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梁也凡:为了让路痴女友找着路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mbo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也凡是个非典型理科男,有一颗文艺的心,曾担任院刊《飞扬》主编,爱读历史,爱收藏纪念币,自黑是个典型的处女座。在北航的五年大学生活,梁也凡没有想到自己保研了,更没有想到本科毕业的2014年,他拿奖拿到手软: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特等奖、第24届“冯如杯”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八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北航五四奖章获得者……种种荣誉是从梁也凡自主开发软件“城市一点即通”开始的,在一场场竞赛中,他不断成长,渐渐脱离了“程序猿”之路,成为一名创客,担任启凡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CEO。
  这不是一条设计和规划中的路,却是让梁也凡自豪和自信的路,回望成长,他总结三点:不断学习,贪婪地吸收需要的知识;找到定位,对于自己喜欢的方向、适合的方向不懈努力地付出;做一个靠谱的人。“我觉得这几条我都没有做到一百分,但是我努力在做。”
  大一大二有点颓
  “大一,大二,我就是随波逐流。”梁也凡不好意思地说。
  高考前大病一场,来自高考大省河南的梁也凡面对全省第800名的成绩,知道自己上不了心仪的清华大学了,心宽的他并没有太在意。喜欢北京的氛围,自嘲考败的他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收到北航软件学院通知书的时候,梁也凡注意到在沙河校区报到,百度了下在北京的六环,心想那也是首都北京,应该比洛阳好很多。“结果我一去就傻眼了,这比我去过的洛阳周边区县都差,门前尘土飞扬,门口只有一辆公交车叫919支2……”梁也凡忍不住吐槽。
  2010年秋,北航沙河校区启动。201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怀进鹏校长跟沙河校区的首批同学说起当时的日子:经历过那吹得人站不稳的风、霸道坑爹的黑车司机,每晚十点的点名;经历过宿舍楼公共区域的通宵自习,以及穿拖鞋“水”过的TD(网游),你们是两校区办学模式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不过正如同学们总结的,没有太多可以玩的沙河让他们度过了学习最为认真、最心无旁骛的两年。
  梁也凡错过了百团大战的学生社团招新,被迫进入高中模式,过起了食堂、宿舍、教学楼三点一线的生活。这不是他想象中的大学生活,不够丰富多彩,课业繁重,竞争激烈。在班上,有竞赛保送生,有暑假已经开始自学的同学,班上大概有1/3是这样的学生,梁也凡坦言自己是零基础,他不再像高中那样是成绩排名前列的尖子生。“大一学C ,我之前不知道什么叫编程语言。老师在第一堂课预热了一下,第二堂课就直接上机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题目,用编程语言来解决问题。我第一次上机,连预处理指令是什么都不知道。”回想起大一的窘迫,梁也凡说他第一次感觉到传说中的挂科离自己很近。办法就是埋头苦学,梁也凡笑说,那时候他完全没有意识到系里130多人只有9个女生。周围的同学学习劲头都很足,梁也凡发现最可怕的是,基础好的同学不但优秀而且更刻苦,他的成绩保持在年级二三十名,处在保研的边缘。那时候,梁也凡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似乎是在朝着父母期望的道路前进:好好上学,读研,找个稳定工作。他能想到的是毕业了成为一个“码农”,拿着不错的薪水写代码。
  自嘲大一大二过的有点颓,没什么可说的亮点,梁也凡也期望自己能拿奖学金,或者参加比赛得奖,这样自己的简历会好看点。
  北航软院程序猿
  大三,梁也凡回到学院路校区,顿时感受到浓厚的IT氛围,这让他很兴奋。“我们之前上课,大作业是建个网站,只是展示一下,作业结束网站就不会再用。有的作业就是做个App,做完了就完了。”梁也凡说,在学院路他看到很多人自己开发的App是在现实中使用,看到很多人在做他以前不了解的事情。通过加入微软俱乐部,梁也凡有机会和不同高校的同学交流,在活动中感受到互联网的潮流和趋势,见识了很多新颖的开发技术,他忍不住问自己:我到底是不是学软件的,这么多东西我都不知道。扑面而来的新知识激发了梁也凡对行业的兴趣,他不再是只跟着课本被动学习,而是主动了解,贪婪地学习。如今创业的梁也凡强调跟上行业发展动态、了解行业的风口非常重要,不仅对专业学习有帮助,对就业、创业也有益。
