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建文帝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1990年去日本,买了一本介绍日本历代画家的画册《人间的美术》,非常喜欢书中几幅曾我萧白的画:两幅《寒山拾得》,一幅《群仙图》及两幅山水画,都是中国题材。作品大气、精美,画家如火的创作激情和画面洋溢出的浓郁纯正的唐宋绘画气派,明显与画册中的其他画家不同。
  曾我萧白,日本本州人,生于1730年。29岁成名,活跃于日本本州山重县、兵库县和京都府一带,是人物山水花鸟皆精的绘画全才。1781年,52岁时去世。
  一位18世纪的日本画家能有如此高超的中国画根底,让我倍觉不可思议。
  今年,笔者随团再次赴日旅游,在书店买到一本小十六开本的《曾我萧白》画册。正是这本画册,使我更深入地解读300多年前这位画家,继而有可能解开600多年前明朝建文帝失踪之谜。
  
  “明大(太)祖皇帝十四世玄孙”
  
  在一幅《鹰图》的题款中,曾我萧白透露了自己的身世:——“明大(太)祖皇帝十四世玄孙”。
  华裔!曾我萧白是旅居日本的中国皇族画家!出于强烈的好奇,我认真拜读了画册中的每一幅作品。自己宛如走入时光隧道,一位18世纪的“明大(太)祖皇帝十四世玄孙”,竟好像不知有元、明、清绘画,或说不读元、明、清绘画,信笔挥写出的是纯正如唐宋绘画天才的大师级精品,画得真棒!
  先看他的人物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细观手面分转侧,妙算毫厘得天契”,从苏东坡的诗句中,我们能够想象到画圣吴道子绘画的气势。曾我萧白恰如画圣再生,饱满的激情,挥洒自如的超凡技巧,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的完美图画,让人震撼欣喜不已!工到极工,写到极写,工笔写意在一幅画中浑然天成;笔力雄健,力透纸背,水墨层次丰富清晰;滋润之极,绚烂之极,色彩运用恰到好处;画面大气磅礴,有极好的立体感、空间感,处处显示王者风范。可以说,唐宋以后很少见到这样笔酣墨畅的人物画家了。
  曾我萧白的花鸟画直接继承了北宋花鸟的传统,观察敏锐,水墨考究奔放,色彩、构图皆佳,能与黄筌、徐熙、徽宗、李迪的花鸟精品并驾齐驱。
  曾我萧白的山水画能让人想起五代、两宋山水大家关仝、荆浩、李成、范宽的山水杰作,皆是华夏大地的大山大水,富饶开阔咫尺千里。即使一两幅画富士山,也是富士山做远景,中景、近景依然是中华河山的景色。
  这是流落他乡的帝王家族每日魂牵梦萦的家国!
  
  特殊童年饱览唐宋真迹
  
  畫好中国画要有深厚的传统根基。除了天才、勤奋、还要饱览历代大师的真迹,临摹学习。
  中国历史上,唐宋的绘画成就举世瞩目。在唐代,大型壁画,壁帐画,佛教石窟及三彩器的立体造型,使唐代绘画构图宏伟,色彩绚烂,立体、空间感皆佳,几近完美。出现了像吴道子、王维那样至今被人称道的绘画巨匠。宋代由于图画院的建立,聚集了一大批高水准的绘画专家,人物山水花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元代是中国绘画的分水岭。图画院解散,社会的动荡,文人画家的参与,使小幅、卷轴画成为主流,绘画侧重对笔墨情趣的欣赏,这种画风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由于前辈真迹的散失,不再有唐宋绘画的辉煌。
  近代,很多画家学习唐宋绘画,卓然成大家。最著名的是张大千,西出阳关,在敦煌数年,潜心临摹唐代壁画。于非闇学宋院体花鸟,几可乱真。齐白石走得更远,我们知道,像吴道子为宗教做大型壁画,画好,佛像也要好,对雕塑必须内行,这让吴道子练就了一种三维的观察和表现方法。齐白石从立体造型(雕花)进入艺术领域,从三维思维方面与唐宋大师神会,这是DNA的继承,也是齐白石所以高明的关键。无论工虫还是大写意,齐白石绘画的立体空间感觉都好到极点。在西方也是如此,以户外写生著称的印象派大家雷诺阿强调说,绘画是在卢浮宫学的。可见学习前辈开阔眼界的重要。
  那么,曾我萧白超凡的绘画技巧从哪里来的?
  我总想知道流亡他国的帝王家族是怎样满怀复辟梦想精心培育下一代的,想知道这个天才画家童年是怎样练就童子功的。曾我萧白两岁时,清代花鸟画家沈诠到了日本,对日本绘画产生重大影响,学沈诠花鸟的画家很多。但曾我萧白的画看不出丝毫沈诠的痕迹,也没受当时日本画家风格的影响。身为“明大(太)祖皇帝十四世玄孙”,帝王家族好像有自己的训练方法,能让曾我萧白有条件饱览家传的经典古籍和足够多的中国绘画精品开阔眼界,直追元明以前的唐宋画风与汉唐气概。
  曾我萧白一定有一个倍受尊宠的快乐童年,在曾我萧白的图画中,聪明、顽皮、健康的孩子随处可见,身着富丽服饰,表情如活、蹦蹦跳跳,无拘无羁,人精一般。
  特殊童年饱览的唐宋绘画真迹,铸就了一代大师。
  我自己作为画家,我的疑问是:曾我萧白中国画根基的雄厚,饱览历代大师真迹的眼界开阔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到了让我膜拜和妒嫉的程度!一位流亡他国的帝王后代怎么能在手头有那么多,有富可敌国浩如烟海的唐宋绘画精品真迹呢?
  
