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点,新闻宣传工作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关系方面不断发展,虽曾经历曲折,但从总体上来看始终坚持了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推动新闻宣传工作健康持久发展,必须坚持从总体上把握两者的内在统一性,坚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倾向,坚持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坚持二者的统一。
【关键词】新闻宣传工作 党性 人民性
【中图分类号】D261.5 【文献标识码】A
1947年1月11日,党的机关报之一—《新华日报》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华日报》是一张党报,也就是一张人民的报,《新华日报》的党性,也就是它的人民性”①。这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尤其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也奠定了“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逻辑和历史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重心由政治、军事斗争逐渐转向生产建设,新闻宣传工作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和要求,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关系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发展状况
解放战争后期,随着大批城市得到解放,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大量新问题新挑战。为了处置旧政权的新闻媒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的临时性新闻政策,发展人民广播事业,发展人民出版事业成为党的主要方针政策。与之相对应,负责全国新闻工作的政府机关新闻总署随之成立,并颁布了新闻报刊行业的相关法规《全国报纸杂志登记暂行办法草案》,规定“凡出版报纸杂志均须按照本办法向当地新闻出版行政机构申请登记”②,标志着新中国对新闻事业实行制度化、法制化管理的开端。
1950年4月,按中共中央指示,新闻总署将新华社改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新的新闻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后,以报纸工作为切入点,对新闻工作中所应坚持的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思考。1950年3月至4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新闻工作会议,要求改进报纸工作,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使人民广播事业确实建立在群众基础上。1954年7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全国第二次新闻工作会议讨论的决定,指出“目前许多报纸的党性和思想性仍然不强,联系实际和联系群众不够密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和关于党的生活的宣传都很薄弱……在新闻报道方面也存在着反映人民群众的多方面的活动不够”③,基于这些不足,提出改进报纸工作的重点是“理论宣传,党的生活的宣传,经济宣传,国际问题的宣传,讨论工作”④。
与此同时,号召人民群众在报纸刊物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1954年4月,毛泽东在同胡乔木等人的谈话中提出了报纸批评的“开、好、管”三字方针,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把新闻宣传工作管起来,及时对党报在批评过程中所应坚持的党性原则做出了规定。
新中国成立最初七年,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确实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景象。一方面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了党对新闻报刊的领导权,新闻报刊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另一方面新闻工作紧紧围绕批评与自我批评,改进自身的工作,联系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力求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十年探索时期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发展状况
1956年,国内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变。在此基础上,新闻事业也开始了改革。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刊出社论《致读者》,也被称为“改版社论”。社论明确指出:“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从它创刊到现在,一直是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的。”⑤社论提出要用三个措施来改革: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
在《人民日报》的影响下,全国新闻界都纷纷响应,实行改革,表示一定要根据人民的需要把报纸办好。然而,从1957年春末开始,我国政治气候持续紧张,学术上的大批判和极左思潮兴起。这一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一定程度上为“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政治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经济建设领域盲目追求高速度等盲进观念也影响到新闻报刊领域,新闻界也出现了大跃进的情况。《新闻战线》3月号在《报纸在大跃进》的标题下,报道了《人民日报》的“大跃进”纲领,《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大公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报纸的“跃进”情况。从1958年秋天开始,毛泽东在河北、河南等地农村巡视过程中目睹了高指标、浮夸风和“共产风”影响下的诸多乱象,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对“大跃进”的宣传报道也开始降温。
总体上看,受政治运动的影响,新闻宣传工作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是相对比较困难的。但无论是党的主要领导人,还是一些权威媒体都对新闻宣传工作所应坚持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做了进一步的探索。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提出的“政治家办报”的思想,以及在给广西省主要领导的信件中指出的党报的“五大作用”,即“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⑥,对当时以及后来党的新闻工作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性原则、组织群众、鼓舞群众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发展状况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得到恢复和加强,新闻报刊行业开始了拨乱反正,一批新闻界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新闻报刊领域也获得了思想解放,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与工作重心的转变相对应,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开始转变。1979年1月,中宣部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长会议,明确了党的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强调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真理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要尽可能使思想理论工作走在实际工作的前头,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根本任务的提出,为党的新闻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新闻事业紧紧围绕党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界出现了不良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指出:“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克服软弱涣散的状态,已经成为全党的一个迫切任务。”⑦新闻报刊重申党性原则,恢复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坚决抵制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污染,同时,新闻报刊与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努力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体现了人民性原则。如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经济类新闻异军突起,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掘进,涌现出一批经济类深度报道,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展示了改革进程中的问题与矛盾,给人启发并引人深思。
在这一时期,在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问题上,有人企图摆脱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在曲解使用“人民性”概念的基础上,将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对立起来,以人民性否定党性。1983年10月,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严肃批评了有些同志“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提出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江泽民就新闻宣传工作所应坚持的党性原则作出相关指示,提出“坚持党性原则,就要求新闻宣传在政治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性原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和力量。”⑧上述要求是对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所应坚持的党性和人民性原则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深刻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新世纪以来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发展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相背离的思想有所抬头,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制约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介对报刊等传统媒介形成重要冲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变得复杂多变。针对这些新形势新变化,2002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一定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⑨
