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走进陕北,聆听陕北发生的动人心弦的音乐故事,近距离感受陕北音乐文化的无限魅力与陕北人民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表达爱音乐的人文情怀,张振涛教授在《声漫山门 陕北民族音乐志》一书中以“现代性”理念和文化资源再生的视角描述陕北地方音乐文化的发展,彰显出独特的文化价值,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历史与现代结合的陕北民族音乐画卷。
【关键词】陕北;民族音乐志;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陕北高原黄沙漫漫的土坡上,在这个民族融合与区域文化碰撞的积聚之地,陕北民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彰显了与其他地区民歌截然不同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品格。在现状描述与历史回眸的视野交汇中,陕北民歌历经了四次兴盛的发展之后,打破了旧有社会的传统和束缚,开辟了陕北民歌的新时代。张振涛教授以纵贯其中三个时期的个人亲历,包括20世纪50年代到“文革”的陕北民歌,80年代流行音乐的“西北风”,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原生态”民歌的风行,以及追踪不同时期的陕北民族音乐之变化发展而撰成此书——《声漫山门 陕北民族音乐志》(以下简称《陕北民族音乐志》,2015年1月,文化艺术出版社),此书出版即引起业界的持续关注。
《陕北民族音乐志》运用了民族音乐志的理论方法,通过八个章节的层级結构,对该区域民族音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呈现。体例标题短小精悍、概括精准,不仅突出了陕北音乐中不同的乐种、仪式、习俗等相关方面的文化特质,内容上更是把“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宏大命题融入具体的个案显现中,集中体现了张振涛教授丰富的考察经历与宝贵的实践经验。此书研究视角新颖,不仅关注了陕北音乐本身,而且还将读者置身于民俗活动现场进行观察,通过陕北民俗活动能更进一步了解到其中的音乐事项,书中文字酣畅,图片震撼,集合信息丰富,从中深切体会到作者理性而专注的研究之路,笔者一经阅读,即被强烈吸引,并久久徜徉其中,笔者愿以本文分享收获。
一、口述史中的音乐解读
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从书中内容看出插入大量音乐家口述的个人观点及他们对音乐价值的评判与辩论,凸显了口述性强,并具有突出的思辨性逻辑的特点。例如第四章——白云山庙会叙述中,笔者从张明贵、张至山、郭礼昆的口述史中了解到他们作为老、中、青三代道士的从业经历,折射出20世纪白云山道乐的变迁。通过张振涛教授口述史材料的呈现,能让笔者亲历现场深刻感受到白云山道乐的变迁过程;在第六章丧葬仪式叙述中,从两位“阴事”的口述中笔者能感受到20世纪80年代生活的甘苦,虽然职业“卑贱”,但他们依然从容面对,通过一件件为老百姓服务的善行,灵魂得以救赎。通过张振涛教授考察葬仪,让人体会民间的价值观已把儒家至孝的核心理念转化为“敬”,同时也引起了笔者对民间丧葬现场的欢快气氛与儒家经典的哀伤背道而驰的思考,仪式的智慧在于化悲为喜,化哀为敬,操办丧礼就是体现孝道的一种方式,继承传统,因此,音乐在这里体现的价值是一种孝道。
此外,对于张振涛教授自身而言,在他整理口述史材料的过程中能够站在历史背景下从微观视角发掘变迁依据与线索。笔者认为张教授在书中运用大量口述史资料,一是丰富此书的内容,突出结构的完整性,提供更有价值的客观依据;二是音乐的价值皆取决于人,通过记录并对比不同音乐家口中的陕北音乐,才能从不同视角不同高度研究音乐本体以及它所展现的价值。
二、“故事”与学理之交融
在张振涛教授十余年有关乐种研究的“三部曲”中,《声漫山门 陕北民族音乐志》是其中的第三部曲,其它两部曲是《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2002年)、《吹破平静-晋北鼓吹乐的传统与变迁》(2009年)。围绕这“三部曲”,作者认为脚踏乡野,就不会迷失方向,集中体现了我国北方汉族民间音乐的当代发展。此外,《陕北民族音乐志》的写作思维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定式,重构了新思路,采用音乐民族志的写作手法,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书中通过叙述真实、打动人心的故事,同时结合音乐人类学的学科方法,讲述有如在米脂县上演的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三家乐班的音乐故事:“尚幼的常文清敢于挑战后辈人吹唢呐,凭着骨子里的韧劲在当时扬眉吐气,而他也代表着一群翻身待解放的底层阶级,不甘受辱渴望受到尊敬;李家班最杰出的唢呐传承人李岐山凭借先天的音乐细胞,带着质朴与真诚的学习态度,为我们呈现了他从草根走向精英的励志传奇故事”,同时这些打动人心的励志故事也反映了国家与民间、现代媒体与传统传播之间的关系,并融入历史主体的文化建构中。
