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10年福建省CO2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jsj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城市化进程对区域CO2排放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中国东南沿海快速城市化地区福建省为研究区域,采用LMDI指数分解法,将福建省CO2排放分解为CO2强度效应(ΔCF)、能源结构效应(ΔCN)、经济规模效应(ΔCY)、能源强度效应(ΔCI)和人口规模效应(ΔCP)5个影响因素,探讨福建省1978—2010年期间CO2排放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78—2010年期间,福建省CO2排放增加了5 817.10×104t,年均增长率为8.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动福建省CO2排放增加的核心因素是经济规
其他文献
在新时代历史演进过程中,现代性的焦点更加集中于对社会发展“质”的理性认知,既包含传统哲学意义上的“启蒙”理性,也包含对现实问题关怀的“动力”理性。对现代资本问题进
准确提取端元并确定像元中端元组分和丰度是提高遥感分类精度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根据福建省多数茶园特点,从对地观测角度将茶园分为垄前冠面、垄后冠面、沟中阴影面和沟中光照面4种端元,并测定各类端元光谱特征。根据光线入射方向和地形参数计算茶园中任意端元组合面的丰度,利用几何光学模型进行组分光谱混合模拟,最后把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模拟和实测的光谱曲线很接近,光谱的反射峰、吸收谷位置基本吻
一、前言粮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温饱问题没法解决,其它的发展都将只是空想。我国的粮食政策事关粮食的分配与买卖,关系到国家稳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
文章认为,发展重庆现代物流业必须克服其不利因素,从转换观念、制定总体规划、培育物流市场、创建新型物流企业,推进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等着力,从而可使现代物流业成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