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企业和社会需求高速变化的现代,中职学校教学质量需要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来促进,这需要涉及到政府、社会、学校等方方面面,本文将在明确改革方向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质量三个主要方面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举措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35-02
职业教育是我国人才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国家人才储备和实用型人才开发而进行的战略部署,中等职业教育(简称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优质劳动者,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的办学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中职教育的质量以及中职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也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中职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的不断加速和深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素质的要求在快速变化,办学者需对中职教育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进行重新的全新认识;随着中职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加之社会的巨大就业压力,也对中职教育内部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现有中职教育的状态急需得到改善。
1.中职教育办学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教育以培养和提供实用型短缺人才作为其办学特色和理念,实用性是中职教育的价值所在和最大特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和理念在各大中职院校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学习,然而在中职教育办学的长期实践中,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全面改观,办学观念依旧滞留在以考试为中心的方式下。
2.中职教育师资力量匮乏、结构不合理
按照国家教师法的相关规定,中职教育的教师应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其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然而现实中的中职教育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各中职院校中缺乏高层次、高学历的教师队伍;此外,中职教育专业教师的动手能力较弱,缺乏专业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与中职教育培养社会急需实践型人才的方针不符。由此可见,具备牢固专业技能和丰富专业实践,又具有较高学术理论和道德的师资非常匮乏,学术型和专业型的结构也不合理。
3.中职学校教育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中职教育根据自身教育定位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相应更改。然而,当前大多数中职教育院校并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的需求作出相应的调整,在课程设置、实践安排等诸多环节上依然遵循传统的人才教育模式而进行,教材设置、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模糊而偏差的定位、不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导致中职院校难以培养出具有自身特色、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造成中职院校就业率低,社会影响较小。
二、中职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方向
当前,中职教育面对这许多挑战和机遇,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动为中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深化中职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任重而道远。
1.国外中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俄罗斯教育体系以“终身职业教育”为主,除了幼儿园和普通中、小学之外的一些教育都被统称为职业教育,此外,俄罗斯还拥有大量例如社区教育、就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社会性职业教育体系和机构,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实用性人才。德国教育重视职业院校和企业并列培养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约占了整个教学周期的70%以上,学生既能够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又可以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技能培训。由此可见,国外非常重视包括中职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非常重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中职教育的师资力量也较为雄厚,重视对教师进行终身职业培训,通过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学校等方式,使在职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且非常重视吸引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人员和专家进行授课教学。
2.中职教育的改革方向
中职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一方面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政府、企业和院校在中职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过程中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和影响,另一方面需要对中职教学改革的方针和方向进行明确,中职教育教学体系在改革过程中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目标,突出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转变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升学、轻就业”的教学偏差,在中职教育中重点把握将考试教育向就业教育转变,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突破口,以充分就业为导向。
三、中职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措施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方面对中职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举措进行探讨,旨在充分调动社会团体的力量,加强中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充分保障中职院校的就业水平,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的技术人才。
1.明确中职教育的教学理念和特点
中职教育区别于高等教育,具有独特的深刻内涵,从某个角度可以将中职教育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此外,职业教育具有非常显著的桥梁作用,一方面,职业教育向学生提供了教育服务与产品;另一方面,它也向社会和企业提供了具有价值创造的学生和员工。
应用性是中职教育的一大特点,中职教育教学中除了主修必要的基础课程之外,在专业方向上更多的是针对技能实用性内容进行教学,充分将所授理论知识与专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体现出中职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办学特点,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此外,应用性原则从另一方面表明中职教育的教学应密切结合实践性原则进行开展,就是要在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实践性的转变,并与具体的应用实践相融合,例如在传授数学知识时,除了对数列所遵循的规律进行归纳外,也应该结合实际问题将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应用性”和“实践性”转变,例如可以结合商品房开发数量、银行信用卡复利等实践背景对数学数列的概念和知识进行阐述和说明。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实际上跨越了生产实践、教育实践两个方面,因此,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也不同于普通的社会实践。 2.重视中职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国外对中职教育的教师要求不尽相同,例如日本重视职教教师的客观条件和素质素养,包括专业技能和人格教养等,而美国的职业教育重视帮助学生向工作角色的过渡,重在帮助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工作要求告知。在我国,“双师型”教师是针对职业教育实践性、应用性特点而提出的一个特有教师称呼,“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我国今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通俗的理解上,“双师型”教师并不是刻意指其表面含义上的双证书、双职称教师,而是重点强调职业教育师资的重点和特点,即中职教师队伍应当“不但具有教学和科研的实际能力,而且能够把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并渗透到传授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因此,“双师”既是擅长教育教学的老师,又是擅长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专家,“双师”培养的教师既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等理论经验,又同时具备企业实践的长期积累和对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的知悉。
