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成都一位醉心国学的父亲李里,为了让3岁的儿子更好地学习国学,用牛送儿子上幼儿园。李里身着古朴布衣,脚穿圆口布鞋,手牵黄牛缰绳,途中带孩子背诵经典古诗词。一父一子一牛,与远处道路上的汽车对比鲜明。
对于此事,有人认为这是在践行传统文化,有人认为这种学习国学的方式未免极端,也有人认为这是在炒作……
要求:自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社会现象类材料,引导考生思考传统文化如何传承。
材料共四句话,分为两层:前三句为第一层,讲述热衷国学的父亲用牛送孩子上学这一事件,设置情境,明确所议现象。第四句為第二层,列举人们对此事的不同看法,是在事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缘事析理,提示可能的思考方向,省略号则暗示看法,还可以有更多角度。
从立意上来说,这则材料开放度很大。可以赞成李里的做法,讨论继承传统文化需要“践行”。李里“穿布衣”“骑黄牛”“吟诗词”,沟通了人、物与自然,真正让孩子体验诗歌中的意境。
也可以反对李里的做法,“这种学习国学的方式未免极端”,探讨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传承国学需要传承精神内涵与文化素养,而不是简单追求形式。可以认为这种方式是炒作,引起公众注意,提出学习国学的形式应该合乎时代潮流。还可以谈这样做沟通了父与子的感情,锻炼了孩子的勇敢精神,要让国学和现代生活相得益彰……只要能从材料中提炼或直接推理出来即可视为切合题意。
【例文一】
国学?伪国学!
□江苏省南菁高中 沈岱昀
成都一位醉心国学的父亲李里,身着布衣,脚踏布鞋,牵牛送子上学,希望以此让3岁的儿子得到国学熏陶。啼笑皆非的“壮举”,居然还有人称道为“践行传统文化”,我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国学,指的究竟是布衣、布鞋等古意物象,还是其中仁爱、礼义的道德情怀?真正的国学一次次被诸如此类的伪国学模糊了面目,夺走了话语权。
《金刚经》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大道不拘泥于现实之表象,国学的真正诠释绝非是在车流中缓步前行的黄牛。真正的国学,确实应贯穿衣食住行,但不是形式主义的实践,而是将国学精神内化于心,外显于形。国学中不汲汲于外物、心境澄明的例子数不胜数,“一箪食,一瓢饮,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表现在现代生活中,如安贫乐道、理性消费、善待他人等。李里的行为可能引起围观、交通堵塞乃至交通秩序混乱,与国学之精髓其实背道而驰,是为伪国学。
伪国学的盛行,源于国人对国学的认识浅薄,也应归咎于浮躁近利的不良风气,更源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困扰。国学研究与人们对国学智慧的渴求形成矛盾。解决它需要学界的潜心研究与社会各方面的鼎力支持。为了避免错误的价值引导,容不得形式主义的伪国学大行其道。因此重振国学之路,更是重塑时代风气之路,任重而道远。
我希望那个牛背上的孩子,日后提起国学时想到的是先贤们在夕阳下、土路上傲然不屈的背影,而不是众人目光中独坐牛背上的得意洋洋。我希望他孝亲敬长,谦恭有礼,能腹有诗书气自华,终成现代社会中的儒雅之士!
评点:文章有如下优点:第一,思路清晰:由材料引出话题之后,列举时下伪国学的种种表现,接着,举例证明真正的国学应该将“国学精神内化于心,外显于形”。然后探究伪国学盛行的原因,指出重振国学之路任重而道远,最后总结全文。第二,关注社会,思想深刻。作者发现了当前伪国学的盛行,指出根源在于人们渴求国学智慧来解决精神困扰。第三,素材有文化气息,呈现出作者丰富的阅读积累。
【例文二】
文化之殇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陈骁
成都一位醉心国学的父亲李里,为了让儿子更好地学习国学,用牛送儿子上幼儿园。一路上父亲身着布衣,足蹬布鞋,手牵黄牛,教孩子吟诵古典诗词。一父一子一牛与周围的现代汽车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行为看似极端,却流露出对古典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流逝的无奈。
现代工业快速发展,农耕文明逐步被取代,诗词中的场景快速消逝。王开岭说:“古典场景的缺席,这不仅意味着风物的夭折,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流逝。”能把诗词印在书本上给孩子,却没法把与之匹配的空间一并与之,这让深爱国学的李里痛苦。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与诗词匹配的物境?今日孩童能够想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吗?现实中没有对应诗意的场景意象,诗词文化也许就这样无奈地流逝。
追根溯源,是社会的破坏性发展使自然消逝,使文化流逝。有人忍不住问:社会总得变迁吧?古老元素难免在光阴中遗失啊。是,失难避免,但失之速度和规模是否太惊人?变之方向、节奏和进程是否合情理?
