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中的“两个人”是指卡尔纳普和奎因,而“一个人”仅指卡尔纳普。之所以称两个人的‘本体论承诺’,是因为卡尔纳普和奎因共同持一种关于本体论承诺的思想;之所以称一个人的‘存在问题’,是因为这种“存在问题”仅仅是由卡尔纳普提出的问题。本文就是要通过深刻解读这两个概念来对卡尔纳普与奎因的本体论思想进行一番系统的比较。
关键词本体论承诺内部问题范畴问题
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识码:A
Two Person’s Ontological Commitments, One Person’s Questions of Existence
ZHAO Guofeng
(Public management college, Nanjing Normal Un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AbstractHere“two person” means Carnap and Quine, and “one person” means Carnap. Carnap and Quine have one same idea on ontological commitments, so it is “two person’s ontological commitments”;but only Carnap thinks the question of existence is a real question, so it is “one person’s questions of existence”. By analysing those two concepts, this paper trys to deeply compare Carnap’s ontology with Quine’s.
Key wordsontological commitment; internal question; category question
卡尔纳普和奎因都持有一种关于“本体论承诺”的思想,那么,何为本体论承诺呢?奎因认为,一个理论的本体论承诺问题就是根据那个理论有何物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判定一个理论确实承诺了所宣称的特定事物或实体的存在呢?首先,我们在任意使用一个普遍词项时,是否就是在做一种本体论承诺呢?比如,当我们在使用“鱼”这个普遍词项时,是否就命名了一种抽象的鱼或者一个鱼的类呢?奎因认为,并非如此。他认为,像“鱼”这样的普遍词项其实也和“这”、“的”等词一样,它们都被允许在有意义的句子中使用,但并不代表它们就是在命名。既然对于像“鱼”这样的普遍词项的使用不是一种本体论承诺,那么,对于“鱼性”这样的抽象语词的使用是否就是在对抽象实体进行承诺呢?奎因认为也不是,理由是相同的。而且,奎因认为,即使对“芝加哥”这样的词项,我们也可以做出同样的解释。可见,上面的各种情况都不是在做一种本体论的承诺。也正因此,奎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不存在通过对所谓实体名称的使用而对实体的承诺。怎样才算是本体论的承诺呢?奎因认为,我们对任何类型实体的承诺都要通过量化变元,所以,能算的上本体论承诺的就是变元。那么,名称的作用是什么?奎因认为,它只是在欺骗我们。我们完全可以消解名称,其方法就是“借助非命名的一般语词,加上量化和其他逻辑工具来取消掉”。①这种方法也就是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中的方法。例如下面这个陈述:(1)“当今法国国王是个秃子”,可改写成:(2)“存在一个x,x是当今法国国王,x且是个秃子” 。
如前所述,对于任何实体的本体论承诺都要通过量化变元来实现,那么,量化变元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奎因指出,如果要判定一个理论是否承诺了一个实体,就要看在量化变元的值域中是否包含使理论为真的实体。也就是说,本体论承诺是通过给量化变元赋值来实现的。那么,我们再来看,是否可以为命题(2)中的x赋予一个值呢?显然我们不可能找到这么一个值。这样以来,我们就可以肯定:它并没有一种本体论的承诺。由此也说明命题(1)并没有承诺一种被称为当今法国国王的实体的存在。总而言之,存在就是成为约束变项的值。
与此相应,卡尔纳普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一种新对象的接受,在语言里表现为引入按照一套新规则来使用新的表达式的构架。这种新的表达式在新构架引入后就成了新对象的名字,卡尔纳普称之为“常词”。卡尔纳普认为,该类型的常词――在新构架引入以后被看作新種类对象的名字――的出现并不是接受这种新对象的一个可靠迹象。可见,他也认为,单纯名称的使用并不是对于一种实体的承诺或接受。这与奎因的“不存在通过对所谓实体名称的使用而对实体的承诺”的表述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管怎样,他们二人都认为,对于名字、名称的使用并不是一种本体论承诺,只不过在否定了名称之后,奎因取而代之的是量化变元,而卡尔纳普则提出了两个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两个步骤是:“第一,给这种对象引入一个普遍名词,一个较高级的谓词,它允许我们说任何的个别对象属于这个种类(例如,“红是一个属性”,“五是一个数”)。第二,引入新类型的变词。新对象就是这些变词的值;这种常词(和闭复合式,要是有的话)是可代入这种变词里的。关于新对象的普遍语句能够借助于变词明确表达出来。”②当作为变词的值的新对象借助于包含变词的普遍语句表达出来时,我们就可说此语句承诺了新对象的存在。卡尔纳普在这里的所说的“关于新对象的普遍语句能够借助于变词明确表达出来”的结果也就是奎因所指出的“量化变元就成为提供指称的唯一渠道”。由此可知,卡尔纳普的变词就是奎因的变元,成为变词的值也就是在为变元赋值。
