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是“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无论何时,我始终坚持“我班无差生,不言学生差”。我担任班主任几十年,通过自己的摸索研究,创立了一种师生间纵向联系、学生间横向联系的信息网络式班级管理模式,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共同前进、共同提高的竞争局面,获取了教育质量的大面积丰收。下面介绍一下我担任高中班主任时在工作上的几点做法。
高一:养成教育
高一新生对高中生活来说是一张白纸,由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转型工作完成得如何是高中生发展的关键,如果这种工作处理得不理想,那么这张白纸就难以描绘出最新最美的画卷。
关于养成教育,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浅层次上,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深层次说,它关系到学生一生素养的养成,涉及国家认同、责任担当、自我管理、健全的人格和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
在高一刚刚组成的新班级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背后更有几十个不同的家庭及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许多不同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不少是负面的。一个班级,能不能稳定,能不能进步,后续的工作能不能省力,关键看能不能养成良好的学风、班风。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好习惯使学生能一生幸福,但好的行为习惯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逐渐养成的。因此,平时只有经常提醒学生事事认真、处处严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除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养成教育并不是仅仅针对学困生。学生陈某,学习成绩优异,学习也很努力,尤其对数学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但成绩不稳定,甚至在春节假期还发来信息:老师,如何能克服马虎的毛病,市里统考要不是因为马虎,数学丢了近20分,就考全市第一了。我很了解这位学生,绝对不是“马虎”两个字就能解释的。于是我就给他回信息:开学以后我们再认真交流,会有成效的。
原来,陈某各方面都优秀,就是有一个坏“习惯”:“基础题看不上,难题无保障”,平时学习和考试时慌慌张张地把基础题“做完”,错误百出,难题也不求甚解,因此没有得到理想的分数。在后来的学习和考试中,他逐步改掉了这样一个坏“习惯”,成绩稳步提高,考出了自己理想的高考成绩。
高二:责任教育
责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大环境下浮躁的社会对学生的冲击很大,学校偏向知识教育,高中生责任意识淡薄。学习能力能够让一个学生走得很快,但责任却能够让学生走得很远。
高二是承上啟下的一个尴尬的阶段,学生还处于青春叛逆期,一些学生自视比高一学生优越,又没有高三学生的升学压力,所以很容易松懈下来,最是不好管理。因此对待这个年级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的耐心以及做更细致的工作。
如果管理方法得当,这个阶段又是最容易出效果的一个阶段。毕竟通过高一的养成教育,良好的习惯基本形成,结合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再实施一些良好的措施,班级的面貌就可以再上一个新台阶。
虽然一些学生还没有走出青春叛逆期,但他们已经接近成人了,如果对他们进行一学年的“责任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何时,班主任的榜样力量不能少,应负责任、有担当。班主任要孝敬老人、爱护家人;做好学科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要做细,特别是一些细节,更要做到位。
举一个例子:调座位是班级的常规工作,一般两周一次。班主任除了耐心地把容易产生矛盾的地方提前做好工作之外,每次都要及时把座位表张贴到讲台上,这样不但有利于任课教师教学,学生也不会再去随意调换座位。学生看到班主任尽力尽责,也会受到一些正面影响。
高三:励志教育
当代教育家徐特立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如果我们引导得当、措施到位,一个比学赶超、敢闯敢拼的优秀高三班集体将会呼之欲出。
这个阶段要把劲鼓起来,不能做太多的表面工作,这样不但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也容易使学生反感。教师要默默关注学生,及时发现并排除对学生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的不利因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最近就是有点学不进去了。父母说高三了,什么爱好都应该放一放了。可我就是学不进去。” “觉得很浮躁,静不下心来,看到时间不多就很急,越急还越乱,不知道该怎么办,经过几次考试觉得希望越来越渺茫。”这样的声音多了,就不是好兆头。因此,班主任就要进行反思,是否只顾强调励志学习,给予了学生太大压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调节,忽视了劳逸结合。班主任发现班级气氛沉闷时要及时找出原因,妥善处理。
高一:养成教育
高一新生对高中生活来说是一张白纸,由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转型工作完成得如何是高中生发展的关键,如果这种工作处理得不理想,那么这张白纸就难以描绘出最新最美的画卷。
关于养成教育,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浅层次上,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深层次说,它关系到学生一生素养的养成,涉及国家认同、责任担当、自我管理、健全的人格和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
在高一刚刚组成的新班级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背后更有几十个不同的家庭及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许多不同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不少是负面的。一个班级,能不能稳定,能不能进步,后续的工作能不能省力,关键看能不能养成良好的学风、班风。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好习惯使学生能一生幸福,但好的行为习惯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逐渐养成的。因此,平时只有经常提醒学生事事认真、处处严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除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养成教育并不是仅仅针对学困生。学生陈某,学习成绩优异,学习也很努力,尤其对数学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但成绩不稳定,甚至在春节假期还发来信息:老师,如何能克服马虎的毛病,市里统考要不是因为马虎,数学丢了近20分,就考全市第一了。我很了解这位学生,绝对不是“马虎”两个字就能解释的。于是我就给他回信息:开学以后我们再认真交流,会有成效的。
原来,陈某各方面都优秀,就是有一个坏“习惯”:“基础题看不上,难题无保障”,平时学习和考试时慌慌张张地把基础题“做完”,错误百出,难题也不求甚解,因此没有得到理想的分数。在后来的学习和考试中,他逐步改掉了这样一个坏“习惯”,成绩稳步提高,考出了自己理想的高考成绩。
高二:责任教育
责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大环境下浮躁的社会对学生的冲击很大,学校偏向知识教育,高中生责任意识淡薄。学习能力能够让一个学生走得很快,但责任却能够让学生走得很远。
高二是承上啟下的一个尴尬的阶段,学生还处于青春叛逆期,一些学生自视比高一学生优越,又没有高三学生的升学压力,所以很容易松懈下来,最是不好管理。因此对待这个年级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的耐心以及做更细致的工作。
如果管理方法得当,这个阶段又是最容易出效果的一个阶段。毕竟通过高一的养成教育,良好的习惯基本形成,结合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再实施一些良好的措施,班级的面貌就可以再上一个新台阶。
虽然一些学生还没有走出青春叛逆期,但他们已经接近成人了,如果对他们进行一学年的“责任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何时,班主任的榜样力量不能少,应负责任、有担当。班主任要孝敬老人、爱护家人;做好学科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要做细,特别是一些细节,更要做到位。
举一个例子:调座位是班级的常规工作,一般两周一次。班主任除了耐心地把容易产生矛盾的地方提前做好工作之外,每次都要及时把座位表张贴到讲台上,这样不但有利于任课教师教学,学生也不会再去随意调换座位。学生看到班主任尽力尽责,也会受到一些正面影响。
高三:励志教育
当代教育家徐特立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如果我们引导得当、措施到位,一个比学赶超、敢闯敢拼的优秀高三班集体将会呼之欲出。
这个阶段要把劲鼓起来,不能做太多的表面工作,这样不但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也容易使学生反感。教师要默默关注学生,及时发现并排除对学生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的不利因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最近就是有点学不进去了。父母说高三了,什么爱好都应该放一放了。可我就是学不进去。” “觉得很浮躁,静不下心来,看到时间不多就很急,越急还越乱,不知道该怎么办,经过几次考试觉得希望越来越渺茫。”这样的声音多了,就不是好兆头。因此,班主任就要进行反思,是否只顾强调励志学习,给予了学生太大压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调节,忽视了劳逸结合。班主任发现班级气氛沉闷时要及时找出原因,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