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对手足口病患者应用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等血常规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6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体检结果显示为健康的儿童共60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儿童进行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血常规联合检查。对比2组患者血常规指数,以及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血常规指数变化。
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血常规指数均要高出许多,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CRP指数显著下降,相对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指数相对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性(P>0.05)。
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白细胞联合C反应蛋白的血常规检测,对其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足口病白细胞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57-01
手足口病作为由肠道相关病毒引起的疾病,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应及早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与治疗,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该疾病本身具有强烈的病毒传染性,感染传播的途径相对复杂且速度又快,想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目前还存在着不少的难关。而且该疾病多发于年龄在3岁以下的儿童,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会出现肺水肿或者心肌炎等并发症,对幼儿的生命健康有着重大的威胁。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测,对其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为了深入了解手足口病血常规中白细胞还有c反应蛋白检查的临床表现,对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均与我国卫生部颁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本中相关内容符合,患儿的平均年龄为(2.5±1.4)岁,其中男性28例,占46.67%,女性32例,占53.33%。本次研究纳入标准如下:①患儿经过临床诊断,具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②患儿入院前没有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排除标准如下:①患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肾炎、血液系统疾病以及慢性肝炎等其他器官严重原发性疾病;②患儿存在意识障碍、交流障碍等。再另取同一时期本院接受体检后结果显示为健康的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5±1.7)岁,其中男性29例,占48.33%,女性31例,占51.67%。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身高、营养状况以及体质量等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检测方法。
1.2.1标本采集。本次研究观察组患儿在入院初诊时还有接受治疗后3天进行采血,而对照组儿童则是在接受体检的时候对其进行手指毛细血管采集,采集血量为60uL,再使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处于常温条件下进行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研究中所有标本均无出现凝血现象。
1.2.2检测仪器。本次研究中,对白细胞的检测仪器产自日本,型号为Sysmex 800i血细胞分析仪,还有相关的配套试剂以及质控物品;通过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即Hs-CRP)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仪器产自芬兰Orion公司,为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仪还有配套的试剂和质控物品。本次研究的2台仪器质控结果均显示为通过,而试剂也在有效期限内。
1.2.3参考值[1]。本次研究参考数值具体如下:白细胞每升超过12×109的判定为阳性,C反应蛋白指数每升超过8mg的判定为阳性。
1.3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诸如退热或者对口腔疼痛部位进行止痛等局部性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干扰素α-1b进行雾化治疗,本次研究使用干扰素药物产自长春生物制品厂,该药物批号为20100505。每次雾化治疗剂量为20μg,加上0.9%氯化钠注射液,剂量为2毫升;另外再使用丙种球蛋白,剂量为1g/(kg·d),每天进行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血常规指数均要高出许多,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CRP指数显著下降,相对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指数则相对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性(P>0.05),详情请见表2。
3讨论
一般情况下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出现手足口病的概率最高,且在夏秋季手足口病的发作概率相对于其它季节要高出很多,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小儿急性传染性疾病。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温有持续性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有疱疹,手部、足部以及臀部等会有斑丘疹或者是疱疹出现。大多数患儿在进入医院进行治疗后均能够痊愈且预后效果良好,患儿以及隐性感染患儿均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密切接触等。患儿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手部、足部、臀部以及肛周存在红色疱疹或者斑丘疹,存在口腔黏膜溃疡或者口腔黏膜疱疹,部分患儿还会存在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以及脑炎等基本症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手足口病是指由肠道相关病毒所导致的疾病之一,而出现病毒性感染时易导致患者的心肌受到损伤,在疾病早期其表现为人体的血清心肌酶持久升高或者一次性升高[2]。及早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能够及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疾病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意义[3]。 患者是否出现炎性反应,对外周血白细胞个数进行计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当前临床依然认为这是一个典型指标,但是其数值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升高,这也使得其临床价值受到了损害。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来源于肝脏,在一般情况下其指数不会有升高反应,如果出现炎症反应的时候C蛋白反应指数会急剧升高,因此该指数对各种类型的感染均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通过C反应蛋白检测仪,我们能够对人体里面更低且精密度更高的C反应蛋白浓度进行检测,这种也被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这种指数的变化和心血管还有很多疾病之间均存在密切联系。且CRP不受相关抗炎药物以及全血等的影响,能够与患者的炎症同步发生变化,且其升高程度与患者的感染程度呈正相关。hs-CRP作为较为重要的诊断指标,其比白细胞更为敏感、迅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虽然WBC也是细菌感染的一种临床指标,但是患者对其影响程度较高,使得诊断的准确性并不突出。两者联合检测则能够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准确性[4]。
该疾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均能够受到良好的预后效果,在人体出现外源性还有内源性诱生物作用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具备广谱抗病毒活性的低分子糖蛋白,而本次研究中使用的干扰素以及丙种球蛋白均是这类糖蛋白的其中一种,可以使得患儿体内的病毒复制被抑制,而另一方面对免疫反应还有细胞生长分化也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5]。
综上所述,对手足口边患儿进行白细胞联合C反应蛋白的血常规检测,对其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最大程度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左丽英.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血糖和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意义[J].医药论坛杂志.2012,19(12):128-129
[2]彭鹏,王晓,王彩梅.心肌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手足口病中检测意义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17(30):213-214
[3]陈大宇,黄献文.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1(05):101-102
[4]韦小莉.手足口病患儿血糖、白细胞计数及血浆hs-CRP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10,21(11):116-117
[5]唐国全,余建玲.血清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1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伤中的临床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15(09):146-147