“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应重点规范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培养的准入机制,根据国外相关经验,一是需要对“双师”教师的工作年限做出明确规定,二是在教师的教学管理和企业实践等指标上需要达到一定指标,对于实践能力不足的潜力教师应指导其在教学工作中培养相关生产、研究的实践能力,三是对所有准入的教师需要进行长期而富有成效的师资队伍培养,并对师资队伍中的教师进行严格的选拔和考核。但在目前实际当中,由于大多数教师都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对企业专家进行招聘的方式可以进行弥补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3.强化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中职教学体系要适应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并不是以各类考试和升学率作为指标,因此,在强化中职教学质量上与其他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和区别。首先,中职教育重视学生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突出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强化教学质量过程中,中职教育必须将实验、训练和实习相结合;其次,中职教育质量应当密切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背景,这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职业教育的价值,因此,在对学生教学的系统设计上,应当对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整体优化,实现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最后,中职教育教学的质量需要突出以下三个结合,即工学校企相结合、教学大纲与实践实验大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必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集教与学、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教学基地及实践教学机制,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实践理论相结合,密切协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导向,教学质量是学生就业的保障,同时也是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保障,中职教育教学质量重在对社会需求的把握,以及对学生理论分析能力上的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在对中职教育体系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深化教学理念的改变,牢固树立就业教学观;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地从源头上把握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平安.谈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34
[2]俞仲文、刘守义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占芳.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养模式的中外比较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8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35-02
职业教育是我国人才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国家人才储备和实用型人才开发而进行的战略部署,中等职业教育(简称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优质劳动者,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的办学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中职教育的质量以及中职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也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中职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的不断加速和深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素质的要求在快速变化,办学者需对中职教育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进行重新的全新认识;随着中职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加之社会的巨大就业压力,也对中职教育内部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现有中职教育的状态急需得到改善。
1.中职教育办学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教育以培养和提供实用型短缺人才作为其办学特色和理念,实用性是中职教育的价值所在和最大特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和理念在各大中职院校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学习,然而在中职教育办学的长期实践中,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全面改观,办学观念依旧滞留在以考试为中心的方式下。
2.中职教育师资力量匮乏、结构不合理
按照国家教师法的相关规定,中职教育的教师应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其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然而现实中的中职教育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各中职院校中缺乏高层次、高学历的教师队伍;此外,中职教育专业教师的动手能力较弱,缺乏专业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与中职教育培养社会急需实践型人才的方针不符。由此可见,具备牢固专业技能和丰富专业实践,又具有较高学术理论和道德的师资非常匮乏,学术型和专业型的结构也不合理。
3.中职学校教育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中职教育根据自身教育定位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相应更改。然而,当前大多数中职教育院校并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的需求作出相应的调整,在课程设置、实践安排等诸多环节上依然遵循传统的人才教育模式而进行,教材设置、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模糊而偏差的定位、不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导致中职院校难以培养出具有自身特色、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造成中职院校就业率低,社会影响较小。
二、中职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方向
当前,中职教育面对这许多挑战和机遇,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动为中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深化中职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任重而道远。
