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型发展的动力来自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已成共识,而如何推进自主创新,却是见仁见智。苏州工业园区的做法是,通过整合人才、资金、载体、平台等创新要素,打造一条将科技成果变成市场畅销产品的“创新链”,从而造就转型发展的“独门秘笈”。
今年1月5日,苏州工业园区在北京召开汇报会,提出将用3至5年时间建设成为“全国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转型升级
苏州工业园区再次走向发展前沿
“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开发区建设的典范,也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亮点。”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上任伊始,就把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调研的第一站。他表示,在新的历史时期,园区在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水平方面的经验,对整个苏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大研发投入构筑世界级产业新高地
R&D投入超过GDP总量的2%,是一个地区进入“创新驱动”期的标志。就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在苦苦为实现2%的目标而努力时,苏州工业园区早在几年之前就轻松迈过了这道门槛。在园区历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的坐标图上,大斜线一路昂起,以每年增长0.5个百分点向右上方探去。
2009年,蜗牛电子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占据中国网络游戏出口23%的份额,而公司全年用于研发的投入达到了两三千万元。2006年在园区投产的江南嘉捷电梯,仅用3年时间,就从年产值2亿元增长至12亿元。高速增长的原因在于重视研发,公司800多名员工中,有400多名是工程技术人员,3年共实施了200多项专利开发。
目前,园区拥有的内外资研发机构数量,已从3年前的65家激增至160家。
大手笔研发投入的效果正在显现。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高达61%,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1800亿元;25家企业被新认定为江苏省“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占全市比例达63%(全省为46%);新增专利申请增长41%,发明专利占比超过50%,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占比居苏州首位。
千家“轻微型选手”擎起转型大旗
去年4月,开发3G互联网相关产品的苏州海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苏州国际科技园,仅仅半年多时间,公司已经与中国移动、大唐电信、南京证券等客户达成合作,去年的销售额接近1000万元。刚起步就有这样的成绩,让公司创始人郑朝晖对未来发展充满自信:“我们的目标是行业第一,希望未来5年内,公司可以实现2亿元的销售额。”
走进苏州工业园区,处处可以看到像海加网络这样的“轻微型选手”。2006年7月,园区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科技招商中心”,面向全球招聘了一支以“海归”为主的专业科技招商团队。科技招商中心就是“科技猎头”,在全球为园区引进科技型企业。在短短几年内,园区已聚集了2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小而活”是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局局长张东驰告诉记者,别看这里入驻的公司大都只有十几个人甚至几个人,办公场所也只有几十平方米,但是因为拥有核心技术,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市场竞争力强,一两年内企业产值就达到上千万元,而且利润高达100%甚至300%。
“与园区引进的那些知名世界500强相比,这些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目标是发展成为世界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眼中的‘隐形冠军’——名不见经传却占据行业龙头老大位置。”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杨知评认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顺利成长,对园区的成功转型将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创新驱动,对土地等资源消耗微乎其微。以前园区每年转让的建设用地在15平方公里左右,近几年只有约5平方公里。”
园区对这些高科技“轻微型选手”寄予厚望,而事实也正朝着他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一个典型的例证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笼罩下,许多企业人才招聘的计划完全停掉,而恰恰是这些企业从没断过——人才中心进进出出频率最高的就是中小科技企业。去年,园区企业申请专利、发明专利、授权专利诸项,中小科技企业都占到了一半,对税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用一连串“NO.1”拔得新产业头筹
走进园区生物科技纳米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设计感强烈的橙色建筑,让人深切感觉到这里无处不在的激情与活力。
“以前这里只是参观点,现在已成为增长点。”生物纳米园总经理刘毓文自豪地告诉记者,2006年,生物纳米园还只是在一个电脑上演示的“PPT”,3年不到,这里却已成为业界誉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善、成长速度最快”的科技园区,目前聚集了147家创新型企业。“美国风险投资机构的负责人每年都要来这里考察,他们告诉我,生物纳米园里有一批值得投资的项目,很多企业的技术即使在美国也是最尖端的。”
