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是草原上体型最大的鸟。
它是草原上美丽、迷人的鸟,可与天鹅相媲美。
它是草原上最高贵的鸟。
它有着久远的传说和谜一样的故事。
塔尔巴哈台山海拔800~1000米的前山丘陵地带,每年的四五月份,你就会看到一种高贵的大鸟来到这人迹罕至的地带栖息,繁衍后代。大约到十月初,这些鸟便开始合群形成5~15只数量不等的种群,自由自在地在塔尔巴哈台前山的冬麦田里或已收获过的打瓜地里觅食,这些地方在未垦前曾是这些大鸟祖祖辈辈繁衍栖息的野生草原。虽说生存的环境与以往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珍禽仍未抛舍这块土地,仍旧给这块神奇的土地增添着靓丽的风景。十月中旬,当塔额盆地第一场雪降临前,这些神秘的鸟才会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迁徙到另外一个神秘地越冬,来年的春天它们又会飞回故地。
草原上的这种美丽大鸟名叫大鸨,它身高背宽,雄鸟体长可达1米,两翅展开有2米多,高约0.7米,体重约10公斤左右。雌鸟比雄鸟小得多,体长不足0.5米,平均体重3.5公斤左右。雄鸟的头部深灰色,喉上有纤羽向外突出,很像胡须,雌鸟没有。大鸨体背棕黄色,并有黑色斑纹,它的腿很长,脚趾只有3个,没有后趾。
大鸨每到冬季向南迁徙,春季飞回北方进行繁殖。每年的四五月间是它们的繁殖季节,此时雄鸟把尾部羽毛朝天竖起,脖子和翅膀上的羽毛也直立起来,同时将胸部鼓成球形,在雌鸟面前来回扭动,以示求爱。雌鸟一旦接受雄鸟求爱后便进行交配,交配完毕后各奔东西,“生儿育女”的重任全部落到雌鸟身上。雌鸟每次产蛋2~4枚,卵为青绿色。
大鸨的鸣管已经退化,因此不能大声鸣叫。有人认为大鸨是哑巴,事实上大鸨有舌,只是小一点,发情时也会发出低低的鸣声。
大鸨形体美丽,因体型过大,行动较笨拙。但大鸨非常聪明机警,同伴在觅食时,总会有一两只昂首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发现危险,立即警告同伴,向远方走去,并开始起飞。
大鸨在我国分布有两个亚种:即指名亚种和普通亚种。
指名亚种分布在新疆的阿尔泰山、塔尔巴哈台山、天山,冬季迁徙时活动于吐鲁番和喀什等地。普通亚种分布在东北的西部、内蒙古等地,冬季迁徙到陕西的关中平原等地,在黄河、长江流域越冬。
大鸨食性杂,既吃素,又吃荤,喜食野草,又食甲虫,尤其爱吃蝗虫、毛虫等,被誉为草原上的灭蝗能手。秋季时到农田吃食麦苗,捡食散落在地里的打瓜子、麦粒等。
大鸨是一种体态高贵、羽毛美丽的珍禽,但人们又为什么给它取了“大鸨”这样一个带贬义的名字呢?
大鸨,别名地鵏,羊须鵏,古书上称为“独豹”,塔城当地农民也称为“黄雁”。这些名字都是人们对这种神秘的大鸟没有科学的认识,而从传说和大略体貌特征认识讹传而已。
公元500年左右,大鸨就记载在典籍当中,《诗经·唐风·鸨羽》中有“肃肃鸨羽,集于苞栩”之句。古时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对大鸨的繁殖习性、雌雄特征、生理生态等不甚了解,民间传说认为,大鸨天生只有雌鸟而无雄鸟。大鸨没有固定的伴侣,行为放荡,是一种能和任何雄鸟配对成亲的“万鸟之妻”。许多古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述,如《国语》中书:“鸨,纯雌无雄,与它鸟合。”明代朱权《丹丘先生曲论》日:“妓女之老者日鸨。鸨似雁而大,无后趾,虎文。喜淫而无厌,诸鸟求之即就,世呼独豹者是也。”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也云:“……鸨鸟为众鸟所淫,相传老娼呼鸨出于此。”此鸟因人们认识偏差甚至误传而得名为“大鸨”。
而有关“地鵏”之名的来历,是因为禽类大都有四趾,而大鸨只有三个脚趾,无后趾,颇像水禽蹼,腿长,较粗壮,奔跑起来健步如飞,甚至可以赛过小跑的马,“地鵏”之名由此而来。
“羊须鵏”很好理解,大鸨雄鸟长有胡须,就像山羊的胡须一样。
“独豹”则是从大鸨的外表看,它长了一身美丽的羽纹,与豹子身上的花纹近似,人们就感性地叫“独豹”。
以上这些有趣的名字,都是因为当时人们对这种鸟认识了解不足造成的误解。
虽说大鸨有一个不雅的名字,但丝毫未影响人类对它的贪婪攫取之心。大鸨肉味鲜美,细嫩清香。自古人们就认为“上有天鹅,下有地鵏”。鸨肉和脂肪,还可以人药治病。《本草正要》记载,鸨肉“主治补益虚人,怯风痹气”。鸨的脂肪,《本草纲目》云:“可长毛发,泽肌肤,涂痈肿。”它的羽毛又是非常美丽的装饰品。所以大鸨成为人类猎杀的主要对象,数量急剧减少。大鸨人工养殖难度特别大,不易驯化,加之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现今大鸨已是濒临灭绝的珍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国仅存活2000只左右,在塔额盆地大约有200只。如果人类不加以保护,很快这种珍禽将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它是草原上美丽、迷人的鸟,可与天鹅相媲美。
