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电影弥漫出的反思情绪,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内心潜藏的伤痛
如果愿意,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爱情片,但相信你不会只是看到了爱情,爱情在影像明明灭灭的历史闪回中,让我们目睹它一年年风化为蹉跎岁月的牺牲品。
韩国影片《古老庭院》,改编自黄石英的小说。黄石英是韩国文学的代表人物,在异邦德国,他饱含对自己民族的深沉情感,但在叙事方式上却保持了相对节制的距离。这部小说,以光州事件和席卷80年代的学生民主运动为背景,层层剥开一代人淤结的伤疤,让许多韩国人重新体会到那隐藏在体内的疼痛感。
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很好地移植了这种叙事方式。剧中,吴贤宇参加了1980年的光州事件而被政府通缉,乡村美术教师韩允姬帮助他隐藏在山村七个月。他们的爱情由此开始。日复一日,贤宇郁郁寡欢,最终决定去见和他一起参加运动的朋友。在离开的时候,她已预感,知道他要奔赴一场灾难,但不敢挽留。凌晨,天还黑糊糊的,山村公路,大雨滂沱,她送他,巴士来了,戛然停在那里,他终于还是走了。在城市里,他被残忍地打翻在地,像一只丧失尊严的狗,被抓捕,并获无期徒刑。
这一去就是十七年。她没有资格探望他。爱情毫无指望。
十七年后,军政府独裁结束,光州事件平反,贤宇走出监狱,但已无法面对现代化的生活,影像中的这个人,走在光怪陆离的城市里,神情始终置身其外。他回到了当年的山村,阅读恋人允姬死前写的日记。
镜头巧妙地捕捉和运用了光与影的交错,让情节一直在当下与当年之间闪回、重叠。爱情的幻灭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代人激情的燃尽。当年,他们为了信念可以把自己的身体亲手点燃,可以和警察对峙打斗,可以在世俗的眼光里去作蚍蜉撼大树般的抗议,去声嘶力竭地呐喊出自己的主张。但是,现在一切归于平静,他们为了物质生活而奔忙,而焦头烂额,疲顿的身体已经不再敏感。
曾经怀有光荣与梦想的一代人心中,那种尖锐的疼痛感正在消失,变得迟钝。
黄石英把他的这部小说比作“献给80年代的真魂曲”。在导演林尚秀的影像中,80年代的精神似乎只是那代人青春期的社会幻觉,转瞬即逝。导演并没有把过多的镜头安排给那些激情斗争的年轻人,而在更多的时间里,通过女主角韩允姬的眼睛,来展示他们。
韩允姬是置身于这群年轻人之外的旁观者,她有女性艺术家敏锐的嗅觉,她在过程中看到了结局,但她不阻拦,或者认为他们的行为本身即使徒劳也是值得尊敬的。她爱吴贤宇,所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那些和他一样的年轻人。
韩允姬理性而温婉之眼的存在,正是这部电影超乎寻常之处,它给人们提供了观察那一代人的一个独特视角,一个超脱出事件本身的不置好恶的视角,告诉人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代价与迟暮收获。
政府独裁下铁板一块的社会现实里,血的代价并不一定能换回相应的果实,甚至代价并不能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光州事件后的十几年里,政治空气并没有由此松动。矛盾激化的症结,政府无能甚至无意正面解决,而是把手段转向激化矛盾的弱势一方,打击他们,分化他们,收编他们,腐蚀他们,让他们自行解体,在精神上自我消磨,在价值上自我垮台。
之后当独裁政府解体,这一代人也已成为精神上的社会弃儿。
类似于《古老庭院》类型的电影,在近几年的韩国,越来越多,但直接取材于光州事件的,还不多见,之前有一部《爱的色放》,虽以此为背景,演绎的却是备受压抑的灵肉关系。可以说,《古老庭院》是很少见的以历史关怀的镜头直面光州事件里当事人命运的作品,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作为电影能指的叙事经验。
韩国电影弥漫出的反思情绪,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内心潜藏的伤痛。几年来,包括反思半岛内战和冷战的优秀电影层出不群,比如《太极旗飘扬》,比如《JSA共同警备区》,都直呈了韩国一部分电影人的社会良知。