不仅如此,来自园区企业的核心技术已经进入欧美市场。去年,在发现甲流短短两周内,园区生物纳米园内的杰恩生物公司就率先研制出了该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和多克隆抗体,成为在美国上市的首个同类产品。盛科网络成为中国目前唯一一家提供高性能路由交换机以及核心芯片的原始创新公司,技术走在了全球前列,核心芯片被美国公司直接引进推向市场。
这些将“科技皇冠上的明珠”摘在手里的企业,已经成为园区的创新活力因子,为园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动能。随着苏州核酸药物产业联盟、苏州工业园区光电通信产业联盟、江苏省纳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江苏省融合通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江苏省平板产业发展与创新合作联盟相继成立,园区在新兴产业上已然抢先一步。
“如果把区内的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比作健步如飞的成年人,那么园区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正在茁壮成长的新产业。虽然它们很多还处在幼年或青少年期,展现出来的活力却已经露出产业新发展的曙光。”苏州市委常委、园区工委书记马明龙说,靠掌握世界一流的技术,园区已在新产业上拔得头筹。去年9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苏州工业园区进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成为全国第8家启动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国家级高新区。
两大创业推手点金“科技新硅谷”
1月28日,苏州纳通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与日本软银集团签订融资协议。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百博士兴奋地说:“这笔投资给了我们扩大生产的机遇,3年后的销售收入预计可达3亿元。”
2007年,徐百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时,享受到了启动资金100万元、贷款担保、项目配套、租用住宅100平方米三年免租、购房补贴100万元以及园区居民待遇安置家属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扶持措施,让他研发的“新型无痛微针透皮控释给药系统”项目顺利完成了产业化。
“和美国的硅谷相比,在园区创业可以同时得到‘两只手’的帮助”,曾在美国工作多年的徐百感慨道,一只手,是造就硅谷神话的风险投资,另一只手则是园区特有的政府扶持体系。
目前,园区共引进和设立了85家风险投资及担保机构,管理和募集资金的规模超过180亿元,成为省内创投资本集聚度最高的区域。
与此同时,园区先后出台了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性文件30多个,初步形成了设计人才服务、技术研发、产业促进、科技服务、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资金扶持体系。
扶持创业,两只“手”紧握在一起。园区成立了每年1亿元的“风险创投跟进投资与风险补贴基金”,在创投机构对园区创业项目实施风险投资后,提供配套股权投资,分担创投机构的风险,并在项目成功后退出,让利于企业和创投机构。此举有效激发了风险投资机构在园区的投资。
产学研合作实现“门对门”
在平板电视众多关键零部件中,拇指大小的驱动芯片占据着30%左右的成本,谁掌握了驱动芯片的生产技术,谁就站上了这个产业的制高点。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苏州博创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就是这样的企业。
成立不到两年的博创,凭借自己研发的驱动芯片产品,实现了销售额年均300%的增长,去年达到3000万元。总经理张立新自信地说:“博创的未来,将是一两个亿的跨越式发展。”
博创能够成功研发出新产品的原因之一,就是直接把公司设在科教创新区东南大学科技园内,和东南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东南大学设在科教创新区的研究院成为企业的“研发部”,东大的研究生成为企业的员工。
这种“门对门”的产学研合作案例,在科教创新区内比比皆是。
总面积11平方公里的科教创新区里,集中了14所高等院校的苏州分部和西交利物浦大学这样国际合作办学的院校,从这些院校引进的也都是与园区产业发展相关的优势专业和科研力量。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苏波介绍说,这里也成为园区人才结构比例最高端的区域——硕士、博士、高层次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0%。
“组合套餐”让创业人才飞速“拔节”
记者近日探访园区部分企业,发现这里涌动着一股“搬家潮”。
张绪穆博士创办的凯瑞斯德生物(苏州)有限公司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已迁至生物纳米园约2万多平方米的独立研发楼;江必旺博士的苏州微纳科技有限公司搬迁到3000平方米独幢研发楼;张佩琢博士的苏州吉玛基因药物科技有限公司由于产能扩大也计划迁入生物纳米园内5000平方米独幢研发楼……
就在几年前,他们还是孤身一人来到园区,从零开始的。仅仅一两年,他们创办的企业就开始生产、销售,并且飞速拔节。
2007年,园区启动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有针对性地引进生物医药、融合通信等新兴行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并向全球精英发出“英雄帖”。
园区还投资2.3亿元,陆续建成一批针对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纳米、融合通信等近20个科技产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初创期的企业服务。今年以来已累计服务企业超过4000家次,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研发资金。
