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内容有了显著的变化,更为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应该重视引导学生持有科学严谨的知识和观点,利用科学的思维和办法解决生物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四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生命内涵和科学研究。本文研究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科学思维;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已经成为教学的关键所在。提升生物学科的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率关键是要提升思维能力。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灵活的运用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概括思维等综合思维能力解决生物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教学措施和思维训练方法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 提升归纳概括能力,理清生物知识脉络
归纳概括是指将具体的个别事实汇总到一起,同时能够分析和研究事实之间的共性,以此为基础推论出一般原理的思维过程。生物学中大多较为重要的核心概念都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逐渐形成的,且从未停止对这些概念进行深化和探究,因此核心概念包含的知识内容通常较为零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汇总和结合起来,将相关知识进行概括和归纳,才能让学生对核心概念知識的发展脉络有清晰的认识,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链条和知识体系。比如我们在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内容时,如果学生不能全面的掌握细胞学说的建立以及各类差异化的细胞图片等内容,那么就无法明确“细胞是生命活动和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一核心概念。因此学生只有首先深入的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能够将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以及生物膜系统、细胞间的分工、合作等知识内容进行归纳和汇总学习并全面掌握后,才能理解核心概念。再比如我们学习高中阶段生物课程中较为重要的核心概念光合作用时,只有首先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极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后,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后,学生才能对光合作用的本质也就是将无机物转为有机物、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内容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能够构建核心概念。也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理清知识脉络,能够为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合理利用图表,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素养
高中生物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像素材,例如核酸和蛋白质结构、细胞膜结构、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图例、种群密度曲线图等等。图片或表格等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抽象能力、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图表展示知识,要引导学生在图文结合的内容中提升自身的图文转换能力,从而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断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图表并将其进行概括整理,转变为文字。例如学习基因突变内容时,课堂教学中教师会讲解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利用图解展示疾病形成的原因,之后再继续深入的探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基因原因。之前首先需要讲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在DNA分子中如果碱基对发生替换、增添、缺失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被称之为基因突变。碱基对的变化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教师可以利用图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内容。之后为了巩固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出DNA片段,以及画出替换、增添、缺失DNA过程,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学生画出的图解进行点评和讲解,能够让学生对概念加深理解。通过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对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能强化学生的抽象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有利于培养科学思维素养。
3 引导学生进行演绎和推理,培养科学思维素养
各种科学发展和研究成果必要前提就是发现问题,能够以问题为基础提出假说,进行大量的演绎和推理才能获得最后的结论。之后最终结论还需要利用事实和证据对结论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才能够得出最终结论。生物学也是如此,很多重要的概念都是通过演绎额推理的过程才最终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合理提出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和客观的推演,从而能够了解生物知识的本质规律,利用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同时培养严谨和深刻的思维意识。比如在学习DNA分子复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发挥想象力猜测DNA分子是如何复制的,同时提出假说,然后再对三种复制方式的结果进行演绎和推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演示经典的实验,对DNA的复制方式进行验证,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教师可以用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指明思考的思路,例如提出可能的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想要准确的传递遗传信息,需要采取哪种复制方式?例如选择全保留复制,教师可以对复制过程进行演绎和推理,画出两次复制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之后让学生自己画出弥散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第一次复制过程,大家一起讨论和修改后再画出第二次复制过程。同时要温习同位素标记办法内容,共同推测出三种复制方式的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再用多媒体展示科学家的实验过程,从而得出最终结论。亲自参与演绎和推论,能够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 结语
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对新课程标准有正确的理解,能够认识到培养科学思维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能够在教学全过程中利用有效措施逐步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岩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研究[J].才智,2019(05).
[2] 黄葳.基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5E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克隆技术”一节课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8(10).
[3] 王文.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素养优化教学[J].读与写(教师),2019(04).
[4] 苏洪波.以"假说"为支点谈高中生物学中科学思维的培养[J].中学生物教学,2018(06).
