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书家赵铁山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祁县乔家大院,几乎每座大门的正对都嵌有一面砖雕照壁,有深浮雕者,如福德祠壁,有龟背纹者,而最为引人注目者,还要算大门正对的百寿壁及第五院的赵铁山书法壁了。
  百寿壁上的这一百个“寿”字,已抽象演绎成了符号图案,其书法价值并不为称道,倒是壁胁的两联对子颇耐人琢磨。上联是“损人欲以复天理”,下联为“蓄道德而能文章”,壁楣为“履和”,再看联之落款——左宗棠。古之商贾以权势墨宝装点门面的作法与今日“企业家”好把与官员们的合影扩放而满堂悬挂的心理看似同出一辙。虽说左大人在当时还挤不进书家行列,但凭旧读书人的那点功力,今日之官员到处题写的那些文辞蹩脚笔迹倒胃的牌匾实在是与之不可比的。这两联题字是否为左大人出师新疆期间,作为对乔家字号慷慨捐粮纳饷的旌表与回赠呢?无从考据。类似的墨迹在乔家尚有慈禧指示山西巡抚丁宝铨赐赠的“福地琅”匾额、李鸿章题赠的“仁周义溥”匾额,至于众多有款有跋的其他匾联,想必也是求自哪一级官人的。借弼朝廷势力声张商誉、威慑不轨的作法,在乔家可谓锲而不舍矣。左宗棠、李鸿章为同时代之权臣,慈禧更是垂帘听政的“老佛爷”,其先后为一民间商户传递友好,一则说明乔家有不凡的势力,二则表明国之衰微甚耳,堂堂朝廷不得不仰仗于商人的财力。这样的你来我往,可谓各取所需,两厢情愿,但不知官商勾结,死期将至!
  1921年,乔家在修建其最后一个院落时,正处于北洋政府频繁更迭之际,看来求谁的字也不合宜,于是院主人盯上了邻邑太谷县那位当时号称“三晋第一书家”的赵铁山,于是也算有了回无奈的品味。
  赵铁山,名昌燮,铁山是字,生于光绪三年,为宣统元年拔贡,曾任农工商部庶务司主事,六品京官,不过上任不满一年,即回归故里,从此一生闲居。赵家也是以经商起家的,发迹于明季,仅其在徐州的商号“谨丰典”当铺就占房千余间,有店员二百多,每年秋季承当之物一月能上三四十万号,该号扼徐地钱铺之钱帖子,长期垄断着当地的经济。赵铁山之“正业”是每日到太谷城内东大街上的“静丰得”柜上处理号事,而其“书事”只能是业余了。赵家以儒从商,楮墨传代,铁山五岁就读家塾即接受了严格的正统教育。书法一门,始学欧体,继尔篆隶,其一生的金石嗜好由此初成。加之勤学苦练,笔耕不辍,中年之后,书法功力显露头角,支撑起了清末民初三晋书界之栋梁。赵铁山由碑学入帖学,由唐溯汉魏,凡名家碑版,无不求索临池,故业路益宽,真行隶篆,四体皆通。楷书自欧阳率更入门后,专攻李北海,故尔骨力健峭,形态刚毅;篆书从说文入手,意在金文,小篆精,缪篆亦精;其隶书的基础在史晨,又兼得熹平笔意,同时留意各家变化,撷取张迁之方劲、礼器之圆深、曹全之秀丽、石门之古拙,融会贯通,自成一格。
  赵铁山书法渐被社会认可后,求书者不绝,现存世的作品有临汾鼓楼上的“声寄河汾”匾、临汾“博物馆”三字匾、太谷“大觉寺”匾、“太谷图书馆”匾、“山西省银行”匾、“志诚银行”匾等榜书,还为阎锡山书写过一册《降旗训话》。1925年,孙中山逝世,太谷铭贤学校校长孔祥熙以学校的名义请铁山书写了一副挽联,此联以隶书为正文,用魏楷落款。1926年,赵铁山包括这副挽联在内的书法作品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性书法展览会上展出,博得了好评,康有为的评述是:大江以北,无出其右者。展览会定评其作品为“华北第一”。此后又有“南吴北赵”之说,吴指吴昌硕,赵即赵铁山。
  乔家大院内的这方阳刻影壁也是赵铁山以分隶为正文,魏楷落款的一幅作品。全文如是:
   夕晦昼明,乾动坤静,物禀乎胜,人赋于命,
   贵贱贤愚,寿夭衰盛,谅夫自然。冥数潜定,
   蕙生数寸,松高百尺,水润火炎,轮曲辕直,
   或金或锡,或玉或石,荼苦荠甘,乌黔鹭白,
   性不可易,体不可,揠苗则悴,续凫乃悲,
   巢者罔穴,泳者宁驰,竹柏寒茂,桐柳秋衰。
   阙里泣麟,傅岩肖象,冯衍空归,千秋骤相。
   健羡勿用,止足可尚,处顺安时,吉禄长富。
  这段类似于“朱子家训”、“阴骘文”的四言文句,书写凝重严谨,结体方正,不失古法,内容看似引人“吉禄长富”,实则淡泊空灵,讲因果论宿命,深得老庄真趣。这样的文字镂镶于高居显要,用心良苦,意味深长。除此之外,乔家大院内尚藏有多副赵铁山写的楹联。
其他文献
山东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底推出的一部精品力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荣获国家图书最高奖——中国图书奖。这部由著名教育史研究专家李国钧、王炳照先生任总主编,组织了一批教育史专家学者精心论证撰写,历经五年完成的八卷本专著,系统总结了自先秦至1999年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经验,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时间跨度最长的中国教育制度史著作。  在该书的总序中,两位总主编提出了研究教育制度史全新的方法论:
期刊
让众多爱书人期盼的《笑我贩书》,如今终于尘埃落定,列为“凤凰台丛书”的一种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印行面市。我有幸成为该书的特约编辑之一,清夜手捧尚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校定样稿,难免丝丝感慨浮上心头。  我总觉得,现代都市中一个良好的书店,应该有一间个性化的门面和一份个性化的店刊。前者可以让亲炙书店的书友徜徉书林,乐而忘返。每当人去店空打烊之际,店主可细细清算一下经济帐,看看又有多少进帐;后者呢,虽说是赔本的
