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雨绵绵,敲打在野战帐篷的迷彩篷布上,时缓时急。大战初歇,曾经一度响彻终日的防空警报声、火炮怒吼声戛然而止,阵地上的一切突然都安静了下来。广袤的防空兵演习阵地上除了坑坑洼洼的积水,到处都是被各式车辆碾轧过后的泥浆。
风来了,撼动着树梢东摇西晃;雨来了,冲出大地一道道的沟沟坎坎。只有一排排的野战帐篷还安安稳稳的,雨声唰唰,仿佛是在对着极度疲倦的勇士们喃喃细语,睡吧,睡吧,这里是你们温暖的港湾……
这样的一幕,对于长年累月野外驻训的官兵来讲,似乎早已经司空见惯了。那些曾经一脸书生气、满腔豪情血的十七八岁少年,过了最初那股新鲜劲,在风吹日晒、雨雪风霜中,渐渐地厌恶了那顶狭小的野战帐篷,厌恶了其中粗糙简陋的生活,怀念曾经水电暖俱全的种种舒适,怀念那些在常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简单生活。
习惯了就好,习惯了就好,老班长总会这样宽慰新兵蛋子們。到后来,我们也便渐渐接受了。生活,还是生存?是啊,驻训毕竟不同于住训,古往今来,当兵打仗谈何舒适安逸。在这四处散发着汗水与泥土气息的野战帐篷下,终于有一天,我们沉下心来,开始慢慢品味,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细微变换,才发现野战帐篷下的春夏秋冬,原来别有洞天。
我从一名地方大学生参军入伍,短短几年间,先后参加了大大小小的各类演训任务,野战帐篷始终形影相随。从南国天气潮热的盐碱滩涂,到大西北苍凉的荒漠戈壁滩,从群山叠翠的革命老区到海风徐徐的金色沙滩……或许,正是因为有了野战帐篷遮风避雨,风餐露宿的官兵们才更加坚定了四海为家的底气。
在这里,四季轮回所带来的任何细微变化,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大,夏如蒸笼,冬似冰窟……连一向喜爱猎奇历险的我,都感觉从未如此地亲近自然。各式的野战帐篷,已成为我心目中基层部队一张闪耀而独特的名片。
难忘那一年,毕业下连后,第一次跟随部队参加拉动演练,恰是风沙肆虐的初春。第一次听着满世界的风沙声,听得心头发颤。北风呼啸,卷着不大不小的沙砾,噼里啪啦地抽打在篷布上。厚实的篷布,风中竟像一片薄纸,飘摇不定。细微的沙粒简直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被窝里、耳郭中、饭菜里,令人不胜其扰。
这次行动中,我终于真真切切体验了一把“车轮上的帐篷”。火炮牵引车的车厢中有几块结实的木板,两头搭在车厢骨架上,形成上下两层。平时放着各类战备物资,到了晚上人员便能睡在上面。演练的第二天,半夜时接到命令紧急转移阵地。官兵靠着微弱的手电光,将各类物资稍加规整,短短半个小时内,车辆发动,全连开拔。战士们开玩笑称,似乎这比“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要洒脱。而我,满脑中所能想到的只有四个字:枕戈待旦。原来野战帐篷不单单是休息的地方,更是我们战斗的阵地。
是夜,虽然车厢用篷布严严实实封了起来,可是第二天一早醒来,车厢内还是落了一层黑色的粉尘。掀开一扇车篷布,不远处一座煤场解开了我们心中的疑惑。最后任务结束时,全连官兵人人脸上都像是化了浓妆,黑眼圈、黑眼袋、黑眼影……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让人忍俊不禁。
夏日的野外驻训场,似乎最难熬。尤其到了中午,帐篷内热得像个蒸笼,置身其中,一会儿便能蒸得浑身浇过水一般。但也似乎印证了那句禅语,心静自然凉。即便如此,可还是有不少官兵只要头一靠枕便能打起呼噜,让人羡慕不已。