张教授的独特写作一是展现了陕北音乐的历史发展轨迹,将音乐与历史结合;二是将微观的地方个案研究与整个宏观的人文叙述相结合,强调文化之网的重要性。通过乐班、吹手、丧葬仪式的故事性叙述,呈现出不一样的音乐视域。该书总结中作者认为:“田野考察的最大成功之处,就是让学者在母题叙事中找到验证文化共感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说田野是自省,是在记录仪式、叙述乡村时必然要求的自省。这不是研究范式,却是书写学科母题并以相应态度对待学科的根本转向。”他认为,只有在田野考察中端正态度,正视本土,才能真正做到回归本体,同时这也是民族音乐学科的基本要求。由此,笔者认为以一个故事发展线索融入学科理念,深入浅出,成为了该书的一大“亮点”,读者可从中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在观念上不断更新自身的学术方法和拓宽研究视角。
三、“陕北音乐百科”的广角视界
通览全书,《陕北民族音乐志》堪称陕北音乐研究的集大成者,一本如此厚重的专著,不仅承载着浩大的信息,而且还体现了作者丰富的调研经历,以及执着的探究精神。全书介绍了陕北音乐的历史、白云山庙会、仪式音乐、说书、秧歌、婚礼及各种乐器等,其中种类之多、形式之多样、内涵之丰富,可谓“陕北音乐百科全书”。 现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文化变迁,在新观念的不断引导下,“老歌新唱,老调重弹”不断被赋予陕北音乐新的时代性元素。而此书也正如呈现于我们眼前的一幅生动、鲜活的陕北音乐画卷:“横贯街衢、五颜六色的秧歌队;箫鼓追随、大吹大擂的鼓乐队;再加上难得一见、席地而跪、令人动容的信众;几乎消失于农业文明之外的集体仪式,让人感到工业时代塑造的独立个体之林再也难以重构的动人心魄的盛况。”
众所周知,学术价值不可估量,读者就像沉浸在一片书海,通过书中音乐人类学的视角下对陕北音乐做系统的学理性分析,促使学科关注的新视角层出不穷,从群体到个人,从精英到草根。通读此书,对笔者来说学习阶段还有许多专业知识有待激发和提高,需要笔者站在更高的层次拓展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空间,希望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思想,这样才会在研究民族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四、总结
《陕北民族音乐志》可谓浩瀚书海中的“精品之作、大成之作”,值得大家去关注和学习。从每章的小结中也能折射出这本书的亮点:一是,无论是研究视角、叙事方式、细节展示都是严谨细致的,传达给读者的是具有丰富文化背景的陕北音乐,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和时代特征确定了其学术研究的重要影响,即使叙述中语言朴实,但并无枯燥之意,反而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好奇感和新鲜感;二是,通过口述史的写作方法,提供真实的史实资料,体会到作者于采访工作中的学术坚守与精神执着,在民族音乐学术研究中,大多学者是以“音乐民族志”的“社会—个体”为核心,而作者则从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进行探索和实践,寻找一个区域的民族音乐文化之峰,走向民族志的文化深描。三是,该书将真实故事与学科理念相融合,作者以他多年的田野经验,持续跟进研究,积极突破音乐人类学的传统学术思想,开辟民族音乐志研究呈现的新思路。张振涛教授笔下的《声漫山门》不仅展示了陕北民间音乐举足轻重的自身价值,并推动了陕北地区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赋予了新时代民族音乐发展的新内涵,而且还为读者们研究民族音乐志时提供参考,让民族音乐学的学生们在面对自己研究对象时,能够保持清醒,知道区域音乐文化显示的历史积层之深浅。
当然,书中也还存有期待之处:笔者认为《陕北民族音乐志》这本书不仅向我们介绍广泛的陕北音乐知识,更多地向我们展现出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给陕北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文化遗产,尤其是陕北民歌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价值,其音乐风格刚性十足,也代表着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它在陕西文化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之外,张振涛亲历田野考察的现场还原,使笔者如亲临现场,尤其在谈及“当面对陕北吹手一个个离我们而去时”,期待张振涛教授能为陕北音乐的传承再做些什么?对于未来的陕北音乐发展方向再推动些什么?期待张振涛教授以更精妙的结构,更丰富、全面的内容,多重的学科研究方法,为读者打开“陕北音乐”更多维的广角视界……
参考文献:
[1]辛雪峰.从民族音乐学视角看陕北民歌中的情感内涵[J].西安音乐學报,2008(6):25.