  无意中解开建文帝之谜
  
  终于在书中找到了画家的世族宗谱:
  “明太祖—懿文皇帝—秀文(画家)—蛇足—宗文—绍先—宗誉—绍祥—直庵—二直庵—玉翁—绍兴—绍叔”至曾我萧白。
  这两行字让我惊讶!曾我萧白家族不是明朝末年到日本的,已经在日本300多年了。还有一个更大的至今600多年的谜就要揭开么?我几乎不敢相信:
  ——建文帝从南京去了日本国!
  时间应追溯到1402年。明朝,太祖朱元璋去世的第四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做了四年皇帝的建文帝(朱允炆)失踪。当时有三种说法,自杀、出家或出海逃亡。朱棣(已经是永乐皇帝)为在历史上抹掉建文帝,将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朱元璋去世为洪武三十一年)。并认为建文帝已路经云南出海逃亡,发誓要找回建文帝,以至有了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
  懿文皇帝即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懿文太子”,建文帝的父亲,比朱元璋早去世六年,“懿文皇帝”是建文帝追封的。
  懿文皇帝共有五个儿子,长子早逝,次子就是建文帝。其余三个儿子是吴王允通、衡王允坚、徐王允熙。
  建文帝有两个儿子,长子文奎,封为太子,次子文圭。1402年文奎7岁,文圭2岁。
  这是中国历史记载的屡见不鲜的帝王家族骨肉相残的故事: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吴王、衡王废为庶人,禁锢凤阳。徐王允熙暴亡。2岁的文圭被拘。
  失踪两人:建文帝和7岁的太子文奎。
  看来,懿文皇帝只有一个儿子有可能到日本,就是“失踪”的建文帝。
  画家秀文是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么?应该是。传说建文帝出家的度牒名“应文”。建文帝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带着太子文奎,亡命日本,做了画家秀文。
  从南京逃亡,上日本最便捷,一衣带水,不用指南针,上船一直向东开即可。再有,中国人和日本人长相接近。如果建文帝真的不惧路途险恶舍近求远绕道云南跑到了印度、斯里兰卡或者非洲,当地住个新奇的外国人,是很容易被郑和船队发现的。这两点,建文帝应该非常清楚,朱棣应该更清楚。我不相信能主持编写《永乐大典》的朱棣是位只识弯弓射雕的一介武夫,会轻信建文帝经云南出走南洋。郑和七下西洋向世界展示了永乐的强大,已经达到了震慑在日本的建文帝不要回来的目的。永乐皇帝决不会傻到去做把已经逃至海外的侄儿抓回来关押或杀掉的蠢事。不然,七下西洋为何不造访日本?
  作为朱元璋亲自培养的接班人,我相信建文帝能画一手好书画。皇帝最有条件饱览历代大师的真迹珍品,继承传统,临摹实践,因而中国历史上不乏皇帝画家。最出名的当数宁要练字画画不要社稷江山的徽宗赵佶。朱棣的孙子宣帝朱瞻基也是一位超专业水准的绘画大师。末代皇帝溥仪1945年被囚苏联时还曾用自己画的画贿赂过西伯利亚看守。
其他文献
善良的中国人对美国教育有多少美好的想象?其中有多少是美丽或并不美丽的误解?美国教育真是一个神话么?美国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到底水平怎样?    多年前的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铸就了无数国人对“美国式教育”的乌托邦想象。现如今,我妈在畅想如何教育外孙时,仍旧自然而然地举《成长的烦恼》为例。而那里面开明幽默的父母,温和、民主的教育方式,还有乱七八糟的差生迈克,当年也着实羡煞了我等自觉被规
蔡美儿的书以及所谓“虎妈”式教育,必须置于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中去理解。无论是批评还是欣赏,直接将其等同于中国国内的家庭教育方式,会造成很多误解。    “虎妈”是谁?    她在美国出生,在美国长大,是一位地道的“美国妈妈”,但她那张中国面孔和圈养式的教育却令美国人给她贴上了“中国妈妈”的标签。中国人觉得蔡美儿不靠谱,因为她不知道孔夫子庙门往哪儿开就敢谈“东方教育”,就像用火鸡去熬香菇鸡汤,不是