科技领军创业工程正在向领军产业化工程升级。园区爱才美誉在外,我国不少驻外使领馆也主动向园区推荐优秀人才和项目。目前,在全国开发区的排名中,园区人才总量位居第一。
今年1月5日,苏州工业园区在北京召开汇报会,提出将用3至5年时间建设成为“全国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转型升级
苏州工业园区再次走向发展前沿
“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开发区建设的典范,也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亮点。”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上任伊始,就把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调研的第一站。他表示,在新的历史时期,园区在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水平方面的经验,对整个苏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大研发投入构筑世界级产业新高地
R&D投入超过GDP总量的2%,是一个地区进入“创新驱动”期的标志。就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在苦苦为实现2%的目标而努力时,苏州工业园区早在几年之前就轻松迈过了这道门槛。在园区历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的坐标图上,大斜线一路昂起,以每年增长0.5个百分点向右上方探去。
2009年,蜗牛电子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占据中国网络游戏出口23%的份额,而公司全年用于研发的投入达到了两三千万元。2006年在园区投产的江南嘉捷电梯,仅用3年时间,就从年产值2亿元增长至12亿元。高速增长的原因在于重视研发,公司800多名员工中,有400多名是工程技术人员,3年共实施了200多项专利开发。
目前,园区拥有的内外资研发机构数量,已从3年前的65家激增至160家。
大手笔研发投入的效果正在显现。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高达61%,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1800亿元;25家企业被新认定为江苏省“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占全市比例达63%(全省为46%);新增专利申请增长41%,发明专利占比超过50%,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占比居苏州首位。
千家“轻微型选手”擎起转型大旗
去年4月,开发3G互联网相关产品的苏州海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苏州国际科技园,仅仅半年多时间,公司已经与中国移动、大唐电信、南京证券等客户达成合作,去年的销售额接近1000万元。刚起步就有这样的成绩,让公司创始人郑朝晖对未来发展充满自信:“我们的目标是行业第一,希望未来5年内,公司可以实现2亿元的销售额。”
走进苏州工业园区,处处可以看到像海加网络这样的“轻微型选手”。2006年7月,园区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科技招商中心”,面向全球招聘了一支以“海归”为主的专业科技招商团队。科技招商中心就是“科技猎头”,在全球为园区引进科技型企业。在短短几年内,园区已聚集了2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小而活”是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局局长张东驰告诉记者,别看这里入驻的公司大都只有十几个人甚至几个人,办公场所也只有几十平方米,但是因为拥有核心技术,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市场竞争力强,一两年内企业产值就达到上千万元,而且利润高达100%甚至300%。
“与园区引进的那些知名世界500强相比,这些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目标是发展成为世界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眼中的‘隐形冠军’——名不见经传却占据行业龙头老大位置。”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杨知评认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顺利成长,对园区的成功转型将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创新驱动,对土地等资源消耗微乎其微。以前园区每年转让的建设用地在15平方公里左右,近几年只有约5平方公里。”
园区对这些高科技“轻微型选手”寄予厚望,而事实也正朝着他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一个典型的例证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笼罩下,许多企业人才招聘的计划完全停掉,而恰恰是这些企业从没断过——人才中心进进出出频率最高的就是中小科技企业。去年,园区企业申请专利、发明专利、授权专利诸项,中小科技企业都占到了一半,对税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用一连串“NO.1”拔得新产业头筹
走进园区生物科技纳米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设计感强烈的橙色建筑,让人深切感觉到这里无处不在的激情与活力。
“以前这里只是参观点,现在已成为增长点。”生物纳米园总经理刘毓文自豪地告诉记者,2006年,生物纳米园还只是在一个电脑上演示的“PPT”,3年不到,这里却已成为业界誉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善、成长速度最快”的科技园区,目前聚集了147家创新型企业。“美国风险投资机构的负责人每年都要来这里考察,他们告诉我,生物纳米园里有一批值得投资的项目,很多企业的技术即使在美国也是最尖端的。”