[2]王洋.少数民族音乐志的撰写体例与方法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5(5):25.
[3]张振涛.走进现代的陕北民歌[J].中国音乐学,2012(10):15.
[4]李宝杰.区域—民俗中的陕北音乐文化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3):16.
【关键词】陕北;民族音乐志;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陕北高原黄沙漫漫的土坡上,在这个民族融合与区域文化碰撞的积聚之地,陕北民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彰显了与其他地区民歌截然不同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品格。在现状描述与历史回眸的视野交汇中,陕北民歌历经了四次兴盛的发展之后,打破了旧有社会的传统和束缚,开辟了陕北民歌的新时代。张振涛教授以纵贯其中三个时期的个人亲历,包括20世纪50年代到“文革”的陕北民歌,80年代流行音乐的“西北风”,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原生态”民歌的风行,以及追踪不同时期的陕北民族音乐之变化发展而撰成此书——《声漫山门 陕北民族音乐志》(以下简称《陕北民族音乐志》,2015年1月,文化艺术出版社),此书出版即引起业界的持续关注。
《陕北民族音乐志》运用了民族音乐志的理论方法,通过八个章节的层级結构,对该区域民族音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呈现。体例标题短小精悍、概括精准,不仅突出了陕北音乐中不同的乐种、仪式、习俗等相关方面的文化特质,内容上更是把“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宏大命题融入具体的个案显现中,集中体现了张振涛教授丰富的考察经历与宝贵的实践经验。此书研究视角新颖,不仅关注了陕北音乐本身,而且还将读者置身于民俗活动现场进行观察,通过陕北民俗活动能更进一步了解到其中的音乐事项,书中文字酣畅,图片震撼,集合信息丰富,从中深切体会到作者理性而专注的研究之路,笔者一经阅读,即被强烈吸引,并久久徜徉其中,笔者愿以本文分享收获。
一、口述史中的音乐解读
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从书中内容看出插入大量音乐家口述的个人观点及他们对音乐价值的评判与辩论,凸显了口述性强,并具有突出的思辨性逻辑的特点。例如第四章——白云山庙会叙述中,笔者从张明贵、张至山、郭礼昆的口述史中了解到他们作为老、中、青三代道士的从业经历,折射出20世纪白云山道乐的变迁。通过张振涛教授口述史材料的呈现,能让笔者亲历现场深刻感受到白云山道乐的变迁过程;在第六章丧葬仪式叙述中,从两位“阴事”的口述中笔者能感受到20世纪80年代生活的甘苦,虽然职业“卑贱”,但他们依然从容面对,通过一件件为老百姓服务的善行,灵魂得以救赎。通过张振涛教授考察葬仪,让人体会民间的价值观已把儒家至孝的核心理念转化为“敬”,同时也引起了笔者对民间丧葬现场的欢快气氛与儒家经典的哀伤背道而驰的思考,仪式的智慧在于化悲为喜,化哀为敬,操办丧礼就是体现孝道的一种方式,继承传统,因此,音乐在这里体现的价值是一种孝道。
此外,对于张振涛教授自身而言,在他整理口述史材料的过程中能够站在历史背景下从微观视角发掘变迁依据与线索。笔者认为张教授在书中运用大量口述史资料,一是丰富此书的内容,突出结构的完整性,提供更有价值的客观依据;二是音乐的价值皆取决于人,通过记录并对比不同音乐家口中的陕北音乐,才能从不同视角不同高度研究音乐本体以及它所展现的价值。
二、“故事”与学理之交融
在张振涛教授十余年有关乐种研究的“三部曲”中,《声漫山门 陕北民族音乐志》是其中的第三部曲,其它两部曲是《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2002年)、《吹破平静-晋北鼓吹乐的传统与变迁》(2009年)。围绕这“三部曲”,作者认为脚踏乡野,就不会迷失方向,集中体现了我国北方汉族民间音乐的当代发展。此外,《陕北民族音乐志》的写作思维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定式,重构了新思路,采用音乐民族志的写作手法,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书中通过叙述真实、打动人心的故事,同时结合音乐人类学的学科方法,讲述有如在米脂县上演的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三家乐班的音乐故事:“尚幼的常文清敢于挑战后辈人吹唢呐,凭着骨子里的韧劲在当时扬眉吐气,而他也代表着一群翻身待解放的底层阶级,不甘受辱渴望受到尊敬;李家班最杰出的唢呐传承人李岐山凭借先天的音乐细胞,带着质朴与真诚的学习态度,为我们呈现了他从草根走向精英的励志传奇故事”,同时这些打动人心的励志故事也反映了国家与民间、现代媒体与传统传播之间的关系,并融入历史主体的文化建构中。