《为成都的土地改革一辩》  (2011年第6期)    征地制度作为我国基本的土地管理制度,在过去二三十年中,满足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量用地需求,为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看到的是,征地制度获取廉价土地支持城市发展,是通过低估农村土地价值和对农民实施强制征收实现的,而农民自身拥有的土地资源却不能实现其价值。这一方面可能减少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还可能导致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城市面
因为担心身边的化工厂可能发生爆炸,成千上万民众在正月初八的凌晨离开家门,蜂拥上路,试图逃离家园。恐慌、寒冷和糟糕的交通状况导致的车祸至少夺走了4个人的生命。但迄今为止,江苏省响水县政府坚持将2月10日的悲剧定义为谣言蛊惑。没有人出面对民众的生命财产损失表示歉意,更没有人愿意承认施政的过失。  这一切如同一出荒诞的戏剧——如果没有亲自到过事发地点,其实很多人都会觉得不解:到底是什么让人们如此恐惧,以
靴子悬在半空,砸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不愿见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再“缩水”的环保组织看来,“一号公告”预示着靴子落地的可能,尽管如此,他们还在做最后一搏。    一号公告掀起波澜    新年第一周,国家环境保护部在网站上发布第一号公告:《对申请晋升和调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公示》。公示中包含7个申请调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名字,立即引起多年关注此事
我像官场的卧底,扒了官场的裤子,让人家都不高兴,就好像一个得过“非典”的病人——被完全孤立了。过去那种前呼后拥的风光日子永远不再有了。为什么像我这样的确实想干事,有点政治理想的人,早早地离开了官场?    “你扒了官场的裤子,人家肯定都不高兴”     新民周刊:写《官路》这本书,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姜宗福:我为什么一直强调写内心的感受,写亲身的经历?我写这本书有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大家了解
一颗颗温暖的心,一份份体贴的爱,一双双援助的手,铸就了一股股爱的暖流。    如果要寻找一个弱势家庭标本的话,上航劳务工孙剑的家庭可算是典型之一了:作为家中独生子的孙剑,上要赡养七八十岁体弱多病的父母,中要挣钱提供外来妹妻子没有工作的生活,下要养育两岁多的双胞胎儿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去年8月的一天,年仅39岁的孙剑却突发心肌梗死去世。  当上航领导前去慰问时,孙剑年迈的父母不由
春节前的上海,几乎天天零度。零度的天,又最怕雨夹雪,那雨雪不大,阴恻恻地裹着钢刺和冰屑,毒毒地往你脸颊、胁下、颈下、腋下和裆中央乱刺,无论地铁、轻轨还是的士、公交,或者办公室、大卖场、卧室……到处都是湿嗒嗒、湿嗒嗒、整个城市裹着一条冰毯。首先是你的被窝完了。你不可能不开窗换气。但是一开窗,大团的冷雾就像恐怖片的鬼雾一样一拥而入,空调制热,素称无力,没有阳光,水仙花萎靡,衣服、书籍、食物甚至内衣和袜
世界一级名庄共有五大家,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拉菲就是一切。  “我们的酒一点不比拉菲差,历年出厂价格都一样,怎么这几年风向一下就转了?”某葡萄酒公司的培训师和顾问项翔告诉记者,“拉菲现象”曾让拉图、奥比昂、玛歌、木桐这“四大家族”纳闷极了。他们约在一起吃了顿饭,讨论的核心就是:拉菲为什么这么火?而最让这些酒庄不平的是:“为什么中国人就不喝我们的酒?连假拉菲他们都去喝,连小拉菲都炒得比某些正牌酒贵…
可恨还是可怜?    2010年12月3日,“超女”王贝整容死亡事件的调查报告公布3天后,民营医疗行业圈又迎来一个重大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以下简称《社会办医》)。在这份《社会办医》中,25条意见透露了政府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松绑”的态度,而且,“松绑”力度似超从前。  “《社会办医》的出台,证明国家对民营医疗市场的发展是持肯定态度的。”一位在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