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6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体检结果显示为健康的儿童共60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儿童进行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血常规联合检查。对比2组患者血常规指数,以及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血常规指数变化。
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血常规指数均要高出许多,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CRP指数显著下降,相对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指数相对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性(P>0.05)。
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白细胞联合C反应蛋白的血常规检测,对其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足口病白细胞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57-01
手足口病作为由肠道相关病毒引起的疾病,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应及早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与治疗,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该疾病本身具有强烈的病毒传染性,感染传播的途径相对复杂且速度又快,想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目前还存在着不少的难关。而且该疾病多发于年龄在3岁以下的儿童,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会出现肺水肿或者心肌炎等并发症,对幼儿的生命健康有着重大的威胁。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测,对其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为了深入了解手足口病血常规中白细胞还有c反应蛋白检查的临床表现,对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均与我国卫生部颁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本中相关内容符合,患儿的平均年龄为(2.5±1.4)岁,其中男性28例,占46.67%,女性32例,占53.33%。本次研究纳入标准如下:①患儿经过临床诊断,具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②患儿入院前没有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排除标准如下:①患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肾炎、血液系统疾病以及慢性肝炎等其他器官严重原发性疾病;②患儿存在意识障碍、交流障碍等。再另取同一时期本院接受体检后结果显示为健康的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5±1.7)岁,其中男性29例,占48.33%,女性31例,占51.67%。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身高、营养状况以及体质量等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检测方法。
1.2.1标本采集。本次研究观察组患儿在入院初诊时还有接受治疗后3天进行采血,而对照组儿童则是在接受体检的时候对其进行手指毛细血管采集,采集血量为60uL,再使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处于常温条件下进行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研究中所有标本均无出现凝血现象。
1.2.2检测仪器。本次研究中,对白细胞的检测仪器产自日本,型号为Sysmex 800i血细胞分析仪,还有相关的配套试剂以及质控物品;通过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即Hs-CRP)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仪器产自芬兰Orion公司,为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仪还有配套的试剂和质控物品。本次研究的2台仪器质控结果均显示为通过,而试剂也在有效期限内。
1.2.3参考值[1]。本次研究参考数值具体如下:白细胞每升超过12×109的判定为阳性,C反应蛋白指数每升超过8mg的判定为阳性。
1.3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诸如退热或者对口腔疼痛部位进行止痛等局部性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干扰素α-1b进行雾化治疗,本次研究使用干扰素药物产自长春生物制品厂,该药物批号为20100505。每次雾化治疗剂量为20μg,加上0.9%氯化钠注射液,剂量为2毫升;另外再使用丙种球蛋白,剂量为1g/(kg·d),每天进行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血常规指数均要高出许多,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CRP指数显著下降,相对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指数则相对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性(P>0.05),详情请见表2。
3讨论
一般情况下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出现手足口病的概率最高,且在夏秋季手足口病的发作概率相对于其它季节要高出很多,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小儿急性传染性疾病。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温有持续性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有疱疹,手部、足部以及臀部等会有斑丘疹或者是疱疹出现。大多数患儿在进入医院进行治疗后均能够痊愈且预后效果良好,患儿以及隐性感染患儿均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密切接触等。患儿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手部、足部、臀部以及肛周存在红色疱疹或者斑丘疹,存在口腔黏膜溃疡或者口腔黏膜疱疹,部分患儿还会存在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以及脑炎等基本症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手足口病是指由肠道相关病毒所导致的疾病之一,而出现病毒性感染时易导致患者的心肌受到损伤,在疾病早期其表现为人体的血清心肌酶持久升高或者一次性升高[2]。及早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能够及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疾病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意义[3]。 患者是否出现炎性反应,对外周血白细胞个数进行计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当前临床依然认为这是一个典型指标,但是其数值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升高,这也使得其临床价值受到了损害。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来源于肝脏,在一般情况下其指数不会有升高反应,如果出现炎症反应的时候C蛋白反应指数会急剧升高,因此该指数对各种类型的感染均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通过C反应蛋白检测仪,我们能够对人体里面更低且精密度更高的C反应蛋白浓度进行检测,这种也被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这种指数的变化和心血管还有很多疾病之间均存在密切联系。且CRP不受相关抗炎药物以及全血等的影响,能够与患者的炎症同步发生变化,且其升高程度与患者的感染程度呈正相关。hs-CRP作为较为重要的诊断指标,其比白细胞更为敏感、迅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虽然WBC也是细菌感染的一种临床指标,但是患者对其影响程度较高,使得诊断的准确性并不突出。两者联合检测则能够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准确性[4]。
该疾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均能够受到良好的预后效果,在人体出现外源性还有内源性诱生物作用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具备广谱抗病毒活性的低分子糖蛋白,而本次研究中使用的干扰素以及丙种球蛋白均是这类糖蛋白的其中一种,可以使得患儿体内的病毒复制被抑制,而另一方面对免疫反应还有细胞生长分化也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5]。
综上所述,对手足口边患儿进行白细胞联合C反应蛋白的血常规检测,对其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最大程度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左丽英.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血糖和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意义[J].医药论坛杂志.2012,19(12):128-129
[2]彭鹏,王晓,王彩梅.心肌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手足口病中检测意义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17(30):213-214
[3]陈大宇,黄献文.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1(05):101-102
[4]韦小莉.手足口病患儿血糖、白细胞计数及血浆hs-CRP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10,21(11):116-117
[5]唐国全,余建玲.血清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1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伤中的临床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15(09):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