当然,最大的惊喜莫过于一场清清爽爽的大雨。犹记得潍北某炮兵靶场上那变幻莫测的天气,有时西边晴空万里,阳光刺目,东边却乌云压城,雷声隆隆。训练场上鸣金收兵后,战士们猫在帐篷下,听着雨滴的敲打声不断地变换跳跃,时而急如战鼓,酣畅淋漓,时而骤然停歇,没了声响,又猛然间如倾盆而注,惹得战士们齐声纳闷,从帐篷的门帘中探出脑袋,看见外面淅沥沥的雨丝在明晃晃的阳光下,闪着银光,分外明显……这样的奇异景观,让人叹为观止。然而,一场阵雨似乎并不解渴,龟裂的大地呼唤着更为猛烈的暴风雨。
野战帐篷,还是官兵们不可或缺的文化场所。晚饭过后,大帐篷内安上投影仪接上音响,一场别具风格的音乐会便开始了。粗犷的歌喉,卷起一股浓浓的荷尔蒙味道,迅速打破了阵地上的宁静。即使再委婉深沉的情歌,也可以被战士们唱出慷慨激昂。或许歌声并不优美,或许根本就不在调儿上,可谁会在意呢?台上声嘶力竭,台下起哄互动,有人捧着一束不知名的野花,跳上舞台,颇为大方的索取拥抱。一向严肃认真的战士们,竟然展示出如此青春活泼、热情似火的一面,让人大跌眼镜。
但战士们也有深情而庄重的时刻:“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可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晚会中,当一名沉默寡言的战士用略带方言的口音,磕磕绊绊,而又十分虔诚地歌唱祖国时,全场起立,轻声地合唱了起来。歌声透过夜幕,传出去了好远好远……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过了九月份,便到了整个野外驻训最为舒爽的季节。昼间阳光通透而充沛,到了夜里,晚风徐徐,吹走整个盛夏都挥之不去的汗腻,以及种种烦躁和不适,整个人仿佛都泡在了清凉的山泉中一般。训练了一天的战士们抱着厚厚的棉被睡得格外踏实。
没有了城市的嘈杂喧嚣,抛下一切浮心杂念,醉心倾听秋虫奏鸣,成为秋日里最为惬意的一件事情:晚饭后,演习阵地上熟悉的一切慢慢地湮没在夜色之中,隐匿在帐篷周边草丛中的虫儿们便开始活跃起来,几声怯怯的试探音很快便引出起起伏伏、酣畅淋漓的虫鸣声,时而湍急如瀑布飞流直下,时而闲散慵懒如细雨滴落芭蕉叶,时而隽永委婉如潺潺小溪流水……夜里总会有调皮的蝈蝈、“油葫芦”不知从什么地方钻进来,黑暗中肆无忌惮地蹦跳。躺在帐篷中,当你还在沉醉之中时,或许它会不小心跳到了脸上,让人抓狂不已。
一年深秋的实弹演习中,睡在同一个帐篷的小战士告诉我,白天连续实弹射击震得耳朵嗡嗡作响,夜里睡不好,总感觉隆隆的炮声,甚至连梦境里也都是炮火连天的景象。我教他一个土法子,试着睡前听一听这“天籁音乐会”吧。小战士照做,果然奏效。我和他开玩笑道,那可要好好感谢那些辛勤的“音乐家”们。 当然,如果要细数各类野战帐篷的种种特点,恐怕要数冬用帐篷最是别具一格。到了寒冬腊月里的野营训练期,部队因为需要连续徒步行军,甚至翻山越岭,单兵携行帐篷便取代了笨重繁琐的班用帐篷。树林中、村落旁、沟壑间……总之,找个能避风、有水源的地方便能安营扎寨。除了制式单兵帐篷,我们还需要自己动手,用雨衣、树枝、干草等搭建起形态各异的帐篷,甚至有時还会挖猫耳洞,钻地窖。各式各样的帐篷,大大小小,依地形而建,虽不美观,却也壮观。
安营扎寨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埋锅造饭、补充体力。干柴浇上点汽油,经风一吹,火苗便能猛地蹿起很高,映得人脸红彤彤的。几个人直勾勾地盯着锅里,透着一种饿狼般的眼神。那种混合着柴木和汽油味道的饭菜香,对于饥肠辘辘的我们来说,实在难以抵挡。一个热乎乎的馒头,握在手心,不知道究竟是因为过度饥饿,还是过于激动,整只手都颤抖不止。经过一阵狼吞虎咽,转眼间所有的一切被横扫而光。不少刚刚下连的新兵感慨地说,长这么大了,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馒头,怎么就那么香呢?是啊,没有人去告诉这些新兵,但是他们却已经深刻体味到了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只有吃得下苦,才能懂得了甜。