总之,无论是奎因的为量化变元赋值,还是卡尔纳普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我们都可以借用奎因的一句话来归结他们两个人的关于本体论承诺的思想,即判定一个给定理论是否接受给定的所谓实体的标准就是,量化变元在其域中是否必须包含使理论为真的那些实体。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这是两个人的‘本体论承诺’。
对于“一个人的‘存在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它是指由卡尔纳普提出的存在问题,那么,这里的存在问题究竟是指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语言中的表达式是可以表示或指示一定的对象的,而这里的对象往往被分为两种:物理对象和抽象对象。对于抽象对象是否能够被作为一种被表达式标示的对象,哲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有的哲学家认为,任何表达式都标示一定的对象,包括物理对象和抽象对象;而有的哲学家则认为,抽象对象是不能被列入被标示的对象的,否则就会导致一种柏拉图主义。面对这种争论,卡尔纳普依然坚持他的那种和奎因一样的关于本体论承诺的立场,认为使用一种谈到抽象对象的语言时,并不蕴涵着承诺或接受抽象对象的存在。为了讨论抽象对象的存在问题,卡尔纳普首先分析了关于(所有)对象的存在问题。他认为,我们在谈到一种新对象、新实体时,必须引入一种遵循着一定新规则的新的语言系统,卡尔纳普将这个过程称之为为新对象、新实体构建语言框架。关于对象的存在问题也因此语言框架而一分为二:一种是在这个框架内部的对象的存在问题;另一种是这个框架本身的存在问题。卡尔纳普称前者为“内部问题”,称后者为“外部问题”。可以说,卡尔纳普一个人的“存在问题” 指的就是这种关于对象的存在问题的划分问题。关于卡尔纳普的这一划分,奎因也给予了一定的描述:“卡尔纳普有关存在问题的二分法是在‘存在如此这般之物’这种形式的问题之间的分叉,一种如此这般之物将包括特殊风格的约束变元的整个域,而另一种如此这般之物将不包括特殊风格的约束变元的整个域。让我们把前一种问题叫范畴问题,把后一种问题叫子类问题。……外部问题是被设想为在采纳一个给定语言之前提出的范畴问题;……内部问题包括子类问题,以及那些在一种已被采纳的语言中处理的范畴问题,……”③
关键词本体论承诺内部问题范畴问题
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识码:A
Two Person’s Ontological Commitments, One Person’s Questions of Existence
ZHAO Guofeng
(Public management college, Nanjing Normal Un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AbstractHere“two person” means Carnap and Quine, and “one person” means Carnap. Carnap and Quine have one same idea on ontological commitments, so it is “two person’s ontological commitments”;but only Carnap thinks the question of existence is a real question, so it is “one person’s questions of existence”. By analysing those two concepts, this paper trys to deeply compare Carnap’s ontology with Quine’s.
Key wordsontological commitment; internal question; category question
卡尔纳普和奎因都持有一种关于“本体论承诺”的思想,那么,何为本体论承诺呢?奎因认为,一个理论的本体论承诺问题就是根据那个理论有何物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判定一个理论确实承诺了所宣称的特定事物或实体的存在呢?首先,我们在任意使用一个普遍词项时,是否就是在做一种本体论承诺呢?比如,当我们在使用“鱼”这个普遍词项时,是否就命名了一种抽象的鱼或者一个鱼的类呢?奎因认为,并非如此。他认为,像“鱼”这样的普遍词项其实也和“这”、“的”等词一样,它们都被允许在有意义的句子中使用,但并不代表它们就是在命名。既然对于像“鱼”这样的普遍词项的使用不是一种本体论承诺,那么,对于“鱼性”这样的抽象语词的使用是否就是在对抽象实体进行承诺呢?奎因认为也不是,理由是相同的。而且,奎因认为,即使对“芝加哥”这样的词项,我们也可以做出同样的解释。可见,上面的各种情况都不是在做一种本体论的承诺。也正因此,奎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不存在通过对所谓实体名称的使用而对实体的承诺。怎样才算是本体论的承诺呢?奎因认为,我们对任何类型实体的承诺都要通过量化变元,所以,能算的上本体论承诺的就是变元。那么,名称的作用是什么?奎因认为,它只是在欺骗我们。我们完全可以消解名称,其方法就是“借助非命名的一般语词,加上量化和其他逻辑工具来取消掉”。①这种方法也就是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中的方法。例如下面这个陈述:(1)“当今法国国王是个秃子”,可改写成:(2)“存在一个x,x是当今法国国王,x且是个秃子” 。