期刊
作为事件的北大百年校庆1998和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1999,在传媒无孔不入的当代,都算得上当年度轰轰烈烈的文化热点。有意思的是,蔡元培在这两次事件中都被作为话题,在众多文章中成为频频出现的关键词——当然主要是在民间和站在民间立场的言论中。  说起蔡元培改造旧北大、促成五四运动的发生,当然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说法,至少梁漱溟就曾经在《忆往谈旧录·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中,表述过这样的因果关系
期刊
高阳的历史小说,一直是个独特的存在。它的独特性,放在现有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便一目了然。如果某部文学史的史述标准是艺术形式和艺术感觉的现代性、先锋性,高阳的历史小说就会因为过于浓重的传统气质而被排斥在外;又如果某部文学史的史述标准是作家作品与时代(政治的、思潮的)运程关系,高阳及其历史小说又会因为同时代洪流的相对疏离而受到无情地冷落。按照高阳历史小说的传承而言,它更像是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近现代“新
期刊
一个民族的学术模式的形成往往是在该民族悠远年代的学术生活中就奠定了基础的——早期西方民族在流动性、变动性极大的“交流”中突破了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人与物之间对自然条件依赖的关系,从此确定了突变式发展的开放式文化和学术模式。中国学人在缺少变化的农耕生活中却培养了对血缘关系的深厚情感和依赖于自然的习性,由此确立了蜕变式演进的封闭文化模式,学术也不例外——走上了一条与西方民族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不仅政
期刊
还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在同学家见到过老版的《辞海》,尽管封面严重破损,主人还是补了又补,放在案头最显眼的位置。  当时我惊奇竟有如此的大书,内容又是如此的丰富,深为编书者的学识感佩。后来,才知道这部《辞海》是1936年版本下册1937年出版,主编是舒新城,他为辞海整整劳累了一生,于l960年68岁时去世。  “文革”中,老版《辞海》当成“四旧”烧毁,在“批林批孔,反对投降派宋江”时,需要查
期刊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伟大教育家,也是我国民族民主解放斗争中的一员坚强战士。在教育方面,他创立“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手脑相长,在劳力上劳心”,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读死书,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工作能力。他著作丰富,留下了许多易懂易记的又富含哲理的“陶体”诗篇,培养出了不少人才。  从1927年到1926年间,陶先生创办过三所举世闻名的新型学校
期刊
1995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颁发给一位来自西伯利亚大草原、目前尚无国籍的作家马金(Andrei Makine,以表彰他在自传体小说《法兰西遗言》中对文学的贡献。一时间,这位戴着眼镜的大胡子俄罗斯人,浓缩或放大为法兰西文学荣誉的一个象征。连他在1994年出版的小说《初渡爱河》也成为“普通读者”青睐的对象,并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跟《法兰西遗言》相比,《初渡爱河》的自传性可能相对削弱了
期刊
本人曾长居长沙岳麓山下,在岳麓书院的文庙中读的小学,毛泽东青年时在岳麓书院自学期间的卧室正好是我所在班的教室。生于斯、长于斯,常常观摩着高挂在岳麓书院“忠孝廉节”堂上古老的“实事求是”匾额,对湖湘文化自有一种比他人更深的感受。我感觉到湖湘文化有三个最大的特点或者说湖湘文化有三个源头。    一、三湘四水的灵动多彩,蕴育着激越冲突型的文化思想。  自古湖南属楚,湘楚文化实为一体。从现存的楚辞中可以清
期刊
本刊将陆续刊登田松先生在云南丽江所作的“科学人类学”田野调查札记。作者1965年生于吉林四平;1982年起,在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学了六年物理;1988年开始在北京印刷学院教普通物理;1994年到《中国矿业报》做副刊编辑;198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现在正攻读博士学位,主攻方向为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曾出版译著《金华养生密旨与分析心理学》(东方出版社,1993年),随笔集《血液与土壤》(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