夜宿雪窝。单单这几个字眼,想来便冷冰冰的。傍晚时分,部队行军至鲁中群山腹地时,天降大雪,只好在半山腰间一处背风的闲置农田中安营扎寨。战士们清理出一小块空地,然后铺上厚厚一层树叶,等单兵帐篷搭起来,再围上一周遭的玉米秸秆。军被睡袋盖大衣,一开始感觉还算踏实,可到了下半夜,便被彻底冻醒了。听着雪花轻盈地飘落在帐篷上,窸窸窣窣,不知过了多久,又有一块积雪缓缓地滑落下来。这才想起了大诗人岑参的那句诗,“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寒冷,从未如此真切,恍惚间不禁使人发问,我们是活在千年前的那片边塞大漠里吗?漫长的一夜过后,清晨打开帐篷时,天空已经放晴,金灿灿的晨光让人痴迷,部队踏着积雪,伴着铿锵的军歌又出发了……
远离城市的霓虹,远离亲人的温暖,在荒无人烟,甚至陌生险恶的土地上,勇士们用青春书写自己的辉煌篇章。“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曾经一首首读来令人热血贲张的军旅诗词,岂是文采斐然便能写就的?那不过是将士们甘洒热血、征战沙场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命运中一切不痛快的事都会由愉快来补偿。驻训枯燥、苦闷,可当你走进战士中间,看到的却是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十七八岁的他们,有心事,却会在一点点收获中渐渐地冲淡。青春就是这样美好,他让你无须理由便快乐。
风来了,撼动着树梢东摇西晃;雨来了,冲出大地一道道的沟沟坎坎。只有一排排的野战帐篷还安安稳稳的,雨声唰唰,仿佛是在对着极度疲倦的勇士们喃喃细语,睡吧,睡吧,这里是你们温暖的港湾……
这样的一幕,对于长年累月野外驻训的官兵来讲,似乎早已经司空见惯了。那些曾经一脸书生气、满腔豪情血的十七八岁少年,过了最初那股新鲜劲,在风吹日晒、雨雪风霜中,渐渐地厌恶了那顶狭小的野战帐篷,厌恶了其中粗糙简陋的生活,怀念曾经水电暖俱全的种种舒适,怀念那些在常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简单生活。
习惯了就好,习惯了就好,老班长总会这样宽慰新兵蛋子們。到后来,我们也便渐渐接受了。生活,还是生存?是啊,驻训毕竟不同于住训,古往今来,当兵打仗谈何舒适安逸。在这四处散发着汗水与泥土气息的野战帐篷下,终于有一天,我们沉下心来,开始慢慢品味,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细微变换,才发现野战帐篷下的春夏秋冬,原来别有洞天。
我从一名地方大学生参军入伍,短短几年间,先后参加了大大小小的各类演训任务,野战帐篷始终形影相随。从南国天气潮热的盐碱滩涂,到大西北苍凉的荒漠戈壁滩,从群山叠翠的革命老区到海风徐徐的金色沙滩……或许,正是因为有了野战帐篷遮风避雨,风餐露宿的官兵们才更加坚定了四海为家的底气。
在这里,四季轮回所带来的任何细微变化,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大,夏如蒸笼,冬似冰窟……连一向喜爱猎奇历险的我,都感觉从未如此地亲近自然。各式的野战帐篷,已成为我心目中基层部队一张闪耀而独特的名片。
