者,同时对各类收藏也颇感兴趣。
一次在古玩市场看到一块形似羊的石头,他便被大自然造就的美妙艺术品所深深吸引,于是买了回去,从此便无法止步。从喜欢石到痴迷于石,他把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对奇石的收藏中。他曾为发现一块奇石而欣喜若狂,也曾为错过一方雅石而夜不能寐。玩石几年来,他的藏品受到石界同仁的一致称赞。几年的玩石积淀,使他独具慧眼,只要他看上的石头一般都会尽收囊中。
石头给他带来了无限的快乐,通过收藏奇石使他从中学到了很多相关知识,同时也陶冶了情操,结识了各行业的石友。
刘祖星,男,1953年4月生于内蒙古包头市。1970年在内蒙中部辉腾梁下乡插队,1972年到现在一直从事政法工作。1996年偶然机会喜欢上了奇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现虽不精通,但也有些“执迷不悟”。
刘云,生于1964年,现任包钢(集团)公司法律顾问,自2006年开始喜欢上石头,尤其偏爱大漠奇石。
在三年时间里,刘云收集了不少大漠奇石,由于起步较晚,他总是谦虚地认为所收集的石头在品质、形态等方面都不够精细,在这方面也交了不少“学费”,但他对石头的喜爱之情依然不减。所收集的石头有玛瑙、木化石、戈壁石及古生物化石等。在他的感染下,妻子、女儿也随他喜欢上了石头。尤其是女儿刘明月,现已对石头小有研究。他的希望是广交石友、发展内蒙古奇石文化。
张国祥,1960年出生,原籍山东泰安,现居内蒙包头市。现任内蒙古中鹿工贸公司总经理、内蒙观赏石协会副秘书长、包头市赏石协会副会长。从开始的好奇发展到现在的痴迷,与石相伴十余年。
为了寻石,在工作之余他跑遍了内蒙古的西部地区,经过多年的爱石、寻石、藏石,取得了一些成绩,收藏奇石百余件。他说:“大自然石头的精神内涵吸引我无休止地去探索与发现。天然艺术是无止境的,我只能通过不断地学习与交流更深地认识和提高自己的赏石水平,从而达到对天然艺术理念的追求。”
张永胜:男,包头铁路运输法院工作
范金枝:女,包头铁路客运段工作
几年前,和朋友外出拣石,夫妻俩便被这大自然造就的神奇之物所吸引,越看越觉得奇妙无比。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石头的学习、探讨、交流。工作之余,夫妻俩到祖国各地寻访大自然给予的宝贝,特别是拣到奇石时的激动与沉醉,给两人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生命仿佛也融入自然中一般。
张智涛,1970年出生于包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函授学院,受经济大潮的冲击,所在单位破产,之后加入到经商的队伍中。
张智涛热爱文学、绘画与陶艺,在平淡、匆忙的生活中,不经意地接触到了石头,逐渐爱上了她,并以全部心思投入进去。他说:“只有面对千姿百态的石头我才感到浑身轻松,心情得到了放飞。”
他认为,石头本身有情有意,她展示给世人亿万年凝炼的大自然所赋予的美,也给人以做人的启示。
小品组合的自主创新
武林虎
从古代居住在天然岩洞的猿人采用自然石作为生活用具,到母系社会时期对石器的磨制;从父系社会黄河中下游产生的龙山文化,到现代人们用玉石、玛瑙作为项饰可见,石与人类的关系由来已久。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石便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周武王灭商之后曾得“旧宝石万四千”;南北朝时期人们用石制品做室内装饰;唐朝宰相李勉所藏“浮罗山石”……这些都说明石与人类的亲近。
然而,前人对赏石有其独到见解的,是以北宋大画家米芾撰著的《园石谱》中所提到的“瘦、透、漏、皱”赏石鉴赏观为始,其中蕴涵着中国古代儒、道、佛之家的美学思想与理论。随后,杜绾的《云林石谱》中对116种赏石进行了探究,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谱》、王守谦的《灵璧石考》、清代宋荦的《怪石赞》、高兆的《观石录》、毛奇龄的《后观石录》、诸九鼎的《石谱》等,分别从不同层面对其所刊载的赏石进行绘图、说明、题咏,可见我国古代赏石文化的先全与辉煌。
雅石的美是天然的,而其艺术价值是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文化。小品组合就是由“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结合佛、道、唯美赏石观与现代科学,所产生的一种高于实践的石文化。随着雅石能否成为艺术品的争论,小品组合在其定位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其“艺术”定义而言,中西方有着多种解释。西方哲学家培根说“艺术是人与自然相乘”;大画家凡高说“艺术是人加入自然并解放自然”;雕塑家罗丹说“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辞海》解释道“艺术是人类以情感想象为特征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公式。”……对比这些解释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一种共性——既人与自然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从艺术的形态观之,瘦、透、漏、皱是古人从审美角度对赏石萌发的一种质朴艺术理念,而近代赏石观中的形、质、色、纹,是对传统艺术理念的延伸。小品组合是赏石家或赏石爱好者赋予雅石主体创意,来体现反映审美及审美艺术的一种特殊方式,也可看作一种意、韵、神、雅相结合的艺术品,它是建立在古今赏石基础上一种对赏石理念及韵味的深化与改革,更重要的是对奇石审美的艺术探究,使之成为既有外在美又有内在精神的艺术品。