十八大以来,我国迎来发展的“三期”,各种潜在的困难和风险此起彼伏,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问题再次成为焦点。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宣传思想工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党性和人民性二者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成为当前新闻舆论战线必须恪守的准则和标准。
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发展历程的几点启示
纵观新中国新闻事业60多年的历史,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思想贯穿其发展的始终。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推动新闻宣传工作健康、持久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坚持从总体上把握两者的内在统一性。党性与人民性关系争论背后的根源还是对我们党的历史、对党性、对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缺乏总体性的认识。因此,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首先,要认识到党性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要从全党而不是简单地从某一个党员、某一部分党员或某一级党组织来理解党性。与此同时,要认识到人民性也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要从全体人民而不是简单地从某部分群众或某个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愿望来理解人民性。其次,党性和人民性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总体统一性。坚持党性是主体所坚持的人民性的方向保证;坚持人民性,是主体坚持党性原则的动力和意义所在。再次,党和人民利益和目标的高度一致、命运的休戚与共是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客观基础。因此,要站在全党和全体人民的立场上,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
坚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倾向。在我们的新闻事业发展中,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是无可置疑的,但在一些时期,少数受资本主义新闻思想影响的人对此表示怀疑,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要用人民性代替党性,反对坚持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在新媒体环境下,还出现了将“自媒体”与“我们”和“人民”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的情况。“因而,任何以正当性借口干涉网络自由、限制网络发言(包括谣言)的行为都被视为与‘我们’对立的、‘反人民’的、邪恶的‘他们’的专制行为。”⑩这些论断不仅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这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
坚持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确保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在对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关系的认识上,同样需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中,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内在要求基础上,增强政治意识和看齐意识,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努力克服宣传报道不接地气、不贴近群众的弊病和宣传报道一味迎合市场的低俗化倾向,多出一些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新闻宣传作品,把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关系作为每一个新闻宣传工作者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变成一种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的,为完成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和具体工作而不懈奋斗的动态的现实的力量。
(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总体性视域下的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KDC048)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检讨和勉励”,《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年,第80页。
②《全国报纸杂志登记暂行办法草案》,《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卷),第11页。
③④郑保卫主编:《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第317页,第318页。
⑤⑨《人民日报》,1956年7月1日,2003年12月8日。
⑥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202页。
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82页。
⑧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70~773页。
⑩王维佳,杨丽娟:“‘吴英案’与微博知识分子的‘党性’”,《开放时代》,2012年第5期,第48~62页。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0页。
责编 /苏娜(见习)
【关键词】新闻宣传工作 党性 人民性
【中图分类号】D261.5 【文献标识码】A
1947年1月11日,党的机关报之一—《新华日报》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华日报》是一张党报,也就是一张人民的报,《新华日报》的党性,也就是它的人民性”①。这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尤其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也奠定了“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逻辑和历史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重心由政治、军事斗争逐渐转向生产建设,新闻宣传工作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和要求,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关系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发展状况
解放战争后期,随着大批城市得到解放,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大量新问题新挑战。为了处置旧政权的新闻媒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的临时性新闻政策,发展人民广播事业,发展人民出版事业成为党的主要方针政策。与之相对应,负责全国新闻工作的政府机关新闻总署随之成立,并颁布了新闻报刊行业的相关法规《全国报纸杂志登记暂行办法草案》,规定“凡出版报纸杂志均须按照本办法向当地新闻出版行政机构申请登记”②,标志着新中国对新闻事业实行制度化、法制化管理的开端。
1950年4月,按中共中央指示,新闻总署将新华社改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新的新闻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后,以报纸工作为切入点,对新闻工作中所应坚持的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思考。1950年3月至4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新闻工作会议,要求改进报纸工作,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使人民广播事业确实建立在群众基础上。1954年7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全国第二次新闻工作会议讨论的决定,指出“目前许多报纸的党性和思想性仍然不强,联系实际和联系群众不够密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和关于党的生活的宣传都很薄弱……在新闻报道方面也存在着反映人民群众的多方面的活动不够”③,基于这些不足,提出改进报纸工作的重点是“理论宣传,党的生活的宣传,经济宣传,国际问题的宣传,讨论工作”④。
与此同时,号召人民群众在报纸刊物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1954年4月,毛泽东在同胡乔木等人的谈话中提出了报纸批评的“开、好、管”三字方针,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把新闻宣传工作管起来,及时对党报在批评过程中所应坚持的党性原则做出了规定。
新中国成立最初七年,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确实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景象。一方面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了党对新闻报刊的领导权,新闻报刊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另一方面新闻工作紧紧围绕批评与自我批评,改进自身的工作,联系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力求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十年探索时期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发展状况
1956年,国内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变。在此基础上,新闻事业也开始了改革。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刊出社论《致读者》,也被称为“改版社论”。社论明确指出:“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从它创刊到现在,一直是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的。”⑤社论提出要用三个措施来改革: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
在《人民日报》的影响下,全国新闻界都纷纷响应,实行改革,表示一定要根据人民的需要把报纸办好。然而,从1957年春末开始,我国政治气候持续紧张,学术上的大批判和极左思潮兴起。这一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一定程度上为“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政治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经济建设领域盲目追求高速度等盲进观念也影响到新闻报刊领域,新闻界也出现了大跃进的情况。《新闻战线》3月号在《报纸在大跃进》的标题下,报道了《人民日报》的“大跃进”纲领,《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大公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报纸的“跃进”情况。从1958年秋天开始,毛泽东在河北、河南等地农村巡视过程中目睹了高指标、浮夸风和“共产风”影响下的诸多乱象,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对“大跃进”的宣传报道也开始降温。