它是草原上最高贵的鸟。
它有着久远的传说和谜一样的故事。
塔尔巴哈台山海拔800~1000米的前山丘陵地带,每年的四五月份,你就会看到一种高贵的大鸟来到这人迹罕至的地带栖息,繁衍后代。大约到十月初,这些鸟便开始合群形成5~15只数量不等的种群,自由自在地在塔尔巴哈台前山的冬麦田里或已收获过的打瓜地里觅食,这些地方在未垦前曾是这些大鸟祖祖辈辈繁衍栖息的野生草原。虽说生存的环境与以往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珍禽仍未抛舍这块土地,仍旧给这块神奇的土地增添着靓丽的风景。十月中旬,当塔额盆地第一场雪降临前,这些神秘的鸟才会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迁徙到另外一个神秘地越冬,来年的春天它们又会飞回故地。
草原上的这种美丽大鸟名叫大鸨,它身高背宽,雄鸟体长可达1米,两翅展开有2米多,高约0.7米,体重约10公斤左右。雌鸟比雄鸟小得多,体长不足0.5米,平均体重3.5公斤左右。雄鸟的头部深灰色,喉上有纤羽向外突出,很像胡须,雌鸟没有。大鸨体背棕黄色,并有黑色斑纹,它的腿很长,脚趾只有3个,没有后趾。
大鸨每到冬季向南迁徙,春季飞回北方进行繁殖。每年的四五月间是它们的繁殖季节,此时雄鸟把尾部羽毛朝天竖起,脖子和翅膀上的羽毛也直立起来,同时将胸部鼓成球形,在雌鸟面前来回扭动,以示求爱。雌鸟一旦接受雄鸟求爱后便进行交配,交配完毕后各奔东西,“生儿育女”的重任全部落到雌鸟身上。雌鸟每次产蛋2~4枚,卵为青绿色。
大鸨的鸣管已经退化,因此不能大声鸣叫。有人认为大鸨是哑巴,事实上大鸨有舌,只是小一点,发情时也会发出低低的鸣声。
大鸨形体美丽,因体型过大,行动较笨拙。但大鸨非常聪明机警,同伴在觅食时,总会有一两只昂首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发现危险,立即警告同伴,向远方走去,并开始起飞。
大鸨在我国分布有两个亚种:即指名亚种和普通亚种。
指名亚种分布在新疆的阿尔泰山、塔尔巴哈台山、天山,冬季迁徙时活动于吐鲁番和喀什等地。普通亚种分布在东北的西部、内蒙古等地,冬季迁徙到陕西的关中平原等地,在黄河、长江流域越冬。
大鸨食性杂,既吃素,又吃荤,喜食野草,又食甲虫,尤其爱吃蝗虫、毛虫等,被誉为草原上的灭蝗能手。秋季时到农田吃食麦苗,捡食散落在地里的打瓜子、麦粒等。
大鸨是一种体态高贵、羽毛美丽的珍禽,但人们又为什么给它取了“大鸨”这样一个带贬义的名字呢?
大鸨,别名地鵏,羊须鵏,古书上称为“独豹”,塔城当地农民也称为“黄雁”。这些名字都是人们对这种神秘的大鸟没有科学的认识,而从传说和大略体貌特征认识讹传而已。
公元500年左右,大鸨就记载在典籍当中,《诗经·唐风·鸨羽》中有“肃肃鸨羽,集于苞栩”之句。古时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对大鸨的繁殖习性、雌雄特征、生理生态等不甚了解,民间传说认为,大鸨天生只有雌鸟而无雄鸟。大鸨没有固定的伴侣,行为放荡,是一种能和任何雄鸟配对成亲的“万鸟之妻”。许多古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述,如《国语》中书:“鸨,纯雌无雄,与它鸟合。”明代朱权《丹丘先生曲论》日:“妓女之老者日鸨。鸨似雁而大,无后趾,虎文。喜淫而无厌,诸鸟求之即就,世呼独豹者是也。”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也云:“……鸨鸟为众鸟所淫,相传老娼呼鸨出于此。”此鸟因人们认识偏差甚至误传而得名为“大鸨”。
而有关“地鵏”之名的来历,是因为禽类大都有四趾,而大鸨只有三个脚趾,无后趾,颇像水禽蹼,腿长,较粗壮,奔跑起来健步如飞,甚至可以赛过小跑的马,“地鵏”之名由此而来。
“羊须鵏”很好理解,大鸨雄鸟长有胡须,就像山羊的胡须一样。
“独豹”则是从大鸨的外表看,它长了一身美丽的羽纹,与豹子身上的花纹近似,人们就感性地叫“独豹”。
以上这些有趣的名字,都是因为当时人们对这种鸟认识了解不足造成的误解。
虽说大鸨有一个不雅的名字,但丝毫未影响人类对它的贪婪攫取之心。大鸨肉味鲜美,细嫩清香。自古人们就认为“上有天鹅,下有地鵏”。鸨肉和脂肪,还可以人药治病。《本草正要》记载,鸨肉“主治补益虚人,怯风痹气”。鸨的脂肪,《本草纲目》云:“可长毛发,泽肌肤,涂痈肿。”它的羽毛又是非常美丽的装饰品。所以大鸨成为人类猎杀的主要对象,数量急剧减少。大鸨人工养殖难度特别大,不易驯化,加之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现今大鸨已是濒临灭绝的珍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国仅存活2000只左右,在塔额盆地大约有200只。如果人类不加以保护,很快这种珍禽将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