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班主任经常会遇到一些性格特殊的学生,他们个性很强,不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在面对老师的管理时,他们很易冲动,经常与老师故意作对,往往会与老师发生正面的冲突。
我班张建亚(化名)是走读生,刚上中专时上课不够专心,经常在课堂上睡觉,平时与同学交流少,显得不合群,但是在班里纪律表现较好。因此,刚开始对他没有太多关注。
到了第二学期,张建亚经常迟到。有一天他上课又迟到了,笔者问他:“今天你为什么又迟到了?”他找了一大堆理由,笔者很生气地说:“你就会狡辩,我不是提醒你要提前10分钟到学校吗?”他理直气壮地说:“我刚才上厕所了。”于是笔者大发雷霆:“你还在狡辩,就是不想承认错误!”他又接着说:“我真的是上厕所了。”笔者马上打断他的话说:“班里很多走读的同学家比你远,却从来不迟到,你为什么每天都是这样呢?”他还想再为自己申辩,但又闭上了嘴巴,一副很不服气的样子。
在这之前笔者经常找他谈话,但是没什么效果。与他谈话几乎每次都一样,身体不舒服了,或是头痛了,晚上睡不着等等理由都会从他嘴里冒出。表现越来越差,上课精神不集中,经常在课堂上睡觉,无心学习,成绩下降,在班里一点活力也没有。
笔者继续找他谈话,但他每次都表示要改正,可是到第二天却依然如此。笔者觉得他心底一定有什么秘密,不然不会表现得如此消沉,应该帮助他走出这种沉迷。笔者就与他身边的朋友交谈,得不到什么有效的信息,于是决定与其家长联系。我把情况跟他家长反映,希望共同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笔者认为与家长一起从思想、人生观方面进行教育,他可能会转变过来,事实上起到了一点作用。
然而没多久,他的毛病“复发”了。由此看来,笔者的教育工作还没能深入他的内心。因此,又与他周边的朋友进行交流,并且多次与他家长沟通,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可他还是一如既往,笔者有一些灰心。但又觉得作为班主任,我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暂时还没有转变,就失去了信心。
为了能够使张建亚同学更快转变,笔者把工作的重点转向其父母,与他父母进行了更深入、耐心和细致的谈话。在谈话中,笔者了解到张建亚的父亲在外地打工,只有母亲在身边,并且他不肯听从母亲的教导,经常受到妈妈的打骂。同时我从他父母亲的讲述中了解到张建亚是一个性格十分倔强的孩子,威胁、强迫,不会有任何作用。
但更让人失望的事情发生了,他不来学校上课了,笔者马上和他父母联系,他父母说他不想上学,整天把自己关到屋里上网玩游戏,而且还不吃不喝,父母的话根本就不听。笔者听后就坐公交车上他家去了,因为不知道具体位置,就给他父母打电话,他听到后就从窗户跳出去了。得知这个情况,笔者想今天必须见到他,于是和他父母一起找这个孩子,最后在一个网吧里找到了他。笔者把他领到家里,跟他说:“张建亚,如果你就想上网聊天,我到学校去上,我向学校申请要一台电脑专门让你上网玩游戏。老师就想见到你,一天见不到你心里就不踏实,老师求你去上学。”听完这话,他哭了,一句话都没说出来。于是笔者趁机又说:“老师到学校等着你。”第二天的早晨,张建亚果然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笔者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下课后,把他找到了办公室,想了解他的真实想法。这次笔者还没说话,他就说话了:“老师,我上学这么多年,不学习,不上课,没人这么管过我,也没人到家找过我,您是第一个到我家的老师。尤其是您到网吧里找我,我没有什么理由再让您失望了。”在谈话中,他又讲述了内心对父母的不满和怨恨,认为父母亲对他的关心不够,还经常责骂,他很少感觉到家庭的温暖,于是就经常到网吧过夜。针对他的这一想法,笔者列举了父母亲关心、疼爱他的许多事例,并且耐心给他讲道理。还常常找他聊天,想方设法跟他交朋友,尽量找一些他感兴趣并且能做的事让他去做。
有一天晚上,笔者突然接到了张建亚打来的电话,竟然是来问关于报考(物流员)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还要了报考物流员的复习题。当时笔者心里一震,意识到张建亚同学正在逐渐改变。
通过这件事笔者一直在反思:做学生思想工作要有针对性。每一个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班主任必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爱好及问题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和他成为朋友,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