  2012年10月,梁也凡作为全国40名大学生代表之一到上海参加了Windows8的全球首发会,接触到了微软的大腕工程师们。Win8最大的改变之一是加入了应用商店功能,向App开发者们敞开大门。“App开发是我专业范围内能做的事情,我很有兴趣。”梁也凡意识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越来越普及的时代,App应用市场大有可为。
  这次活动后,梁也凡有机会参加微软中国实习生的面试。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企业面试,做准备时感到无从准备起。一个多小时的面试,因为缺乏App开发的实践经验,只有初浅的理论知识,梁也凡很多问题回答不了。这次打击,让梁也凡意识到,自己必须得找一个方向,踏踏实实地做研究。梁也凡决定参加学校举办的“冯如杯”。
  在北航,“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盛会,有“北航的科技奥林匹克盛会”之美誉,20多年来吸引了众多北航学子,参加“冯如杯”是他们大学清单上必须做的事之一。曾有同学吐槽参加“冯如杯”前的状态:眉头紧锁,思量许久,慢慢叹一口气承认:“我做不来。”然后一脸纯真与无奈地对着天空发呆、静坐,展开各种不靠谱的联想。梁也凡的难题也是一样:做什么项目?最大的困惑是,想到的好点子,别人都在做了。他天天琢磨,觉得有点谱的就记下来。
  “我是路痴,分不清东西南北,我在北航完全依靠学校南门为坐标来分辨方向。”梁也凡说,他路痴到即使用手机导航常常还是很费劲地找地方,在上海参加Win8的全球首发会时,到会场需要换乘,人生地不熟的他被导航导晕菜了。梁也凡觉得市面上的导航软件做得还不够好,他要做一个导航软件,让路痴不动脑子找路。
  确定了项目,梁也凡在学院找来两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北航软院程序猿”科技竞赛小组。通过一次次讨论,项目越来越具体,即通过手机陀螺仪判断手机朝向,精确定位,识别方向;然后利用手机摄像头,模拟人眼进行实景拍摄,从而使用户能够在一个立体真实的场景里,迅速准确地辨认出方向,顺利到达目的地。“我们在手机屏幕上呈现的和眼睛看到的实景是一模一样的,用户看到的不是平面的地图,而是有箭头指向的实景。是不是很酷很炫?”梁也凡得意地说。他们把开发重点放在安卓系统,找地图数据、设计导航界面,编写代码。在项目开发中,梁也凡小组遇到了许多技术难点和问题,他们查阅资料,不断修改和调试,设计出合理有序的映射算法;在动画效果的编写时,动态设置坐标以实现所有视图的合并与统一调控。起初梁也凡对自己的软件技术非常自信,亲自操刀设计了整个导航软件的界面,完工后让同学帮助“内测”,结果大家纷纷吐槽界面太丑,用户体验很不好。这让梁也凡意识到开发软件光有技术不够,他从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找到一位图形设计的高手,解决了界面设计问题。梁也凡给软件起名为“城市一点即通”,是要告诉用户,行走在城市,手指一点软件就不用再操心找路之类的问题了。   经过数月的努力,“城市一点即通”项目参加了第23届“冯如杯”。参加比赛和做项目不同,要当众做展示,梁也凡被推到了大家面前。在学院初审时,梁也凡注意到陈述项目后老师眼前一亮的特别神情。经过了学院的三轮审评,“城市一点即通”项目进入全校的初审、复评,完成最后的答辩,梁也凡惊喜地得知,他们获得最高奖。
  “获奖后,真有种光环加身的感觉,走在校园有种莫名的自豪。”梁也凡笑说,“后来,参赛多了,就知道得奖只是点缀,学到什么才重要,从容地表达,增加了信念与追求。然后,你成长了。”2013年前后移动开发领域足以用“风起云涌,瞬息万变”来形容,移动应用市场蓬勃发展。针对App开发的大赛有不少,梁也凡借此东风,带着“城市一点即通”项目参加了谷歌、百度、联想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举办的比赛,屡屡获奖。通过比赛,梁也凡的项目不断改进。参加百度校园编程马拉松时,“城市一点即通”已经更新到第六版,数据库系统更加强大,增加了语音操作系统,在主界面可以进行语音实景搜索兴趣点。利用手机传感器,针对手机的不同摆放方式,他们设计了三种可自由切换的应用模式,实景、地图、列表俱全,充分满足用户对附近全方位探索时的各种不同需求。
  在比赛中一次次收获肯定,梁也凡的简历也如他希望的那样变得越来越漂亮,他一直认为找工作很需要一份充实的、有内容的简历。因为比赛,他获得了在百度实习的机会,实习3个月让他明确了一件事:老实坐在电脑前写代码,他做不来。不知不觉间,梁也凡的人生轨迹已经悄然变化了。
  创业是理性冒险
  很多人是为了参赛而参赛,参赛的项目得奖能加分,赛后项目就扔到一边了。梁也凡在一次次比赛中,开始思考项目的生命力。花了很多精力在做的项目,显露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在人人上线后,很多同学下载使用,反馈不错,让梁也凡窃喜,原来跟自己一样的路痴还挺多的。事实上,生活工具类App因其本质的服务和实用属性,满足用户生活便捷化的需求,已经成为新的蓝海,而梁也凡的“城市一点即通”项目正在这片蓝海中。
