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80年代,西方理论界兴起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潮,这一理论的独特见解对反思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意图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视角剖析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现代化建设;生态社会;启示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145-02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事实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不仅治污成本巨大,而且也是行不通的。如何在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中,解决好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避免生态灾难,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源起及发展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场席卷欧美大陆并波及整个世界的思想文化运动,从文化和社会政治批判意义上而言,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以及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所谓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就是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分析、批判,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的“阅读”和“解构”,将隐藏在背后的文化机制暴露出来,使人们认识到其中权力的运用,促使人们对结构产生怀疑和批判进而颠覆它的合法性,[1]其代表人物有德里达,福柯,利奥塔等。作为一种批判理论而言,它完成了历史使命,毫不留情地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但其局限性在于没有提出一套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改革的方案。
到20世纪80年代,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便屡遭质疑,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则是对后现代主义的重新阐释,这便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其代表人物有科布教授以及他的学生格里芬教授。理论只有反映现实,指导现实才有生命力。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正是立足于当代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在吸收和批判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方案。这是一种对于自身,对于整个世界积极的、负责任的态度,它的出现,对于现代主义不能不说是一次严重的冲击。
西方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虽然实现了工业化,却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在他的全球畅销书《濒临失衡的地球》中给我们描绘的悲惨图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证明人类文明与自然界之间日益强烈的对撞。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生态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增长不同于发展,单纯强调经济指标以及利润而忽视环境以及资源的承载能力在短期内会促进经济的迅速增长,但从长远来看是不可取的,这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
我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不仅仅囿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应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和谐共生”。多年以来,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是线性的,把现代化简单的理解成了工业化,过高的估计了工业文明对改变世界的积极作用,对工业化的副作用认识不足。在解放初期,甚至把东北工业基地的烟筒林立,浓烟滚滚视为现代化的标志。
即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也提出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思路,其结果是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掠夺和不计后果的开发。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等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危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副产品: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噪音污染困扰着现代生活,极端气候事件、沙漠化、地质灾害的频发,已经让人类领受了大自然的报复,也促使我们开始反思传统的工业化道路。
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如前所述,现代化带给人类的并非只是福音,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怎样既能实现现代化,又能避免走西方国家的老路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们研究的课题。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生态后现代主义,其代表人物主要是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用《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一书的编者的话说就是:“如果说工业文明之后是生态文明,现代之后是后现代的话,那么,生态文明与后现代本来就应该是同一个话题。”[2]既然称为“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拒斥无疑构成了“生态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内容,在斯普瑞特奈克看来,“在许多深层意义上,现代性并没有实现它所许诺的更好的生活。”它既没像它所许诺的那样带来一个“和平的世界”,也没像它所许诺的那样带来一个“自由的世界”。长久以来,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人民都相信物质生产的持续增长会给人民带来不断增进的福利,也会解决一切由此而生的社会问题。这种“经济增长万能论”给社会带来的问题被愈来愈多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所关注。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后现代主义者主张摒弃现代机械世界观,倡导有机整体观,不仅要实现由“征服自然”向“保护自然”的转变,而且要实现由“我保护自然”向“自然保护我”的转变,从而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这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无疑是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的。我们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它的“托管人”,是大自然的朋友。我们对于大自然的恩赐,要始终怀有感激之情。
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和尖锐。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膨胀的人口压力,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面临危机和挑战的时代。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其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先前政策的纠偏措施也已经展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路径。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以及工业文明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就是要从先前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建立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使经济发展与自然的生态承载能力相适应,在经济发展中彰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注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的基本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这种和谐要求我们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开发、利用、改造自然,又要保护、尊重、爱惜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每一个人而言,改变不合理的生活和消费模式,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我们能做到的最“简单”最有效的事。提高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空气、矿山、森林和海洋,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我们自己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家园。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倡导一种后现代的生活方式对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乃至构筑我们人类的未来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2]王治河.