父亲以牛送子上学只是个例,社会上对文化流逝感到痛心的也不止他一个。亲眼目睹着自然生态破坏,文化物象流逝,内心苦楚无奈。王开岭写下《古典之殇》来纪念原配的世界。韩少功有一本社会符号学意义的小说——《马桥词典》,他试图通过对方言俚语的搜集与解读,为一个地域的文化流逝建一座纪念碑。他们没有像那位父亲李里那么极端,而是通过文字矗立了一座纪念碑,这未尝不是可取的方式。
孩子骑着牛,李里带他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看到大雁,读“归雁入胡天”;碰上下雨,就读“清明时节雨纷纷”……李里抓住现代社会中仅存的古典诗词的意象场景,让孩子感受着自然中的美,寻觅着生活中的诗意。
我们无法也不会选择复古,但我们能够在现存的环境中寻找诗意。就像李里那样,在不影响发展的前提下营造诗境,让古典诗词在孩子心中生根,成为他们精神的底子,在心灵上永久传承。
评点:观点独特,情感充沛。李里牵牛送孩子上学,营造了与古典诗歌中相应的场景,有助于孩子体会古代诗词。这是对古典审美风物流逝的无奈和痛心。李里的做法是对古典审美场景的倔强挽留乃至于主动营造。
化大为小,具体生动。笼统谈传统文化显得空泛,从诗歌传承需要相应的场景切入,则具体明确。
辩证思考,情理兼容。作者虽然痛心,但他还看到了社会发展的进步性,知道这种消逝不可避免,能做的是抓住或营造古典诗词中的场景,这一点难能可贵。
(编辑:王莹)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成都一位醉心国学的父亲李里,为了让3岁的儿子更好地学习国学,用牛送儿子上幼儿园。李里身着古朴布衣,脚穿圆口布鞋,手牵黄牛缰绳,途中带孩子背诵经典古诗词。一父一子一牛,与远处道路上的汽车对比鲜明。
对于此事,有人认为这是在践行传统文化,有人认为这种学习国学的方式未免极端,也有人认为这是在炒作……
要求:自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社会现象类材料,引导考生思考传统文化如何传承。
材料共四句话,分为两层:前三句为第一层,讲述热衷国学的父亲用牛送孩子上学这一事件,设置情境,明确所议现象。第四句為第二层,列举人们对此事的不同看法,是在事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缘事析理,提示可能的思考方向,省略号则暗示看法,还可以有更多角度。
从立意上来说,这则材料开放度很大。可以赞成李里的做法,讨论继承传统文化需要“践行”。李里“穿布衣”“骑黄牛”“吟诗词”,沟通了人、物与自然,真正让孩子体验诗歌中的意境。
也可以反对李里的做法,“这种学习国学的方式未免极端”,探讨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传承国学需要传承精神内涵与文化素养,而不是简单追求形式。可以认为这种方式是炒作,引起公众注意,提出学习国学的形式应该合乎时代潮流。还可以谈这样做沟通了父与子的感情,锻炼了孩子的勇敢精神,要让国学和现代生活相得益彰……只要能从材料中提炼或直接推理出来即可视为切合题意。
【例文一】
国学?伪国学!
