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电脑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进行数位化,并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使电脑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体形态的能力。它极大地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传统方法,符合人们在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开创了计算机应用的新纪元。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一种全新的辅助教学手段,为语文教学带来重大的改革。它以其形象性、丰富性、趣味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多样性等特点,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教育信息能够高速、准确、全面地传授给学生,使以往的“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使语文教学形式绚丽多彩,从而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1 巧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想象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笔者在教学郭沫若的诗歌《静夜》时,首先利用课件展示本文的写作背景及时代背景,然后展示根據课文内容制作的Flash动画,并配上一曲曲低沉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教师范读,展开合理想象。接着因势利导,让学生口头描述自己眼前仿佛看到的景象,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地展示出来。有的说:“我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踱到屋外,在淡淡的月光下欣赏那朦胧的树影,点点疏星。”有的说:“我仿佛看到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留下串串珍珠泪……”有的说:“我感受到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心,即使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拯救祖国,就是流下的泪也要变成珍珠,来报效祖国。”这样,学生既能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领悟诗歌的意境,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还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
2 巧用多媒体技术,化解难点
在初中阶段,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的限制,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并不完善。在课堂上,教师单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抽象讲解,学生就会感到很难理解,这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自然景物、人物形态和事物变化表现出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难点的突破和解决。
如《斑羚飞渡》一文,教学的难点就在于斑羚成功飞渡的过程。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斑羚起跳时间的先后、跳跃幅度的控制、跳跃技巧、对接时机巧妙展示出来,让学生真切感受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这样,难点不攻自破,学生在直观形象中感悟知识,同时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进入高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巧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说、写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信息闭塞,许多学生写作时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说写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切、动人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让学生进入具体生动、逼真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感受,令其有感可发,有情欲抒,进而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如在“世界何日铸剑为犁”综合性学习中,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一幅幅硝烟弥漫的景象,同时播放歌曲,这样学生自然被带入战火纷飞的意境之中。有了表达的欲望后,再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学生自信地写作。其中一位学生写下这样感人肺腑的片段:“六十年,可以让一棵小树苗长成青葱的参天大树,可以让一个朝气勃发的少年变成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60年前经历炮火洗礼的土地,今天在灿烂的阳光下闪动着光彩。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向往和平,呼吁美好,让和平鸽衔着橄榄枝飞翔在天空下成为永远,愿和平永驻人间。”
而利用多媒体评改作文,也能大大提高评改效率。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名家名篇,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作为范例讲评;把典型的病例显示在屏幕上,供大家分析、推敲、修改;还从一般习作中找出精彩的词、句、片断显示在屏幕上,供大家品味欣赏……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与成功,快乐写作文,快乐学语文。
4 巧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课堂容量
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借助多媒体可进行高密度知识传授,它利用文字的闪烁、图形的缩放与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
如在学习孙犁的《芦花荡》时,首先将该文的作者孙犁的有关情况,包括生平、主要作品、在文学上的地位、本文的写作背景及白洋淀的照片等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内涵,感受作者的情感;在分析课文时,可以在电脑屏幕上一一展现白洋淀如诗如画的水景、人民英勇抗击日寇、人民今昔生活情况,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这样一来,教学内容丰富,学生掌握的知识量与密度增加,学习情绪由此高涨。
还可以巧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整合相关的资源,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以把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占据二龙山等片断剪辑下来,应用到教学中。同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鲁智深,会讲述他的故事;还要指导学生观察鲁智深的言行举止乃至神态变化,分析、思考、讨论鲁智深的人物形象特征。教师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好汉歌》等电视剧中的歌曲,并链接后人对鲁智深的评价;还可以同《水浒》中其他人物进行比较阅读。这样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语文课堂的教学容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方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语文学习的负担。
5 总结
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缺,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会例外。因此,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要“巧”用。
1)课件使用并非多多益善,人机交流不能取代师生交流。如果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就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在制作语文教学课件时,图形图像资料的应用要遵循只取所需、适可而止的原则,不要因为过于注重课件外观的精美而添加图形图像。这样就可以避免喧宾夺主,也可以减小课件的容量,便于携带和运行。
3)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补充“边缘”知识时,要注意把握尺度,要处理好边缘知识与课文内容的关系,不能让补充的其他学科知识弱化了语文学科知识。