赏石艺术是多元化的,它涉及到美学、科学、哲学、宗教等诸多体系。而赏石群体在开放的今天更是多元化的,他们的审美造诣和艺术修养也各不相同。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小品组合就是要冲出教条的束缚,以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基础,从自主创新中挖掘组合深层次的美。
西方哲学家培根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比喻,他把从事科学和哲学研究的人分为三类:一类像蚂蚁,另一类像蜘蛛,第三类像蜜蜂。以我个人观点,赏石界也可以此三类来比喻:蚂蚁类整天忙乎着收集石头,却不对其进行筛选分类,虽然也在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工作却不能将赏石水平提升到一定境界。蜘蛛类只抓住自己的一知半解,缺少理性的修养与大自然的交融。显然这两类不能提高其赏石艺术修养,对于创作而言就更难了。而蜜蜂类就是把理性和感性结合在一起。赏石创作者就应像蜜蜂一样,将自然的石头,通过创意加以消化、酝酿,使自主创新的作品成为一种表现审美趣味的类别,令观者入眼入心。
1986年从事根艺创作,多次在全国获刘开渠根艺大奖。
1998年10月创建包头市根艺奇石美术学会,任会长至今。
2005年被内蒙古文联授予“自治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涉足奇石领域,收藏各地奇石精品,足迹遍布全国各省市。
2006年柳州国际奇石节中《珍肴美肉》获大奖。
现为包头市昆区正泰古玩城“大漠山庄”石艺馆馆主,代表作品《天问》、《倾诉》、《古窑遗韵》、《锦鲤》。
张志,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石文化专业委员会组联部副主任,内蒙古赏石协会副会长,包头市奇石文化研究会会长。
2001年,开办了包头市首家奇石馆, 并组建包头市奇石文化研究会,时任会长,会员有二百多人。
2006年,成功举办包头首届大型奇石展会。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任呼和浩特赏石展组委会委员。
他用十几年的时间收藏一桌满汉全席,2006年5月,108道菜正式在花苑与观众见面,各种菜从质地、颜色、品相等方面来看都可谓精品。
济公
同亚
佛国道济是个另类,是唯一的国人,也是唯一一个不拘形式而成正果的僧界楷范。
他的事迹被流传称颂是因为他离经叛道的行径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基层社会的潜意识,所以无论是写他的还是传播他的都一定让他获得正果,这就是民意。
这方巧色玛瑙由于上部形如标准的道济帽,下部又酷如人的头像,藏者再配以数珠和披袈裟的人体基座,一尊惟妙惟肖的道济和尚便跃然眼前,这就是匠心独具使石遂了人的心愿。
安祯麟,内蒙古包头市人,曾经是一位集邮爱好者,同时对各类收藏也颇感兴趣。
一次在古玩市场看到一块形似羊的石头,他便被大自然造就的美妙艺术品所深深吸引,于是买了回去,从此便无法止步。从喜欢石到痴迷于石,他把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对奇石的收藏中。他曾为发现一块奇石而欣喜若狂,也曾为错过一方雅石而夜不能寐。玩石几年来,他的藏品受到石界同仁的一致称赞。几年的玩石积淀,使他独具慧眼,只要他看上的石头一般都会尽收囊中。
石头给他带来了无限的快乐,通过收藏奇石使他从中学到了很多相关知识,同时也陶冶了情操,结识了各行业的石友。
刘祖星,男,1953年4月生于内蒙古包头市。1970年在内蒙中部辉腾梁下乡插队,1972年到现在一直从事政法工作。1996年偶然机会喜欢上了奇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现虽不精通,但也有些“执迷不悟”。
刘云,生于1964年,现任包钢(集团)公司法律顾问,自2006年开始喜欢上石头,尤其偏爱大漠奇石。
在三年时间里,刘云收集了不少大漠奇石,由于起步较晚,他总是谦虚地认为所收集的石头在品质、形态等方面都不够精细,在这方面也交了不少“学费”,但他对石头的喜爱之情依然不减。所收集的石头有玛瑙、木化石、戈壁石及古生物化石等。在他的感染下,妻子、女儿也随他喜欢上了石头。尤其是女儿刘明月,现已对石头小有研究。他的希望是广交石友、发展内蒙古奇石文化。
张国祥,1960年出生,原籍山东泰安,现居内蒙包头市。现任内蒙古中鹿工贸公司总经理、内蒙观赏石协会副秘书长、包头市赏石协会副会长。从开始的好奇发展到现在的痴迷,与石相伴十余年。
为了寻石,在工作之余他跑遍了内蒙古的西部地区,经过多年的爱石、寻石、藏石,取得了一些成绩,收藏奇石百余件。他说:“大自然石头的精神内涵吸引我无休止地去探索与发现。天然艺术是无止境的,我只能通过不断地学习与交流更深地认识和提高自己的赏石水平,从而达到对天然艺术理念的追求。”
