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教学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基础水平和关键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保证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与发展。地理作为学生认知世界、了解自然的一门基础学科,将有效教学运用于初中地理课堂之中,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环境,还使学生在整体的内容理解和综合思维的解析方面得到加强,进而夯实学生的发函基础。因此,本文作者结合实际情况,对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实施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教学;课堂教学
目前,通过对部分地区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实施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目标不准确”“手段单一化”“组织不严密”等问题,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优势,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理解效果难以保证。将有效教学渗透于地理课堂当中,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还能帮助师生建立和谐、共进的教育关系,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效益。因此,本文立足有效教学,从学生主体出发展开以下分析。
一、做好备课,明确学习目标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落实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其备课内容和方向也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目标,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和组织计划,进而保证学生主体的有效参与和深度学习。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应及时掌握和了解学情,并以此为备课依据,明确目标、深化任务,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计划,进而推动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如在“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的教学中,本节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对掌握学习方法、了解地理知识具有积极作用。对此,教师可以将“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学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等作為本节的学习目标。同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认知水平,将“了解地球大小、认识地球形状”作为本节的学习重难点,并运用情境教学、小组探究、言语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基础。通过主体化备课设计,为下一步的教学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二、融合生活,引发主体探究
地理是一门亲近自然、贴近生活的基础学科,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讨论热情,保证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整体性。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工具,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构建不同主题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主体探究,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中了解地理、认识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念。如在“天气和天气预报”的教学中,本节主要讲述天气和气候等方面的知识,为加强学生主观理解,体会天气与人类活动的紧密联系,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的天气变化和天气预报等影像资料播放给学生,如阴雨绵绵的成都、大雪飘飘的哈尔滨、光照充足的青海等,使学生在生活影像的观看和学习中进一步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并对天气预报图的相关符号和内容产生直观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质量。
三、优化问题,加强基础理解
问题是有效教学深度学习的重要环节,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合理设计问题,优化问题内容,将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应正确对待问题,创新问题形式,并以主体认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解,从而保证学生达到真实学习、有效学习的目标。同时,在问题的设计和选择方面,教师还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设计原则,一方面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意识,另一方面层层深入、系统整合,确保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巧。如在“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入相应问题:①请举例说明大陆、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③白令海峡沟通哪两个洋?④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所沟通的大洋和连接的大洲各是哪些?通过对课堂问题进行主体化设计,不仅能巩固学生的课堂基础,还使学生的区域认知得到加强。
四、帮扶互助,实现共同发展
相对其他学科知识,地理知识比较为抽象和严谨,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其理解和应用方面难免会出现差异化现象,导致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产生偏差。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基于学情考虑,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帮扶互助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学习帮扶对子,不仅能提升学生个体的学习力和理解力,还使整体的认知水平得到加强。如在“气温和降水”的教学中,教师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新知学习,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收获和成长。同时,针对各组的学习情况,教师还可以提出小组问题,如“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等,进而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目标的明确、生活场景的融合、课堂问题的优化以及帮扶互助的实施,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改善教学形态,还使学生在主体探究、综合思维、协作意识等方面得到积极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行动能力和学习品质,实现其全面的发展目标。同时,有效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基础发展,从目标、环境、方法等因素入手,深入把握学情特点,了解关键需求,进而在策略的选择和活动的实施方面得到主体化加强,从而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和高效吸收。
参考文献:
[1]邹书城.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19(006):1-1.
[2]王永龙.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究[J].考试周刊,2019(023):166.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教学;课堂教学
目前,通过对部分地区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实施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目标不准确”“手段单一化”“组织不严密”等问题,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优势,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理解效果难以保证。将有效教学渗透于地理课堂当中,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还能帮助师生建立和谐、共进的教育关系,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效益。因此,本文立足有效教学,从学生主体出发展开以下分析。
一、做好备课,明确学习目标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落实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其备课内容和方向也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目标,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和组织计划,进而保证学生主体的有效参与和深度学习。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应及时掌握和了解学情,并以此为备课依据,明确目标、深化任务,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计划,进而推动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如在“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的教学中,本节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对掌握学习方法、了解地理知识具有积极作用。对此,教师可以将“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学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等作為本节的学习目标。同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认知水平,将“了解地球大小、认识地球形状”作为本节的学习重难点,并运用情境教学、小组探究、言语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基础。通过主体化备课设计,为下一步的教学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二、融合生活,引发主体探究
地理是一门亲近自然、贴近生活的基础学科,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讨论热情,保证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整体性。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工具,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构建不同主题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主体探究,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中了解地理、认识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念。如在“天气和天气预报”的教学中,本节主要讲述天气和气候等方面的知识,为加强学生主观理解,体会天气与人类活动的紧密联系,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的天气变化和天气预报等影像资料播放给学生,如阴雨绵绵的成都、大雪飘飘的哈尔滨、光照充足的青海等,使学生在生活影像的观看和学习中进一步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并对天气预报图的相关符号和内容产生直观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质量。
三、优化问题,加强基础理解
问题是有效教学深度学习的重要环节,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合理设计问题,优化问题内容,将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应正确对待问题,创新问题形式,并以主体认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解,从而保证学生达到真实学习、有效学习的目标。同时,在问题的设计和选择方面,教师还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设计原则,一方面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意识,另一方面层层深入、系统整合,确保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巧。如在“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入相应问题:①请举例说明大陆、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③白令海峡沟通哪两个洋?④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所沟通的大洋和连接的大洲各是哪些?通过对课堂问题进行主体化设计,不仅能巩固学生的课堂基础,还使学生的区域认知得到加强。
四、帮扶互助,实现共同发展
相对其他学科知识,地理知识比较为抽象和严谨,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其理解和应用方面难免会出现差异化现象,导致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产生偏差。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基于学情考虑,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帮扶互助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学习帮扶对子,不仅能提升学生个体的学习力和理解力,还使整体的认知水平得到加强。如在“气温和降水”的教学中,教师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新知学习,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收获和成长。同时,针对各组的学习情况,教师还可以提出小组问题,如“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等,进而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目标的明确、生活场景的融合、课堂问题的优化以及帮扶互助的实施,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改善教学形态,还使学生在主体探究、综合思维、协作意识等方面得到积极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行动能力和学习品质,实现其全面的发展目标。同时,有效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基础发展,从目标、环境、方法等因素入手,深入把握学情特点,了解关键需求,进而在策略的选择和活动的实施方面得到主体化加强,从而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和高效吸收。
参考文献:
[1]邹书城.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19(006):1-1.
[2]王永龙.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究[J].考试周刊,2019(02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