4)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操作技术,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有灵活的教育机制,对讲课中发生的机器“突发事件”能自如处理,以免对课堂教学造成干扰。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巧”用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视觉和感知的作用,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爱学、乐学、活学,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福来.正确处理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几个关系[J].语文教学之友,2011(1):18-20.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马戈庄中学)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一种全新的辅助教学手段,为语文教学带来重大的改革。它以其形象性、丰富性、趣味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多样性等特点,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教育信息能够高速、准确、全面地传授给学生,使以往的“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使语文教学形式绚丽多彩,从而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1 巧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想象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笔者在教学郭沫若的诗歌《静夜》时,首先利用课件展示本文的写作背景及时代背景,然后展示根據课文内容制作的Flash动画,并配上一曲曲低沉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教师范读,展开合理想象。接着因势利导,让学生口头描述自己眼前仿佛看到的景象,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地展示出来。有的说:“我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踱到屋外,在淡淡的月光下欣赏那朦胧的树影,点点疏星。”有的说:“我仿佛看到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留下串串珍珠泪……”有的说:“我感受到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心,即使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拯救祖国,就是流下的泪也要变成珍珠,来报效祖国。”这样,学生既能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领悟诗歌的意境,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还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
2 巧用多媒体技术,化解难点
在初中阶段,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的限制,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并不完善。在课堂上,教师单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抽象讲解,学生就会感到很难理解,这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自然景物、人物形态和事物变化表现出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难点的突破和解决。
如《斑羚飞渡》一文,教学的难点就在于斑羚成功飞渡的过程。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斑羚起跳时间的先后、跳跃幅度的控制、跳跃技巧、对接时机巧妙展示出来,让学生真切感受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这样,难点不攻自破,学生在直观形象中感悟知识,同时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进入高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巧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说、写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信息闭塞,许多学生写作时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说写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切、动人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让学生进入具体生动、逼真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感受,令其有感可发,有情欲抒,进而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如在“世界何日铸剑为犁”综合性学习中,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一幅幅硝烟弥漫的景象,同时播放歌曲,这样学生自然被带入战火纷飞的意境之中。有了表达的欲望后,再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学生自信地写作。其中一位学生写下这样感人肺腑的片段:“六十年,可以让一棵小树苗长成青葱的参天大树,可以让一个朝气勃发的少年变成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60年前经历炮火洗礼的土地,今天在灿烂的阳光下闪动着光彩。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向往和平,呼吁美好,让和平鸽衔着橄榄枝飞翔在天空下成为永远,愿和平永驻人间。”
而利用多媒体评改作文,也能大大提高评改效率。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名家名篇,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作为范例讲评;把典型的病例显示在屏幕上,供大家分析、推敲、修改;还从一般习作中找出精彩的词、句、片断显示在屏幕上,供大家品味欣赏……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与成功,快乐写作文,快乐学语文。
4 巧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课堂容量
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借助多媒体可进行高密度知识传授,它利用文字的闪烁、图形的缩放与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
如在学习孙犁的《芦花荡》时,首先将该文的作者孙犁的有关情况,包括生平、主要作品、在文学上的地位、本文的写作背景及白洋淀的照片等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内涵,感受作者的情感;在分析课文时,可以在电脑屏幕上一一展现白洋淀如诗如画的水景、人民英勇抗击日寇、人民今昔生活情况,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这样一来,教学内容丰富,学生掌握的知识量与密度增加,学习情绪由此高涨。
还可以巧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整合相关的资源,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以把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占据二龙山等片断剪辑下来,应用到教学中。同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鲁智深,会讲述他的故事;还要指导学生观察鲁智深的言行举止乃至神态变化,分析、思考、讨论鲁智深的人物形象特征。教师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好汉歌》等电视剧中的歌曲,并链接后人对鲁智深的评价;还可以同《水浒》中其他人物进行比较阅读。这样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语文课堂的教学容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方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语文学习的负担。
5 总结
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缺,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会例外。因此,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要“巧”用。
1)课件使用并非多多益善,人机交流不能取代师生交流。如果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就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在制作语文教学课件时,图形图像资料的应用要遵循只取所需、适可而止的原则,不要因为过于注重课件外观的精美而添加图形图像。这样就可以避免喧宾夺主,也可以减小课件的容量,便于携带和运行。
3)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补充“边缘”知识时,要注意把握尺度,要处理好边缘知识与课文内容的关系,不能让补充的其他学科知识弱化了语文学科知识。
4)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操作技术,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有灵活的教育机制,对讲课中发生的机器“突发事件”能自如处理,以免对课堂教学造成干扰。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巧”用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视觉和感知的作用,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爱学、乐学、活学,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福来.正确处理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几个关系[J].语文教学之友,2011(1):18-20.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马戈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