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销售了7500万张唱片,获得了18项格莱美奖和终身成就奖。
奥巴马在推特上写道:“从她的声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历史,所有的历史和所有的阴影——我们的力量和痛苦,我们的黑暗和光明,我们对救赎的追求和我们来之不易的尊重。愿灵魂女王永远安息”
8月19日,一代灵魂歌后艾瑞莎·富兰克林(Aretha Franklin)因晚期胰腺癌在底特律去世,享年76岁。
披头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立刻表示了哀悼:“让我们大家用这一刻感谢我们灵魂女王艾瑞莎·富兰克林美好的一生,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启发我们。她将永远被怀念。”
富兰克林是天才的歌手和表演者,也曾是披头士最大胆的粉丝之一,从没有人像她那样唱披头士,任意改写,并声称这是自己的作品。有两个著名的例子:她把披头士的《Eleanor Rigby》(《埃莉诺·里格比》)切换到第一人称来唱。“Eleanor Rigby picks up the rice in the church where a wedding has been”(“埃莉诺·里格比正在教堂拾着谷子,她就在这结的婚”)被她大胆改成了“I’m Eleanor Rigby / I pick up the rice in the church where the weddings have been, yeah.”(“我是埃莉诺·里格比/我在教堂拾着谷子,我就在这结的婚”)高潮部分,在加快节奏的乐队声里,她向全世界的孤独者哭喊,“All over the world, the lonely lonely lonely people—where do they all belong?”(“满世界,孤独寂寞的人——他们都属于哪里?”)这首单曲在美国公告牌前100里位居第17,与原版的挽歌室内乐相去甚远,但哀婉和同情更加真切。
你还可以听听富兰克林如何用一首激情的《Young, Gifted and Black》(《年轻的,有天赋的黑人》)把披头士《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漫长风雨路》)的光芒盖住。《滚石》杂志评论,披头士的原唱被埋在“伤感的弦乐和可怕的和声”之下,而富兰克林给这首歌带来了孤独和痛苦。她加入福音,并吟唱这样的诗句作为结尾,“Many times I’ve been alone and many times I’ve cried”(“很多次我独自一人,很多次我在哭泣”)——甚至拒绝暗示幸福的结局。比起披头士,她才更像是真正走在“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漫长风雨路”)。
披头士当然清楚这一点,而且对他们的歌“被女王偷走”非常骄傲。保罗·麦卡特尼写完《Let It Be》(《顺其自然》)后,寄给富兰克林一份,希望她可以翻录,因为他“完全清楚她会超越自己”。
1
1942年3月25日,艾瑞莎·富兰克林出生于孟菲斯,在福音熏陶中长大。她的父亲C·L·富兰克林是著名的黑人传教士,对她一生影响深远。C·L·富兰克林出生于1915年,18岁就成为巡回传教士,13年后定居在底特律的浸信会教堂,迅速建立起“金嗓子传教士”的声誉。他和妻子芭芭拉·西格尔斯(Barbara Siggers,一名福音歌手)和他们的四个孩子——厄玛、塞西尔、卡洛琳和艾瑞莎住在东波士顿大道的一所牧师住宅里。房子有六间卧室和一间客厅,有丝绸窗帘和一架大钢琴。
每周日晚上,覆盖全国一半地区的WLAC电台都能听到富兰克林的布道。前国会议员约翰·刘易斯在其回忆录《随风而行》里写过他记忆中的C·L·富兰克林:“他长于构建他的布道体系,慢慢推进,层层提升至一个高度。”
富兰克林家总是来往着福音派和流行音乐家:爵士乐钢琴家阿特·塔图姆、歌手黛娜·华盛顿,年轻的萨姆·库克、克拉拉·沃德、玛哈莉亚·杰克逊、詹姆斯·克利夫兰等福音派人物,他们都成了艾瑞莎的导师——艾瑞莎每天听父亲布道,坐在楼梯上看阿特·塔图姆弹琴,由黛娜·华盛顿指导唱歌,詹姆斯·克利夫兰牧师教她如何弹奏福音和弦。不到10岁,她就开始自学钢琴,到教堂里站在椅子上表演独唱。在大卫·里兹的传记《尊重》中,塞西尔·富兰克林回忆,艾瑞莎可以听到一首歌后立即唱出、演奏,“耳朵绝对灵敏。”他们一家都与音乐难舍难分:卡洛琳创作了艾瑞莎的热门单曲《Ain’t No Way》(《不可能》),和厄玛一起为《Respect》(《尊重》)伴唱。塞西尔在去世前为艾瑞莎做了20年经理。
随着C·L·富兰克林声名日盛,他酗酒、滥交的嗜好也愈发强烈。1940年,他和一个12岁的女孩生了一个孩子。他有家庭暴力的嫌疑。艾瑞莎6岁那年,母亲离开底特律,孩子们从此只能偶尔见到她。这是艾瑞莎一生渴望爱的根源。芭芭拉·西格尔斯死于1952年。
1950年代中期,C·L·富兰克林开始在全国巡回福音演出,和萨姆·库克等福音明星表演那些他最受欢迎的作品:《The Eagle Stirreth Her Nest》(《老鹰挑巢》)《Dry Bones in the Valley》(《山谷里的枯骨》)《The Man at the Pool》(《池边的男人》)。艾瑞莎也参与巡回演出,负责弹钢琴和唱歌。她能即兴演奏,声音清脆、有力、深情——这个十多岁的孩子已经懂得在音乐里施展魔术。15岁,她录制了《Never Grow Old》(《永不衰老》)《While the Blood Runs Warm》(《热血沸腾时》)等几首福音歌曲。学者安东尼·海尔布特(Anthony Heilbut)认为,这段经历对她日后的流行、R