难忘那一年,毕业下连后,第一次跟随部队参加拉动演练,恰是风沙肆虐的初春。第一次听着满世界的风沙声,听得心头发颤。北风呼啸,卷着不大不小的沙砾,噼里啪啦地抽打在篷布上。厚实的篷布,风中竟像一片薄纸,飘摇不定。细微的沙粒简直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被窝里、耳郭中、饭菜里,令人不胜其扰。
这次行动中,我终于真真切切体验了一把“车轮上的帐篷”。火炮牵引车的车厢中有几块结实的木板,两头搭在车厢骨架上,形成上下两层。平时放着各类战备物资,到了晚上人员便能睡在上面。演练的第二天,半夜时接到命令紧急转移阵地。官兵靠着微弱的手电光,将各类物资稍加规整,短短半个小时内,车辆发动,全连开拔。战士们开玩笑称,似乎这比“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要洒脱。而我,满脑中所能想到的只有四个字:枕戈待旦。原来野战帐篷不单单是休息的地方,更是我们战斗的阵地。
是夜,虽然车厢用篷布严严实实封了起来,可是第二天一早醒来,车厢内还是落了一层黑色的粉尘。掀开一扇车篷布,不远处一座煤场解开了我们心中的疑惑。最后任务结束时,全连官兵人人脸上都像是化了浓妆,黑眼圈、黑眼袋、黑眼影……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让人忍俊不禁。
夏日的野外驻训场,似乎最难熬。尤其到了中午,帐篷内热得像个蒸笼,置身其中,一会儿便能蒸得浑身浇过水一般。但也似乎印证了那句禅语,心静自然凉。即便如此,可还是有不少官兵只要头一靠枕便能打起呼噜,让人羡慕不已。
当然,最大的惊喜莫过于一场清清爽爽的大雨。犹记得潍北某炮兵靶场上那变幻莫测的天气,有时西边晴空万里,阳光刺目,东边却乌云压城,雷声隆隆。训练场上鸣金收兵后,战士们猫在帐篷下,听着雨滴的敲打声不断地变换跳跃,时而急如战鼓,酣畅淋漓,时而骤然停歇,没了声响,又猛然间如倾盆而注,惹得战士们齐声纳闷,从帐篷的门帘中探出脑袋,看见外面淅沥沥的雨丝在明晃晃的阳光下,闪着银光,分外明显……这样的奇异景观,让人叹为观止。然而,一场阵雨似乎并不解渴,龟裂的大地呼唤着更为猛烈的暴风雨。
野战帐篷,还是官兵们不可或缺的文化场所。晚饭过后,大帐篷内安上投影仪接上音响,一场别具风格的音乐会便开始了。粗犷的歌喉,卷起一股浓浓的荷尔蒙味道,迅速打破了阵地上的宁静。即使再委婉深沉的情歌,也可以被战士们唱出慷慨激昂。或许歌声并不优美,或许根本就不在调儿上,可谁会在意呢?台上声嘶力竭,台下起哄互动,有人捧着一束不知名的野花,跳上舞台,颇为大方的索取拥抱。一向严肃认真的战士们,竟然展示出如此青春活泼、热情似火的一面,让人大跌眼镜。
但战士们也有深情而庄重的时刻:“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可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晚会中,当一名沉默寡言的战士用略带方言的口音,磕磕绊绊,而又十分虔诚地歌唱祖国时,全场起立,轻声地合唱了起来。歌声透过夜幕,传出去了好远好远……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过了九月份,便到了整个野外驻训最为舒爽的季节。昼间阳光通透而充沛,到了夜里,晚风徐徐,吹走整个盛夏都挥之不去的汗腻,以及种种烦躁和不适,整个人仿佛都泡在了清凉的山泉中一般。训练了一天的战士们抱着厚厚的棉被睡得格外踏实。