全球化与后现代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王治河.中国和谐主义与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06).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现代化建设;生态社会;启示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145-02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事实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不仅治污成本巨大,而且也是行不通的。如何在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中,解决好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避免生态灾难,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源起及发展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场席卷欧美大陆并波及整个世界的思想文化运动,从文化和社会政治批判意义上而言,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以及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所谓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就是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分析、批判,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的“阅读”和“解构”,将隐藏在背后的文化机制暴露出来,使人们认识到其中权力的运用,促使人们对结构产生怀疑和批判进而颠覆它的合法性,[1]其代表人物有德里达,福柯,利奥塔等。作为一种批判理论而言,它完成了历史使命,毫不留情地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但其局限性在于没有提出一套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改革的方案。
到20世纪80年代,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便屡遭质疑,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则是对后现代主义的重新阐释,这便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其代表人物有科布教授以及他的学生格里芬教授。理论只有反映现实,指导现实才有生命力。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正是立足于当代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在吸收和批判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方案。这是一种对于自身,对于整个世界积极的、负责任的态度,它的出现,对于现代主义不能不说是一次严重的冲击。
西方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虽然实现了工业化,却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在他的全球畅销书《濒临失衡的地球》中给我们描绘的悲惨图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证明人类文明与自然界之间日益强烈的对撞。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生态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增长不同于发展,单纯强调经济指标以及利润而忽视环境以及资源的承载能力在短期内会促进经济的迅速增长,但从长远来看是不可取的,这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
我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不仅仅囿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应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和谐共生”。多年以来,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是线性的,把现代化简单的理解成了工业化,过高的估计了工业文明对改变世界的积极作用,对工业化的副作用认识不足。在解放初期,甚至把东北工业基地的烟筒林立,浓烟滚滚视为现代化的标志。
即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也提出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思路,其结果是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掠夺和不计后果的开发。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等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危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副产品: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噪音污染困扰着现代生活,极端气候事件、沙漠化、地质灾害的频发,已经让人类领受了大自然的报复,也促使我们开始反思传统的工业化道路。
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如前所述,现代化带给人类的并非只是福音,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怎样既能实现现代化,又能避免走西方国家的老路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们研究的课题。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生态后现代主义,其代表人物主要是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用《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一书的编者的话说就是:“如果说工业文明之后是生态文明,现代之后是后现代的话,那么,生态文明与后现代本来就应该是同一个话题。”[2]既然称为“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拒斥无疑构成了“生态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内容,在斯普瑞特奈克看来,“在许多深层意义上,现代性并没有实现它所许诺的更好的生活。”它既没像它所许诺的那样带来一个“和平的世界”,也没像它所许诺的那样带来一个“自由的世界”。长久以来,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人民都相信物质生产的持续增长会给人民带来不断增进的福利,也会解决一切由此而生的社会问题。这种“经济增长万能论”给社会带来的问题被愈来愈多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所关注。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后现代主义者主张摒弃现代机械世界观,倡导有机整体观,不仅要实现由“征服自然”向“保护自然”的转变,而且要实现由“我保护自然”向“自然保护我”的转变,从而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这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无疑是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的。我们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它的“托管人”,是大自然的朋友。我们对于大自然的恩赐,要始终怀有感激之情。
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和尖锐。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膨胀的人口压力,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面临危机和挑战的时代。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其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先前政策的纠偏措施也已经展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路径。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以及工业文明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就是要从先前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建立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使经济发展与自然的生态承载能力相适应,在经济发展中彰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注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的基本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这种和谐要求我们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开发、利用、改造自然,又要保护、尊重、爱惜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每一个人而言,改变不合理的生活和消费模式,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我们能做到的最“简单”最有效的事。提高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空气、矿山、森林和海洋,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我们自己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家园。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倡导一种后现代的生活方式对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乃至构筑我们人类的未来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2]王治河.全球化与后现代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王治河.中国和谐主义与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