1.国外中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俄罗斯教育体系以“终身职业教育”为主,除了幼儿园和普通中、小学之外的一些教育都被统称为职业教育,此外,俄罗斯还拥有大量例如社区教育、就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社会性职业教育体系和机构,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实用性人才。德国教育重视职业院校和企业并列培养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约占了整个教学周期的70%以上,学生既能够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又可以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技能培训。由此可见,国外非常重视包括中职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非常重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中职教育的师资力量也较为雄厚,重视对教师进行终身职业培训,通过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学校等方式,使在职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且非常重视吸引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人员和专家进行授课教学。
2.中职教育的改革方向
中职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一方面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政府、企业和院校在中职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过程中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和影响,另一方面需要对中职教学改革的方针和方向进行明确,中职教育教学体系在改革过程中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目标,突出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转变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升学、轻就业”的教学偏差,在中职教育中重点把握将考试教育向就业教育转变,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突破口,以充分就业为导向。
三、中职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措施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方面对中职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举措进行探讨,旨在充分调动社会团体的力量,加强中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充分保障中职院校的就业水平,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的技术人才。
1.明确中职教育的教学理念和特点
中职教育区别于高等教育,具有独特的深刻内涵,从某个角度可以将中职教育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此外,职业教育具有非常显著的桥梁作用,一方面,职业教育向学生提供了教育服务与产品;另一方面,它也向社会和企业提供了具有价值创造的学生和员工。
应用性是中职教育的一大特点,中职教育教学中除了主修必要的基础课程之外,在专业方向上更多的是针对技能实用性内容进行教学,充分将所授理论知识与专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体现出中职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办学特点,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此外,应用性原则从另一方面表明中职教育的教学应密切结合实践性原则进行开展,就是要在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实践性的转变,并与具体的应用实践相融合,例如在传授数学知识时,除了对数列所遵循的规律进行归纳外,也应该结合实际问题将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应用性”和“实践性”转变,例如可以结合商品房开发数量、银行信用卡复利等实践背景对数学数列的概念和知识进行阐述和说明。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实际上跨越了生产实践、教育实践两个方面,因此,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也不同于普通的社会实践。 2.重视中职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国外对中职教育的教师要求不尽相同,例如日本重视职教教师的客观条件和素质素养,包括专业技能和人格教养等,而美国的职业教育重视帮助学生向工作角色的过渡,重在帮助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工作要求告知。在我国,“双师型”教师是针对职业教育实践性、应用性特点而提出的一个特有教师称呼,“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我国今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通俗的理解上,“双师型”教师并不是刻意指其表面含义上的双证书、双职称教师,而是重点强调职业教育师资的重点和特点,即中职教师队伍应当“不但具有教学和科研的实际能力,而且能够把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并渗透到传授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因此,“双师”既是擅长教育教学的老师,又是擅长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专家,“双师”培养的教师既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等理论经验,又同时具备企业实践的长期积累和对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的知悉。
“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应重点规范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培养的准入机制,根据国外相关经验,一是需要对“双师”教师的工作年限做出明确规定,二是在教师的教学管理和企业实践等指标上需要达到一定指标,对于实践能力不足的潜力教师应指导其在教学工作中培养相关生产、研究的实践能力,三是对所有准入的教师需要进行长期而富有成效的师资队伍培养,并对师资队伍中的教师进行严格的选拔和考核。但在目前实际当中,由于大多数教师都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对企业专家进行招聘的方式可以进行弥补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3.强化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中职教学体系要适应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并不是以各类考试和升学率作为指标,因此,在强化中职教学质量上与其他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和区别。首先,中职教育重视学生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突出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强化教学质量过程中,中职教育必须将实验、训练和实习相结合;其次,中职教育质量应当密切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背景,这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职业教育的价值,因此,在对学生教学的系统设计上,应当对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整体优化,实现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最后,中职教育教学的质量需要突出以下三个结合,即工学校企相结合、教学大纲与实践实验大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必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集教与学、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教学基地及实践教学机制,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实践理论相结合,密切协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导向,教学质量是学生就业的保障,同时也是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保障,中职教育教学质量重在对社会需求的把握,以及对学生理论分析能力上的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在对中职教育体系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深化教学理念的改变,牢固树立就业教学观;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地从源头上把握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平安.谈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34
[2]俞仲文、刘守义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占芳.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养模式的中外比较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