(作者单位:北京市供销学校)
我班张建亚(化名)是走读生,刚上中专时上课不够专心,经常在课堂上睡觉,平时与同学交流少,显得不合群,但是在班里纪律表现较好。因此,刚开始对他没有太多关注。
到了第二学期,张建亚经常迟到。有一天他上课又迟到了,笔者问他:“今天你为什么又迟到了?”他找了一大堆理由,笔者很生气地说:“你就会狡辩,我不是提醒你要提前10分钟到学校吗?”他理直气壮地说:“我刚才上厕所了。”于是笔者大发雷霆:“你还在狡辩,就是不想承认错误!”他又接着说:“我真的是上厕所了。”笔者马上打断他的话说:“班里很多走读的同学家比你远,却从来不迟到,你为什么每天都是这样呢?”他还想再为自己申辩,但又闭上了嘴巴,一副很不服气的样子。
在这之前笔者经常找他谈话,但是没什么效果。与他谈话几乎每次都一样,身体不舒服了,或是头痛了,晚上睡不着等等理由都会从他嘴里冒出。表现越来越差,上课精神不集中,经常在课堂上睡觉,无心学习,成绩下降,在班里一点活力也没有。
笔者继续找他谈话,但他每次都表示要改正,可是到第二天却依然如此。笔者觉得他心底一定有什么秘密,不然不会表现得如此消沉,应该帮助他走出这种沉迷。笔者就与他身边的朋友交谈,得不到什么有效的信息,于是决定与其家长联系。我把情况跟他家长反映,希望共同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笔者认为与家长一起从思想、人生观方面进行教育,他可能会转变过来,事实上起到了一点作用。
然而没多久,他的毛病“复发”了。由此看来,笔者的教育工作还没能深入他的内心。因此,又与他周边的朋友进行交流,并且多次与他家长沟通,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可他还是一如既往,笔者有一些灰心。但又觉得作为班主任,我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暂时还没有转变,就失去了信心。
为了能够使张建亚同学更快转变,笔者把工作的重点转向其父母,与他父母进行了更深入、耐心和细致的谈话。在谈话中,笔者了解到张建亚的父亲在外地打工,只有母亲在身边,并且他不肯听从母亲的教导,经常受到妈妈的打骂。同时我从他父母亲的讲述中了解到张建亚是一个性格十分倔强的孩子,威胁、强迫,不会有任何作用。
但更让人失望的事情发生了,他不来学校上课了,笔者马上和他父母联系,他父母说他不想上学,整天把自己关到屋里上网玩游戏,而且还不吃不喝,父母的话根本就不听。笔者听后就坐公交车上他家去了,因为不知道具体位置,就给他父母打电话,他听到后就从窗户跳出去了。得知这个情况,笔者想今天必须见到他,于是和他父母一起找这个孩子,最后在一个网吧里找到了他。笔者把他领到家里,跟他说:“张建亚,如果你就想上网聊天,我到学校去上,我向学校申请要一台电脑专门让你上网玩游戏。老师就想见到你,一天见不到你心里就不踏实,老师求你去上学。”听完这话,他哭了,一句话都没说出来。于是笔者趁机又说:“老师到学校等着你。”第二天的早晨,张建亚果然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笔者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下课后,把他找到了办公室,想了解他的真实想法。这次笔者还没说话,他就说话了:“老师,我上学这么多年,不学习,不上课,没人这么管过我,也没人到家找过我,您是第一个到我家的老师。尤其是您到网吧里找我,我没有什么理由再让您失望了。”在谈话中,他又讲述了内心对父母的不满和怨恨,认为父母亲对他的关心不够,还经常责骂,他很少感觉到家庭的温暖,于是就经常到网吧过夜。针对他的这一想法,笔者列举了父母亲关心、疼爱他的许多事例,并且耐心给他讲道理。还常常找他聊天,想方设法跟他交朋友,尽量找一些他感兴趣并且能做的事让他去做。
有一天晚上,笔者突然接到了张建亚打来的电话,竟然是来问关于报考(物流员)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还要了报考物流员的复习题。当时笔者心里一震,意识到张建亚同学正在逐渐改变。
通过这件事笔者一直在反思:做学生思想工作要有针对性。每一个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班主任必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爱好及问题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和他成为朋友,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
(作者单位:北京市供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