没有了城市的嘈杂喧嚣,抛下一切浮心杂念,醉心倾听秋虫奏鸣,成为秋日里最为惬意的一件事情:晚饭后,演习阵地上熟悉的一切慢慢地湮没在夜色之中,隐匿在帐篷周边草丛中的虫儿们便开始活跃起来,几声怯怯的试探音很快便引出起起伏伏、酣畅淋漓的虫鸣声,时而湍急如瀑布飞流直下,时而闲散慵懒如细雨滴落芭蕉叶,时而隽永委婉如潺潺小溪流水……夜里总会有调皮的蝈蝈、“油葫芦”不知从什么地方钻进来,黑暗中肆无忌惮地蹦跳。躺在帐篷中,当你还在沉醉之中时,或许它会不小心跳到了脸上,让人抓狂不已。
一年深秋的实弹演习中,睡在同一个帐篷的小战士告诉我,白天连续实弹射击震得耳朵嗡嗡作响,夜里睡不好,总感觉隆隆的炮声,甚至连梦境里也都是炮火连天的景象。我教他一个土法子,试着睡前听一听这“天籁音乐会”吧。小战士照做,果然奏效。我和他开玩笑道,那可要好好感谢那些辛勤的“音乐家”们。 当然,如果要细数各类野战帐篷的种种特点,恐怕要数冬用帐篷最是别具一格。到了寒冬腊月里的野营训练期,部队因为需要连续徒步行军,甚至翻山越岭,单兵携行帐篷便取代了笨重繁琐的班用帐篷。树林中、村落旁、沟壑间……总之,找个能避风、有水源的地方便能安营扎寨。除了制式单兵帐篷,我们还需要自己动手,用雨衣、树枝、干草等搭建起形态各异的帐篷,甚至有時还会挖猫耳洞,钻地窖。各式各样的帐篷,大大小小,依地形而建,虽不美观,却也壮观。
安营扎寨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埋锅造饭、补充体力。干柴浇上点汽油,经风一吹,火苗便能猛地蹿起很高,映得人脸红彤彤的。几个人直勾勾地盯着锅里,透着一种饿狼般的眼神。那种混合着柴木和汽油味道的饭菜香,对于饥肠辘辘的我们来说,实在难以抵挡。一个热乎乎的馒头,握在手心,不知道究竟是因为过度饥饿,还是过于激动,整只手都颤抖不止。经过一阵狼吞虎咽,转眼间所有的一切被横扫而光。不少刚刚下连的新兵感慨地说,长这么大了,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馒头,怎么就那么香呢?是啊,没有人去告诉这些新兵,但是他们却已经深刻体味到了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只有吃得下苦,才能懂得了甜。
夜宿雪窝。单单这几个字眼,想来便冷冰冰的。傍晚时分,部队行军至鲁中群山腹地时,天降大雪,只好在半山腰间一处背风的闲置农田中安营扎寨。战士们清理出一小块空地,然后铺上厚厚一层树叶,等单兵帐篷搭起来,再围上一周遭的玉米秸秆。军被睡袋盖大衣,一开始感觉还算踏实,可到了下半夜,便被彻底冻醒了。听着雪花轻盈地飘落在帐篷上,窸窸窣窣,不知过了多久,又有一块积雪缓缓地滑落下来。这才想起了大诗人岑参的那句诗,“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寒冷,从未如此真切,恍惚间不禁使人发问,我们是活在千年前的那片边塞大漠里吗?漫长的一夜过后,清晨打开帐篷时,天空已经放晴,金灿灿的晨光让人痴迷,部队踏着积雪,伴着铿锵的军歌又出发了……
远离城市的霓虹,远离亲人的温暖,在荒无人烟,甚至陌生险恶的土地上,勇士们用青春书写自己的辉煌篇章。“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曾经一首首读来令人热血贲张的军旅诗词,岂是文采斐然便能写就的?那不过是将士们甘洒热血、征战沙场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命运中一切不痛快的事都会由愉快来补偿。驻训枯燥、苦闷,可当你走进战士中间,看到的却是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十七八岁的他们,有心事,却会在一点点收获中渐渐地冲淡。青春就是这样美好,他让你无须理由便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