张永胜:男,包头铁路运输法院工作
范金枝:女,包头铁路客运段工作
几年前,和朋友外出拣石,夫妻俩便被这大自然造就的神奇之物所吸引,越看越觉得奇妙无比。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石头的学习、探讨、交流。工作之余,夫妻俩到祖国各地寻访大自然给予的宝贝,特别是拣到奇石时的激动与沉醉,给两人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生命仿佛也融入自然中一般。
张智涛,1970年出生于包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函授学院,受经济大潮的冲击,所在单位破产,之后加入到经商的队伍中。
张智涛热爱文学、绘画与陶艺,在平淡、匆忙的生活中,不经意地接触到了石头,逐渐爱上了她,并以全部心思投入进去。他说:“只有面对千姿百态的石头我才感到浑身轻松,心情得到了放飞。”
他认为,石头本身有情有意,她展示给世人亿万年凝炼的大自然所赋予的美,也给人以做人的启示。
小品组合的自主创新
武林虎
从古代居住在天然岩洞的猿人采用自然石作为生活用具,到母系社会时期对石器的磨制;从父系社会黄河中下游产生的龙山文化,到现代人们用玉石、玛瑙作为项饰可见,石与人类的关系由来已久。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石便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周武王灭商之后曾得“旧宝石万四千”;南北朝时期人们用石制品做室内装饰;唐朝宰相李勉所藏“浮罗山石”……这些都说明石与人类的亲近。
然而,前人对赏石有其独到见解的,是以北宋大画家米芾撰著的《园石谱》中所提到的“瘦、透、漏、皱”赏石鉴赏观为始,其中蕴涵着中国古代儒、道、佛之家的美学思想与理论。随后,杜绾的《云林石谱》中对116种赏石进行了探究,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谱》、王守谦的《灵璧石考》、清代宋荦的《怪石赞》、高兆的《观石录》、毛奇龄的《后观石录》、诸九鼎的《石谱》等,分别从不同层面对其所刊载的赏石进行绘图、说明、题咏,可见我国古代赏石文化的先全与辉煌。
雅石的美是天然的,而其艺术价值是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文化。小品组合就是由“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结合佛、道、唯美赏石观与现代科学,所产生的一种高于实践的石文化。随着雅石能否成为艺术品的争论,小品组合在其定位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其“艺术”定义而言,中西方有着多种解释。西方哲学家培根说“艺术是人与自然相乘”;大画家凡高说“艺术是人加入自然并解放自然”;雕塑家罗丹说“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辞海》解释道“艺术是人类以情感想象为特征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公式。”……对比这些解释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一种共性——既人与自然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从艺术的形态观之,瘦、透、漏、皱是古人从审美角度对赏石萌发的一种质朴艺术理念,而近代赏石观中的形、质、色、纹,是对传统艺术理念的延伸。小品组合是赏石家或赏石爱好者赋予雅石主体创意,来体现反映审美及审美艺术的一种特殊方式,也可看作一种意、韵、神、雅相结合的艺术品,它是建立在古今赏石基础上一种对赏石理念及韵味的深化与改革,更重要的是对奇石审美的艺术探究,使之成为既有外在美又有内在精神的艺术品。
赏石艺术是多元化的,它涉及到美学、科学、哲学、宗教等诸多体系。而赏石群体在开放的今天更是多元化的,他们的审美造诣和艺术修养也各不相同。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小品组合就是要冲出教条的束缚,以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基础,从自主创新中挖掘组合深层次的美。
西方哲学家培根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比喻,他把从事科学和哲学研究的人分为三类:一类像蚂蚁,另一类像蜘蛛,第三类像蜜蜂。以我个人观点,赏石界也可以此三类来比喻:蚂蚁类整天忙乎着收集石头,却不对其进行筛选分类,虽然也在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工作却不能将赏石水平提升到一定境界。蜘蛛类只抓住自己的一知半解,缺少理性的修养与大自然的交融。显然这两类不能提高其赏石艺术修养,对于创作而言就更难了。而蜜蜂类就是把理性和感性结合在一起。赏石创作者就应像蜜蜂一样,将自然的石头,通过创意加以消化、酝酿,使自主创新的作品成为一种表现审美趣味的类别,令观者入眼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