□江苏省南菁高中 沈岱昀
成都一位醉心国学的父亲李里,身着布衣,脚踏布鞋,牵牛送子上学,希望以此让3岁的儿子得到国学熏陶。啼笑皆非的“壮举”,居然还有人称道为“践行传统文化”,我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国学,指的究竟是布衣、布鞋等古意物象,还是其中仁爱、礼义的道德情怀?真正的国学一次次被诸如此类的伪国学模糊了面目,夺走了话语权。
《金刚经》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大道不拘泥于现实之表象,国学的真正诠释绝非是在车流中缓步前行的黄牛。真正的国学,确实应贯穿衣食住行,但不是形式主义的实践,而是将国学精神内化于心,外显于形。国学中不汲汲于外物、心境澄明的例子数不胜数,“一箪食,一瓢饮,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表现在现代生活中,如安贫乐道、理性消费、善待他人等。李里的行为可能引起围观、交通堵塞乃至交通秩序混乱,与国学之精髓其实背道而驰,是为伪国学。
伪国学的盛行,源于国人对国学的认识浅薄,也应归咎于浮躁近利的不良风气,更源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困扰。国学研究与人们对国学智慧的渴求形成矛盾。解决它需要学界的潜心研究与社会各方面的鼎力支持。为了避免错误的价值引导,容不得形式主义的伪国学大行其道。因此重振国学之路,更是重塑时代风气之路,任重而道远。
我希望那个牛背上的孩子,日后提起国学时想到的是先贤们在夕阳下、土路上傲然不屈的背影,而不是众人目光中独坐牛背上的得意洋洋。我希望他孝亲敬长,谦恭有礼,能腹有诗书气自华,终成现代社会中的儒雅之士!
评点:文章有如下优点:第一,思路清晰:由材料引出话题之后,列举时下伪国学的种种表现,接着,举例证明真正的国学应该将“国学精神内化于心,外显于形”。然后探究伪国学盛行的原因,指出重振国学之路任重而道远,最后总结全文。第二,关注社会,思想深刻。作者发现了当前伪国学的盛行,指出根源在于人们渴求国学智慧来解决精神困扰。第三,素材有文化气息,呈现出作者丰富的阅读积累。
【例文二】
文化之殇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陈骁
成都一位醉心国学的父亲李里,为了让儿子更好地学习国学,用牛送儿子上幼儿园。一路上父亲身着布衣,足蹬布鞋,手牵黄牛,教孩子吟诵古典诗词。一父一子一牛与周围的现代汽车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行为看似极端,却流露出对古典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流逝的无奈。
现代工业快速发展,农耕文明逐步被取代,诗词中的场景快速消逝。王开岭说:“古典场景的缺席,这不仅意味着风物的夭折,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流逝。”能把诗词印在书本上给孩子,却没法把与之匹配的空间一并与之,这让深爱国学的李里痛苦。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与诗词匹配的物境?今日孩童能够想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吗?现实中没有对应诗意的场景意象,诗词文化也许就这样无奈地流逝。
追根溯源,是社会的破坏性发展使自然消逝,使文化流逝。有人忍不住问:社会总得变迁吧?古老元素难免在光阴中遗失啊。是,失难避免,但失之速度和规模是否太惊人?变之方向、节奏和进程是否合情理?
父亲以牛送子上学只是个例,社会上对文化流逝感到痛心的也不止他一个。亲眼目睹着自然生态破坏,文化物象流逝,内心苦楚无奈。王开岭写下《古典之殇》来纪念原配的世界。韩少功有一本社会符号学意义的小说——《马桥词典》,他试图通过对方言俚语的搜集与解读,为一个地域的文化流逝建一座纪念碑。他们没有像那位父亲李里那么极端,而是通过文字矗立了一座纪念碑,这未尝不是可取的方式。
孩子骑着牛,李里带他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看到大雁,读“归雁入胡天”;碰上下雨,就读“清明时节雨纷纷”……李里抓住现代社会中仅存的古典诗词的意象场景,让孩子感受着自然中的美,寻觅着生活中的诗意。
我们无法也不会选择复古,但我们能够在现存的环境中寻找诗意。就像李里那样,在不影响发展的前提下营造诗境,让古典诗词在孩子心中生根,成为他们精神的底子,在心灵上永久传承。
评点:观点独特,情感充沛。李里牵牛送孩子上学,营造了与古典诗歌中相应的场景,有助于孩子体会古代诗词。这是对古典审美风物流逝的无奈和痛心。李里的做法是对古典审美场景的倔强挽留乃至于主动营造。
化大为小,具体生动。笼统谈传统文化显得空泛,从诗歌传承需要相应的场景切入,则具体明确。
辩证思考,情理兼容。作者虽然痛心,但他还看到了社会发展的进步性,知道这种消逝不可避免,能做的是抓住或营造古典诗词中的场景,这一点难能可贵。
(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