如前所述,对于任何实体的本体论承诺都要通过量化变元来实现,那么,量化变元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奎因指出,如果要判定一个理论是否承诺了一个实体,就要看在量化变元的值域中是否包含使理论为真的实体。也就是说,本体论承诺是通过给量化变元赋值来实现的。那么,我们再来看,是否可以为命题(2)中的x赋予一个值呢?显然我们不可能找到这么一个值。这样以来,我们就可以肯定:它并没有一种本体论的承诺。由此也说明命题(1)并没有承诺一种被称为当今法国国王的实体的存在。总而言之,存在就是成为约束变项的值。
与此相应,卡尔纳普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一种新对象的接受,在语言里表现为引入按照一套新规则来使用新的表达式的构架。这种新的表达式在新构架引入后就成了新对象的名字,卡尔纳普称之为“常词”。卡尔纳普认为,该类型的常词――在新构架引入以后被看作新種类对象的名字――的出现并不是接受这种新对象的一个可靠迹象。可见,他也认为,单纯名称的使用并不是对于一种实体的承诺或接受。这与奎因的“不存在通过对所谓实体名称的使用而对实体的承诺”的表述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管怎样,他们二人都认为,对于名字、名称的使用并不是一种本体论承诺,只不过在否定了名称之后,奎因取而代之的是量化变元,而卡尔纳普则提出了两个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两个步骤是:“第一,给这种对象引入一个普遍名词,一个较高级的谓词,它允许我们说任何的个别对象属于这个种类(例如,“红是一个属性”,“五是一个数”)。第二,引入新类型的变词。新对象就是这些变词的值;这种常词(和闭复合式,要是有的话)是可代入这种变词里的。关于新对象的普遍语句能够借助于变词明确表达出来。”②当作为变词的值的新对象借助于包含变词的普遍语句表达出来时,我们就可说此语句承诺了新对象的存在。卡尔纳普在这里的所说的“关于新对象的普遍语句能够借助于变词明确表达出来”的结果也就是奎因所指出的“量化变元就成为提供指称的唯一渠道”。由此可知,卡尔纳普的变词就是奎因的变元,成为变词的值也就是在为变元赋值。
总之,无论是奎因的为量化变元赋值,还是卡尔纳普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我们都可以借用奎因的一句话来归结他们两个人的关于本体论承诺的思想,即判定一个给定理论是否接受给定的所谓实体的标准就是,量化变元在其域中是否必须包含使理论为真的那些实体。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这是两个人的‘本体论承诺’。
对于“一个人的‘存在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它是指由卡尔纳普提出的存在问题,那么,这里的存在问题究竟是指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语言中的表达式是可以表示或指示一定的对象的,而这里的对象往往被分为两种:物理对象和抽象对象。对于抽象对象是否能够被作为一种被表达式标示的对象,哲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有的哲学家认为,任何表达式都标示一定的对象,包括物理对象和抽象对象;而有的哲学家则认为,抽象对象是不能被列入被标示的对象的,否则就会导致一种柏拉图主义。面对这种争论,卡尔纳普依然坚持他的那种和奎因一样的关于本体论承诺的立场,认为使用一种谈到抽象对象的语言时,并不蕴涵着承诺或接受抽象对象的存在。为了讨论抽象对象的存在问题,卡尔纳普首先分析了关于(所有)对象的存在问题。他认为,我们在谈到一种新对象、新实体时,必须引入一种遵循着一定新规则的新的语言系统,卡尔纳普将这个过程称之为为新对象、新实体构建语言框架。关于对象的存在问题也因此语言框架而一分为二:一种是在这个框架内部的对象的存在问题;另一种是这个框架本身的存在问题。卡尔纳普称前者为“内部问题”,称后者为“外部问题”。可以说,卡尔纳普一个人的“存在问题” 指的就是这种关于对象的存在问题的划分问题。关于卡尔纳普的这一划分,奎因也给予了一定的描述:“卡尔纳普有关存在问题的二分法是在‘存在如此这般之物’这种形式的问题之间的分叉,一种如此这般之物将包括特殊风格的约束变元的整个域,而另一种如此这般之物将不包括特殊风格的约束变元的整个域。让我们把前一种问题叫范畴问题,把后一种问题叫子类问题。……外部问题是被设想为在采纳一个给定语言之前提出的范畴问题;……内部问题包括子类问题,以及那些在一种已被采纳的语言中处理的范畴问题,……”③