  2013年年底,梁也凡参加人人网举办的校园开发者大赛时,第一次接触到投资概念,获奖者将获得种子资金。梁也凡开始考虑创业了,他看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和书籍。
  2014年初,学校的“冯如杯”创业大赛开始,这是一个新比赛,举办了两届。他再次带着“城市一点即通”项目参赛。既然是创业大赛,自然要有商业策划书,梁也凡不禁感叹学校还是很有远见的,大三时就要求大家必修经济管理课,同学们一度抱怨连连。写着七八十页的商业策划书,梁也凡深感课堂里学的财务报表等知识不够用。“参加创业大赛的时候,我虽然还没做公司,但是让我开始去想要做哪些事情。”梁也凡说。因为项目成熟,梁也凡在冯如杯的创业大赛上再次获得金奖,之后他参加首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评委老师都觉得很好,给了信息组的第一名。
  通过创业比赛,梁也凡扩充了团队,成立公司后,他的团队有11人,主要分为研发和市场两部分。在创业比赛中,梁也凡的叙述模式有了改进。最早在技术类大赛时,他会说:“我们整个项目的策划以及构思都是来源于如何将增强现实技术更好地在智能终端上展现出来,让用户与智能终端的交互方式更加自然。我们的项目是:增强现实的LBS应用——基于安卓平台的城市一点即通。”在创业类大赛上,经过琢磨,梁也凡开始讲故事,现在的版本是:“我和女友都是路痴,每次和女友出去玩的时候,我都会提前查好攻略,但是每次我们从地铁站出来拿出手机,对着地图,却依然找不到北,结果女友暴跳如雷,所以我想:能不能做出一款软件帮助像我这样的路痴呢?于是我们的软件应运而生……”在市场推广时,梁也凡他们提炼的卖点是:路痴神器。
  开发的项目如何盈利?梁也凡当然要思考这个问题,他开始想得很简单,用户多的时候,随便接个广告都能挣钱。在细化商业计划书的过程中,他发觉弹出广告的效果肯定不好,做了内部测试版,正如他预料的用户体验很糟糕。要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分一杯羹,比想象中难得多。让梁也凡高兴的是,前阵子,某手机品牌联系他,谈成了合作,在将要上市的智能手表中预装他们的软件,这将有利于扩大用户群体。
  一次偶然的出行,让梁也凡想到了新的盈利模式。他陪朋友去故宫游玩,租了讲解机。听着讲解机的解说,梁也凡突然意识到,他们的软件中如果提供景点的音频播报会是一个新亮点,并且可以实现收费、手机支付。他很快行动起来,已经找到了合作方,准备着手新资源的建设。
  有了新的商业模式,2014年底,梁也凡再次带着项目参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熠星创新创意大赛,在700多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第一轮比赛时,他们获得两万元奖励基金;第二轮比赛,获得三万元奖励基金;在最后的第三轮,2500万创业基金将分给几个得奖项目。没料到,现场嘉宾洪泰基金董事长盛希泰高举手中的意向牌,表示愿意出资200万天使投资,助推梁也凡的项目发展,最后电科院54所追加天使投资100万,并提供技术支持。梁也凡的创业之路更加光明起来。
  现在,常有学弟们来跟梁也凡请教:要不要创业?这不是一个能够简单回答的问题,梁也凡会想到导师宋友的教导:创业是一场冒险,可以去冒险,但是要理性。事实上,保研后,学生大多要进入实验室跟着导师做项目,宋友告诉梁也凡,先做好自己的项目,这让梁也凡可以在创业的道路上做更多事情。在百度实习时,梁也凡就发现自己喜欢做整合资源的事情,协调开发、软件等不同部门输出产品获得成功,是让他有成就感的。创业成为CEO后,梁也凡在技术研究之外,着手团队建设、规范管理,找资金,开拓新项目,他忙得不亦乐乎。
  回望大学里的变化,梁也凡感慨“冯如杯”的获奖是一个转折点,他鼓励更多同学参与到学校的比赛,同时也不要错过百度、联想等大公司的比赛。“比赛为我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虽然之后的路还很长,但是因为这扇门的开启,未来的方向才变得明确。”梁也凡说。
其他文献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工厂中的文职人员称为“商业工资工人”,时至今日的信息经济时代,按照沃尔夫(E.Wolff)和鲍莫尔(W.BaumoI)在The lnfoma Economy:777e Implications of,Unbalanced Growth中的划分,在资本家之外,职业可以分为知识工人、管理工人、数据工人、服务工人和货物工人,也就是说我们习惯上称呼的“白领”“金领”,其实本质上跟“蓝