总体上看,受政治运动的影响,新闻宣传工作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是相对比较困难的。但无论是党的主要领导人,还是一些权威媒体都对新闻宣传工作所应坚持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做了进一步的探索。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提出的“政治家办报”的思想,以及在给广西省主要领导的信件中指出的党报的“五大作用”,即“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⑥,对当时以及后来党的新闻工作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性原则、组织群众、鼓舞群众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发展状况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得到恢复和加强,新闻报刊行业开始了拨乱反正,一批新闻界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新闻报刊领域也获得了思想解放,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与工作重心的转变相对应,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开始转变。1979年1月,中宣部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长会议,明确了党的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强调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真理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要尽可能使思想理论工作走在实际工作的前头,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根本任务的提出,为党的新闻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新闻事业紧紧围绕党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界出现了不良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指出:“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克服软弱涣散的状态,已经成为全党的一个迫切任务。”⑦新闻报刊重申党性原则,恢复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坚决抵制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污染,同时,新闻报刊与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努力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体现了人民性原则。如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经济类新闻异军突起,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掘进,涌现出一批经济类深度报道,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展示了改革进程中的问题与矛盾,给人启发并引人深思。
在这一时期,在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问题上,有人企图摆脱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在曲解使用“人民性”概念的基础上,将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对立起来,以人民性否定党性。1983年10月,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严肃批评了有些同志“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提出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江泽民就新闻宣传工作所应坚持的党性原则作出相关指示,提出“坚持党性原则,就要求新闻宣传在政治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性原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和力量。”⑧上述要求是对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所应坚持的党性和人民性原则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深刻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新世纪以来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发展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相背离的思想有所抬头,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制约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介对报刊等传统媒介形成重要冲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变得复杂多变。针对这些新形势新变化,2002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一定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⑨
十八大以来,我国迎来发展的“三期”,各种潜在的困难和风险此起彼伏,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问题再次成为焦点。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宣传思想工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党性和人民性二者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成为当前新闻舆论战线必须恪守的准则和标准。
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发展历程的几点启示
纵观新中国新闻事业60多年的历史,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思想贯穿其发展的始终。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推动新闻宣传工作健康、持久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坚持从总体上把握两者的内在统一性。党性与人民性关系争论背后的根源还是对我们党的历史、对党性、对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缺乏总体性的认识。因此,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首先,要认识到党性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要从全党而不是简单地从某一个党员、某一部分党员或某一级党组织来理解党性。与此同时,要认识到人民性也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要从全体人民而不是简单地从某部分群众或某个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愿望来理解人民性。其次,党性和人民性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总体统一性。坚持党性是主体所坚持的人民性的方向保证;坚持人民性,是主体坚持党性原则的动力和意义所在。再次,党和人民利益和目标的高度一致、命运的休戚与共是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客观基础。因此,要站在全党和全体人民的立场上,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
坚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倾向。在我们的新闻事业发展中,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是无可置疑的,但在一些时期,少数受资本主义新闻思想影响的人对此表示怀疑,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要用人民性代替党性,反对坚持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在新媒体环境下,还出现了将“自媒体”与“我们”和“人民”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的情况。“因而,任何以正当性借口干涉网络自由、限制网络发言(包括谣言)的行为都被视为与‘我们’对立的、‘反人民’的、邪恶的‘他们’的专制行为。”⑩这些论断不仅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这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
坚持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确保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在对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关系的认识上,同样需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中,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内在要求基础上,增强政治意识和看齐意识,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努力克服宣传报道不接地气、不贴近群众的弊病和宣传报道一味迎合市场的低俗化倾向,多出一些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新闻宣传作品,把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关系作为每一个新闻宣传工作者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变成一种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的,为完成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和具体工作而不懈奋斗的动态的现实的力量。
(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总体性视域下的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KDC048)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检讨和勉励”,《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年,第80页。
②《全国报纸杂志登记暂行办法草案》,《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卷),第11页。
③④郑保卫主编:《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第317页,第318页。
⑤⑨《人民日报》,1956年7月1日,2003年12月8日。
⑥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202页。
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82页。
⑧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70~773页。
⑩王维佳,杨丽娟:“‘吴英案’与微博知识分子的‘党性’”,《开放时代》,2012年第5期,第48~62页。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0页。
责编 /苏娜(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