奥巴马在推特上写道:“从她的声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历史,所有的历史和所有的阴影——我们的力量和痛苦,我们的黑暗和光明,我们对救赎的追求和我们来之不易的尊重。愿灵魂女王永远安息”
8月19日,一代灵魂歌后艾瑞莎·富兰克林(Aretha Franklin)因晚期胰腺癌在底特律去世,享年76岁。
披头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立刻表示了哀悼:“让我们大家用这一刻感谢我们灵魂女王艾瑞莎·富兰克林美好的一生,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启发我们。她将永远被怀念。”
富兰克林是天才的歌手和表演者,也曾是披头士最大胆的粉丝之一,从没有人像她那样唱披头士,任意改写,并声称这是自己的作品。有两个著名的例子:她把披头士的《Eleanor Rigby》(《埃莉诺·里格比》)切换到第一人称来唱。“Eleanor Rigby picks up the rice in the church where a wedding has been”(“埃莉诺·里格比正在教堂拾着谷子,她就在这结的婚”)被她大胆改成了“I’m Eleanor Rigby / I pick up the rice in the church where the weddings have been, yeah.”(“我是埃莉诺·里格比/我在教堂拾着谷子,我就在这结的婚”)高潮部分,在加快节奏的乐队声里,她向全世界的孤独者哭喊,“All over the world, the lonely lonely lonely people—where do they all belong?”(“满世界,孤独寂寞的人——他们都属于哪里?”)这首单曲在美国公告牌前100里位居第17,与原版的挽歌室内乐相去甚远,但哀婉和同情更加真切。
你还可以听听富兰克林如何用一首激情的《Young, Gifted and Black》(《年轻的,有天赋的黑人》)把披头士《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漫长风雨路》)的光芒盖住。《滚石》杂志评论,披头士的原唱被埋在“伤感的弦乐和可怕的和声”之下,而富兰克林给这首歌带来了孤独和痛苦。她加入福音,并吟唱这样的诗句作为结尾,“Many times I’ve been alone and many times I’ve cried”(“很多次我独自一人,很多次我在哭泣”)——甚至拒绝暗示幸福的结局。比起披头士,她才更像是真正走在“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漫长风雨路”)。
披头士当然清楚这一点,而且对他们的歌“被女王偷走”非常骄傲。保罗·麦卡特尼写完《Let It Be》(《顺其自然》)后,寄给富兰克林一份,希望她可以翻录,因为他“完全清楚她会超越自己”。
1
1942年3月25日,艾瑞莎·富兰克林出生于孟菲斯,在福音熏陶中长大。她的父亲C·L·富兰克林是著名的黑人传教士,对她一生影响深远。C·L·富兰克林出生于1915年,18岁就成为巡回传教士,13年后定居在底特律的浸信会教堂,迅速建立起“金嗓子传教士”的声誉。他和妻子芭芭拉·西格尔斯(Barbara Siggers,一名福音歌手)和他们的四个孩子——厄玛、塞西尔、卡洛琳和艾瑞莎住在东波士顿大道的一所牧师住宅里。房子有六间卧室和一间客厅,有丝绸窗帘和一架大钢琴。
每周日晚上,覆盖全国一半地区的WLAC电台都能听到富兰克林的布道。前国会议员约翰·刘易斯在其回忆录《随风而行》里写过他记忆中的C·L·富兰克林:“他长于构建他的布道体系,慢慢推进,层层提升至一个高度。”
富兰克林家总是来往着福音派和流行音乐家:爵士乐钢琴家阿特·塔图姆、歌手黛娜·华盛顿,年轻的萨姆·库克、克拉拉·沃德、玛哈莉亚·杰克逊、詹姆斯·克利夫兰等福音派人物,他们都成了艾瑞莎的导师——艾瑞莎每天听父亲布道,坐在楼梯上看阿特·塔图姆弹琴,由黛娜·华盛顿指导唱歌,詹姆斯·克利夫兰牧师教她如何弹奏福音和弦。不到10岁,她就开始自学钢琴,到教堂里站在椅子上表演独唱。在大卫·里兹的传记《尊重》中,塞西尔·富兰克林回忆,艾瑞莎可以听到一首歌后立即唱出、演奏,“耳朵绝对灵敏。”他们一家都与音乐难舍难分:卡洛琳创作了艾瑞莎的热门单曲《Ain’t No Way》(《不可能》),和厄玛一起为《Respect》(《尊重》)伴唱。塞西尔在去世前为艾瑞莎做了20年经理。
随着C·L·富兰克林声名日盛,他酗酒、滥交的嗜好也愈发强烈。1940年,他和一个12岁的女孩生了一个孩子。他有家庭暴力的嫌疑。艾瑞莎6岁那年,母亲离开底特律,孩子们从此只能偶尔见到她。这是艾瑞莎一生渴望爱的根源。芭芭拉·西格尔斯死于1952年。
1950年代中期,C·L·富兰克林开始在全国巡回福音演出,和萨姆·库克等福音明星表演那些他最受欢迎的作品:《The Eagle Stirreth Her Nest》(《老鹰挑巢》)《Dry Bones in the Valley》(《山谷里的枯骨》)《The Man at the Pool》(《池边的男人》)。艾瑞莎也参与巡回演出,负责弹钢琴和唱歌。她能即兴演奏,声音清脆、有力、深情——这个十多岁的孩子已经懂得在音乐里施展魔术。15岁,她录制了《Never Grow Old》(《永不衰老》)《While the Blood Runs Warm》(《热血沸腾时》)等几首福音歌曲。学者安东尼·海尔布特(Anthony Heilbut)认为,这段经历对她日后的流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