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工灌丛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碳循环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开展人工灌丛生态系统CO2通量特征研究对于合理评估人工灌丛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
【机 构】
: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聊城252059;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凌71210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灌丛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碳循环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开展人工灌丛生态系统CO2通量特征研究对于合理评估人工灌丛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涡度相关技术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长柄扁桃灌丛生态系统净CO2交换量(NEE)进行测定,分析其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人工长柄扁桃灌丛生态系统NEE在生长季表现为“W”形变化趋势,各月日均NEE表现为“U”型变化.生长季(4-9月)NEE值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5月碳吸收量最多,日吸收量最大值也出现在5月,生长季末期(9月)变为碳排放.观测期内日均NEE为-0.18 μmol m-2 s-1,生长季总的碳吸收量(以C计)为158.10 g/m2,非生长季(10月至次年3月)总的碳排放量为84.59 g/m2.生长季白天,NEE与净辐射(Rn)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大气温度(Ta)、5 cm(Ts-5)和10 cm (Ts-10)土壤温度呈极显著二次函数关系;夜间,NEE与Ta、Ts-5和Ts-10均表现为极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本研究表明观测期内毛乌素沙地人工长柄扁桃灌丛生态系统总的NEE(以C计)为-73.51 g/m2,表现为明显的碳汇,人工灌丛生态系统有利于提升毛乌素沙区碳汇能力.
其他文献
为了解大渡河中游干暖河谷植物群落的稳定程度,促进川西干暖植被恢复与重建,采用方差比率法(VR)、x2检验统计、Person相关性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与M.Godron稳定性测度方
为筛选提升大渡河干暖河谷黄果柑果实品质、适宜园区推广的绿肥品种,采用随机区组法,分别对连续两年间种紫云英、紫花苜蓿、毛苕子和白三叶草4种绿肥的黄果柑果实品质指标进
为揭示不同轮作模式下潮土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变化规律,于2018-2019年在山西大同进行了田间试验.设置处理为油菜—荞麦(RB)、玉米—荞麦(CB)、马铃薯—荞麦(PB)和燕麦—荞麦(OB)4种轮作模式,荞麦—荞麦(BB)连作和休闲—休闲(FF)为对照,测量指标为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和团聚体内有机碳分布.结果显示:与连作模式(荞麦—荞麦)相比,各轮作模式均提高了土壤大团聚体数量和稳定性;油
石砾与细土的相互作用决定着土壤骨架结构,并对土壤和植物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综述石砾含量对植物及根系生长的影响,并探索含石土、植物根系及植物生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含石土
在煤层气中选择性吸附和捕捉甲烷分子,对提高煤矿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外加电场作用下P掺杂硅烯对甲烷分子的选择性吸附性能.结果表
ARFs(auxin response factors)是重要的生长素响应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基于'大红'苋菜转录组数据,通过在线分析软件SMART和NCBI-Blastp的注释筛选苋
为研究连通水体中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于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对常德市柳叶湖、穿紫河和沅江常德市区河段组成的连通水体浮游甲壳动物和理化环境进行每季度一次的采样调
控制亚热带山地泥炭藓湿地中维管植物的生长可以帮助泥炭藓湿地快速恢复.以亚热带山地大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 L.)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覆盖遮光网控制遮光率,探究遮光对
为研究金属粉末单轴压制过程中的摩擦及力学特性,应用离散单元法建立了金属粉末单轴压制的离散元数值模型,分析了压制过程中宏观应力、微观配位数、微观滑动分数的摩擦影响机
为探究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相关基因(PAL、C4H和4CL)序列特征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以根、茎、叶为材料,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采用反转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