张教授的独特写作一是展现了陕北音乐的历史发展轨迹,将音乐与历史结合;二是将微观的地方个案研究与整个宏观的人文叙述相结合,强调文化之网的重要性。通过乐班、吹手、丧葬仪式的故事性叙述,呈现出不一样的音乐视域。该书总结中作者认为:“田野考察的最大成功之处,就是让学者在母题叙事中找到验证文化共感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说田野是自省,是在记录仪式、叙述乡村时必然要求的自省。这不是研究范式,却是书写学科母题并以相应态度对待学科的根本转向。”他认为,只有在田野考察中端正态度,正视本土,才能真正做到回归本体,同时这也是民族音乐学科的基本要求。由此,笔者认为以一个故事发展线索融入学科理念,深入浅出,成为了该书的一大“亮点”,读者可从中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在观念上不断更新自身的学术方法和拓宽研究视角。
三、“陕北音乐百科”的广角视界
通览全书,《陕北民族音乐志》堪称陕北音乐研究的集大成者,一本如此厚重的专著,不仅承载着浩大的信息,而且还体现了作者丰富的调研经历,以及执着的探究精神。全书介绍了陕北音乐的历史、白云山庙会、仪式音乐、说书、秧歌、婚礼及各种乐器等,其中种类之多、形式之多样、内涵之丰富,可谓“陕北音乐百科全书”。 现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文化变迁,在新观念的不断引导下,“老歌新唱,老调重弹”不断被赋予陕北音乐新的时代性元素。而此书也正如呈现于我们眼前的一幅生动、鲜活的陕北音乐画卷:“横贯街衢、五颜六色的秧歌队;箫鼓追随、大吹大擂的鼓乐队;再加上难得一见、席地而跪、令人动容的信众;几乎消失于农业文明之外的集体仪式,让人感到工业时代塑造的独立个体之林再也难以重构的动人心魄的盛况。”
众所周知,学术价值不可估量,读者就像沉浸在一片书海,通过书中音乐人类学的视角下对陕北音乐做系统的学理性分析,促使学科关注的新视角层出不穷,从群体到个人,从精英到草根。通读此书,对笔者来说学习阶段还有许多专业知识有待激发和提高,需要笔者站在更高的层次拓展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空间,希望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思想,这样才会在研究民族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四、总结
《陕北民族音乐志》可谓浩瀚书海中的“精品之作、大成之作”,值得大家去关注和学习。从每章的小结中也能折射出这本书的亮点:一是,无论是研究视角、叙事方式、细节展示都是严谨细致的,传达给读者的是具有丰富文化背景的陕北音乐,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和时代特征确定了其学术研究的重要影响,即使叙述中语言朴实,但并无枯燥之意,反而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好奇感和新鲜感;二是,通过口述史的写作方法,提供真实的史实资料,体会到作者于采访工作中的学术坚守与精神执着,在民族音乐学术研究中,大多学者是以“音乐民族志”的“社会—个体”为核心,而作者则从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进行探索和实践,寻找一个区域的民族音乐文化之峰,走向民族志的文化深描。三是,该书将真实故事与学科理念相融合,作者以他多年的田野经验,持续跟进研究,积极突破音乐人类学的传统学术思想,开辟民族音乐志研究呈现的新思路。张振涛教授笔下的《声漫山门》不仅展示了陕北民间音乐举足轻重的自身价值,并推动了陕北地区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赋予了新时代民族音乐发展的新内涵,而且还为读者们研究民族音乐志时提供参考,让民族音乐学的学生们在面对自己研究对象时,能够保持清醒,知道区域音乐文化显示的历史积层之深浅。
当然,书中也还存有期待之处:笔者认为《陕北民族音乐志》这本书不仅向我们介绍广泛的陕北音乐知识,更多地向我们展现出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给陕北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文化遗产,尤其是陕北民歌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价值,其音乐风格刚性十足,也代表着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它在陕西文化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之外,张振涛亲历田野考察的现场还原,使笔者如亲临现场,尤其在谈及“当面对陕北吹手一个个离我们而去时”,期待张振涛教授能为陕北音乐的传承再做些什么?对于未来的陕北音乐发展方向再推动些什么?期待张振涛教授以更精妙的结构,更丰富、全面的内容,多重的学科研究方法,为读者打开“陕北音乐”更多维的广角视界……
参考文献:
[1]辛雪峰.从民族音乐学视角看陕北民歌中的情感内涵[J].西安音乐學报,2008(6):25.
[2]王洋.少数民族音乐志的撰写体例与方法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5(5):25.
[3]张振涛.走进现代的陕北民歌[J].中国音乐学,2012(10):15.
[4]李宝杰.区域—民俗中的陕北音乐文化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