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作为人类所共有的东西,在一个人的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和情感的载体,英语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与人交流,交流的过程也是一种情感的互动。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情感上也得到一定的发展。“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注意、观察、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习者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情感因素。”
一、初中英语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
虽然情感教育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仍有极大的缺失。首先,学校过于注重分数,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激情。在如今的社会中,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优劣、老师水平高低甚至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这种来自家长、学校、社会的无形压力,使得初中老师只强调教学内容是否会提高学生的分数,一味地把知识“灌”到学生的头脑里,学生也大多被迫“接收”。频繁的考查单词、枯燥的语法试题代替了英语课堂上应有的精彩互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掩埋在了题海中。其次,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深入人心。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更多的关注教师“如何教”,而不是从学生的情感需求角度出发,关注其“如何学”。“教学设计呈现突兀、过渡无序,缺乏自然情感;教学内容被简单照搬、机械利用,情感因素挖掘欠缺;教学模式生硬僵化,情感手段乏力;教学主体定位偏颇,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不清,情感交流不足;教学评价重知识能力考核,轻情感体系论证。同时,缺乏教育者应有的理解、关心和引导,致使目前中学生主体性发展受阻和扭曲。” 虽然,我们知道这种教学理念已经陈旧过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占很重要的地位。
二、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如何推行情感教育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组织应该综合情感方面的要求,使教学内容在向学生呈现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情感教育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在所形成的“情感交流”的情景设定中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习题、课文在学生们的眼中已经成为了冷冰冰的“任务”,用什么方法可以变知识的填充为情感的交流,是老师们需要注意的难点。评价阶段,教师也应该从情感维度着手,使教学评价在对学生教学中的反应做出认知反馈的同时,还给予情感上的影响,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积极性评价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最好的激励词。如“Good job”“Perfect”“You are the best”等。这种鼓励的话语,加之教师温和的眼神,会让学生的心理涌起一股股暖流。
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推行情感教育的意义
首先,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助推器。从众多问答网站来看,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到大学,对英语学习兴趣寥寥的学生大有人在,这也是困扰无数家长的难题。由于英语学科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和应用情景的局限性,很多学生一旦接触到复杂的英语知识,就会不自觉地产生反感情绪。如何提高兴趣?无数次地强调英语对升学、工作的重要作用,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效率低下。用这种僵化的教育思维,来应对瞬息万变的英语文化,显然收效甚微。从变化入手,了解学生心理的特殊表现,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时间培养新鲜触觉,转变传统评价方式,令学生增加成就感,兴趣度自然会随之提高。
其次,通过情感教育,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生成。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从初中生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的动机是“升学”,而这也是无数教师曾经步入的误区。以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英语学习,就能产生什么样的动机。从智力选拔的角度来看,学习的动机就是“考试分数”;而从情感培养的角度来看,英语学习的动机则是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兴趣。英语不单是一个分数、一个工具、一种沟通方式,更是具有历史感、传承几千年的文化形态。同汉语言文化一样,英语文化同样辉煌。现今,英语文化甚至在某些领域正以无可逆转之势冲击着本土文化。从莎士比亚到J.K.罗琳,从亚瑟王圆桌骑士的传奇到林书豪的爆发,从古典歌剧到各种美剧英剧欧美歌曲。培养学生与英语的情感,动机不仅仅是考试,英语这扇大门背后是全新的文化世界,是全世界最为主流的价值观。作为教师,大可以告诉学生:不学习英语,难道你想被全世界落下吗?
再次,通过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敢说,不敢用,不敢质疑,作为一门语言,怯懦心理是学习路上最大的阻碍。学生自信心的增强,与教师的课堂教育密不可分。教师应该改变以往权威者、指挥者、监督者的形象,而树立服务者、辅导者、沟通者的意识,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鼓励等情感信息。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改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也能改变应试教育思想在学生中的主导地位。树立多种评价观念,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找到定位和信心,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极为重要。
一、初中英语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
虽然情感教育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仍有极大的缺失。首先,学校过于注重分数,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激情。在如今的社会中,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优劣、老师水平高低甚至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这种来自家长、学校、社会的无形压力,使得初中老师只强调教学内容是否会提高学生的分数,一味地把知识“灌”到学生的头脑里,学生也大多被迫“接收”。频繁的考查单词、枯燥的语法试题代替了英语课堂上应有的精彩互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掩埋在了题海中。其次,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深入人心。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更多的关注教师“如何教”,而不是从学生的情感需求角度出发,关注其“如何学”。“教学设计呈现突兀、过渡无序,缺乏自然情感;教学内容被简单照搬、机械利用,情感因素挖掘欠缺;教学模式生硬僵化,情感手段乏力;教学主体定位偏颇,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不清,情感交流不足;教学评价重知识能力考核,轻情感体系论证。同时,缺乏教育者应有的理解、关心和引导,致使目前中学生主体性发展受阻和扭曲。” 虽然,我们知道这种教学理念已经陈旧过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占很重要的地位。
二、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如何推行情感教育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组织应该综合情感方面的要求,使教学内容在向学生呈现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情感教育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在所形成的“情感交流”的情景设定中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习题、课文在学生们的眼中已经成为了冷冰冰的“任务”,用什么方法可以变知识的填充为情感的交流,是老师们需要注意的难点。评价阶段,教师也应该从情感维度着手,使教学评价在对学生教学中的反应做出认知反馈的同时,还给予情感上的影响,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积极性评价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最好的激励词。如“Good job”“Perfect”“You are the best”等。这种鼓励的话语,加之教师温和的眼神,会让学生的心理涌起一股股暖流。
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推行情感教育的意义
首先,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助推器。从众多问答网站来看,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到大学,对英语学习兴趣寥寥的学生大有人在,这也是困扰无数家长的难题。由于英语学科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和应用情景的局限性,很多学生一旦接触到复杂的英语知识,就会不自觉地产生反感情绪。如何提高兴趣?无数次地强调英语对升学、工作的重要作用,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效率低下。用这种僵化的教育思维,来应对瞬息万变的英语文化,显然收效甚微。从变化入手,了解学生心理的特殊表现,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时间培养新鲜触觉,转变传统评价方式,令学生增加成就感,兴趣度自然会随之提高。
其次,通过情感教育,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生成。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从初中生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的动机是“升学”,而这也是无数教师曾经步入的误区。以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英语学习,就能产生什么样的动机。从智力选拔的角度来看,学习的动机就是“考试分数”;而从情感培养的角度来看,英语学习的动机则是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兴趣。英语不单是一个分数、一个工具、一种沟通方式,更是具有历史感、传承几千年的文化形态。同汉语言文化一样,英语文化同样辉煌。现今,英语文化甚至在某些领域正以无可逆转之势冲击着本土文化。从莎士比亚到J.K.罗琳,从亚瑟王圆桌骑士的传奇到林书豪的爆发,从古典歌剧到各种美剧英剧欧美歌曲。培养学生与英语的情感,动机不仅仅是考试,英语这扇大门背后是全新的文化世界,是全世界最为主流的价值观。作为教师,大可以告诉学生:不学习英语,难道你想被全世界落下吗?
再次,通过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敢说,不敢用,不敢质疑,作为一门语言,怯懦心理是学习路上最大的阻碍。学生自信心的增强,与教师的课堂教育密不可分。教师应该改变以往权威者、指挥者、监督者的形象,而树立服务者、辅导者、沟通者的意识,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鼓励等情感信息。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改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也能改变应试教育思想在学生中的主导地位。树立多种评价观念,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找到定位和信心,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