当尖锐的疼痛感正在消失,有良知的人期望唤醒民族躯体内久违的情感记忆。
如果愿意,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爱情片,但相信你不会只是看到了爱情,爱情在影像明明灭灭的历史闪回中,让我们目睹它一年年风化为蹉跎岁月的牺牲品。
韩国影片《古老庭院》,改编自黄石英的小说。黄石英是韩国文学的代表人物,在异邦德国,他饱含对自己民族的深沉情感,但在叙事方式上却保持了相对节制的距离。这部小说,以光州事件和席卷80年代的学生民主运动为背景,层层剥开一代人淤结的伤疤,让许多韩国人重新体会到那隐藏在体内的疼痛感。
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很好地移植了这种叙事方式。剧中,吴贤宇参加了1980年的光州事件而被政府通缉,乡村美术教师韩允姬帮助他隐藏在山村七个月。他们的爱情由此开始。日复一日,贤宇郁郁寡欢,最终决定去见和他一起参加运动的朋友。在离开的时候,她已预感,知道他要奔赴一场灾难,但不敢挽留。凌晨,天还黑糊糊的,山村公路,大雨滂沱,她送他,巴士来了,戛然停在那里,他终于还是走了。在城市里,他被残忍地打翻在地,像一只丧失尊严的狗,被抓捕,并获无期徒刑。
这一去就是十七年。她没有资格探望他。爱情毫无指望。
十七年后,军政府独裁结束,光州事件平反,贤宇走出监狱,但已无法面对现代化的生活,影像中的这个人,走在光怪陆离的城市里,神情始终置身其外。他回到了当年的山村,阅读恋人允姬死前写的日记。
镜头巧妙地捕捉和运用了光与影的交错,让情节一直在当下与当年之间闪回、重叠。爱情的幻灭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代人激情的燃尽。当年,他们为了信念可以把自己的身体亲手点燃,可以和警察对峙打斗,可以在世俗的眼光里去作蚍蜉撼大树般的抗议,去声嘶力竭地呐喊出自己的主张。但是,现在一切归于平静,他们为了物质生活而奔忙,而焦头烂额,疲顿的身体已经不再敏感。
曾经怀有光荣与梦想的一代人心中,那种尖锐的疼痛感正在消失,变得迟钝。
黄石英把他的这部小说比作“献给80年代的真魂曲”。在导演林尚秀的影像中,80年代的精神似乎只是那代人青春期的社会幻觉,转瞬即逝。导演并没有把过多的镜头安排给那些激情斗争的年轻人,而在更多的时间里,通过女主角韩允姬的眼睛,来展示他们。
韩允姬是置身于这群年轻人之外的旁观者,她有女性艺术家敏锐的嗅觉,她在过程中看到了结局,但她不阻拦,或者认为他们的行为本身即使徒劳也是值得尊敬的。她爱吴贤宇,所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那些和他一样的年轻人。
韩允姬理性而温婉之眼的存在,正是这部电影超乎寻常之处,它给人们提供了观察那一代人的一个独特视角,一个超脱出事件本身的不置好恶的视角,告诉人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代价与迟暮收获。
政府独裁下铁板一块的社会现实里,血的代价并不一定能换回相应的果实,甚至代价并不能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光州事件后的十几年里,政治空气并没有由此松动。矛盾激化的症结,政府无能甚至无意正面解决,而是把手段转向激化矛盾的弱势一方,打击他们,分化他们,收编他们,腐蚀他们,让他们自行解体,在精神上自我消磨,在价值上自我垮台。
之后当独裁政府解体,这一代人也已成为精神上的社会弃儿。
类似于《古老庭院》类型的电影,在近几年的韩国,越来越多,但直接取材于光州事件的,还不多见,之前有一部《爱的色放》,虽以此为背景,演绎的却是备受压抑的灵肉关系。可以说,《古老庭院》是很少见的以历史关怀的镜头直面光州事件里当事人命运的作品,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作为电影能指的叙事经验。
韩国电影弥漫出的反思情绪,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内心潜藏的伤痛。几年来,包括反思半岛内战和冷战的优秀电影层出不群,比如《太极旗飘扬》,比如《JSA共同警备区》,都直呈了韩国一部分电影人的社会良知。
当尖锐的疼痛感正在消失,有良知的人期望唤醒民族躯体内久违的情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