事业上升期  年轻时常会困惑不解,我事情做得不错却总有人不喜欢我,还拆台捣乱。常是越干得好这样的情况越多。这是人生的常态。一你进步发展,是自己努力,但无形中却衬托得别人不行;二你一路走来,难免有得罪人的事情,也会让人忌恨。古语说:“事修而谤兴。”一想开点,没法讨好所有人;二当心点,细致避免硬伤。  上当  年轻时看事情,就只会看人说得好不好,往往上当。字面上好听的,实际上未必有用,其实聪明人都对字
10月27日下午,“第24届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总决赛”在北京798中央大厅隆重举行。从“四大战队”突围而出的20组设计新秀带领着他们的作品奔赴北京,向本次大赛的最高荣誉发起挑战,以一场创意的时装盛宴演绎“新·设汇”主题。  第24届真维斯杯设计大赛年度设计主题定为新·设汇——汇聚设计新生力量,指引青春潮流方向。  比赛现场,东、南、西、北“四大战队”入围选手带领着他们的作品闪亮登场,通过绚
夏霖是我高中时代的同学。喜欢未知,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极其专注,不受外界干扰,爱折腾。这是她给我留下的印象。夏霖总是沉浸在一种“充满干劲儿”的状态里。从我认识她起,她就特爱画画,但是和大部分学习惯了的中国高中生一样,她并没有在最初就直接选择画画这条“不靠谱”的路,但是因为这个爱好,她的人生路径变得曲折又充满趣味,如果有一阵子没和她联系,那么一定会错过很多她的新故事。  夏霖的经历就像
考一次托福1500元,考一次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1221元,申请一所学校交纳的申请费从60美元到100美元不等,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为留学下血本的学生们发现,还有一笔不小的邮寄费。如果使用联邦快递、UPS或者DHL等美国本土快递公司,一所学校的邮寄费用大约在130元~150元之间,10所学校的邮寄费就要1000多元。  合寄?灵感来了  三年前,马骁野与万千准备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一样,忙着
终于知道“六勤”是咋回事了  星期天,优哉游哉吃完早餐,我想着终于可以休息一天了。突然电话响了,是电视台编辑杨老师打来的,叫我跟他下乡一趟。我马上一路小跑到办公室,同是实习生的小柳也刚到,杨老师眯缝着眼睛笑着说:“做记者就是要学会‘六勤’,首先要‘腿勤’,要经常跟着我们跑,不能偷懒。”杨老师话音未落,我俩就赶紧拿了三脚架跟着去了。  在车上,我和小柳默不作声,杨老师不停地回头看我们,终于忍不住气呼
得知清华园站客运将停止的消息后,我们记者团的七名成员决定再次乘坐北京北开往承德的4471次列车,想要留下一些最后影像。  上午九点的清华园站老站房。写有站名的墙壁已然斑驳,露出大块白色墙体,显示出年头久远。老旧的窗棱、生锈的铁栏、门前排排停放的自行车,在众人眼中,它可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站。  不少人特意来此拍照留念。火车在交通工具尚不发达的年代,承载起太多人的情绪表达。背井离乡、依依惜别、衣锦还
“毕业一年了,你过得怎么样?”乍一被问到这个问题,心头难免微微一跳:哎哟,别提了!刚刚大学毕业一年的社会新人,处在“学生”和“社会人”双重身份的过度阶段,正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时候,人生这杆秤的平衡点还没太找准,难免一上一下地晃荡:这一头,远离了象牙塔的荫蔽,没了食堂的廉价菜,也没了不管去哪儿都能打折的学生卡,已经习以为常的“学生优待”突然被收了回去,像是硬被套上了一个“大人”的套子,不管怎么动弹
2014年5月末,各大门户网站相继出现这样一条消息:湖南理工大学一名新疆籍大四学生阿迪力·买买提吐热与两名汉族同学蒋金亚、蒋春杨合伙开起了淘宝店卖切糕。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中关于切糕内容的播出,他们的生意异常火爆,仅5月3日、4日两天累计销售切糕就超过6000单,日销售额超过10万元……  “维汉、切糕、10万”这些关键词让记者颇有兴趣,马上开始寻找新闻中相关人物的联系方式欲求采访。为了快速地联
作为我国首个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综合技术馆,隶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目前珍藏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直到现役的各类型号、不同作用的飞机40多架。不仅数量众多,其馆藏的飞机中还有很多是历史名机,二战中,盟国英、法遗留下的战机;莫斯科保卫战中,当时的女飞行员队“铁姑娘”队轰炸德国军营时所驾驶的全木质飞机……  为什么一所大学会有这么多架飞机?这些名机是怎样来到北航的?名机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