作者简介:邢邺亓(1997—),女,辽宁省海城市人,硕士在读。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科学思维;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已经成为教学的关键所在。提升生物学科的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率关键是要提升思维能力。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灵活的运用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概括思维等综合思维能力解决生物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教学措施和思维训练方法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 提升归纳概括能力,理清生物知识脉络
归纳概括是指将具体的个别事实汇总到一起,同时能够分析和研究事实之间的共性,以此为基础推论出一般原理的思维过程。生物学中大多较为重要的核心概念都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逐渐形成的,且从未停止对这些概念进行深化和探究,因此核心概念包含的知识内容通常较为零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汇总和结合起来,将相关知识进行概括和归纳,才能让学生对核心概念知識的发展脉络有清晰的认识,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链条和知识体系。比如我们在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内容时,如果学生不能全面的掌握细胞学说的建立以及各类差异化的细胞图片等内容,那么就无法明确“细胞是生命活动和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一核心概念。因此学生只有首先深入的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能够将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以及生物膜系统、细胞间的分工、合作等知识内容进行归纳和汇总学习并全面掌握后,才能理解核心概念。再比如我们学习高中阶段生物课程中较为重要的核心概念光合作用时,只有首先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极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后,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后,学生才能对光合作用的本质也就是将无机物转为有机物、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内容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能够构建核心概念。也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理清知识脉络,能够为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合理利用图表,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素养
高中生物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像素材,例如核酸和蛋白质结构、细胞膜结构、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图例、种群密度曲线图等等。图片或表格等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抽象能力、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图表展示知识,要引导学生在图文结合的内容中提升自身的图文转换能力,从而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断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图表并将其进行概括整理,转变为文字。例如学习基因突变内容时,课堂教学中教师会讲解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利用图解展示疾病形成的原因,之后再继续深入的探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基因原因。之前首先需要讲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在DNA分子中如果碱基对发生替换、增添、缺失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被称之为基因突变。碱基对的变化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教师可以利用图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内容。之后为了巩固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出DNA片段,以及画出替换、增添、缺失DNA过程,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学生画出的图解进行点评和讲解,能够让学生对概念加深理解。通过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对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能强化学生的抽象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有利于培养科学思维素养。
3 引导学生进行演绎和推理,培养科学思维素养
各种科学发展和研究成果必要前提就是发现问题,能够以问题为基础提出假说,进行大量的演绎和推理才能获得最后的结论。之后最终结论还需要利用事实和证据对结论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才能够得出最终结论。生物学也是如此,很多重要的概念都是通过演绎额推理的过程才最终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合理提出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和客观的推演,从而能够了解生物知识的本质规律,利用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同时培养严谨和深刻的思维意识。比如在学习DNA分子复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发挥想象力猜测DNA分子是如何复制的,同时提出假说,然后再对三种复制方式的结果进行演绎和推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演示经典的实验,对DNA的复制方式进行验证,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教师可以用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指明思考的思路,例如提出可能的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想要准确的传递遗传信息,需要采取哪种复制方式?例如选择全保留复制,教师可以对复制过程进行演绎和推理,画出两次复制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之后让学生自己画出弥散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第一次复制过程,大家一起讨论和修改后再画出第二次复制过程。同时要温习同位素标记办法内容,共同推测出三种复制方式的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再用多媒体展示科学家的实验过程,从而得出最终结论。亲自参与演绎和推论,能够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 结语
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对新课程标准有正确的理解,能够认识到培养科学思维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能够在教学全过程中利用有效措施逐步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岩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研究[J].才智,2019(05).
[2] 黄葳.基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5E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克隆技术”一节课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8(10).
[3] 王文.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素养优化教学[J].读与写(教师),2019(04).
[4] 苏洪波.以"假说"为支点谈高中生物学中科学思维的培养[J].中学生物教学,2018(06).
作者简介:邢邺亓(1997—),女,辽宁省海城市人,硕士在读。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