不仅如此,来自园区企业的核心技术已经进入欧美市场。去年,在发现甲流短短两周内,园区生物纳米园内的杰恩生物公司就率先研制出了该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和多克隆抗体,成为在美国上市的首个同类产品。盛科网络成为中国目前唯一一家提供高性能路由交换机以及核心芯片的原始创新公司,技术走在了全球前列,核心芯片被美国公司直接引进推向市场。
这些将“科技皇冠上的明珠”摘在手里的企业,已经成为园区的创新活力因子,为园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动能。随着苏州核酸药物产业联盟、苏州工业园区光电通信产业联盟、江苏省纳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江苏省融合通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江苏省平板产业发展与创新合作联盟相继成立,园区在新兴产业上已然抢先一步。
“如果把区内的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比作健步如飞的成年人,那么园区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正在茁壮成长的新产业。虽然它们很多还处在幼年或青少年期,展现出来的活力却已经露出产业新发展的曙光。”苏州市委常委、园区工委书记马明龙说,靠掌握世界一流的技术,园区已在新产业上拔得头筹。去年9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苏州工业园区进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成为全国第8家启动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国家级高新区。
两大创业推手点金“科技新硅谷”
1月28日,苏州纳通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与日本软银集团签订融资协议。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百博士兴奋地说:“这笔投资给了我们扩大生产的机遇,3年后的销售收入预计可达3亿元。”
2007年,徐百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时,享受到了启动资金100万元、贷款担保、项目配套、租用住宅100平方米三年免租、购房补贴100万元以及园区居民待遇安置家属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扶持措施,让他研发的“新型无痛微针透皮控释给药系统”项目顺利完成了产业化。
“和美国的硅谷相比,在园区创业可以同时得到‘两只手’的帮助”,曾在美国工作多年的徐百感慨道,一只手,是造就硅谷神话的风险投资,另一只手则是园区特有的政府扶持体系。
目前,园区共引进和设立了85家风险投资及担保机构,管理和募集资金的规模超过180亿元,成为省内创投资本集聚度最高的区域。
与此同时,园区先后出台了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性文件30多个,初步形成了设计人才服务、技术研发、产业促进、科技服务、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资金扶持体系。
扶持创业,两只“手”紧握在一起。园区成立了每年1亿元的“风险创投跟进投资与风险补贴基金”,在创投机构对园区创业项目实施风险投资后,提供配套股权投资,分担创投机构的风险,并在项目成功后退出,让利于企业和创投机构。此举有效激发了风险投资机构在园区的投资。
产学研合作实现“门对门”
在平板电视众多关键零部件中,拇指大小的驱动芯片占据着30%左右的成本,谁掌握了驱动芯片的生产技术,谁就站上了这个产业的制高点。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苏州博创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就是这样的企业。
成立不到两年的博创,凭借自己研发的驱动芯片产品,实现了销售额年均300%的增长,去年达到3000万元。总经理张立新自信地说:“博创的未来,将是一两个亿的跨越式发展。”
博创能够成功研发出新产品的原因之一,就是直接把公司设在科教创新区东南大学科技园内,和东南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东南大学设在科教创新区的研究院成为企业的“研发部”,东大的研究生成为企业的员工。
这种“门对门”的产学研合作案例,在科教创新区内比比皆是。
总面积11平方公里的科教创新区里,集中了14所高等院校的苏州分部和西交利物浦大学这样国际合作办学的院校,从这些院校引进的也都是与园区产业发展相关的优势专业和科研力量。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苏波介绍说,这里也成为园区人才结构比例最高端的区域——硕士、博士、高层次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0%。
“组合套餐”让创业人才飞速“拔节”
记者近日探访园区部分企业,发现这里涌动着一股“搬家潮”。
张绪穆博士创办的凯瑞斯德生物(苏州)有限公司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已迁至生物纳米园约2万多平方米的独立研发楼;江必旺博士的苏州微纳科技有限公司搬迁到3000平方米独幢研发楼;张佩琢博士的苏州吉玛基因药物科技有限公司由于产能扩大也计划迁入生物纳米园内5000平方米独幢研发楼……
就在几年前,他们还是孤身一人来到园区,从零开始的。仅仅一两年,他们创办的企业就开始生产、销售,并且飞速拔节。
2007年,园区启动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有针对性地引进生物医药、融合通信等新兴行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并向全球精英发出“英雄帖”。
园区还投资2.3亿元,陆续建成一批针对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纳米、融合通信等近20个科技产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初创期的企业服务。今年以来已累计服务企业超过4000家次,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研发资金。
科技领军创业工程正在向领军产业化工程升级。园区爱才美誉在外,我国不少驻外使领馆也主动向园区推荐优秀人才和项目。目前,在全国开发区的排名中,园区人才总量位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